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寒春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 244000)
高职院校定位的功能系统分析
——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刘寒春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铜陵 244000)
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问题是教育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功能定位不清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和问题。通过对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在功能定位上的个案分析,指出高职院校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其自身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这就是适应(A)、达鹄(G)、整合(I)、维模(L)。
高职院校;功能定位;生源质量;AGLI模式
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问题是教育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这个问题在学术界遭到忽视,在高职教育发展实际中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这是导致高职院校发展中一系列弊端和问题的根源之一。因此,探讨、分析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在功能定位上发生的问题,有助于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其他高职院校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而推进高职院校的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哪些问题称得上是影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定位的核心问题呢?笔者认为包括生源质量问题、人才培养问题、毕业生就业问题、办学体制问题4个方面。
1.1 生源的质量和数量
不能期望高职院校能够将任何人都能培养成优秀人才,生源质量得不到一定保证,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自然会打个问号。因此,在招生阶段占得较大优势必然有利于保证毕业生的总体质量。同时,招录学生数量的多寡已然成了高职院校的生命线。而近几年的招生状况表明,好一点的高职院校的新生报到率达到90%以上,差一点的却只有50%左右[1],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近5年的报到率一直稳定在85%左右,见表1,居于安徽省同类院校前列。
为了完成一定数量的招生任务,不少高职院校甚至不惜将身价一降再降,而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却临危不乱,采取有效的招生措施,确保学院第一志愿的上线率。这一状况表明,在一定时期内,高职院校的招生分化问题将会持续存在,如果学院不能及时适当地提升社会影响力,制定和调整招生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未来发展。因此,在保证生源数量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录取考生的质量,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很长时间内必须认真考虑、严肃面对的一大核心问题。
表1 录取新生报到率、第一志愿上线率统计表
1.2 办学特色
特色,即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它是高职院校最核心的竞争力。可以说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自组建以来,一直以铜陵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建设,现已形成以医药卫生类、财经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为主体的专业体系,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专业特色。因此,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只有着眼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准确对接当地企业和产业升级以及结构调整发展的需要,灵活设置相应专业,才能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办学特色,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才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才能在地方上有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障[2]。甚至有研究者直接提出,办出特色是各高职院校立足和发展之根本[3]。有人将“特色办学”称为“个性化发展”,并认为,个性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高职院校在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可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依托自身特色,培养出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人才,方能在长远发展中站稳脚跟。
1)建设特色专业。为了加快专业改革的力度,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下大气力,进行了专业整改。在对铜陵市、安徽社会有效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不断提出并实施了专业调整改革方案,使专业门类、专业数量逐步增加、完善,形成了以省级“特色(示范)专业”为龙头,以院级重点专业为支撑,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全面提升学院专业建设水平。
2)打造专业精品。护理专业在铜陵职业技术院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早在学院前身卫生学校时,就已是骨干专业。护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18个。校内建有1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专业实训基地,14个实验实训室。通过加大对课程的整合、改造与建设,建成4门院级精品课程。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研制修订专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不断满足企业用人的特殊需要。该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4.7%、95.6%和98%。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11个,校内实训室7个,建成院级精品课程2门。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同研制学分制专业培养方案,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三年就业率分别为99%、99%和100%。强调特色立业,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是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消极的一面来看是一种收缩型发展模式。
1.3 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特征就在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特征。职业教育说到底就是就业教育,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目标和功能。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能否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是衡量和评价其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如何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无法回避的质问[4]。对此,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许多尝试。
1)建设就业工作网。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成立了就业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就业指导中心;定期召开党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分管领导每月主持召开一次就业工作例会,对就业工作提出分阶段指导意见,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系主任分管本系的就业工作,配备专兼职辅导员,全面指导和开展学生就业工作;全体教职员工积极主动地关心和参与就业工作。通过校企合作、厂校联谊、举办专场就业招聘会,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平台。
2)就业指导课堂化。从新生班级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如“就业政策、形势与就业定位”、“职业规划与就业心理”、“就业技巧及就业基本程序”等。学院经常举办就业指导讲座,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做就业专题讲座,近两年来举办各种类型的就业讲座20多场次,受众面达5 000余人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模拟招聘等方式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应聘技巧,提高就业成功率。
3)就业率不断提高。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安徽省一所地方高职院校,主要为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院每年有针对性地向本地和周边用人单位发函,或派教师前往调研,收集人才需求信息,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与建议。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调整和课程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年底就业率不断提高。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见表2。
