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兵
(南通职业大学,南通 226007)
江苏省加快出口转型升级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舒 兵
(南通职业大学,南通 226007)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江苏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出口发展模式遭遇到严重挑战,转变江苏外贸出口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是保持江苏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唯一出路。目前,江苏省在出口转型升级工作上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和实质性的成效,但出口贸易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还有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如何进一步实施出口转型升级,成为政府和出口企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基于江苏出口转型升级的成效现状和问题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提高出口产业结构内在质量和优化出口贸易方式结构等相关对策,以此促进江苏省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
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自主创新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结构性调整,江苏省政府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与此同时,江苏省对外贸易也紧紧围绕“稳增长、促转型”的经济发展中心任务积极实施出口转型升级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通过推动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在出口主体结构、产品结构、服务贸易等方面发生了显著改变;通过推动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出口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大大增强。在外贸出口总体向好发展的趋势下,江苏省出口转型升级这项长期战略性工作也还需持续深化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首先,出口贸易增长方式仍不容乐观,江苏省长期实行的以低级要素出口为特征的粗放型模式还未出现明显改变,亟须向以要素高级化为特征的集约型模式转变;其次,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技术对经济的增长拉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再次,出口产业结构有待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内生性需要加强,服务业的规模和档次亟待提高;最后,出口贸易方式结构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加工贸易对地方经济的溢出效益还不强。基于这样的背景,如何正确评价江苏出口转型升级的现状,找出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其今后发展的路径,对于做大做强江苏出口产业并实现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江苏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出口产业转型升级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出口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进了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具体成效包括:
1)出口主体趋向多元化和内生化。江苏出口贸易主体由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构成,外商投资企业一直占据出口绝对优势,但近年来这种优势正逐步缩小。从图1可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江苏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76.62%下降到2013年59.06%,说明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主导地位正在下降。值得一提的是,私营企业出口额近年来显著上升,2013年私营企业出口额达到996.7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31%,比2011年高出9.67个百分点,显示民营企业活力不断增强,贸易主体更趋内生化。出口主体结构的上述变化表明江苏在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图1 外商投资企业占出口额变化
2)出口产品结构保持稳定优化态势。近年来政府一方面支持和培育附加值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出口比重不断提高(2013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 142.6亿美元和1 279.7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65.2%和38.9%(见表1));另一方面不断降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依赖型产品如轻纺、钢材等的出口比重,以此推动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衡量出口产品结构是否优化合理的重点是高新技术产品。随着高新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始由低端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向高端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商品出口转变优化,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营销、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三自三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大大提升了江苏出口商品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1]。
3)服务贸易成为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江苏服务贸易出口发展迅猛,尤其是2010年以来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趋势,2013年服务贸易出口额超过160亿美元,占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比重的7.8%(图2),江苏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江苏出口贸易新的增长点,表现在:①以运输、建筑、安装和劳务承包等为代表的传统服务出口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②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产业蓬勃兴起;③在服务外包方面初步形成了软件研发、医药研发、工业设计、动漫创意、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服务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
表12005 —2013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情况
图2 服务贸易出口额及占比变化
4)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显著增强。在自主创新方面,江苏省通过大力推进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和鼓励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规模产业化转化,推动跨国公司研发本土化等多方面配套措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对江苏外向型经济发展贡献率已提高到62%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49%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品牌建设方面,江苏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出口品牌评价机制,逐步完善出口品牌促进机制,积极实施出口品牌宣传机制以及探索建立出口品牌保护机制等政策措施,出口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品牌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自主品牌出口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共有200多个品牌成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新兴产业和农业等出口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出口品牌建设的显著增强反映了江苏外贸出口正逐步从“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转型升级。
5)出口效益持续提高,出口竞争力稳步增强。出口产品的单位价格通常是衡量一个地区出口效益的关键指标,单位价格越高则说明出口效益越好。根据对2009—2012年江苏主要出口产品的价格资料分析,主要出口产品尤其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价格呈现普遍上涨格局,比如金属加工机床从2009年的每万吨186.223 3万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每万吨304.898 5万美元,上涨幅度为63.73%;汽车和汽车底盘出口价格从2009年的每万辆18 458.95万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每万辆35 173.03万美元,上涨幅度达到90.55%等等。出口效益的持续提高表明江苏出口产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对2005—2013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以及江苏省总体贸易的竞争力指数(TC)计算分析得知,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强并呈小幅增长态势,而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江苏省总体贸易的出口竞争力较强并基本维持在平衡水平,详见图3[2]。
图3 贸易竞争力变动情况
江苏出口贸易经过多年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上述成效,但总体而言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技术及附加值不高,出口质量还有待提升。此外,在出口贸易方式、自主创新能力、品牌建设以及区域出口协调发展等方面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1 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目前,江苏外贸出口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外贸出口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大量资源、资本投入,采取数量扩张和低价竞争等方式加以推动。以能源消耗为例,目前占江苏省出口总额65%的机电产品能源消耗量占到了江苏省对外贸易能源消耗总量的80%,说明江苏省对外贸易仍以“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为主,这种增长方式势必加深经济增长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难以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延缓了出口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2.2 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虽然江苏省出口企业自金融危机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仍然有待提高。江苏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仍侧重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企业大部分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意识。2013年,江苏省仅有万分之三左右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对外技术依存度达70%。由于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自主创新精神和能力弱,研发能力不强,导致出口产品难以向高端技术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收获盈利空间有限。
2.3 出口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影响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出口情况,也是出口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3]。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虽然该产业出口已占到出口总额的近四成,但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贡献,显示江苏省出口质量的外生性问题依然严重。另外,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业内结构不合理(以电气设备、装备制造等一般制造行业为主,而生物医药、微电子等新兴行业出口比例较少)和产业层次偏低(以中低端制造为主,而研发、设计等环节收入比重较低)等。对于服务业,虽然近年来江苏省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态势良好,但问题依然很多,比如总体规模偏小、高附加值服务业出口竞争力不强、出口服务产业集群基础比较薄弱、服务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
