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6-12-15 22:35于超
武术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

于超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运动的时间大大减少,由此引起的肥胖、“三高”等并发症的现代文明病越来越多,学生体质也呈逐年下降趋势。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与归纳法等进行研究,认为该专业学生在未来的发展教育中,如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至关重要,也就是说,该专业的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够独当一面,给大众健身注入活力。

关键词:社会体育 实践教学 体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9—0125—05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戴小涛在《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中表达的观点是实践性教学大多数是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的,实习对象范围大,层次多,要求各有不同,人际关系复杂,是检验和培养实习生能力的一次极好的机会。

白莉芳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研究》写到全国各院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雷同,培养的人才类型相似。

汪元榜在《构建和完善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机制的思考》谈到“专业培养目标、社会发展、市场导向、学生的就业需求”是构建和完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机制的出发点。

胡艳玲在《湖南省社会体育专业社会实践环节优化策略的研究》谈到学生对社会实践环节认识不够,缺乏专业指导老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次数偏少,实践时间偏短,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社会实践环节组织形式和内容单一等等。

从以上文献可知,尽管有关专家学者对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很多研究都是进行大范围的评论或者是整体性的评价,缺乏细化的微观研究,特别是针对某一区域某一特定的专业内涵文化的研究甚少。由于能够付诸实践的应用型研究过少,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与社会要求的差距却越拉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极为缺乏。现有实践教学体系远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如何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细化微观和系统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在美国,对社会体育专业人员的培养是依据社会需求现状而设置和确定培养目标,各个体育院系再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对策,大胆改革院系的专业结构要求、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该专业的选修课课程设立内容多,选择面广,从不同科学领域去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美国人对于教学实践十分重视。

英国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体育人才为重点,课程设置以社会实践性的内容贯穿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在注重和强调基础课程的同时,也把体育娱乐、休闲体育和体育旅游、特殊人群(儿童、残疾人)体育运动学科知识作为重要学科学习,保证所培养的学生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并且在课程设置中还兼顾了边缘学科。

德国科隆体院的休闲与娱乐体育专业以培养体育俱乐部培训、部门休闲与社会福利俱乐部的休闲专业人员为主;疾病防治与体育康复专业培养在健康咨询处、俱乐部和医疗保险部门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及体育俱乐部健身机构工作的健身训练人员。

从以上各国的实践教学实施过程来看,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有重点;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全面,普遍重视以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分散教育实习时间相对延长;每个学校都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公司、企业实践教育基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机构等等。虽然美国和英国、德国等国家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培养、实践教学模式跟我们国内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和教学模式不一致,但各国的改革经验和一些优秀的成功经验、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对我们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 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1 建设稳定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把师德教育放在第一位,要求教师严格遵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使教师师德教育和廉政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深入开展培训,一是坚持每周专门时间为教师集中教研培训时间;二是制定教师听课工作量,要求每名教师每周听课两节,并做好听课记录,作为教师业务档案存档;三是鼓励教师通过自学互学提高教学能力,开展示范课、观摩课、集体备课、专题讲座、网上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坚持学科带头人听课评课制度,通过学科带头人听评课活动的开展,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加大科研力度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

2.2 教学基本建设

2.2.1人才培养方案反映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是我国科教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提出“两个转变”和“四个创新”。

“两个转变”:在做人上,让学生从主要关注学习成绩转变到要关注做人和社会评价上来;在做事上,让学生从主要关注课堂教育转变到同时重视实际能力的锻炼上来。

“四个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要有所创新;实习实训环节上有所创新;对学生评价体系上有所创新;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上有所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体现了大众体育的前沿动态,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使人才培养方案很好地反映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2.2教学场地设施

(1)建立专业实训场馆、场地,保证教学需要

要有篮球馆、游泳馆、羽毛球馆、排球馆、乒乓球馆、体育综合训练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设施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室内体育场馆,用于本专业学生各项教学技能实训,使得学生在校园内得到最基本、最全面的锻炼和学习,夯实专业基本知识和理论。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除了在校内场馆实习实训之外,还与当地的体育局、健身会馆、健身俱乐部等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建立合作关系,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投入使用,使学生在校园内学到知识,在社会上得到真正的运用并得以创新和升华,形成自己的健身知识体系。

2.3 教学总体设计

2.3.1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定位

社会体育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技能指导、科学健身咨询、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和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体育复合人才。

