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平衡 互利共生
——翻译教学的外部生态环境研究

2014-01-21 16:13李小川
关键词:因子生态教师

李小川

(1.长沙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3;2.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人文系,湖南 长沙 410151)

动态平衡 互利共生
——翻译教学的外部生态环境研究

李小川1,2

(1.长沙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003;2.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 人文系,湖南 长沙 410151)

翻译教学关注的焦点不仅是翻译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翻译能力的培养。因此,翻译教学活动不应局限于课堂(内部生态),而应延伸至社会(外部生态)。运用教育学和生态学理论探讨外部生态环境对翻译教学的制约和促进机制,认为只有在更大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使翻译教学内、外部生态相互关联,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职业能力,实现翻译教学内、外部生态的动态平衡和互利共生, 完成翻译教学任务,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翻译教学;外部生态;动态平衡;互利共生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翻译工作社会化进程也不断加速,形成了一个发展迅速的新型产业,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市场调查表明,我国现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如何协调翻译从业人员和社会各部门的关系,是翻译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翻译教学研究不应只局限在对翻译课堂内各因子的考察,还应探讨影响翻译教学的外部社会各因子,构建和谐的翻译教学外部生态环境。

“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是由“教育学”和“生态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教育研究领域。“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和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1]。“教育生态学”着眼于教育生态和教学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体现了将教学系统复归于自然生态系统的认识观,不仅建立了人类与自然的新型关系,也完善了教育学价值体系。

“ 教 育 生 态 环 境(Educ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1]。随着翻译教学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翻译教学逐渐从外语教学和教学翻译中脱离出来,正在形成独立完整的专业学科教学体系,涵盖了文本、教师、学生以及文化、社会等内、外部环境的多种因子,翻译教学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异质同构性。作为一种典型的教育环境,翻译教学受到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的影响。

一、翻译教学外部生态环境的整体关联

生态学遵循生态理性,注重整体关联。研究翻译教学生态体系时,不能只局限于某子生态系统(如翻译课堂生态系统)或某一相关利益者(如翻译活动委托人),从生态理性视角来看,翻译教学生态系统需要观照翻译市场生态系统(即外部生态环境)与翻译本体生态系统(内部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关联互动。

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两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翻译教学系统的外部生态环境是由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和社会三者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互动、和谐的绿色生态环境。传统的翻译教学只关注翻译教学内部环境,即只注重翻译课堂教学,处理教师、学生与教材、教法等因子的关系,忽视影响翻译教学的各社会因子,容易造成教学和社会需求脱节。基拉利(Kiraly)批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培养了一些有能力的“孤独的译者”,但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外素质:灵活性、创造性、专业译者行为、寻找资源的能力、团队精神[3]。

美国70年代提出的生计教育(Career Education)观,即为从教育的内、外部环境着眼而提出的教育工程,目的是以全局性措施来改变教育与劳动脱节的弊端。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翻译人才,教师应统筹协调翻译教学内、外部各因子,改变传统的授课由教师主讲、教学任务在学校完成的培养模式,着力搭建校外实践平台,密切翻译教学内、外部环境的联系,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翻译理论运用到实践,形成全新的翻译人才培养环节:学习翻译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学校)→认知实习+行业指导(实践基地)→能动学习(学校)→专业实习+行业指导(实践基地)→创新学习(学校)→毕业实习+行业指导(实践基地)→毕业上岗(直接对接相关岗位),每个教学环节犹如一种生态行为,每一种生态行为的变化将会影响全局性的多个因子,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互动关联。

在翻译教学初期阶段,生态系统的各因子的分布情况为:实习单位(社会)是生产者,学生是消费者,教师是分解者。在绿色教育生态系统中,首先,作为生产者的社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翻译文本,翻译情景和有益的操作指导;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利用实习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源,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强化课堂学习内容;教师是分解者,是社会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翻译知识构建的过程中起到“支架作用”。

通过实践操作,社会(实习单位)向教师反馈很多有效信息,包括社会的需求、对学生的评价、有效的学习方法、翻译标准等,学生也积累了有用的经验和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纽带和支架的教师应具备分解能力,从纷繁复杂的信息库和知识库中分解出来,供学生利用,学生把从教师那里获得的信息、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处理,能动地改进知识结构,增强适应性,使自身成为社会所需人才,供社会选择;同时,教师向社会(用人单位)提供学生最终的学习情况,社会则根据自己所需选拔人才,这时,社会作为生产者的身份变换成消费者,因此,在翻译教学末期阶段,外部生态各因子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学生成为了生产者,社会(用人单位)成了消费者。由此看来,翻译教学生态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各生态主体相互关联,平衡发展,共同构成翻译教学生态系统,形成整体和谐的生态美。

