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科所
搭建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契合点的平台
——“课题研究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科所敖占军
就基础教育科研来讲,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的研究常常忽视教育实际,忽视教师的现实需要,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际相脱节。这种空泛的研究使得基础教育科研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也是造成教师对科研产生诸多误区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在多年的科研管理和研究的实践中发现,不少教师只注重埋头教书而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其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能统领整个课堂教学的东西——教学思想。实验教师通过课题研究一旦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那么其教学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其课堂教学也一定是实效的。教学思想的获得是课题研究进行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作为课题进课堂的有效载体,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延续性、成果性和问题性,从而更好地推进课题研究,尽快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是笔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笔者于2010年主持的课题《在实效科研中提升教师科研素质的行动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通过研究认为,在理论层面,“课题问题化”“教育科研行为化”“课堂教学科研化”,特别是课题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课”是消除教师思想误区、提升教师科研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课题研究课”是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产物,是课题研究的重要载体,是普及科研知识形成教师科研素质,进而形成教学思想的有力支撑。
所谓“课题研究课”是在课题的主导下,教者带着研究问题备课、上课、反思的科研过程,课题性、成果性和问题性是其主要特征。“课题研究课”的主要载体是课题主导下的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课”的基本模式:首先是课前阐述。教者要对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成果或阶段成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地阐述,可在课前用1~2分钟由上课教师阐述。为了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信息干扰,也可以事先打印出来发给参与听课的研究人员。这样便于参与研讨的人员了解和掌握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进展情况,为下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授课部分。课上要注意体现课题研究的课题性、成果性、问题性,找准成果转化的关键点。最后是反思和研讨部分。参与听课的研究人员就本节课的教学,结合课题研究的内容、进展情况,围绕本节课的教学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和研讨。须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课前阐述与常规的说课不同,教学说课,简单地说,就是说说你是怎么教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教。而这里的阐述是以课题研究为主线,重点体现课题要求,成果转化情况,以及课题研究中存在什么问题,是为课题研究搭起一个平台,为下一步进行深入地研究提出问题,从而推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课题研究课”也适用于课题研究主导下的主题班会、团会、中队会、大队会等一些课内外活动,表现形式基本相同。
为了直观地说明问题,在此引入一个应用案例,具体呈现课前阐述部分和课堂授课部分。
首先是课前阐述的内容:齐齐哈尔市一重五中语文组王红娇老师参与研究的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所做的研究课课前是分两部分进行阐述的(一般还应阐述存在的问题)。
一、课题研究中取得了“帮助、指导、创设、建立、分享”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帮助: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基本途径。指导: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创设: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为学生服务。建立: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分享: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教师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享受探索真理的快乐。
二、阐述课题成果的转化内容和具体策略:
1.在教师的引领下,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形成阅读习惯,创设进入情境的教学氛围,建立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分享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情感。
2.以课堂文本阅读探究作为培养、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首先,充分发挥课堂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探究的功能。就文本阅读教学的程序而言,一般应包括“设置情境——整体感知——发疑设问——探究释疑——合理留疑”五个环节。
(1)设置情境:首先,导其入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中气象万千的境界,感知作者描绘的画面、人物、情调或气氛,融合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之中。其次,激其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饱含激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2)整体感知:整体研读感知环节是为了维护学生平等对话的权利,在研读感知过程中,须要明确,阅读首先是学生与作品之间的对话,应追求本色的东西。应鼓励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对文本的研读感知应包括语境、疑点、美点、共鸣点等内容。该环节十分重要,不能因为时间紧,老师一言堂代之,一定让学生进行整体研读感知。
(3)发疑设问:发疑设问的环节是探究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探究总是起源于问题,鼓励学生破除对作者、编者的盲目崇拜,勇于与作者、编者对话,消除学生心理上的敬畏感。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4)探究释疑:该模式的基本精神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其发现、研究、探索的精神。探究释疑过程中,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可收集整理资料以发现真知,可切磋讨论以丰富理解,还可问难辩驳,以砥砺真知。
(5)合理留疑:释疑只是模式的一个环节,不是模式的终极。任何释疑的结果都只代表一种看法,绝非不刊之论。因此,学生的思维活动不能因教学活动的结束而停止,随着新资料的发现,研读和探究的深入,新的发现和问题会不断涌现,而这些,往往是新思想、新创造的契机和萌芽,应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3.用教学法:情感入境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自主阅读法、欣赏分享法。
其次是课堂授课部分:王老师执教的《都江堰》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1.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2.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写李冰的精神;3.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归纳要点;2.在阅读拓展中加深思考和领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教学情境。播放有关都江堰的电视短片,让学生从直观层面对都江堰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领略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自然导入余秋雨作为学者将会以他怎样的独特视角解读都江堰。
(设计意图: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技术能提供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语言因素造成的理解难度,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学习要点:1.理解文章运用表现手法突出《都江堰》中心的写法;2.把握《都江堰》体现出的文化思考。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三、整体感知: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三大部分,请学生画出各部分的中心句,然后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四、学生探究文章的“对比”表现手法。
