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普及,成语与这一特殊的媒介发生了碰撞与摩擦,网络新成语应运而生。这些新成语产生的背景、方式以及自身的特点都与传统成语大不相同,本文将着重从上述角度对网络新成语进行分析,从而有助于规范和引导这些成语的创造和使用。
关键词:网络 ;新成语;语言规范
作者简介:张雅婧(1989-),女,湖南常德人,安徽大学2011级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01
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语言的组成部分也日新月异。成语,作为语汇中形式最为固定的一类,在网络媒体的刺激下,也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或活用、或新造,以满足人们在网络时代中畅所欲言的需求。
一、产生背景
网络时代产生的新成语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与传统成语多数出于典故不同,这些新成语的产生背景有个新特点——时事偶然性。
时事偶然性是指网络新成语大多是从偶然的时事中产生出来的,这里主要是指新造的成语。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在网络这个公共平台上,任何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身份贵贱,都可以对当下发生的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所创造的短小精悍的新成语,包含着的是对万象社会的民意表达。因此这些活色生香的新成语不仅能够蔓延网络,而且能够在坊间口耳相传。
例如“秋雨含泪”这一成语来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时,知名作家余秋雨发表 博文《含泪劝告请灾民》,文中他首先对被地震夺走生命的孩子表示沉痛哀悼,继而笔锋一转,却“含泪劝告”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不要在救灾时刻请愿惩处豆腐渣校舍的负责任,因为那样可能会横生枝节,为反华媒体所利用。人命关天,余秋雨的这一“劝告”被众多网民认为是舍本逐末,“含泪”也是惺惺作态。因此,“秋雨含泪”这一新成语成为鳄鱼眼泪的代名词,被群众广泛认可。又如“林貌杨音”也是时事偶然性造就的新成语,它发生在2008年万众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彼时亿万中国人都被一袭红衣的林妙可小朋友所唱的一曲《歌唱祖国》所打动,然而事后却爆出这是一起假唱事件,真声出自于另外一个样貌并不出众的杨沛宜小朋友。真相大白之后,网民深觉受到欺骗,因而言简意赅地创造出“林貌杨音”这一新成语比喻那些以所谓的“国家利益”就可以干欺骗群众、违背常理的过分行为。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网络新成语与时事紧密相连,打上了鲜明的时事烙印,它以最简洁直白的语言概括出了时事的特征,并被群众赋予了评论性的内涵,往往具有极强的比喻意义。
二、产生方式
网络新成语的“新”不仅指的是新近产生,还指的是它产生方式多样,构造新颖。
1.全新创造。多用于对时事的概括与针砭。
例如“欧阳挖坑”这个新成语就概括了一个复杂的公共事件。2007年,中国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第一幅由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月面图像,这本是一项令国人骄傲的成就,但却有网民质疑其真实性,认为这幅图是抄袭美国的月面图像。随后,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代表国家航天局出面辟谣,在澄清事实的过程中,他出示了两张图像,分别是中国和美国的月面图像,两者的区别在于,中国的图像上某个地方有两个小坑,而美国的图像上相同的位置却只有一个小坑,据此他得出结论,中国的图像是独一无二、真实可靠的。此番言论发表后,又有好事网友对欧阳自远所出示的两张图片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到了图片完整的错位拼接线,竟然约有3公里半。显然欧阳院士振振有词的两坑之说并没有经过科学的鉴定,甚至连院士本身都没有仔细对比过这两张图像就信口开河,这一结论再一次掀起轩然大波。虽然网民更多倾向于这是拼图人员的无心之失,但欧阳院士不严谨的治学态度依然引起了群众的不满。这一事件在网民的调侃中逐渐演变为“欧阳挖坑”这一新成语,形容拥有一定身份但说话不严谨、下结论不负责任的人。
2.旧语新解。
“度日如年”这一成语大家并不陌生,它指的是过一天像一年那样漫长,形容因为内外界因素而导致的心理上的迟缓感觉。然而在网络中,却被幽默的网民们赋予了完全相反的意义,他们故意将“年”曲解为“过年”,于是这个成语的意思就变为形容每天都像过年,日子过得非常快了。又如,“杯水車薪”也是一个旧成语,它出自《孟子》,指的是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着了火的干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这一成语的新解同样源于对每个语素的新解,“薪”不再是柴火,而是“工资”,用来讽刺某些领导干部不劳而获,上班只需喝茶便可以拿到相当于一辆车的工资。
3.改变语素。
“谁死鹿手”是“鹿死谁手”的变异,它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时事背景。2008年,三鹿奶粉因添加了过量的三聚氰胺导致儿童死亡,这起事件是一起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民众的公愤与恐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都有一个“鹿”字,传统成语“鹿死谁手”便被网民改变语序生成“谁死鹿手”,表达了群众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积弊难消的现状十分无奈及脆弱, 还有如“酒精考验”、“爱名如子”、“向钱看齐”、“提钱释放”等等,均是对不公平现实进行毫不留情的鞭笞。
大量网络新成语的出现毫无疑问对传统成语的固定形态都有所冲击。网络新成语固然需要规范,但是,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新成语的规范要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切忌全盘否定,否则就会因违背语言发展规律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申慧,近年来网络媒体流行的“新”成语探析[J],山西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2]郑俊涛、马长林,网络时代新成语的新定义和新成语的产生[J],湖南农机,2011(1)
[3]王石川,2008“网络成语”:另类表达背后的讽喻[N],工人日报,2008(12)
[4]王欣,成语运用及规范[D],黑龙江大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