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娟
(北京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数理学院, 北京 100044)
基于学生学习问题诊断分析的高三地理复习课教学
张素娟
(北京教育学院 教师教育数理学院, 北京 100044)
基于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分析以及特定学习问题的个别访谈等实证分析,认为地理概念和原理的认识模糊以及地理思维、思想方法和观念的缺失等是高三地理学习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高三地理复习的三条对策:①查漏补缺,讲其所需;②进行地理思维训练,领悟学科思想方法,释其所疑;③通过整体把握下的教学专题复习,解其所难。
学习问题;诊断分析;高三地理;复习
高三地理复习课是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学科知识的再认识,不仅是学生对学科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和提升、优化知识结构的阶段,也是有效提升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目前很多高三地理复习课存在着低效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中问题的有效诊断分析不够。“不诊断不治病”,[1]只有针对学生考试成绩和平时学习过程的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学生错误的“病灶”和知识盲点,才能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弥补缺陷,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高三学生地理复习课的学习效率。
1.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
一套科学严谨、以能力立意的试题往往能考察出学生地理学习的客观结果,对学生答题后的试卷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对试卷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学生失分原因,诊断出是知识欠缺还是学科能力不够,是审题失误还是技术性失分。
对试卷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机读法和手工统计法。利用学校机读卡读卡机可以方便地搜集选择题的答题情况。如表1为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某校高三某班期中考试选择题答题统计结果。
表1 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某校某高三班期中考试选择题答题机读卡统计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到第7题正确率最低,其中选A和C的人数较多,值得教师关注和深入分析。
学生综合题答题情况依靠手工统计,同样可以成为诊断学生失分问题的重要信息。表2为某年海淀区某班二模综合题成绩统计表,从表中可见36题的第2问和第5问得分率较低,也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2.教学过程中的观察记录
对学生学习特定内容中常见的学习困难和障碍的判断依赖于教师长期教学经验和观察积累,通过教师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困惑和盲点的“抓拍”,积累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问题和障碍的出现点和问题归类。如表3为某教师通过长期观察记录并分析分类后的学生高三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中常见的学习问题。
表2 海淀区某班二模综合题成绩统计表
表3 高三地理“区域地理”复习中通过课堂观察诊断的学生问题
3.针对学生错误率高的问题答题思维过程的个别调研
对学生的个别化研究是体现分层指导、因材施教的重要手段。可以在课上师生互动时进行,也可以在课下开展个别访谈、个别调研。课堂上针对个别答题准确的学生进行追问,让他说出思维过程和分析问题的思路,能诊断学生思维方法是否准确。一些学生虽然拿到了分,但有偶然的因素,不一定有准确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对答错题的学生进行追问,则能帮助其暴露出知识的盲点和错误的根源。[2]课下对个别学生进行深入调研,可以找出其个性化的问题和学习障碍点,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例如,一位高一老师在课下调研中,随手让学生用桌上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发现学生不理解自转方向、地轴和赤道的涵义,进而诊断出该生初中地理学习中地球运动知识的欠缺。
1.学生审题错误背后是地理概念和原理的模糊认识
对于学生答题中的一些错误,教师和学生往往简单归结于不会审题、没看清题意、不会用准确术语等原因,其实很多审题错误的表面现象背后是学生地理概念的理解模糊。例如在考查海水运动的成因和特点的一道选择题中,很多学生错选的一项是:风是形成各种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对此教师的解释是学生不会审题,错漏了“各种海水运动”的信息,补救措施是要求学生考试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殊不知,学生答题时很认真地一个字一个字读了,但其中“各种”二字未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原因是什么?其实是学生对海水不同形式运动的概念模糊不清:洋流是海洋表面大规模的长距离的沿一定方向的海水运动,其主要驱动力是风;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其形成是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而潮汐的运动则不是风的驱动,是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可见三者的概念内涵不同,成因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只有弄清楚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学生才不会把三者同样看成是风驱动的海水运动形式,不会出现“不会审题”的错误。
同样,前面表1中第7题学生错误背后的本质原因是对相关地理原理的模糊认识。第7题原题为: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且甲、乙代表地球表面,则
A.①环节表示河流自东向西注入海洋
B.②环节目前人类施加的影响最大
C.③环节将地表的四大圈层有机联系起来
D.④环节使陆地淡水资源得以补充
地理原理是地理概念之间内在逻辑关系的反映,对相关地理概念以及概念关系的不清晰导致对地理原理的模糊认识。上题中选A的学生错误在于不理解水循环模式图的“概括抽象”的含义,箭头只代表地表和地下径流注入海洋的环节,不具有具体方向的含义;选B的学生错误在于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的直接关系不清楚,目前人类活动通过改造地表形态、改变地表植被和人工降雨等对地表径流和降水环节施加的影响大于对蒸发环节的影响;选C的学生错在把整个水循环能联系四大圈层的作用和地理意义赋予给水循环的一个“降水环节”。这些错误都是因为有关水循环原理和地理意义认识的缺陷所致。
2.学生“不认真、没花力气”背后是地理思维的缺失
一些我们以为的学生不认真、没花力气导致的答题中的错误,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对学生的错误冠以学生自身“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差”的原因,往往失去从教师身上反思和寻找教学“病因”或疏漏的机会。而如果我们深入追问这些错误背后的原因,地理概念、原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的断链,则可能恰恰是学生失分的“症结”所在。
