姚礼庆 时强
随着内镜设备及技术的发展,消化道早癌、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水平得到了提高,许多疾病已经不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同时,消化内镜在急诊疾病诊治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现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和我内镜中心的治疗经验,将消化内镜在结直肠外科急诊疾病诊治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随着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结肠镜检查被逐渐推广,据统计中国年完成结肠镜检查量超过30万例,而上海市的数目也超过了8万例[1]。但是,结肠镜作为一种侵入性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据报道,结肠镜检查的穿孔率为0.1~0.8%,而内镜下治疗的穿孔率则为0.15-3%[2]。虽然比例不高,但具有较大的基数,其数目也是客观的。而且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结肠穿孔则是“巨大的灾难”。
一旦出现穿孔,需要急诊手术干预。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大,而且结肠造瘘以及二次回纳手术的打击,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还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医疗纠纷”,影响了正常的医疗次序。有报道,结肠镜诊疗后穿孔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42%,而死亡率高达12%[3],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手术距离穿孔发生的时间、以及手术的类型。腔镜技术的发展,使微创治疗医源性穿孔成为了可能。按照穿孔大小、缺损处是否规则以及穿孔发现的时间等具体情况,可以采用以下微创的处理方法:
ESD操作过程中如果有固有肌层明显断裂,通过内镜观察到肌层下面的露出组织可确认穿孔。但即使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现穿孔,根据术后腹腔内游离气体和临床症状也可以作出穿孔的诊断,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迟发性穿孔,主要是因为术中止血时过度通电造成固有肌层的热变性坏死。
术中的穿孔分为被动性穿孔和主动性穿孔,前者是指在治疗黏膜病变时,由于电刀插入过深或切除层次过深,引起的不必要的穿孔。主动穿孔,又称治疗性穿孔,是为了完整切除肿瘤而主动造成的穿孔,即内镜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治疗。发生穿孔时,首先要通过内镜吸引或变换体位,使肠腔内容物不漏到消化道外,然后及时处理穿孔。由于内镜治疗中发生的穿孔一般形状比较规则,只要术中及时发现,应用内镜在黏膜面进行处理均可治愈。对于较大线性穿孔,只要满足金属夹的跨度要求,可以通过多个金属夹夹闭。对于较大非线性穿孔,由于金属夹跨度有限,不能一次性将穿孔夹闭的,我们采用金属夹联合尼龙绳的方式进行缝合,分为以下四种方式:(1)金属夹联合尼龙绳间断缝合术。通过治疗内镜的双钳道分别插入尼龙绳和第1个钛夹,调整尼龙绳和钛夹至合适角度和方位,利用第1个钛夹夹持尼龙绳远端,尽量以垂直角度牢固顶住缺损远侧边缘的消化道壁并夹闭固定,插入第2个钛夹将近端尼龙绳夹持、顶住并夹闭固定在缺损近侧边缘的消化道壁上,收拢缩小尼龙绳把创面远侧和近侧缺损边缘拉拢贴靠在一起,必要时重复以上步骤将创面完全闭合,也可单纯追加数个钛夹进一步夹闭残余创面。(2)“包子式”缝合。指采用单个大号尼龙圈,用3个以上钛夹将尼龙圈夹到缺损边缘,拉拢聚集闭合的方式,因闭合处消化道皱襞如包子褶,故而得名。(3)“荷包式”缝合。指采用单个大号尼龙圈,用3个以上钛夹将尼龙圈夹到缺损环周外的正常黏膜,拉拢聚集闭合的方式,因这样闭合后,原缺损处外翻,包埋阑尾的处理,故而得名。(4)“捆扎”缝合。先用金属夹闭合缺损创面,再用尼龙绳结扎,将闭合的创面及全部金属夹捆扎在一起[4-5]。
术后要求患者半卧位、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并给予抗生素预防腹腔感染。应该强调的是,穿孔修补后出现腹部局限性压痛和腹腔游离气体不是外科手术指征,随访观察中只要无腹痛加剧和腹肌紧张,可以继续随访观察而不需要外科手术。肠镜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较小而规则的穿孔,也可以采用此类内镜下直接缝合的办法。如果遇到内镜无法处理的穿孔,建议尝试腹腔镜下的穿孔修补术,可以实现微创并减少医疗纠纷。
对于结肠镜诊疗后出现较大且不规则的穿孔,及时的腹腔镜探查可明确穿孔的部位和穿孔的大小:若为小的穿孔,可行单纯修补;若为大范围撕裂,则需行肠段切除手术,避免了造瘘。Wullstein报道了5例结肠镜穿孔后腹腔镜手术的结果,单纯修补2例,肠段切除3例,平均手术时间129(50~220)min,平均住院天数7.4 d,没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患者均对治疗的效果表示满意[6-7]。我内镜中心也总结了我院最近6年中肠镜检查发生的17例医源性穿孔患者的资料,其中检查过程中发现13例,检查后24小时内发现了4例,穿孔的发生率为0.019%,均采用腹腔镜修补且取得成功。腹腔镜修补后常规术中行肠镜检查,避免漏诊肠癌等严重合并症而引起更大的纠纷[4,8]。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是指在屈氏韧带以下的消化道急性出血,在临床上较上消化道出血少见,临床诊断较为困难,一旦延误治疗将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常见病因有:肠道憩室、动静脉畸形、肿瘤、肛门直肠疾病、炎症性肠病、缺血性肠炎及凝血弄能障碍等。
