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新郑 451191)
陈丽英
肺良恶性结节或肿块CT灌注研究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新郑 451191)
陈丽英
目的 探讨肺内不同良恶性结节或肿块的CT灌注特点,提高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110例肺部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肺癌50例,肺良性肿物60例。应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对上述两组患者肺部进行扫描,并使用CT灌注软件包一般灌注模式进行分析,对两组病变的灌注值(PV)、血容积(BV)、最高强化值(PEI)以及达峰时间(TTP)进行测定与记录。结果 (1)高、中分化肺癌组(n=24)与低、未分化肺癌组(n=26) PV、PEI及BV值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两组TTP无统计学差异(P>0.05);(2)肺良性肿物组(n=60)与肺癌组(n=50)PV及PEI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V及T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鳞癌组(n=28)与肺腺癌组(n=22)PV、PEI、BV及TT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地反映肺内肿块血供特点的相关信息,有利于肺癌与肺内良性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并应用。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肺癌;肺结节;鉴别诊断
肺癌与肺内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一直是影像学与临床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个难点[1]。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目前已经将影像学的诊断由原来的单一的形态学诊断带入至形态加功能性诊断的新时代,特别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CTPI)为研究肿瘤微循环变化情况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方法及途径[2]。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的110例肺部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病理及手术诊断,最终确诊50例为肺癌,60例为肺内良性肿物。肺癌患者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34~79岁,平均(61.02±5.69)岁;肺鳞癌28例,肺腺癌22例;病灶直径2.0~8.3cm,平均(5.10±0.28)cm。肺内良性肿物患者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1~78岁,平均(49.71±6.02)岁;25例结核瘤,9例肺硬化性血管瘤,26例炎性肿块;病灶2.4~5.9cm,平均(4.10±0.59)cm。
1.2 纳入标准 肺部肿块直径≥2cm;肺孤立性结节患者,且结节周围无卫星灶;未见较大程度钙化与明确脂肪病变,且无肺不张;患者合作,且能屏住呼吸>30s;没有明确的碘过敏史;近期未行放化疗[3-4]。
1.3 方法
1.3.1 扫描仪器与对比剂扫描仪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PHILIPS工作站。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以流率为4.5ml/s注射100ml。
1.3.216 层螺旋CT扫描方法及参数设置
(1)常规平扫:扫描具体范围为胸廓入口处至肺底,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准直器为16×1.5mm,螺距0.9mm,重建厚度为2mm,重建间隔为5mm[5]。
(2)灌注成像扫描:待步骤(1)完成之后,应进行仔细地观察与定位,于工作站选择预实验中所设置的“Lung Perfusion”程序,以肺内肿物最大直径部分作为扫描中心进行灌注扫描。层厚为3mm/8层,若肿物最大直径超过5cm,那么重建成6mm/4层。扫描时间为1s/圈。若病灶位于心脏或者大血管旁则要将每圈扫描时间缩短为0.5s,数据采集时间为0.5min。扫描参数设置:120kV,200mA,其余各参数同平扫参数。然后使用高压注射器将50ml碘海醇经前臂浅静脉注射其中,注射速率为4ml/s,将上述造影剂注射完成之后立刻以相同的注射速率将20ml的生理盐水注射其中,便于维持造影剂在静脉中的移行速度,扫描延迟时间为7、8s[6]。扫描彩色图像如下图1所示。
(3)灌注成像图像后处理: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后,使用螺旋CT灌注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域值为C:100.W:200。共有8个层面的灌注扫描图像可以选择,均能将肿物的最大层面包括其中,再以病变的最大层面作为分析计算层面,主要对四个参数值进行了计算、分析:灌注值(PV)、血容积(BV)、最高强化值(PEI)以及达峰时间(TTP)等[7]。四个参数意义见图2所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加以统计及分析,计量资料以“x±s”的形式进行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1 不同分化程度肺癌患者灌注值对比见表1由下表可知,高、中分化组PV、PEI及BV值均要显著大于低、未分化组(P<0.05,P<0.01),但两组高、中分化组TTP值略小于低、未分化组,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肺癌组与肺内良性肿物组灌注值对比见表2由下表可知,肺癌组PV、PEI值均明显大于肺内良性肿物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BV与TTP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 肺鳞癌与肺腺癌灌注值对比见表3由下表可知,肺腺癌与肺鳞癌四个灌注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图见图3、4。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肺内肿物的研究重点已经由之前偏重于形态学研究逐渐发展为形态+功能成像相结合的新时期,因此,它成为了当前影像学发展的主要特点[8]。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美国医学专家Axcl等人就首次提出了动态CT灌注功能成像理论的假设。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该假象成为现实。螺旋CT灌注成像是利用核医学中的放射性示踪剂动力学原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影像学技术[9]。目前,CT灌注成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影像学的向前发展。
3.1 肺癌与肺内良性结节或肿块的CT灌注特点 本研究主要将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用于不同种类肺内肿物的鉴别与诊断之中。肺内肿物主要分为恶性肿物即肺癌与良性肿物两个部分。虽然二者在病理学诊断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是二者的影像学特征却存在较多的相似与重叠之处[10-11]。因此,采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有利于对二者的定量信息进行测定、分析。根据基础医学知识可知,不同类型的肿瘤或同一肿瘤的不同发展时期,其血管化程度即微血管密度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而且不同分化程度肿瘤,血管的成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是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理论基础。肺内恶性肿瘤的微血管密度较良性肿瘤大,这种血管生成增加导致了生理的变化,尤其是血容量和血流灌注的增加:肺内炎性病变中可见支气管动脉数量和大小均有增多,其微血管结构同样由来白支气管动脉的密集的毛细血管网组成[12]。因此,对于过去形态学诊断、分析往往会出现高误诊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肺癌组PV、PEI值均明显大于肺内良性肿物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BV与TTP值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3.2 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CT灌注比较及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中分化组PV、PEI及BV值均要显著大于低、未分化组(P<0.05,P<0.01),但两组高、中分化组TTP值略小于低、未分化组,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PV指的是血液在肿瘤或者器官之中的流动速率大小,它受血容量、引流静脉、组织耗氧量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中,高分化肺癌PV值要显著高于低分化或者未分化肺癌PV值,表明高分化肺癌细胞中毛细血管量较大,据此可通过PV值大小来判断肺癌的分化程度,从而为临床放化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中高、中分化肺癌的PV值为(49.82±15.71) ml/100g/min,与核医学方法测得的23.6~39.8ml/100g/min的肿瘤灌注值结果相接近。BV值反映的是病灶的血容量,与PV值相同,也代表有功能的毛细血管量的多少。PEI值指的是注射造影剂病灶所形成的峰值增强,在灌注扫描时间接反映了病灶的血容量,本研究中高中分化肺癌PEI显著大于低、未分化肺癌,表明高中分化肺癌患者在注射造影剂之后,病灶的血容量较大,因此也可将该值作为判断肺癌分化程度的一个指标。TTP反映造影剂在肿块中达到最高积聚量的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高中分化肺癌TTP值略小于低、未分化肺癌,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表明TTP不能作为判断肺癌分化程度高低的指标,出现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低、未分化肺癌血供相对较少以及血流缓慢,而高中分化肺癌血供较丰富且血流灌注速度快。
