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珊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2.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顺德 528308)
随着E-Learning[1]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教学从现实世界向虚拟世界转移,移动联系网技术的成熟使用以及移动智能终端地普及,使用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成为可能。E-Learning 的第一步就是建立课程网站[2]。
当前国内、外对课程网站的技术应用、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实践应用等各方面均有比较广泛的研究[3-4]。仍然存在花费了教育者大量时间和精力建设的课程网站,在使用率及应用效果上不尽人意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在建设课程网站前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对现有课程网站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者(网站制作者)与学习者两者不同的思维方式[5]对课程网站的建设、应用及发展的影响。
1)思维与行为的关系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不同决定了行为方式不同,行为方式又反作于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指引行为的施展,行为伴随着思维影响着思维,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2)系统思维的概念及特性
系统思维[5]就是以系统论为思维依据,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是一种了解事理因果关系的思维逻辑,站在事物全局的高度,从全方位、最长远和最合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最优的解决方案。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动态性和综合性特性。
课程网站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所营造出的虚拟学习环境不仅是虚拟网络的“线上”传播环境,虚拟学习环境还与真实世界密切相关。网络上的虚拟学习环境是人的思维意识在网络上的无限延伸,它由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构建,两者之间的思维交流由真实世界的触发实现。建设课程网站前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对现有课程网站进行分析,解决以下3个问题:
1)不同的教学思维及学习思维对课程网站的传播有什么影响?
2)不同的教学思维及学习思维对课程网站的构建有什么影响?
3)系统思维在课程网站整体应用有什么影响?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利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对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操作应用行为[6]进行分析,结合课程网站自身的特性[7-8]找出教学思维和学习思维对课程网站的影响,构建出两种思维方式对课程网站系统的影响结构模型,并将模型应用到新一轮课程网站建设当中。
1)样本选取
为了更好的分析教学思维和学习思维对课程网站的影响,得出相对正确的结论,选取以下网站进行分析研究。
①院校类课程网站:2003至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 。
②政府类课程网站:广东省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网、广东学习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全国中小学教育继续教育网、浙江继续教育网(公务员学习)、全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网等。
③兴趣类课程网站:美联英语、旺旺英语、爱思英语、中学语文学网、视频教学网、电脑学习网、网易学院、cfan爱好者、硅谷动力等。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系统思维分析方法、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总结法等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3)基本数据统计情况
①基本情况及排名情况。
从2003年到2010年底共有383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除去因网址发生变化、网站取消、需要用户名及密码等无法登录浏览站点的情况,点击后可浏览的网站只有1533门(占总数的39.9%)。
通过Alexa网,TOOL站长工具网及爱站网三家网站对研究样本中所列出的每一个课程网站 都进行网站流量、排名情况的查询,并将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②网络教学方法。通过对可浏览的1533门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进行内容分析,经统计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方法应用情况如表2所示(以下统计方法相同)。
表1 截止至2002年12月各类课程网站排名情况Tab.1 List of all categories curriculum websites till Dec, 2012
表2 国家精品课程网站网络教学方法应用情况Tab.2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 methodology for the national excellent curriculum websites
③教学资源。课程网站的学习资源形式多样,有普通网页、Word文档、PPT/PPS文档、PDF文档、音频、视频、图片、动画、3D模型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如表3~表5所示。
④教学辅助系统。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主要提供了教师公告、作业提交、考试系统、留言板或BBS、答疑系统、查询系统6类教学辅助系统(如表6所示)。政府类的继续教育网站和兴趣类课程网站则在上述6类教学辅助系统的基础上按专业需求增加了选课、成绩管理、练习系统、课程管理、资料管理、评教系统、在线课堂等教学辅助系统。
表3 2003年到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Tab.3 Situation of resource using for all national excellent curriculum websites from 2003 to 2010
表4 2003年到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Tab.4 Situation of resource using for all national excellent curriculum websites from 2003 to 2010