二、翻译教学主体的“适应”与“选择”

翻译教学中的适应选择,就是对于教学生态主体(教师、学生和社会)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这种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具体特征:一是“适应”——教学主体对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适应;二是“选择”——教学主体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针对翻译教学外部环境而言,是师生双方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这一循环过程内部的关系是:适应的目的是求存、生效,适应的手段是优化选择;而选择的法则是“汰弱留强”[4]。

罗宾逊指出,翻译学员要参加各种社团、翻译会议以及网上讨论,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语言、文化以及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动态。译员好比一个神经元,将突触伸展到巨大的交际网络中,向这些网络传送或索取信息[5]。

这个“巨大的交际网”就是本文所指的外部生态环境,翻译教学构成与外部环境的关联主要是通过翻译实践环节,即认知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学校要合理安排实习时间和内容,大学一年级为学生夯实语言基本功阶段,认知实习可安排在大学二年级暑假,为期四个星期,要求学生熟悉行业规范和译员应具备的素养,明确翻译学习应具备的相关知识与职业操守,以便回校后针对性地学习;经过一年能动性学习后,进入第二阶段的专业实习,通常在大学三年级暑假,为期四个星期,实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翻译理论知识进行实际的翻译实践,针对不同文本和委托人要求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完成翻译实训,熟悉实际翻译的操作过程,积累有益经验,带着问题回学校进行“选择性”学习,为毕业实习奠定基础。大四第二学期,学生进入为期八个星期的毕业实习,通过前两轮的实习,学生对翻译行规和市场需求有了基本了解,通过“选择性”学习和翻译知识的积累,学生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应对这一阶段的实习提出更高要求,以任务为驱动,如完成某一本小说翻译或完成某一系列商务谈判口译等,要求学生以实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完成翻译任务,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便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外部生态环境。

在这一实践链中,始终贯穿着教学主体教师、学生对外部生态环境——社会的“选择”和“适应”。教学生态中的教师发挥着“支架”作用,统筹协调“翻译群落”(人)、“翻译环境”(境),努力营造“人、境”互动、平衡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局面。首先,教师要做出适应性选择,选择搭建合适的实践平台,到实习岗位体验和沟通,熟悉全过程后为学生选择制定不同实习阶段的任务和要求,使每次实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习环境。教师还协助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习效率。此外,教师还要适应性选择教学方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提倡E-mail名单教学法,即“让学生通过E-mail的方式与职业译者建立信息互动,让学生从翻译职业的角度获取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6]。各实习环节结束后,教师针对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学生和职业译者之间的交流情况,组织相关主题的延伸讨论,目的是对后阶段的创新性学习做出适应性选择,根据“汰弱留强”的法则,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翻译教学内容和方法,强化应用性知识的讲解和翻译能力培养。

学生通过各个环节的实践,开阔了视野,熟悉了翻译行业的规范和要求,也暴露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他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适应”和“选择”,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规划做出“适应性选择”,积极调整学习内容和方法,如选择以任务为驱动的过程学习方法,训练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决策能力,通过“同伴互动”等互利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团队合作、互评互助的意识。通过各种选择性学习,自觉培养翻译能力,提高翻译综合素养,缩短与实际工作的差距,适应翻译工作岗位的需要。

在翻译教学的外部生态中,教学主体要不断地做出“选择”和“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保持动态平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三、翻译教学外部环境的动态平衡

在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通过相互适应而形成一定的生态平衡。自然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7]。一方面,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会引起生物形态构造、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差异;另一方面,生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也必须不断调整自己[8]。哈贝马斯认为,在教学过程生态观的框架下,教学是一个由不同‘细胞’(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的生态网络[9]。这里的“生态网络”就是我们探讨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它同样具备自然生态中的这种平衡性,翻译教学主体通过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形成了翻译教学外部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

就学生而言,实践环节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到实际翻译岗位的工作程序和规范与学校课堂上的不同,实践工作要求和在校学习的不同,所接触到的人如翻译委托人、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翻译行家)、工作同事等都区别于学校的教师和同学,通过各种选择性适应,学生努力摆正心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虚心向指导老师请教,从实践中积累经验建构自己的翻译知识,努力适应外部生态环境,成为社会需求的翻译工作者。