3.3 常见肺鳞癌与腺癌CT灌注比较及临床意义 我们的研究得到肺鳞癌PV略高于肺腺癌,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腺、鳞癌之间血管化程度并没有明显差别。之所以PV略有不同,可能与肺腺癌中低分化肿块所占比例较肺鳞癌高有关,而前面我们已分析得到低分化肺癌灌注值明显低于高分化肺癌,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在腺癌中,高分化腺癌CT各参数值明显高于低分化腺癌说明CT各参数值越低,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同样,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灶CT值明显小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灶,说明结构松散的腺癌病灶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实,其它病理类型的肺癌也有类似规律,虽然统计学上没有出现差异,但也许与病例数不够大有关。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对于CT值较低的肺癌,一定要注意其淋巴结转移情况。
综上所述,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定量地反映肺内肿块的相关信息,对于肺癌及良性肿物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加以推广并应用。
1. 王宏,贾文宵.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5):34-38.
2. Workman ML, Winkelman C. Genetic in fluences in common respiratory disorders[J]. Crit Care Nurs Clin North Am, 2008,20(2):171-178.
3. 孙亚萍,周建英.肺癌与肺结核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54-3157.
4. 董琼雄,郑浈浈,黄钥潘,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及CT影像学特征[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3):40-42.
5. 丁贤友,刘晓东,李年春,等.多层螺旋CT在纵膈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1,9(4):70-71.
6. 陈小启,戚乐,黄峰,等.纵隔型肺癌的CT及MR表现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9,25(12):1739-1741.
7. 吴伟清,张亿星.原发性肺淋巴瘤的CT诊断与鉴别[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3):21-23.
8. 朱艳哲,孙国平.胸腺瘤合并淋巴细胞增高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5):39-41.
9. Di1lman JR,Caoi1i EM,Cohan RH,et a1.Comparison of urinary tract distension and opacification using single bolus 3-phase vs split bolus 2-phase mu1tidetector row CT urography[J].J Comput Assist Tomogr,2007,31:750-757.
10.V a l e n t i n J.L o w-d o s e extrapolation of radiation related cancer risk[J]. Ann ICRP,2009,35:1-140.
11.周硕,林美福,陈彩龙,等.HSCTU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疾病的价值:与IVU、MRU对比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5):38-41.
(本文编辑: 汪兵)
Analysis of 16-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in Lung Cancer and Benign Lung Tum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Value
CHEN Li Ying. Th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of Second People's Hosptial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HeNan 451191
Objective To Explore different benign and malignant pulmonary nodules or masses on CT perfusion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level of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s 110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ng diseas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rom May 2007to May 2013in our hospital, of whom were 50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60cases of patients with benign lung tumor.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lungs were scanned by applying PHILIPS BRILLIANCE 16-slice spiral CT and general of perfusion were analyzed by using CT perfusion pattern software package, and lesions perfusion values (PV), blood volume (BV), maximum enhancement value (PEI) and the time to peak (TTP)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Results (1)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f PV, PEI and BV values between the highly-differentiated lung cancer group (n=24) and low, undifferentiated lung cancer group (n=26),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T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2) The differences of PV and PEI valu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benign lung tumor group (n=60) and lung cancer (n=50) (P<0.05), but the two groups BV and TT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3)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group (n=28) and lung adenocarcinoma (n=22) PV, PEI , BV and TTP,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4) central lung cancer group (n=21) and peripheral lung cancer group (n=29) PV, PEI, BV and TTP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16-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can quantitatively reflect lung tumor blood supply relevant information, in favor of lung cancer and benign pulmonary nodules or lump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igher value,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16-Slice Spiral CT; Perfusion Imaging; Lung; Benign Lung Tumor; Diagnostic Value
R322.3+5
A
10.3969/j.i s s n.1672-5131.2014.04.06
2014-04-22
陈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