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明,南铭,任生兰,边芳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8个燕麦品种在定西的引种试验初报
刘彦明,南铭,任生兰,边芳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 定西 743000)
在甘肃中部旱作农业区对8个引进燕麦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增产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冀品1号和皮燕麦品种冀鉴003主要性状表现良好,生育期适中,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冀品1号折合产量2 505 kg/hm2,较对照裸燕麦品种定莜6号增产28.46%;冀鉴003折合产量3 050 kg/hm2,较对照皮燕麦品系9642增产8.16%。可考虑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半干旱二阴地区进一步试验种植。
燕麦;品种;引种;初报;定西
燕麦适应性强,产量较高,是世界性的粮、饲兼用作物,主要分布在五大洲42个国家,产区集中在北半球温带地区,在世界八大粮食作物中总产量居第5位[1]。燕麦中不仅含有大量粗蛋白质、脂肪、淀粉及磷、铁、钙等元素,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尼克酸、叶酸、泛酸等,有极高的饲用价值和营养医疗价值,以及很好的美容和保健功效,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营养保健食品[2]。燕麦在中国种植历史悠久,遍及各山区、高原和北部高寒冷凉地带,种植面积120.0万hm2,其中裸燕麦106.7万hm2以上,占燕麦播种面积的92%[3]。甘肃省燕麦主要种植在边远山区,种植品种主要以地方品种为主[4]。为了进一步优化品种,我们于2011—2013年对引进的8个燕麦新品种(系)的适应性、生产力与商品性进行了田间鉴定,以期为当地发展燕麦产业提供支持。
1.1 供试品种
参试品种来源及名称见表1。定莜6号为裸燕麦对照(CK1),品系9642-2为皮燕麦对照(CK2),均为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并提供。
表1 供试燕麦品种(系)及来源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为川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具备灌溉条件。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40~170 d。前茬作物马铃薯。
1.3 试验方法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为1小区,3次重复,小区面积20 m2。结合秋耕施普通过磷酸钙525 kg/hm2作基肥,播种时施尿素15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作种肥。试验于4月上旬人工开沟撒播,每小区种16行,行宽25 cm,行长500 cm,密度450万粒/hm2。播前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2%~0.3%拌种,以防坚黑穗病。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大田。燕麦生长期田间观察记载物候期、群体动态及形态特征,统计农艺性状,观测抗旱性及倒伏率,8月上、中旬收获,收获时每小区随机取10株进行常规考种,数据采用DPS进行方差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2可以看出,参试裸燕麦品种(系)的生育期为100~105 d,其中冀品1号、冀品2号生育期最长,为105 d,较对照品种定莜6号晚熟3 d;燕2009、坝莜13号分别较对照定莜6号早熟1、2 d。参试皮燕麦品种(系)的生育期为97~104 d,其中冀鉴003生育期最短,为97 d,较对照品系9642-2早熟7 d;冀鉴001生育期与对照品系9642-2一致,均为104 d。
表2 参试燕麦品种(系)物候期及生育期
2.2 群体动态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裸燕麦品种(系)苗数、出苗率均低于CK1。单株分蘖数以坝莜13号最高,为2.33个。成穗数以坝莜13号最多,为372.53穗/m2,较CK1多37.87穗/m2,成穗率达82.80%。单株小穗数以坝莜13号最多,为40.40粒。
参试皮燕麦品种(系)苗数、出苗率均高于CK2。单株分蘖数以冀鉴001最高,为2.43个。成穗数以白引1号号最多,为384.40穗/m2,较CK2多1.32穗/m2,成穗率达85.11%。单株小穗数以冀鉴001最多,为63.90穗。