2.4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仍然不合理,加工贸易层次较低
通常来说,一般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从而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内生性质量的提高,当前很多发达国家贸易结构都是以一般贸易为主,其他贸易方式为辅。虽然近年来江苏一般贸易出口份额逐步提高,加工贸易出口份额持续下降,但整体上还是维持了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双向主导模式,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偏大(见图4)。另外,江苏加工贸易层次水平发展偏低,表现在: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贴牌生产(简单加工和组装),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增值率低,出口附加值不高,出口效益一般;技术扩散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与溢出效益还需要提升;等等。
图4 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变动情况
目前,江苏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快出口转型升级是江苏省外向型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后金融危机形势下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江苏省今后加快出口转型升级,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1)进一步转变出口增长方式,引导外贸企业向创新驱动和集约型出口方向转型升级。今后,江苏省出口转型升级工作要重点突出“两个转变”,即:促进出口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出口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4]。对于前者,各级政府应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出口,引导外贸企业向创新驱动方向转型升级,积极鼓励外贸企业实施产品创新战略,将出口产业链扩展到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环节,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对于后者,外贸出口企业应将“以量取胜”和“以价取胜”的粗放型出口模式切实转变到“以质取胜”的集约型出口模式。相关措施建议是:从源头上建立质量标准体系、监控体系和管理体系,确保出口产品生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出口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强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引领规模化基地发展;建立企业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深入开展诚信企业建设,实现产品“采购—生产—包装—出口”的全程有效监控[5]。
2)加强出口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研发投入是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也是决定企业能否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出口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6]。第一,可以通过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机制,增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第二,对于具有一定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出口企业,应积极按照国际技术标准或其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主动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掌握本行业发展主导权;第三,政府应加强出口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采取措施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
3)支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内生性发展,丰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和发展层次。出口产业结构优化不仅是产业间结构比例的合理安排,更是产业内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出口,要逐渐改变其外生性依赖问题,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关键技术突破能力,尤其在重大装备、高端材料、重大整机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和设计制造,努力摆脱核心设备和关键材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从规模制造优势向研发创新优势转变。对于服务业出口,一要着力提高服务贸易出口的规模,引导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二要不断丰富服务业的发展形式,重点支持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新型服务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创建;三要协调省内区域服务贸易出口不平衡格局,发挥苏南地区的示范效应,同时因地制宜地在苏北地区开展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医药研发等现代服务方式。
4)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带动出口价值链扩张延伸。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产业集聚通常会产生显著的外部规模经济、创新效益以及竞争效益。国内外产业集聚的成功经验表明,规划科学、组织有效地实施出口产业集聚是提升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方式。虽然江苏省已建成了10个省级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涵盖了IT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电线电缆等产业,但总体而言,江苏省出口产业集聚层次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表现在产业覆盖范围较小,集聚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大,产业内和产业间集聚拉动效应和联动效应较弱,等等。今后,江苏省应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紧密围绕“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开展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的建设工作,促进集聚产业做大做强,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主导产业高端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通过集聚产业的带动和示范效应,从而推动出口企业价值链的扩张和延伸,促进江苏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7]。
5)优化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府应根据全省出口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协调好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的关系,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双主导结构模式逐渐推向以一般贸易为主导、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为辅翼的出口格局,通过不断提高一般贸易的内生发展质量来带动出口产业整体档次的提高[8]。另外,对于加工贸易,政府可以制定适当的产业引导和支持政策促进转型升级,一方面制定产业区别对待制度,通过对不同的产业和不同的经营内容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朝高新技术产业和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如研发、关键工序制造等)转移以获取较高的出口附加值;另一方面采取措施吸引国外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活动转移到江苏省,通过这些高新技术的溢出效应推动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出口整体质量的提升。
[1]万解秋,刘亮.后危机时期江苏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J].江苏社会科学,2012(3):241-246.
[2]胡晓.江苏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12.
[3]王莹,刘传哲.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苏产业发展的溢出效应研究[J].江苏商论,2010(3):124-126.
[4]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经贸,2012(6):27-35.
[5]王彩学.江苏省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09.
[6]黄立群.出口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支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7]江苏统计局.金融危机背景下建构江苏发展新引擎探析[C].2009.
[8]桂萍萍.江苏省出口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2.(责任编辑:胡梅)
Present Situa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on Accelerat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xport of Jiangsu Province
SHU Bing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Nantong 226007,China)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 tional financial crisis,“Made in China”export development mode represented by Jiangsu Province encounters serious challenges.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speeding up th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promoting the upgrad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the only ways to maintain a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Jiangsu economy.At present,Jiangsu Province has made some periodic and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in expor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ep-seated problems which haven't been solved fundamentally such as the growth mode of export trade,industrial structural adjustment etc.How to further implemen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became a major subject which is facing both export enterprises and the government.In view of both the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Jiangsu export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the paper purposefully puts forward the further transformation of export growth mode,strengthen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improving the inner quality of export industry structure and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export trade mode.All the above countermeasures are suppose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xport trade of Jiangsu Provinc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industrial structure;independent innovation
F745
A
1671-6191(2014)03-0059-05
2014-05-29
舒兵(1978-),男,湖南华容人,南通职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2013SJD79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