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2014-01-17 01:05李欣娱
青年文学家 2014年5期
关键词:红与黑根源形象

摘 要:本文介绍了关于形象的概念,从虚伪性的根源和悲剧性的根源分析了于连人物形象的特点,得出高尔基称赞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的结论。

关键词:形象;事物;根源

作者简介:李欣娱(1994.2-),女,籍贯:云南曲靖,云南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会计学 。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5-0-01

一、关于形象的概念

简言之,形象是事物内在和外在的特质。外在的特质表现为事物的形态、状态和情况,内在的特质表现为事物的形式、方式和格式。形态与形式表征事物的存在性,状态与方式表征事物的运动性,情况与格式表征事物的关联性。那么,相应地,具有存在性的事物的质称为本质,具有运动性的事物的质称为品质,具有关联性的事物的质称为性质。而事物的特质就具体地包括有:形态、形式与本质的统一,状态、方式与品质的统一,情况、格式与性质的统一,共三种情形。但是,只着重于形态与本质的统一时此统一也称为特质,只着重于形式与本质的统一时此统一也称为特质,只着重于状态与品质的统一时此统一也称为特质,只着重于方式与品质的统一时此统一也称为特质,只着重于情况与性质的统一时此统一也称为特质,只着重于格式与性质的统一时此统一也称为特质。上述各种特质都称为事物的属性。此一事物不同而区别于彼一事物的属性称为事物的特性。特性又叫特质。

二、于连人物形象的特点

人物形象既然是从人物形态、状态、情况、形式、方式、格式、本质、品质、性质上概括而来,那么首先就要在上述内容上进行人物形象的刻画。在此刻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现实事件的矛盾冲突性进行。由于人物离不开一定的环境,情节的发展依据一定的规律性,发展过程中参与有一定的条件性,那么,在矛盾冲突中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人物的属性,就各有其独立自主的矛盾作用性,但同时各作用间又在一定矛盾制约下趋于集中,统一为只具有一个主要矛盾突出的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就是情节发展中人物所体现的属性,——这就是人物刻画需要的东西。全部的人物形象都为此而聚焦,——这就是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的特点。辩证地说,把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物形象的特点汇集起来的中心思想,就可以比较完整地达到了对人物形象整体性刻画的目的。

在《红与黑》中,体现在于连身上的人物形象的特点,主要地表现为两点:一是于连人格的虚伪性,二是于连人生经历的悲剧性。

三、于连人物形象特点的根源分析

(一)虚伪性的根源分析

矛盾是对立统一。从科学自身的角度区分,矛盾分自然性矛盾和社会性矛盾。自然性矛盾是事物能量的矛盾。能量分质量能量、速度能量和动量能量。动量能量是质量能量与速度能量相作用的乘积。相作用的能量间的对立则指的是二者质量能量间的不相等或二者速度能量间的不相等;而相作用的能量间的统一指的则是二者动量能量间的相等。这种事物整体上所具有的能量间的不相等的差别与相等的均衡的性质,就是事物的对立统一性,就是事物的矛盾性。简言之,作用在整体上的差别是矛盾的对立,作用在整体上的均衡是矛盾的统一。而社会性矛盾则是自然性矛盾的社会化的运动作用。

孟德斯鳩指出:“如果人们能够在自己所处的世界之外再臆想出另一个世界的话,那个世界要么具有恒定的规律可循,要么便是毁灭。……这些规律建立在恒定不变的关系之中。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遵循其重量和速度间的关系,从而承受所有运动形式给予它们的作用力,增加、减力以及消失;每一次差别,都有其均衡性;而每一次变化,都有其永恒性。”(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一章·第一节》)这种“恒定不变的关系”,就是上述列宁所说的这种阶级所固有的矛盾的等级制度。而于连,则正是在一种王朝复辟的等级制度上怀抱着对“另一个世界”美好憧憬的幻想而生存与毁灭着。——因生存而妥协,因毁灭而斗争。妥协与斗争贯彻于于连短暂的一生。这样,就产生了一种由统治阶级各层次结成的强大的等级制度对于连所处微弱的被统治地位的制约。相对而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就具有了一种制约与被制约关系,而这种制约与被制约、具有与被具有的关系,是一种放置与被放置关系,因此,它就是一种坐标性关系。——因其制约者无时无刻不在控制此等级制度的运动、变化与发展。

(二)悲剧性的根源分析

事物的静止是一种相对,事物的运动是一种绝对。一定的运动方式具有一定的条件性,不同的运动方式具有不同的条件性。所以,事物的条件性是一种绝对性。但是,当我们要说相同的运动方式具有相同的条件的时候,那么这种条件性就不是单一的一条件,而是由多种不同的条件共同围成的平均状态。由多种不同条件共同围成平均状态的条件性称为环境条件性。所以,我们就说:事物的环境性是一种相对,事物的条件性是一种绝对。条件性是改变事物运动方向的因素,环境性是保证事物存在状态的因素。而事物当由一种环境条件性转向另一种环境条件性的时候事物的矛盾性斗争方式往往将产生改变。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中说:“而且人还有一个优点,即:奔跑起来人和其他动物同样敏捷,并且可以在树上找到一个相当安全的避难所,当他和野兽相遭遇的时候,可以到处利用或随时离开这种避难所,因而可以自由选择逃避或搏斗。”那么,在社会存在中,被统治阶级的事物矛盾的条件性意义,就是其所处于的环境条件性,使其所具有的矛盾的根据性,为其自身一定的生存需求,在其所处的社会坐标性势力上选取适宜自身的方式,向社会坐标性势力即统治阶级展开其妥协或斗争。

社会是自然的曲折反映。十九世纪初叶法国伟大的思想家们以其自然科学作为基础而解析社会阶级矛盾的方法手段,向人类展示了一种真理的通途。从而使在由地主资产阶级掌控的特权阶级等级制度的坐标性中,具有一定觉悟程度的知识分子,在一定的斗争形势下,顺应时代的需求,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出发点,辩证性地引导并号召广大人民群众,把自身积累的丰富的矛盾斗争的根据性,放置于有利于分解特权阶级等级制度的适当位置上,吹响时代的号角,向统治阶级展开凶猛的进攻。而于连,正是在这种方法手段的启蒙教育下,一步步地走向并接近于真理的路程的典型。所以,高尔基称赞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祖”。

猜你喜欢
红与黑根源形象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简述中国戏剧语言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