就社会(实习单位)而言,他们是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者,针对不同的实习类型制定具体的实习任务。由于面对的工作对象发生了改变,不是原来的翻译文本、翻译委托者、工作同事,而是没有真正接触到实际翻译工作的学生,实习单位行家也要做“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适时调整工作要求,包括翻译内容、译文标准和完成翻译任务的时间期限,及时提供行业规范指导,向学校反馈学生情况,通过学校教师的协调和分解,培养拥有翻译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翻译人才,达到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选择”和“适应”发挥着指导和协调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翻译工作的规律,积累经验,在生实践中培养学互利合作,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积累’和‘创新发展’之间达到生态化平衡。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与翻译行家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良性互动局面。教师通过做出一系列的动态调整,成功协调学习者、翻译教学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促成整个教学生态体系中的教学——实践、生产——消费、供——需的动态平衡。

四、翻译教学外部因子的互利共生

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生态学种群理论认为种群之间有利的关系有两种:互惠和共生。共生是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一种互利关系,共生的双方都能从这种关系中得到好处。教育生态主体间的互利共生主要指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社会间、教师与社会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良性生态关系[2]。

通过各个环节的翻译实践,翻译教学的各外部因子关联互动、选择适应。社会为翻译教学提供实践平台和专业指导,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教师根据实践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主动调整学习内容、规划学习目标,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向社会输送翻译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各大因子互利共生,合作共赢。

首先,翻译教学的外部环境以完善的翻译实践环节为纽带,让学生接受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翻译的本质,及时了解翻译的前沿信息和市场动态,熟悉行业操作规范,也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的综合素质和翻译能力。同时,实践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缩短了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时间,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较好地满足了社会用人需求。

其次,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可以丰富和完善翻译教学的内部生态环境,即可完善与翻译课堂相关的因子,如教师、学生、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等。通过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科学地总结教学成果,合理地将其转化为新的教学内容,不断推进翻译教学改革。另外,翻译实践教学为教师从事科研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开辟了新的科研前景,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教学的亲身体会和感悟,探索实践性研究课题,从而促进翻译学科研究的发展。

最后,多环节的翻译实践促进了学校和社会的互动,翻译行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完成教学课题研究,构建了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完善了校企合作育人方案和实践教学管理。专业教师和翻译专家一同制定实践教学大纲,确定实践环节,共同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励个性发展,培养出尽快适应翻译工作岗位的翻译人才,服务社会,最终受益于社会。教学各生态因子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各主体间优势互补,形成了互利共生的生态链。

五、结语

文章借鉴教育学和生态学理论研究了翻译教学的外部生态环境,从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互利共生等维度详细剖析了外部环境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外部环境对翻译教学的制约和促进机制。本文认为翻译教学不能自闭于“象牙塔”之中,而应该与社会实践密切结合,主动适应外部生态环境,实现动态平衡、互利共生,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培养翻译工作者的任务。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3, 20.

[2] 朱月娥.生态翻译教学系统中的主体间性[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3):180-181.

[3] Kiraly, D. C. Pathways to Translation: Pedagogy and Process [M].Kent: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5: 7.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2): 8-10.

[5] Robinson, D. Becoming a Translat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M].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3:168-172.

[6] Colina, S.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 A Handbook for Teachers [M]. Boston, MA: McGraw-Hill, 2003: 53-56.

[7] 郭 蓉,李 伦.生态伦理:从生态理想到生态文明[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7(6):65-68.

[8]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97-99.

[9] 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 Bell, R. T.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M].London: Longman, 1989.

[11] Hu, G.engshen. Translation as Adaptation and Selection [J].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03 (4): 283-291.

[12] 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界,2012,(5):59-67.

[13] 王树槐.西方翻译教学研究: 特点、范式与启示[J].上海翻译,2009,(3):43-48.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Mutualism——A Study of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LI Xiao-chuan1,2
(1.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Changsha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3, Hunan, China; 2. Hunan Information Science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410151, Hunan, China)

The focu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should not only be laid on imparting knowledge of translation theory, but more importantly, on developing translation skills. Therefore, translation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internal ecology), but should be extended to the society (external ecology). Applying ec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theories, this paper explores constraints and promoting mechanism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argues that only in a larger social context can we mak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cologies of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interrelated, as a result of which,the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 translation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Therefore, we can achieve dynamic equilibrium and mutualism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and thus, accomplishing the task of cultivating translators to adapt to the society.

translation teaching; exter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ynamic equilibrium; mutualism

H319

A

1673-9272(2014)03-0120-04

20104-04-02

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生态翻译教学与通识教育”(项目编号:2011-418)。

李小川(1964-),女,湖南慈利人,长沙学院外语系副教授,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人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对比语言学。

[本文编校:罗 列]

猜你喜欢
因子生态教师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最美教师
“生态养生”娱晚年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教师如何说课
影响因子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