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
摘 要: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很多新要求。高校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在课程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与社会体育相适应的改革,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体育教学始终。
关键词:体育课程 社会体育 发展趋势 课程体系
社会体育亦称“大众体育”、“群众体育”,是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对应的概念,是人们为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娱乐、医疗等目的而进行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身体锻炼活动。我国在1995年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后社会体育思想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就其发展而言,我国的社会体育仍然落后于西方国家。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环节,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关键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及其效果远不止于教育层面,更延伸于社会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及理念对社会体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来看,传统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与社会体育的衔接,不能适应社会体育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构建适应社会体育的高校体育课程是体育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体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社会体育不同于学校体育,其更贴近生活,运动者的主动性更强。目前,我国的社会体育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多样化趋势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作为文化需求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体育内容日趋多样化。除了一些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各种类型的健身操、现代舞、网球、游泳、滑冰、登山、滑雪、高尔夫等运动逐渐进入大众生活,使很多专业型的体育运动成为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活化趋势
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可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能营造出生气勃勃的社会文化氛围。生活质量越高的家庭和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就越强烈。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体育已逐渐呈现出它的多种功能和属性,生活化、时尚化的体育运动逐渐伴随人们走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娱乐化趋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单纯的高强度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忙碌的都市人。于是,体育休闲娱乐活动应运而生,它集运动性、娱乐性于一身,使人们在运动中摆脱重压,在娱乐中调节情绪,成为业余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终身化趋势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工作方式的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工种从业者严重缺乏运动。长此以往,因机体缺乏运动导致的各类职业病,如颈椎病、腰椎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随着问题的出现,人们的疾病预防意识普遍开始增强,终身化的体育锻炼,防治文明病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利于与社会体育接轨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太极拳、健美操、游泳、滑冰等新增课程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但从目前整体状况来看这些新增课程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传统的教学内容仍占主导地位,且新增课程主要以选修课形式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不利于体现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更不利于社会体育的发展。
(二)教学方法不够先进,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课程因其独特的教学内容区别于文化类课程。故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创新空间。但就我国目前教学改革进程来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仍未摆脱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和演示法仍然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主导性没有改变,授课过程缺少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社会体育终身化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严重抑制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考核方式不够科学,无法体现教学效果
考核是课程效果评价的主要途径,科学的考核过程是检验教学成果最为重要的环节。目前,高校体育课程在考核评价体系上没有明显进步,以规定任务的完成作为检验学生成绩的标准仍然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提高幅度和专项能力,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果。
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建议
通过对社会体育的特征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我国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课程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准确定位课程性质
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在于课程本身,而在于其在学生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因此,以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为基础来定位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才能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前所述,社会体育的本质是娱乐身心、增强体质、防治疾病。因此,高校体育课程定位也应以此为主要目标,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完善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储备。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通过课内外的活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为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二)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体育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发挥学校优势,建立有特色、有个性、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模式。要丰富基础课程的内容,创新选修课的教学方式,增加保健类课程。体育课程是所有大、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在学生进入大学时大多已掌握了一定的传统体育项目知识,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基础内容的重复,从而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另外,应当通过充分的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对某类课程的兴趣度,从而不断调整基础课程。针对个别体能较弱或因患有疾病无法参与正常体育课程的学生要建立专门的保健课程班,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组织康复、保健体育教学,教育学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达到增强体质、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三)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社会体育更多的是以个人为主导的体育运动。由于目前家庭教育意识的提高,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体育专项运动技能,如街舞、武术、健美操、国标舞等等。而高校体育教学忽略学生的特长,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与社会体育的衔接均不适应。因此,体育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锻炼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在教学内容上可增加学生充当教师的环节,使有某方面体育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临时充当一定课时的体育教师,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
(四)不断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与体育课程最终考核结合起来,促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进行体育锻炼,达到体育课程的真正目的。同时,要以鼓励学生专项特长的发展为目标,将专项特长作为加分项目,结合学生的出勤和课堂表现等最终确定总成绩。
总而言之,大学体育课程要以服务社会体育,服务终身体育理念为宗旨,从课程设置、目标定位等方面充分考虑社会体育的需要,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忠.试论学校体育课程的本质.体育科学,2003(5)
[2]栾丽霞.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高等教育研究,2005(4)
[3]钟振新.试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周学荣,谭明义.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5]谢静月.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体育学刊,2002(6)
[6]陆作生.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思考.中国体育科技,20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