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银
内容摘要:亚健康的出现是给中国民众的一个身体警告,这种警告直接导致的就是社会体育文化的迅速发展,全民热身情绪空前高涨,进而导致对运动场所的需求量上升。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 社会体育 健身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出台和实施,全民参与社会体育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人数的剧增和次数的频繁使得作为体育文化运行物质保障的运动场所需求出现匮乏状态。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解决体育健身场地,如何合理利用现有体育馆资源成了当务之急。
一.合理利用高校体育馆为社会体育文化服务的意义
社会体育文化的迅猛发展是一件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喜闻乐见的事,证明中国人想走出“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称呼的决心。而随着国家的强大和体育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健身房,这种热潮持续时间是短暂的,健身房不属于大众体育,人们要想丰富体育文化活动就应该走进体育场馆,这样的体育锻炼才能达到强身健体、持久坚持的目的,同时还增加了体育文化的底蕴。社会体育文化的软实力达到了要求,制约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型体育场馆的短缺。修建体育场馆,尤其是较大型的场地,无论地方、物力还是财力都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各大高校的体育场馆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将社会上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闲置资源融入到整个社会体系中,可以有效地缓解体育文化发展与设施硬件不足的矛盾,使社会资源得以得到最大利用化,为全民健身体育活动大发展做出贡献,也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目前状况
体育场所之于健身运动就像经济之于文化,是全民健身活动的载体,是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没有场所开展活动,体育文化就是空谈。而目前高校在这方面还没有这种觉悟,也没有建立起与体育文化对接的机会,整个体系机制也没有完善落实,国家虽然有颁布相关的政策在学校体育馆充分利用方面,但由于执行力度不够,相关管理人员意识思想不到位,这个两者间的结合尚缺火候,当然,还有一些学校上位者担心校园环境的混乱与恶化以及学生的安全等方面等问题的接踵而来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相关部门不仅要在政策力度上加强力度,同时,双管齐下,还要在文化思想上做工作。
已经开放的一些高校,只针对外来的大型运动会、体育比赛等对象,大众人民得不到开放,是保守的表现。另外,因为社会各界的人员众多,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在管理、开放方式、以及部分设备和宣传力度上还要完善进步。随着社会体育文化的深入发展,开拓相关新思路,拓展体育馆的更多用途,提倡其最大社会化也需要相应的推进,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三.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策略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资源的丰富性无疑能比经营场所性质的健身房更能吸引大众的健身以及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要加快这种共赢的进程,同时避免对学校的不良影响,国家以及政府等领导自身要有更为深度与广度的认识,这种认识能在他们下达文件与方案时思路更加清晰完善,同时心思花得越多,监督管理机制更加健全,下面的执行力度才会有效。上升到战略性资源整合的全国性工作,社会地位的提高光靠上位者是不足以实现的,体育文化的渗透在大众心理的影响至关重要,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文化的重要性达到一定的高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能最大程度的满足。
四.选择高校体育场馆的优势
据初步统计,市区各大高校平均有十几所,百余块篮球场、排球场,几十余块足球场,以及上千张乒乓球台,还有各类体育器械。由于各大高校经常举办大型运动会,也承接大型的演讲、发布会、开幕式、产品展览等活动。除了原本基本的体育设施外,为了学生更全面的发展还有更全面的硬件设施,能满足大众更多的条件,可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大众健身活动的去处,是不二首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找到健身场所后并不满足于自己知道的运动,本着学习为快乐之本,同时结交更多人脉资源的目的,就会希望更深层次的了解体育文化的内在含义以及学习更多的健身方法,这样既有助于社会已经就业的人员进行学习交流,并能传播文化,让自身更有利于健康保养。这时,学校的一些专业的培训教练,他们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高标准的指导,就能为大众服务,满足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的健身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观念越来越强,这时人们花钱买开心、买健康成为许多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在健身热潮高涨,而健身场地缺乏的社会背景下,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显得当务之急。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体育文化的结合是合理利用社会资源的开拓性创举,具有实践性强,利用率高,共享平台好的特点。这种勇于探索、科学完善的资源融合管理方法可以在更多的为人民服务的事情上加以实现,这既是政府也是所有人都值得关心关注并努力促成的工作,新社会的美好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创建。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