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而且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体育开展的现状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科学的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定位,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体育指导和管理人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3.2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做到“六个坚持”。第一,在课程体系上坚持知识结构整体优化;第二,在课程结构上坚持协调发展与综合提高;第三,在课程设计上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第四,在课程内容上坚持加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内容;第五,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坚持先进性和开放性;第六,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妥善处理了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综合素质的关系,强调通识教育课的基础性和学科专业课的核心地位,注重提高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水平。明确各层面课程的比例,加强课程整合,完善了选课机制。确立了“基础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原则。符合“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有道德、有文化、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体育指导类和体育产业推广类两个方向来规划设计社会体育指导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职业素养统一到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上来。

以体育健身指导为主线,从开展大众体育健身活动的需要出发开设了《社区体育指导》《体育俱乐部管理》等课程。以体育产业推广为主线,从体育产业开发,体育产品推广的需要,要开设《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经济学》等课程。两条主线的专业基础课是《社会体育概论》。两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主修课的形式进行,两条主线相互交叉渗透,为学生开阔视野,一专多能设置了多样性教学环境。为他们掌握多岗位的职业技能创造条件,使他们拓宽了就业渠道,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3课程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

根据本专业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体育系要求在理论课中附加实践教学大纲,即在理论教学中,需要设置课堂的实践环节,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的不同设置实践形式,形式包括:课堂讨论、课堂情景剧设置、观看实践视频、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讲授亲身经历等。重点抓体育系的核心主干课程,如: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社区导论、运动损伤康复学等,完善教学大纲的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实践性,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独立实践课程的实践大纲的制定,即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等等术科课程,本身就是实践课程的,需要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大纲,即在每节课中学生要参与实践教学,而且还要设置专门的课时进行教学实践。

说明:本着学院:“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的原则,体育系教学中实施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即全班学生轮流担当体委或者教师的位置,进行身份转换,普通学生当体委,使得他们的随机应变、口才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尤其是,学生自己要做“小教员”,自己的动作不但要学会,还要讲解出来,这就变原来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取得,转变了学习的原动力,有利于学生对动作技术的学习掌握。

2.3.4实践课程考核细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学习的积极性,积累经验,避免在考试中由教师一人做主、一人给分的现象,减少考试可能出现的主观的倾向性,进一步强化考试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体育系制定了实践课程的考核大纲。

2.4 实践教学的实施

2.4.1加快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改革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趋势是社区体育指导员、俱乐部健身教练、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等涉及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领域的体育指导和管理岗位。因此,如何进行学生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研究,可以针对体育专业教学实践改革,努力与社会体育需求相接轨,构建完善的社会体育教学体系。

2.4.2加大社会体育专业的术科比例

在当前我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课学时高于实践课,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懂得很多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应用。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主修项目理论与实践,通过一到两年的学习,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训练方法、裁判法和本专业的基本科研能力。在平时和毕业前夕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教学实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职场竞争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4.3“三小教学法”的实施

教学法这一称呼太有高度,笔者不敢直接这样称谓,所以,加了引号。其实,这是我们体育系独有的一种教学方法、模式和手段,在教科书上是没有的。具体的来讲就是“小教员、小教练员、小裁判员”深入课堂、赛场,做教学、比赛的组织,参与,策划。

(1)小 教 员:在体育系、公共体育教学中,小教员下课堂,协助教师或者独立授课。(2)小教练员:在各种活动或者比赛中,提供技术指导,战术配合等。(3)小裁判员:在各类活动或者比赛中,担当裁判员或者助理裁判

秉承体育系的就业理念:下得去、上手快、留得住的原则,体育系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就是在体育系的学生中,择优录取,选拔那些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口令清晰、技术讲解到位的学生,在体育系、公共体育的教学中充当“小教员”,协助教师授课。尤其是在民办院校,出于节省资源的考虑,往往采用大班型授课的形式,人数很多。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使得学生提前2-3年得到教学实践的机会,相当于其他体育院校到大四的才能得到实习阶段,学生的实践技能进一步提高。

授课的内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课到专项准备活动,第二阶段是整堂课的讲解(涉及到专业技术的讲解)。课后教师总结不足,提出改进的意见,并要求“小教员”撰写教案。教师定时召开有关教学实践的会议:改进措施、教案的撰写等。在全国的体育院校中,有此举措为数不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体育系473名在校生,有 400人从事过健身指导等工作。在校内外的各种比赛中、社团活动中,从事教练员、指导员的工作。学院举行的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等等,都是由学生担当小裁判员的,提高了体育系学生的实践能力,收益很大。

