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开展课外阅读是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学生还可以间接地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对他人的经验教训进行反复体味、咀嚼,从中不断发现、丰富、完善、超越自我。但真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大量阅读却很不容易。如果只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泛泛而读,很难想象学生会非常有兴趣地主动完成阅读任务。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课内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同步拓展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同步拓展阅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原点,进行作家、题材、体裁、表现手法、结构特点、思想内涵、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这种随文同步拓展阅读,能使学生持续地、有目的地、深刻地参与阅读,能有效地推进课外阅读。
一、借助课文中相关知识的深度理解推进阅读。
文学通过其中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它必然受到社会生活中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特性。同时它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反作用于社会,具有能动的社会作用。文学独特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能够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兼有工具性、思想性、政治性、文艺性等特征,因此,文学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政治和历史的影响。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系统的政治历史知识,当文学作品中出现历史的影子时,学生往往不知所云,造成了理解的障碍。此时,教师不必花过多时间恶补历史知识,语文课要坚守语文的特性,不能把语文课上成历史课。但恰恰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弥补知识的不足。尤其是学生分析思考后仍停留在瓶颈时,教师可以顺势推荐相关文章和书目,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再以读书感悟的方式谈对文章的理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方才恰到好处。例如,教授《紫藤萝瀑布》时,文中写道:“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在学生的观念里,种植花草是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体现,所以无法理解作者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心头的情感。学生的疑问恰恰是课本知识的重要补充。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有关资料,并推荐《大地的儿子》《历史在这里沉思》等几本相关的书,然后让学生将了解到的知识告诉老师和同学,学生兴趣盎然。这些与教材知识息息相关的疑问正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的有利因素,教师要从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本,还认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时期,为将来继续学习,了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也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善用课文中涉及的社会生活推进阅读
文学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其内容来源于作者在生活中的感受和发掘。也就是说,文学创作源于真实的世界,但又不同于现实的存在。作者要表达的,往往是形式之外的东西,即“意在言外”。要真正读懂一篇作品,是需要了解写作者本人的心灵和情感的,当然还要了解他的经历,知道他生活的环境。作家往往用诗化的、含蓄的语言呈现他所处的时代,以及这个时代带给人们的心灵感受,但由于阅历的不同,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无法达成与作者的共鸣,甚至是满脸笑容地品味文中苦难的岁月,让人啼笑皆非。教师此时如果急于告诉学生“过去”,很可能“出力不讨好”,不如用相关的课外阅读取代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内化体验。如《我的第一本书》中说:“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与“没有幽默”“荒寒的大自然”已相距甚远。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今的孩子在生活体验方面,尤其是苦难的体验上几乎是零感受。所以对文中这句话的理解,学生云里雾里,无法真切感受到在物质匮乏、生活艰辛的岁月里,亲情、友情的弥足珍贵。教师可以借助课外阅读让学生走进另外一种现实生活,走进贫穷和艰辛。余华的《活着》可推荐学生阅读。教师可节选小说中的一个片段,比如选取为了能让弟弟上学,把凤霞送给别人,到凤霞回来后父亲没舍得再把她送回去这一情节,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学生会被那真挚、朴素的情感打动得潸然泪下。学生想要知道事情来龙去脉的好奇心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后会主动地阅读小说。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走进一个贫穷但坚韧,困苦但流露着真情的时代。有了阅读基础,再让学生结合所读作品理解课文中的语句,学生就能有所悟了。
课外阅读让学生走进了另外一种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他们的思想在这个世界里驰骋,丰富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人们深刻认识社会、人生的基础。面对人生阅历不足的初中学生,我们可以用阅读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
三、巧用已唤醒的学生情感推进阅读
初中阶段是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这时候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理性思维能力,情感和意志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情绪活动具有极端化的表现,生理上的变化又对心理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所以初中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从语文的人文性角度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上,语文教学责无旁贷。但语文课堂的渗透力量还是微乎其微,因为学生把课文当做“知识”学习,忽视了自我情感的熏陶。如《羚羊木雕》一课的结尾“可是,这能全怪我吗?”这句话寓意含蓄,让人回味无穷。很多教师上课时都引导学生围绕这句话展开讨论,学生内心深处基本上都倾向于“友谊”而批判父母的做法,当然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是怪“我”。教师不必急着让学生理解父母,因为即使是能理解父母做法的学生,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尊重,珍视友谊的。此时教师不如推荐学生读一些能打动人内心的经典美文,让学生在美文的赏读中,把自己的内心情感放到作品中,让作品中的情感慢慢地渗透到自己的心灵深处,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可同步拓展毕淑敏的散文《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课后推荐龙应台作品《孩子,你慢慢来》《目送》,名家散文合辑的《有一种爱让我们泪流满面》。利用班会课,进行散文诵读比赛。在这些浅显美文的阅读中,让学生感悟到亲情的伟大和可贵。在广泛阅读后,也可布置学生写一写自己和父母的故事,既触摸到了孩子的情感世界,便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又推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四、依据同类题材的原则推进阅读
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排形式灵活多变,既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又切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如在单元编排上,有时以话题编排单元,有时以题材编排单元,有时又以文体来编排。如七年级(下)第六单元以“人与动物”为专题编选课文。这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都各自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人与动物”的关系,阅读这五篇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学生在精神上对动物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学了这些课文,趁学生意犹未尽的当儿,推荐时下学生感兴趣的《狼图腾》《藏獒》和《黑焰》等动物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会让学生对阅读发生兴趣,在课外阅读中获得精神的享受。这类作品的同步阅读为学生提供了比其他文学样式更多的关于力量、意志、精神,关于野性、磨砺、挫折、苦难以至生与死、爱与恨等的题材和意蕴,对成长中的学生不失为一种“精神补钙”。再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专题编选课文,既可随文拓展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也可推荐学生阅读海明威的三部小说《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常升起》(可放在节假日阅读),然后通过专门的阅读课,进一步让学生在阅读中懂得战争摧残人肉体与精神的残酷本质。对同一题材领域素材宽泛的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他们“建构属于自己的意义理解”。
除以上几种同步拓展阅读的方法以外,还可依据文章的写法、作品的创作背景、文章中的悬念、文言作品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等进行适宜的阅读,尽量选择与课文某些方面贴近或最受学生关注的文章、小说,纳入到语文学习的系统中。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推动学生通过同步拓展阅读,真正地爱上阅读。
参考资料:
韩凤英《浅谈课外阅读与课内讲读的关系》,《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