2.3 主要形态特征
表3 参试燕麦品种(系)群体动态
由表4可知,参试裸燕麦品种(系)的幼苗颜色均为绿色,燕2009、坝莜13号幼苗呈半匍匐状,冀品1号、冀品2号与CK1均呈直立状。叶片颜色坝莜13号为浅绿色,其余品种(系)为绿色。株型CK1为披散型,其余均为紧凑型。穗型冀品1号为侧紧型,燕2009、冀品2号与CK1为周散型,坝莜13号为侧散型。小穗型冀品1号、燕2009、冀品2号为鞭炮型,坝莜13号与CK1为串铃型。参试裸燕麦品种(系)稃色均为无色,粒色均为黄色。燕2009无芒,其余品种(系)有芒。冀品1号、冀品2号粒型为椭圆形,其余品种为长筒形。
表4 参试燕麦品种(系)主要形态特征
表6 参试燕麦品种(系)产量及抗逆性
参试皮燕麦品种(系)幼苗均呈直立状。幼苗颜色冀鉴001、白引1号为绿色,其余品种(系)为深绿色。叶片颜色冀鉴001、白引1号为绿色,其余品种(系)为深绿色。株型均为紧凑型。穗型冀鉴001、冀鉴003为周紧型,白引1号、坝燕6号为周散型,CK2为侧散型。小穗型均为为纺锤型。白引1号稃色为无色,其余品种(系)为黄色。参试品种(系)均有芒,粒色黄色。粒型冀鉴001、冀鉴003为椭圆形,白引1号、坝燕6号为纺锤型,CK2为长筒型。
2.4 经济性状
通过表5可以看出,参试裸燕麦品种(系)株高以冀品1号最高,为134.20 cm,较CK1高8.20 cm。穗长均低于CK1。单株粒数冀品2号最多,为126.70粒,较CK1多32.40粒。单株粒重坝莜13号最重,为2.88 g,较CK1重0.87 g。千粒重均较CK1增加。
参试皮燕麦品种(系)株高、穗长均低于CK2。单株粒数冀鉴003最多,为157.30粒,较CK2多27.30粒。单株粒重冀鉴001最重,为3.81 g,较CK2重0.83 g。千粒重均高于CK2,其中坝燕6号最重,为31.40 g,较CK2增加8.87 g。
表5 参试燕麦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
2.5 产量及抗逆性
从表6可知,参试裸燕麦品种(系)折合产量均较CK1增加,其中冀品1号最高,为2 505 kg/hm2,较CK1增产555 kg/hm2,增产率28.46;其余品种(系)为2 035~2 370 kg/hm2,较CK1增产4.36%~21.54%。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冀品1号与坝莜13号、冀品2号差异不显著,与燕2009差异显著,与CK1差异极显著。坝莜13号与冀品2号差异不显著,与燕2009、CK1差异显著。冀品2号、燕2009、CK1间差异不显著。抗旱性分析表明,冀品1号、坝莜13号、CK1表现为抗旱,燕2009、冀品2号中抗旱。参试品种(系)倒伏率均大于CK1。
参试皮燕麦品种(系)折合产量以冀鉴003最高,为3 050 kg/hm2,较CK2增产230 kg/hm2,增产率8.16%。冀鉴001最低,较CK2减产0.18%。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间差异均不显著。冀鉴001、白引1号、CK2表现为抗旱,冀鉴003、坝燕6号表现为中抗旱。倒伏率白引1号最小,较CK2低42百分点。
1)综合分析引进的各品种(系)主要性状表明,裸燕麦品种冀品1号和皮燕麦品种冀鉴003生育期适中,籽粒饱满,外观商品性好。其中冀品1号折合产量2 505 kg/hm2,较对照品种定莜6号增产555 kg/hm2,增产率28.46;冀鉴003折合产量3 050 kg/hm2,较对照品系9642增产230 kg/hm2,增产率8.16%。这2个品种(系)可在甘肃省中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进一步试验种植。
[1]杨海鹏,孙泽民.中国燕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2]胡新中,魏益民,任长忠.燕麦品质与加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任生兰,刘彦明,边芳.燕麦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8.
[4]刘彦明,任生兰,南铭,等.旱地裸燕麦膜侧沟播栽培技术规程[J].甘肃农业科技,2013(9):61-62.
(本文责编:陈伟)
S512.6
A
1001-1463(2014)09-0004-04
10.3969/j.issn.1001-1463.2014.09.002
2014-05-28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定西综合试验站建设专项(CARS-08-E-2)部分内容
刘彦明(1964—),男,甘肃会宁人,推广研究员,主要从事燕麦新品种选育工作。联系电话:(0)13909329652。E-mail:13909329652@126.com
执笔人: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