表5 本、专科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使用资源情况表Tab.5 List of resource using for national excellent curriculum websites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⑤学习工具。课程网站为提高学习效率提拱了3类网络学习工具:效能功具、认知工具和交流工具(如表7所示)。
表6 2003年到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各类主要辅助系统的使用情况Tab.6 Situation of associated system using for the national excellent curriculum websites from 2003 to 2010
表7 2003年到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各类学习工具的使用情况Tab.7 Situation of study tools using for the national excellent curriculum websites from 2003 to 2010
通过对样本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教学网站的建设目标不同,学习者的学习目的不同,影响学习者对课程网站的选择
网站的建设两大目的就是展示形象、吸引用户,具体的说就是如何通过网站来确定品牌,通过良好的使用体验来留住现有用户,吸引潜在的用户。学习者根据使用课程网站的目的并结合课程网站的规模、品牌、运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网站进行选择。由对研究样本网站的流量及排名统计情况,可以发现知名的品牌,较大的用户规模在吸引学习者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2)技术的进步改变教学思维,多种网络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促进课程网站架构的进化
网络教学方法由单一的“指导——接受”法向探究式、模块化、工学结合一体化等多种教学方法转变。网络教学方法发生重大转变的原因是由两方面造成: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由于学习者不同,所教学科不同,采用的网络教学方法也会不同,课程网站的构建就有明显的区别。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者在进行课程网站建设过程中对技术的使用有了更多的选择。技术的进步使教育者的许多教学设想能够更好地在网络课程设计中呈现出来,使教学思维不再受到技术的束缚。在课程网站搭建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所学学科特点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网站的界面设计、网页内容编排、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精心编排,体现网络教学方法,实现教育者的教学理念。
3)学习者对网络学习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必须加强课程网站的内容和资源建设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层次对各类资源的使用情况是不相同;教学资源的表现形式由形式单调向形式多样化转变。这说明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表达形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本或简单图片形式,希望学习内容更多的使用音频、视频、虚拟仿真等形式出现。同时希望提供足够多的学习资源以供参考。因此教育者必须加强课程网站的内容建设,在进行网站构建时首先对学习者及所教学科进行分析,己有教学内容及资源进行必要的改进。其次要对网站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以学习资源库的形式供学习者学习使用。
4)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改变学习者网络学习的习惯,促使教育者必须对网站搭建方式、网络技术进行及进的更新改造
教学辅助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类学习工具由形式单调向形式多样化转变。说明随着网络传播环境的变化,学习者不再满足于以往单纯的网络学习方式,对网络学习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个性化学习、社区学习将是未来学习的主流。主要体现在:1要有学习氛围;2要有足够多的学习资源;3随时对学习进行掌控。因此教育者需要把握网站技术、学习内容、传播方式的变化,对网站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对网站架构进技术改造,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提拱相应的网络学习工具,让学习者能够定制自己的学习环境,自主管理学习进度并检验学习效果。同时还要贴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及网络学习习惯,为他们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增加更多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机会,培养他们对课程网站的沾滞率和忠诚度,从而增强网站品牌实力,让课程网站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
1)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看,课程网站的双主体特性十分明显
课程网站在网络传播应用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学习者是课程网站的两大应用主体。教育者主要承担网站的开发建设、改进、更新等职责,学习者对课程网站主要进行应用、传播等操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从系统思维的角度来看,思维方式对课程网站系统的影响呈现出四层环形动态结构形式
课程网站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由网站外部表现、网站内部因素、课程网站网络特性及课程网站主体四个层次构成(如图1所示),每个层次又由不同的组成元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层次又由不同的组成元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教育者和学习者两种思维方式对课程网站系统的影响呈现出环形动态结构形式。
