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驰
曹驰,江西省南昌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12级在读研究生,国家汉办赴印度尼西亚汉语志愿者教师。
笔者经国家汉办印尼汉语志愿者教师项目派赴印尼已有半年,发现印尼总体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本土居民出于生存和劳务的压力,对于子女的教育情况关注甚少,再加上汉语文化与印尼语文化存在较大的意识形态差异,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断趋向放任和“过度自由”。任教期间对Padmajaya School、Citra Bangsa School等几所印尼小学进行调查发现,由于当地部分教师对汉语教学缺乏科学严谨的教学组织和考评机制,因此学生学习汉语兴趣低下。同时,在对几所小学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围绕“汉语学习动机(兴趣)”主题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只有49.3%的学生选择“喜欢学习汉语”的同类选项,而其中又只有30.7%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
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支教者要激发印尼小学生对汉语兴趣,可以从重唤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维度出发。
爱是人世间最为伟大和神奇的力量,无法进行具体的量化研究,更无从考证其具体的逻辑结构,它是维系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印尼小学生身处儿童发展阶段,依附成人的感性思维特征决定了“师爱”可以在这里有所作为,可以唤起儿童内心深处最为积极的部分。
首先,汉语教师在展开汉语教学时,应当对印尼小学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关注学生日常的细微活动和思维动向,消除不同民族和国籍而产生的隔阂和沟通障碍,打通汉语教师与本土学生实现教学相长的壁垒。如,笔者在教学“你好”这个知识点时,学生Julio将这个词语与“您好”以及“你们好”相互混淆起来了,笔者通过对该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情况观察,进行及时纠正,观之入微,传之以情。
其次,汉语教师要具备同情心的关怀,时常站在印尼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反思教学,创造出一套真正适合其学习的汉语教学方法体系,并将倾听作为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和心理反应最为有效的途径,以便采取最契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如笔者在Padmajaya School二年级教学时,学生对于汉语的语序关系认知时常有所混淆,如经常将××街写成街××等。但换位思考一下,可以发现这是由于学生将印尼语的语序套用在汉语学习上。
汉语被世界公认为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沉淀,而且深深地烙上了显著的地域性烙印。而印尼是一个信仰宗教的国家,教育教学无法摆脱宗教的身影,本土所萌生的印尼语学习范式更是与汉语的学习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如果汉语教师片面地将国内的汉语教法搬到印尼汉语课堂中去,将会处处碰壁,所以,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支教者,最为重要的是能因地制宜分析学情,因地制宜,让得当的教法简化复杂生硬的汉语学习范式。
另外,印尼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处于感性认知的阶段,汉语教师应当加强多元方法的整合,强化汉语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如活动情境、游戏情境、表演情境、竞赛情境等,为印尼小学生提供更为鲜明、更为直观的汉语学习材料和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内涵。例如,学习“中国美食——水饺”,在进入课题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赏一段有关中国水饺文化的视频,再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水饺”的由来、制作过程以及它的口感等;之后再以实践的形式引领学生进行亲身的“包水饺”体验,最后再让学生分组调查自己对“水饺”最喜欢了解的部分,让单调的“水饺”学习变成了学生亲历的活动体验过程。
任何物种都有渴望积极成长的自然本性,而人作为万物灵长,更是将快乐、成功、鼓励、赏识等积极性的心理因素上升为一种生命的追诉。因此,要转变印尼小学学生汉语学习动机不足的不良现象,最重要的是要抓住学生内心深处的这种渴望,并不断为学生学习汉语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和空间。
首先,要发散激励光芒,增强印尼小学生有意注意的品质。鼓励、奖赏和强化表现良好的学生,以此来刺激和调动学习行为失范学生。如,笔者在Padmajaya Schoo三年级的一个班级教学“认识家庭成员”时,笔者画出了一棵枝干结合的树来辅助教学,当大部分学生都跟着笔者进行学习时,学生Lisenda竟然也模仿笔者画树,而且在课堂中“奔走相告”,扰乱课堂秩序。这时,笔者便对跟Lisenda关系较好的同伴Aditya的良好课堂表现进行一番奖励,即“这节课Aditya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和爸爸妈妈就喜欢表现好的学生……”,以对比来引起Lisenda的注意和重视。
其次,面对不同国别的学生,师生间的信任关系最为重要,教师的教学活动组织要立足学生动机点,善用奖励合约,不可乱开“空头支票”,并指引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才能燃起印尼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奋发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