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理
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安静了许多,学生们沉默了许多,更多的“哑巴”出现在了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哑巴”发声?如何让张弛有度、热情洋溢的“说”回归课堂?
1.杜绝“不放心”心理,交还学生“说”的权利
苏教版课本所选的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随着年级的升高,课文难度加深,篇幅加长,教师颇感课堂时间紧张,对某个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不讲怕学生不理解,讲了又怕时间不够。于是,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糊涂。
“不放心”心理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颠倒了课堂学习的主次。琐碎的讲解,低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违反了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规律,长此以往,学生只能成为语文课堂上的看客、听众、“哑巴”。
这是《黄果树瀑布》中的片段:“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师:请同学们先自由地读一读,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读的感受。
生1:这段话要读得刚劲有气势,因为“哗哗”的水声声势浩大。
生2:我不赞成。声音是飘来的,就像微风拂过树梢,因此,要读得轻柔些。
生3: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完全正确。分号前面应读得轻柔些,因为声音是从远处飘来的,但分号后面要读出刚劲有力的气势。
师:你觉得“飘”字很特别?
生3:是的,“飘”写出了声音的轻柔,给人一种缥缈的感觉。同样,读“微风拂过树梢”时,也要读得特别轻柔,边读边想象有一双像母亲般温柔的手轻轻拂过。
师:说得多好呀!谁能说说对分号后面句子的理解?
生4:潮水的声音本来就嘈杂,加上“涌”字,写出了水像千军万马一样冲上来的气势。
生5:根据“盖过”这个词,我觉得要读出声音的壮阔,因为“人喧马嘶”说明声音已经很大了,“盖过了人喧马嘶”说明水声不仅大而且壮阔。
当抑扬顿挫的朗读声响起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格外投入。
2.破译需求密码,扫清学生“说”的阻碍
(1)让学生有话可说。我时常发现,那些不爱发言的孩子在课间活动时却眉飞色舞,话语不断。他们说的话题都是彼此感兴趣的,氛围十分融洽。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只是教者设计的问题没能拨动他们心中的琴弦。教者更愿意倾听优秀学生的发言,冷落了一些不是很优秀的学生。
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曾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眼睛向下,重心放低,老老实实地为孩子服务。”其实,相信孩子,孩子便有了说的信心与热情。课堂上,某个孩子提出了异类问题,教师无需懊恼,害怕这些问题会搅乱自己的教学计划。
辩证地来看,学生正确回答问题后,教师适时表扬,能有效地营造愉悦的氛围, 使他们燃起说的热情。当异类问题出现时,教师要敢于正视这个问题,用充满鼓励的目光,听听那个孩子对问题的理解。随着“说”的深入,学生说的冲动会一点点膨胀,看似偏离教案的课堂,也许会因为学生的畅所欲言而收获到一种别样的成功。
(2)让学生想说就说。课堂是个特殊的阵地,孩子的“说”是需要教师去引导的。课本中那一篇篇情感丰富、语言优美的课文,给孩子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善于营造“说”的氛围,为学生想说就说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上课时采用投石问路、抛砖引玉的策略,提高问题的难度,帮学生检测预习的效果,提高“说”的积极性。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就会产生满足感;自己的问题又衍生出新的问题,学生便会产生通过“说”来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样师生互动便有了基础。
(3)让学生不得不说。有些内向的学生,不愿在语文课上举手发言,小组讨论便成了一个促使学生主动说的有效途径。小组讨论,相对自由、平等,能大大地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一些平时懒于动脑的学生,在集体讨论时,也会受到感染。
小组讨论时有时会出现东拉西扯、趁机打闹的现象。因此,授课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以防止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现象的出现。
3.突破条框限制,释放学生“说”的活力
学生说的过程,就是同文本碰撞的过程。也许学生说得不深刻,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出入,可是这丝毫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想说,说明孩子思考了;敢说,说明孩子有自信了;会说,说明孩子与文本有共鸣了。
一位教师在教学《月光启蒙》的最后一段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出示了孙有田母亲的照片,并声情并茂地朗读了一段文字。当朗读到“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不知道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泪流满面”时,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分明看到其他老师也热泪盈眶,也分明看到孩子们眼中晶莹的泪花。这时,上课的老师说:“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妈妈,好吗?”顿时,教室里小手林立,一句句令人感动的话语从孩子的嘴里流出,不!是从孩子的心里流出。我知道教案上没有这一个教学设计,但我觉得这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