最外层是课程网站的外在表现,主要表现课程网站的进化动态过程,从课程网站制作开始,到课程网站改进最终导致课程网站的再制作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课程网站的进化离不开教育者和学习者对课程网站建设和应用行为的建设目标、网站搭建、教学分析、教学内容、教学监控、学习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工具、学习评价9种行为因素的控制和影响,这九种行为因素构成课程网站的内在因素。第三层是课程网站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传播特性、技术特性及内容特性三大特性,这三大特性投射在课程网站上可具体称呼为网络传播、网站技术、教学内容。课程网站的九种行为因素受到这三大特性的约束,同时三大特性之间也相互影响。最内层是课程网站的两大主体教育者和学习者,他们的行为受到思维的影响,也就是教育思维与学习思维,两种思维之间相互作用,同时他们的行为也会反作用于思维。
思维方式对课程网站系统的影响呈现出环形动态结构形式,课程网站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课程网站要以动态的思维不断地调整自身来适应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在这四层结构中,最外层课程网站的表现受九大行为因素的控制,九大行为因素受网络媒体三大特性的约束,三大特性受两大主体的思维影响。最内层是思维因素,外三层为行为因素,在每一次循环的过程中四层结构相互影响,思维影响行为,行为反作用于思维,呈现动态上升的变化过程。
1)不同的教学思维及学习思维对课程网站的传播及构建的影响
图1 课程网站系统的整体层次模型Fig. 1 Integrated hierarchy model of curriculum website system
教学思维的不同,影响了教育者对课程网站的规模大小、搭建方式、技术应用、教学内容的选择等因素,最终以课程网站的形式呈现出来。学习思维的不同,影响了学习者对学习媒体、学习内容的选择,最终以网站的活跃程度来体现学习者对课程网站的认同程度。因此教育者和学习者两者的思维方式、对待课程网站的态度、操作习惯都影响了网站系统的开发建设、应用传播及演变进化。
2)系统思维在课程网站整体应用所起到的作用
在课程网站建设前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可以帮助教育者寻找和抓住课程网站在自身定位、设计、建设、生存、发展等各方面中的主要矛盾,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最要紧的工作方面,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整合能够有效集约使用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增强竞争优势。同时,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可以在课程网站建设及应用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和提升课程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网站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习者接受教育者的教学理念,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者只有提高课程网站的核心竞争力,贴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习惯才能扩大影响力,长久地生存下去,让更多的学习者从中受益。
[1] 王龙,丁兴富.开放课件运动的国际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8):23-28.WANG Long,DING Xing-fu.Open courseware movement of international expansion[J].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2006(8):23-28.
[2] Pittinsky M.以学习者为中心——互联互动的网络学习环境成为E-Learning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网络,2006(1):71-74.Pittinsky M.With learners as the center-interactive network learning environment becom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arning[J].China Education Network,2006(1):71-74.
[3] 杨玉芹,钟洪蕊.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12):52-57.YANG Yu-qin,ZHONG Hong-rui.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online resources of state nenchmark courses:a content abaktsis [J].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2008(12):52-57.
[4] 罗双兰,李文华.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80(2):41-44.LUO Shuang-lan,LI Wen-hua.Comparisons and consideration on china's advanced courses 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en courses[J].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Research,2006,80(2):41-44.
[5] 李珊,陈潮填.思维树模型及系统思维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1(31):245-247.LI Shan,CHEN Chao-tian.Models of thinking tree and fostering of systematic thinking[J].Value Engineering,2011(31):245-247.
[6] 彭文辉,杨宇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31-35.PENG Wen-hui,YANG Yu-kai,HUANG Ke-bin.Analysis and model research of online learning behavior[J].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6(10):31-35.
[7] 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2-86.LIU Li-quan.On the character of quality curriculum[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9,30(3):82-86.
[8] 谢幼如,张伟,姜淑杰.面向远程教育的精品课程特征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60-63.XIE You-ru,ZHANG Wei,JIANG Shu-jie.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elaborate courses for distance learning [J].China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8(10):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