1.根据文本找到相关的对比语句;
2.探究对比对揭示事物的特征与主题的作用。
(1)长城与都江堰的对比:揭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突出都江堰为人造福,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的精神。
(2)海水与都江堰水的对比:揭示海水“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而江水却有一个被征服过程,这征服者就是都江堰,说明李冰的科学实践精神。
(3)对比李冰与上至秦始皇下至普通官员的官僚群体:揭示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突出李冰是一位“实践科学家”。
总结:《都江堰》中的三处对比,目的是挖掘李冰的精神品质:一是造福于民的民本思想,二是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发疑设问的环节是探究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探究总是起源于问题,经学生阅读、思考产生的发现对教学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探究释疑要求在充分调动个人心智主动参与的基础上,提倡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阅读作品的的兴趣。)
五、学生探究“李冰”现象的文化内涵
李冰是一个造福于民,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的人,但李冰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在文中寻找李冰之所以成为“李冰”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圆其说,本设计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独立见解的能力,而且这一设计落实第二个教学要点。)
六、拓展训练:臧克家《有的人》
(设计意图:以问题带动阅读,拓展训练,加深理解,实现高效学习。)
七、总结
播放都江堰放水节的视频。总结对比手法的作用,突出教学重难点。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诱发学生深层审美体验,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八、作业
古龙说:“越是怕死的人往往越容易死;越是不怕死的人却往往不会死。”要求:围绕此内容,运用对比手法写一段文字,揭示事物的特征或思想主旨。
(设计意图:加深表现手法对作品主旨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课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由通过对比突出中心到揭示事物的特征、主旨,既是巩固,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课题研究课”的评价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课题性;其二、成果性;其三、问题性;其四、常规课堂教学因素。下表是具体的“课题研究课”课堂教学评价表:
“课题研究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20分)16.圆满完成教学目标;17.圆满实现实验研究目标;18.学习积极性高,情绪饱满,求知欲强,学生有竞争合作意识;19.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感受成功的乐趣;20..本节课所暴露出的课题研究中的问题及下步研究的对策。评委签字实得分3 5 5 5 2
本着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的认识规律,笔者听课数百节,听课范围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并不断总结完善,实现了从“课题研究课”的理论到实践操作的创新。2011年上旬,在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一重五中召开了“富区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转化重五中现场会”,会上除了在全区推广王晓春主持的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与模式的行动研究》的研究成果外,还做了六节“课题研究课”,进而确定了“课题研究课”的框架模式。它有别于其他常规课,有着鲜明的特点,即:“课题研究课”一要具有鲜明的课题性,课堂教学要以课题研究为主导,体现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延续性、成果性和问题性,为推动课题研究提供研讨的平台;二要展示研究成果,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转化,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生产力”;三要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引发争鸣和讨论,从而促进课题研究。这六节研究课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实验教师的一致认可。笔者通过归纳与反思,“课题研究课”主要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提供了借鉴:
一是“课题研究课”的框架模式解决了长期以来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相脱节的瓶颈问题,它为课题研究进入课堂教学找到了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搭建了可供课题研究的借鉴和交流的坚实平台。
二是“课题研究课”对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培养教师的科研素质,开阔教师的视野,为教师转变教学策略、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源等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是由于“课题研究课”模式的确立使得课题研究随着日常的课堂教学而常态化、科研化,常态化、科研化的教育科研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力。
四是“课题研究课”为在一定水平上徘徊的广大教师尽快提升专业素质,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为成就实效课堂找到了捷径。
五是课题研究使教师培训变“他主”培训为“自主”学习成为可能,而“课题研究课”的常态化、科研化使教师的自主学习成为现实,它将有力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进程。
六是“课题研究课”把教育科研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可以大大缩短广大教师提升专业水平的进程,对于教师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从遥不可及的理想到变为现实成为可能。
一是研究成果要鲜明、具体并能找准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转化点,也可称之为结合点。在课前阐述中要讲清楚,以引导听课人员带着问题听课和评课。切忌把“课题研究课”上成普通的教研课。
二是“课题研究课”一定要在实验课题的主导下进行,必须凸显课题性。实践中经常发现很多实验教师对课题的研究成果表述不清楚,具体的操作策略显现得也不是很明朗,使得课后的“反思和研讨”不能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影响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三是不追求课堂教学的完满,要敢于暴露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体现“问题性”,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或者难点。
四是“课题研究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就目前来讲还存在一个认识、内化的过程,当然,教师教学行为科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主动地探索,大胆地实践,积极努力才能掌握其实质,而“课题研究课”旨在引导教师把课题研究随着常态化的教学活动走向科研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课题性,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
五是“课题研究课”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全学科课题研究活动以及与科研课题相关的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课题研究活动。
六是“课题研究课”与常态的课堂教学是属于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常规的课堂教学可以与课题研究无关,而“课题研究课”必须在课题的主导下进行。“课题研究课”是建立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基础上的授课形式,它是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课堂更具活力,更具学术价值。
课程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教育理论的指导,任何无视、漠视、忽视教学理论的倾向都是极其有害的。教育科学理论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脱离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教育科研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样,教育实践离不开理论思维和教育理论的指导,脱离理论指导的教学只能是经验型的,也是缺乏生命力的。实效的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作为教育科研重要载体的“课题研究课”必将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大有作为。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