2.4 学生座谈会

在学期初、中、末举行学生代表的教学座谈会,就教学中的教法、授课的方式、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等问题与学生代表面对面的交流,当面解答,使我从另一个侧面掌握了教学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教师的进步。同时,也不定期的找学生交流,进行思想沟通、意见反馈,都将是教师提高的途径。

2.5 裁判员培训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但要有专业的基本知识与理论,还需要能够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这样专业的裁判资格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计划利用周末时间,设置学生考证的课堂,向学生敞开学生的大门,使得学生能够免费进入课堂学习,为以后的学习、考证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设置了篮球、羽毛球、排球等考证培训,而且以后也要长期进行下去,为我们专业学生的技能提高,贡献微薄之力。

2.6 教案讲授

有实践教学固然是好,可是若没有相关的理论学习,很难再更上一层楼。体育系教师利用周末时间,开设大讲堂,向全院(重点是体育系)学生免费开放,讲授体育课如何授课、怎么授课、如何科学授课;授课前如何撰写教案,撰写教案的注意事项等。

2.7 试卷的监管

试卷从命题到阅卷、审核等,都有较为严密的规定,确保试卷内容合理,阅卷公平,命题科学,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命题。

2.8 院级精品课程建设

实施精品课活动,在体育系现有的各种资源条件下,搞精品课建设尚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先做了体育系内部、院级的精品课建设,逐渐向更高级别的精品课靠近,这对全体教师来讲着实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2.9 体育系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贡献

寻求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方法、途径,体育系与兴城最好与当地体育局等主管部门合作,做些横向课题,尤其是体育系学生下社区,服务于健身大众等方面,有很深厚的合作基础。目前,笔者正着手于《关于社会体育实践教学服务兴城市全民健身的研究》,为地方的健身事业尽一份绵力。

现将其他实施教学实践的措施汇总如下:

实践方面:(1)体育系邀请外校体育专家团来我系听评课,提高教师素质。(2)体育系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比赛,邀请学生参加学习。(3)社会体育专业骨干学生在本系体育教学中教学实践。(4)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到相关的体育社团中教学实践。(5)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到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学实践。(6)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教学实践。(7)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体育赛事的运行管理。(8)体育系定期组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之间的教学观摩比赛。(9)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中教学实践。(10)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不定期到校外健身俱乐部中学习、教学实践。(11)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定期到社区、广场等地教学指导、实践。(1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考取社会指导员、专项等相关的裁判证。

理论方面:(1)利用假期教师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并组织教师研讨总结。(2)教师积极利用网络、专业书籍等资源自我学习提高。(3)教师通过发表学术论文等形式,展示教学实践的成果。(4)体育系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教学探讨会。(5)体育系定期组织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会。(6)体育系定期组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之间教学交流座谈会。(7)体育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走访社会各个体育团体、组织等,交流看法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提高。

管理方面:(1)管理机构和职责。(2)管理规章制度。(3)管理人员的职责。(4)教学实践中的应急预案。

3 结语

科学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校内外软硬件、学生、教师、学术知识、组织协调沟通管理、职能部门(教务处、学生处等)、规章制度、网络运营(电教中心提供技术支持)等等,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

校内实践锻炼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实践教学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结合自己的兴趣或社会需求来进行。充分利用在校、假期,组织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实习,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参与社会指导,参与各种大型体育活动,锻炼学生赛事组织、管理、裁判等能力,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提高能力。校外实践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实践活动机会,把学到的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理论知识返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即“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学生提前两三年进入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素质不断提高,相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会为全民健身的发展尽一份绵力。

参考文献:

[1]郝晓蕊. 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

[2]刘明生,李建国.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05).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nstructing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Specialty

Yu Chao(Liaoning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Trade, Xingcheng Liaoning 125105, China)

Abstract: Minority kicking-ball sport has a long history, loved by minority people, and has the unique connotation of Chinses culture,can fully show the vitality and unity power of China. Minority kicking-ball sport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body health, but also can sprea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mprove coordinating spirit, competitive spirit.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statistics, the paper does the survey of Minority kicking-ball sport development conditions in the Ruchen county,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sport for the county development, finds its shorts in the county, to find some idea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pread and popular of the sport.

Keywords:Minority traditional sport Minority kicking-ball sport kicking-ball culture

猜你喜欢
社会体育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