结肠镜检查是急性下消化道出血诊断的首选方式,但目前尚缺乏急性下消化道出血危险评估标准,对于急诊结肠镜检查的时机和适应证等尚存争议。既往研究表明,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为74%~100%,治疗率为8%~37%[9]。Rios等[10]的研究显示,同常规结肠镜检查比较急诊结肠镜可显著提高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但最近Laine等[11]的研究显示急诊结肠镜与常规结肠镜的诊断率无明显差异。我们的体会是:由于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反复便血,肠腔内一般无粪便,因此不必行肠道准备;大肠镜检查时应反复从活检钳道中高压冲水及吸引,一般均能清除积血,达到清晰观察的效果,要特别注意对血凝块的清除,因为病灶表面往往附有新鲜血块,强调必须暴露血块下的肠黏膜,必要时可结合改变体位来达到清除血块的目的。下消化道出血肠镜检查可有阳性发现的病因有:息肉、血管畸形、恶性肿瘤及炎症性肠病等。其中血管畸形由于有活动出血,急诊肠镜检查时更能作出明确诊断。
急诊肠镜不仅可以辅助诊断下消化道出血,也可以当时就对一些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病变进行治疗。内镜常用的止血术如:电凝、电切、金属夹夹闭、注射止血等不同的方法,均可用在急诊肠镜中,且达到了即刻止血的效果,无再出血发生。尤其对畸形血管出血的治疗,继往大多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我们曾经报道过使用金属夹夹闭活动性出血点,达到良好的疗效[12]。因此,急诊肠镜下止血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法。只有对内镜下止血失败的病例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也应用于肠道早期肿瘤的治疗,ES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术后的迟发性出血,尤其是直肠的病变,创面大、血供丰富、术后受肠内容刺激频繁,迟发性出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种迟发性出血往往是小血管的活动性出血,积极的肠镜探查和处理是非常必要的。结直肠术后的吻合口出血是另一种常见的医源性肠道出血,如果采用二次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的身心产生影响且带来医疗纠纷。而急诊肠镜检查,发现出血点后,给予冰去甲冲洗创面,金属夹夹闭活动性出血点,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止血效果[13]。
结直肠癌术后非癌性复发造成的狭窄,虽然是良性狭窄,但患者会有腹痛、排便不畅,便秘,重者产生肠梗阻(甚至急性肠梗阻)等症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生命。既往采用探条等方法扩张,但只适用于低位的狭窄,且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治疗效果一直不理想,影响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近几年采用在内镜直视下行结直肠术后狭窄的扩张治疗,患者痛苦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同时在内镜直视下可随时观察扩张过程中黏膜撕裂及出血情况,便于及时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技术要点如下:行结肠镜检查发现狭窄的吻合口,一般镜身不能通过,反复冲洗后采用扩张球囊在导丝引导下送入狭窄部位,并在肠镜直视下调整好位置,向囊内注气,压力升至合适大小并持续5 min,放气,间隔5 min再扩张1次。抽空囊内气体,缓慢撤出球囊、导丝,观察狭窄部位,无黏膜严重撕裂、大量出血,可结束治疗[14]。
急性胆管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结直肠梗阻均是外科急诊常见的疾病,大多病情凶险,易发生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既往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抢救,病死率或并发症较高。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和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内镜在治疗此类急症方面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其中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鼻胆引流管(endoscopic nose-bile drainage,ENBD)、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等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已经为我们所熟知。近几年,内镜引流技术也在结直肠急诊疾病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急性结直肠梗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诊,15%~20%的结直肠癌以急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结直肠梗阻是闭襻性梗阻,如不能及时有效解除梗阻,致水电解质紊乱、肠壁缺血坏死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过去手术治疗是唯一的有效处理方法,但由于发生梗阻的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无法进行充分的肠道清洁准备,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对于部分可以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外科医师也多倾向于先行Hartmann术,然后再择期关闭造瘘,造成了对患者的2次手术创伤,使患者恢复期延长,费用增加。随着结肠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各种引流术已成为了治疗急性结直肠梗阻的首选方法。