4)毕业生跟踪评价。学院自2003年第一届毕业生开始,一直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综合评价较高,对2006届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中称职率为96%。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院在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能主动适应市场,服务企业,毕业生质量高,适应岗位快,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好,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学院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实际上,不论是招录生源的质量问题,还是人才培养问题,都是为了促进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因此,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帕森斯在对行动系统进行分析时,指出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任务包括识别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分析各种基本结构是如何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并提出了AGIL模式[5]。行动系统的基本制度化结构是由这一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要求决定的,这就是适应(A)、达鹄(G)、整合(I)、维模(L)。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个行动系统,自身有着完善的内部子系统,维持着自身的良性运行;同时,作为整个大社会的子系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主要起的作用也就是达鹄。具体表示为:行为有机体——铜陵职业技术学院(A);自身系统——学院定位(G);文化系统——不断的探索(L);社会系统——所处地域(I)。
表2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2.1 适应
所谓适应,就是指系统要想生存,必然同环境发生一定关系,必须适应环境。一方面,在整个大社会中,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为社会能够适应环境,提供必需的技能人才。社会要想生存下去,适应环境,必须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精神资料的生产。满足物质资料生产要求的是经济子系统,只有通过经济活动,社会中的自然资源才能转化为各种功能产品,在此意义上讲,学院也是经济制度基础上的功能产品之一。同时,学院还为社会提供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的人,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只有通过他们,经济活动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完成,也才会更好地适应社会。另一方面,学院作为单独的行为有机体,有着自己的功能需求和独特的发展轨迹。从1957年卫生学校创办以来,学院至今已有58年的办学历史,期间六所中专学校都经历了开办时的艰辛期到发展中的鼎盛期,再到没落中的衰退期,各个学校发展的历史对学院的成立乃至后期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2 达鹄
达鹄系统,也就是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包括学院的动机、欲望和目标。这主要涉及目标决策和目标实施。为了实现学院的目标,要将学院内部的人力物力组织起来,集中实现系统目标。特别是自身内部进行的教学条件的改善,以调动所有师生的积极性。一切人才的培养都需要立足高职院校当前所处的实际,既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好高骛远。这里所指的实际,就是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水平及其他各方面条件,涵盖学院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学校不仅仅是提供教育的场所,执行教学任务的是教师,执行日常管理的是行政人员。教师及管理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实验实训设备、生活设施、各类教育器材的有无及优劣,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学院在寻求自身功能定位时,应该紧贴师资水平、管理水平及其他配套条件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学院发展的实践足以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对自身进行恰当、可行的定位。
2.3 整合
任何系统都是由各个部分组成,为了能够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有效地发挥功能,必须将各个部分联系在一起,使得各个部分协调一致,维持最低限度的团结与合作,并对可能的冲突进行调节。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学院能够及时理顺办学体制。2000年,为响应铜陵市委市政府对中职教育实施调整的决定,六所中专院校积极筹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认真研究了“理顺”工作的可行性、实施方案、进度安排以及可能出现的学校布局问题和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的稳定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使学院顺利实现合并升格,成功迈入高等职业院校行列。由于历史原因,升格后的学院在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东西校区的隶属关系所导致的体制不顺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东西校区对外形式上是一个整体,但在日常管理、财务、人事等实质性内容方面始终保持相对独立,在运转过程中双方不断产生矛盾。经过努力,2004年6月东西校区顺利分家,东校区保留铜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市政府,西校区单独设立A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铜陵市有色公司。至此,体制不顺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妥善解决,使得整个行为有机体能够团结协作,最终实现系统目标。
2.4 维模
维模又叫潜在模式的维持,原意是指系统运行暂时中断时,原有的互动模式必须完整地保存下来,以保证系统重新运转时能够照常回复互动。在此,借指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当遭遇大发展苦难时,社会大环境特别是政府的支持,使得学院能够安全渡过难关,并继续发展壮大。在这里,当地地方政府即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行为有机体的维模支持。纵观学院的发展历史,从“合并升格”到“主动剥离”,再到“新校区建设”,凸显了学院自身不断探索、主动寻求的结果,但政府的支持无疑也是推进学院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没有政府的扶持,学院实现不了身份的转换;没有政府的支持,学院也解决不了办学体制的矛盾;没有政府的投入和政策上的眷顾,学院空间狭小、办学条件有限的瓶颈问题势必成为学院发展道路上的最大绊脚石。近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明确提出要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发展各类职业教育,积极打造皖中南职教基地,并将学院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纳入铜陵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铜陵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各种政策,在高层次人才安家补助、人员编制和专业岗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另外,在学院新校区建设、学院用地、项目建设、人才引进、合作办学等方面制定并提供了优惠政策,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及时了解学院办学情况,解决学院办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程峰.高职院校新生报到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硅谷,2008(16):195-196.
[2]张旻宇.生源危机视角下高职院校的发展路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28-30.
[3]陈跃.办出特色是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56-57.
[4]吴有进.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必然选择[J].电子商务,2009(6):82-84.
[5]曲贵卿,张海涛.帕森斯与默顿的结构功能主义比较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9):38-41.
(责任编辑:胡梅)
A Systematic Analysis on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 Case Study on To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 Han-chun
(To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Tongling 244000,China)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cern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sociology.An unclear functional orientation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colleges’development.With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To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basic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the operational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determined by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which are to be satisfied,i.e.adaptation(A),goal attainment(G),integration(I),and 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function orientation;students quality;AGIL mode
G718.5
A
1671-6191(2014)03-0092-04
2014-04-24
刘寒春(1979-),男,安徽庐江人,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2C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