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2014-01-20 02:23刘瑞静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周长小数算式

刘瑞静

课堂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它需要讲究策略。那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呢?

一、引入要新颖

新颖的引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华罗庚曾说过:“推动我学习的动力,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教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对于早期进入数学领域的重要性。小学生对故事、童话及小动物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中,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给学生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唐僧师徒在取经的路上口渴了,于是,孙悟空化斋化来了一个大西瓜,可一个西瓜怎么分呢?唐僧说:我来分,悟空吃三分之一,八戒吃四分之一,我吃十二分之一,剩下的沙僧吃。请学生们想一想,他们谁吃的最多呢?通过这个小故事,增强了学生的好奇心,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了很好效果。

又如,在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时,在开始时,我先给学生说:“今天我们做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游戏。有两只小蚂蚁争论不休,一只说:我从天津爬到上海用了一分钟;另一只不服气地说:我从天津到上海只用了半分钟。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说的是真的吗?为什么呢?”学生们很快回答:“它们是在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上爬的。”于是很自然地揭示了新课,接下来,学生也很快投入到了课堂中去。

二、过渡要巧妙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先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总结推导过程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然后逐步引导学生利用学具把圆平均分成16份,再试着拼一拼,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一步一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πr2,这样过渡,自然、巧妙、顺利,使学生容易掌握。

三、参与要广泛

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尽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由接受型的静态学习提高到参与全过程的动态探知,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虽然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程度不一,但参与的面一定要广,参与面广说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教师尤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要富有弹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提高。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修路队第一天修了全长的30%,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了40千米,还有一半没修,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可用一种方法解,也可以一题多解。这样,提出的问题就富有弹性了,有的学生一下列出了五种算式:

① 40÷[30%×2-(1-1/2)]

② 40÷(30%×2-1/2)

③ 40÷[30%-(1/2-30%)]

④ 40÷[1/2-(1-30%×2)]

⑤ 40÷(30%×2+1/2-1)

而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列出一种或两种就可以了。

四、讲解要精练

例如,在教“小数化百分数”时,我出示了4.8=()% ,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有的学生说等于 4.8%,有的学生说等于48%,也有的学生说等于480%。说法一的理由是既然是小数化为百分数,我们就应该在4.8后面添上百分号;说法二的理由是既然是小数化为百分数,那么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添上百分号,才能相等。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然后对学生说:“小数化百分数,应遵循什么原则呢?那就是前后必须相等,添上了百分号就意味着原来的数除以100,结果缩小了100倍,要想和原数大小相等,原数只能扩大100倍,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所以4.8化成百分数应该这样做:先将4.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扩大100倍),得480,然后再添上百分号(即缩小了100倍),这样等号两边就保证相等了,所以4.8=480%。”这样讲解,有效地预防了犯错误,而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练习要开放

课堂练习要讲究新颖、有趣、全面,避免单调乏味。练习的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练习的设计要独具匠心,尽可能用最少的题来训练更多的内容,做到一题多用,并且富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感觉不到枯燥,乐于完成。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有这样一道题就比较新颖:看图填空:下图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看图填空:

①BC是平行四边形的( ),也是三角形ABC的( );

②AE是平行四边形的( ),也是( )高;

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三角形ABC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这一练习,比较新颖,也有一定的深度,着眼于让学生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突出三角形的面积由底和高决定,这比运用公式计算显然要好得多。

六、问题要明确

歌德说过:“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难度适中,让他们体验到解决一个个有趣问题后的快感。这无论是对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或是提高学生能力及发展学生的智力,都是十分有益的。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如果教师问:怎样根据定义去求周长呢?这样问就显得不妥当。学生就误解为用定义去求,有的学生根本不知怎样去求。如果改为问“怎样根据公式去求周长呢?”这样问就恰当多了,学生很快就会求出长方形的周长。

七、反馈要及时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的动态过程。数学教学机智的运用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反应作出机巧的调节上。例如:一个圆锥体沙堆,量得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5米,求沙堆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有些学生列出算式为3.14×(12.56÷2÷3.14)2×1.5,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应及时纠正,引导学生认清是圆锥还是圆柱,并要求牢记它们各自的体积计算公式,列出正确的算式:3.14×(12.56÷2÷3.14)2×1.5×1/3。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做到上述几点将有利于优化课

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周长小数算式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巧算周长
一道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