临床上伴有肠梗阻症状,腹部平片和CT提示结直肠梗阻或低位小肠梗阻的患者,建议行急诊肠镜。伴有消化道穿孔或肠坏死征象,生命体征不稳定,无法耐受急诊肠镜检查的患者,为手术禁忌。肠镜检查时要“少打气,循腔进镜”。急性肠梗阻者肠道准备不理想,检查过程中少打气、循腔进镜,并经常询问患者的主观症状,若腹痛明显,则应判断有无穿孔,并决定是否继续检查。
内镜下观察到狭窄部位后,在x线引导下置入导丝通过狭窄部,造影观察远端消化道的情况和狭窄的长度。造影后应再次置入导丝,导丝的远端应尽可能置入消化道的远端,以增加支架放置的成功率。若选择非钳道释放支架,留置导丝,以钛夹标记狭窄近端后退出内镜,在X线的指引下置入支架,因为支架完全张开后还有一定的回缩比例(15%~20%),支架两端离狭窄部各应有1~2 cm的距离。若选用经钳道释放的支架,则可在内镜和x线的双重观察下放置支架,更有利于定位。无论是钳道内释放还是非钳道内释放,释放过程中需要遵循“边放边拉”的原则,即先满足远端,在x线透视下观察远端已打开后,边释放边往近端拖拉。对近端进行准确定位后再完全释放支架。若放置后发现近端位置不够,可用异物钳在x线透视下向近端牵拉支架[15]。
支架置入后,内镜下应观察到即时有粪水排出,若患者粪便较硬,在支架置入后30 min内应有首次排气和排便;患者的主观症状有明显改善。支架置入的当晚,患者排便次数较多,应注意体液容量的平衡,防止出现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若支架置入当晚患者没有排便,且主观症状没有改善,应立即决定手术。因为,此类患者大多梗阻时间较长,肠道处于麻痹状态,支架置入后肠道蠕动无法恢复,仍然无法解除梗阻。
内镜在治疗急性结直肠癌性梗阻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对肿瘤可以根治性切除者,暂时解除梗阻症状,恢复肠道通畅,替代结肠造瘘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择期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加肠吻合术,避免2次手术创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金属支架成功植入后7天左右,重新进行手术评估,对于适合腹腔镜或达芬奇机器人治疗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后,腹腔镜下或达芬奇机器人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这就是所谓的“双镜治疗”[16]。二是作为姑息性治疗的一种措施,适于肿瘤晚期、局部病灶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复发性结直肠恶性肿瘤,或盆腔恶性肿瘤浸润结直肠致梗阻者,或存在严重并发症不能耐受手术和拒绝手术治疗,但估计还有一定的生存期者。内镜放置支架替代姑息性结肠造瘘术解除梗阻,使患者能够摄食,同时可免去患者长期背肛袋之苦,提高生活质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从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内镜金属支架引流技术,技术成熟,不涉及新技术及新诊疗方案,截止2013年6月共完成急性大肠癌引起的急性肠梗阻金属支架放置900余例,每年完成200余例,梗阻缓解率95%,并发症发生率1.3%,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另外,肠梗阻导管一般用于考虑肿瘤可以根治性切除且无严重并发症者,放置后可以暂时解除梗阻,能精确计算出入水量,维持水电平衡,为进一步治疗做好准备,但肠梗阻导管直径仅7.3 mm,减压时可能会堵塞管腔,故我们多用于干结大便较少的急性梗阻。
一百多年来,阑尾切除术一直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内镜微创诊疗技术的发展,许多疾病可以在保留器官的基础上得到有效治疗。美国胃肠内镜协会(ASGE)的官方杂志GastrointestinalEndoscopy(GIE)近日报道了一种新的微创内镜诊疗技术-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该技术一出现就展示了其内镜微创治疗的优越性,由于技术难度不大,很快在多家医院开展,解除了患者开腹之痛,但对其适应征、手术时机、可能并发症及长期疗效等,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ERAT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改变了一百多年来开腹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历史。阑尾炎的主要病因是粪石或淋巴滤泡增生造成的阑尾管腔阻塞,与化脓性胆管炎有相似的发病机理,因此受ERCP成功治疗化脓性胆管炎的启发,中国哈尔滨的研究者通过结肠镜完成了阑尾炎的内镜逆向治疗[17]。
治疗中结肠镜插入后共有5步:(1)内镜下阑尾插管;(2)阑尾处解压;(3)逆行阑尾拍照;(4)支架引流;(5)清理阑尾内腔。主要方法介绍如下:患者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常规清洁肠道,视患者个人要求及病情给予常规静脉麻醉或无需麻醉。经肛门将顶端带有透明帽的结肠镜推进至回盲部,由于Gerlach瓣覆盖在阑尾开口处,使得行阑尾腔插管非常困难。而使用透明帽推开瓣膜从而暴露阑尾开口,在内镜直视阑尾开口的条件下,阑尾插管变得十分容易。即可观察阑尾开口附近有无隆起、红肿、充血,是否可见脓性分泌物,从而判断炎症程度。以Seldinger技术,经活检孔道将导丝及造影导管送入阑尾腔内,在X线监视下向阑尾腔内注入造影剂以使阑尾腔显影,找到阑尾腔内梗阻位置或管腔狭窄处。针对造成阑尾管腔梗阻原因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通过活检孔道注水冲洗、抽吸来清除管腔内积脓,通过放置阑尾腔内支架解除腔内狭窄并行阑尾腔引流,去除感染源。再以抗生素清洁阑尾腔控制炎症之后经X线造影确认阑尾腔通畅后退出结肠镜。待阑尾炎症自行消散后取出阑尾支架,即可达到治愈阑尾炎的目的。
内镜治疗以其微创的特点,已经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中发挥出其优势,相信随着内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器械的进步,内镜治疗也可以在急诊医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 Overholt BF.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the fibersigmoidoscope.Gastrointest Endosc,1968,15(1):27.
[2] Hauenschild L,Bader FG,Laubert T,et al.Laparoscopic colorectal resection for benign polyps not suitable for endoscopic polypectomy.Int J Colorectal Dis,2009,24(7):755-759.
[3] Wullstein C,Köppen M,Gross E.Laparoscopic treatment of colonic perforations related to colonoscopy.Surg Endosc,1999,13(5):484-487.
[4] 姚礼庆,时强,钟芸诗等.双镜联合治疗在结直肠疾病中的应用.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640-6643.
[5] Shi Q,Chen T,Zhong YS,et al.Complete closure of large gastric defects after 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using endoloop and metallic clip interrupted suture.Endoscopy,2013,45(5):329-334.
[6] Wilhelm D,von Delius S,Weber L,et al.Combined laparoscopic-endoscopic resections of colorectal polyps:10-year experience and follow-up.Surg Endosc,2009,23(4):688-693.
[7] Trompetas V.Emergency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acute left-sided colonic obstruction.Ann R Coll Surg Engl,2008,90(3):181-186.
[8] Zhang YQ,Lu W,Yao LQ,et al.Laparoscopic direct suture of perforation after diagnostic colonoscopy.Int J Colorectal Dis,2013,28(11):1505-1509.
[9] Qahtani AR,Satin R,Stern J,et al.Investigative modalities for massiv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World J Surg,2002,26(5):620-625.
[10] Ríos A,Montoya MJ,Rodríguez JM,et al.Severe acute low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risk factors fo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Langenbecks Arch Surg,2007,392(2):165-171.
[11] Laine L,Shah A.Randomized trial of urgent vs.elective colonoscopy in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lower GI bleeding.Am J Gastroenterol,2010,105(12):2636-2641.
[12] 任于晗,任重,钟芸诗,等.MooreⅠ型结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2(3):1168.
[13] 张明,陈巍峰.急诊肠镜下止血治疗结直肠机械吻合术后早期吻合口出血.中国临床医学,2013,20(4):500-502.
[14] 于莲珍,施瑞华,凌亭生,等.食管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探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6):404-405.
[15] Zhou JM,Yao LQ,Xu JM,et al.Self-expandable metallic stent placement plus laparoscopy for acute malignant colorectal obstruction.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33):5513-5519.
[16] Yao LQ,Zhong YS,Xu MD,et al.Self-expanding metallic stents drainage for acute proximal colon obstruction.World J Gastroenterol,2011,17(28):3342-3346.
[17] 刘冰熔,宋吉涛,马骁,等.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技术介绍.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0(8):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