例如,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海区的洋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析该海区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教师可以归咎于学生学习不认真、没花力气等导致基础不扎实。其实,学生课堂上也认真听讲了,课下也花力气学习了,但就是没抓住该部分内容的核心知识,没领悟这部分内容的精髓——世界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的自我构建。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洋流分布模式图的根源则是学生没有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和成因,学习中缺失了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原理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上归纳出洋流模式图的过程,出现“归纳”思维过程的断链;更关键的是教学中可能忽视了对学生演绎思维过程的训练,即运用全球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进行判断、推理分析具体海域洋流问题的思维方法。显然,学生的错误不是简单给出准确答案就能纠正的,一定要追溯到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失误,按照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洋流概念的教学,要帮助学生经历和体验运用全球气压带风带模式图推导、归纳出世界各大洋洋流分布的模式图的学习过程,再训练学生调用迁移力强的模式图分析解决具体海区洋流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才能在遇到任何海区的洋流问题时,举一反三,左右逢源。
3.学生“粗心大意”或“蒙答案”背后是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观念的缺失
我们经常发现,考试解题过程中一些学生因为粗心大意答错,而一些学生虽然选对了答案却不知所以然,完全是“蒙对”的。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折射出的是学生没有答题思路,面对新情境新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学生不知道如何想问题,从哪些角度思考问题。其实没有答题思路的实质是学生学科思想方法的缺失。如“工业区位的选择”,学生大多是生搬硬套各个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由于缺乏用系统综合、发展变化的思想方法分析某一工业区的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因而不会注意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因素对工业区位影响正在逐渐加强,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而劳动力素质对于工业区位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加强;对一些地区尤其发达国家来说,交通运输的完善程度不再是工业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考虑一个具体工业区的区位因素,把原料、能源等自然因素以及市场、交通运输、通信网络、劳动力、技术、政策等多种社会经济因素进行系统综合考虑,确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主导因素,解题思路背后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综合、发展演变的学科思想方法在发挥作用。
高三复习课存在着常见的以下低效问题:回顾、重复、再现已知多于学科思维方法的训练;按部就班重复讲授知识多于整体把握下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不注意特定知识上下位的层次,把上位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当做事实性知识来记忆;把区域地理问题分析当做区域地理知识去罗列地理要素;把高中复习课以演绎为主的迁移运用当做大量重复练习,搞“题海战术”。针对这些问题,复习课的关键是在有效诊断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对症下药,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1.通过查漏补缺,讲其所需
复习课首先是“复”,“复”是回顾与再现旧知,但不是简单地炒冷饭式地把讲过的内容原封不动地再讲述、回顾一遍,而是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即在诊断学生已有学习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中欠缺的核心知识及关键知识点进行补救和提升理解程度。
地理复习课教学中什么样的知识是核心知识?哪些知识更值得花力气进行补救?每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念等,以及它们之间那种具有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迁移价值高,适应范围广,应该下大气力传授给学生。能够超越事实性知识,更概括、抽象地表征反映事物本质、具有统摄力的概念、原理性知识是上位性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高屋建瓴认识问题的本质,具有理解力和迁移力(包括思考力、洞察力、想象力、解释力等),从中领悟学科思想方法和建构学科观念,这些知识在复习课中应该让学生花的力气更大。只能回忆起事实的学习是没有理解力的,事实性知识一般可以通过记忆和再现来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可以一字不落地背诵出一些知识,但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没有理解力的知识,学生动机和兴趣不会持续,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不会强。因此高三复习课应该帮助学生对主要的地理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厘清,深入理解和领悟概念的内涵和本质,这些是提高高三学生迁移运用能力所必需的知识。
复习课不仅在于“复”,更在于“习”。“习”是在查漏补缺基础上的温故知新。“新”不仅体现在对核心知识内涵的理解加深上,更体现在主要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的重新建构上,按照学科逻辑搭建一个有理解力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可调用的知识体系,将概念体系化,原理条理化。高三学生通过复习将初高中地理学习过的知识点建构成有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体系,优化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也是高三学生所必需的。
2.通过地理思维训练,领悟学科思想方法,释其所疑
高三学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方法,对解题思路背后学科思想方法模糊不清,成为制约高考成绩的障碍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课贵在让学生得法,妙在开窍,关键是从中领悟学科思想方法,找到举一反三的制胜法宝。
首先要有意识地进行地理思维的训练,进行地理思维方法的提炼,在此基础上领悟方法的真谛。学生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欠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方面:概念内涵和外延不清,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不明,没有形成一个可供调用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的思维路径与策略方法。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中压缩地理思维过程造成的,没有按照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形成过程来展开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演绎、归纳等地理思维过程的训练,学生地理学习中重结论记忆轻过程分析,重教师给定结论轻自主思考,最终导致思维能力的意识、思维习惯的缺失。[3]因此高三复习课不要让学生记住所谓的“答题模板”,而是要有意识进行答题中地理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训练,知道解决地理问题的来龙去脉,掌握分析问题的策略性知识。如通过典型综合试题的解析,明确考查的主要概念,通过概念本质的抽象概括强化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分析问题和得出结论,从中体验和感受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领悟系统、综合、尺度、动态演变等学科思想方法。有思维过程,才有思维方法,最终才能形成地理能力。试题的解析和运用,不在于表面的解题技巧,而是试题立意背后反映出来的学科思想方法。通过试题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提炼这些学科思想方法,想方设法悟到这些地理思想方法,在迁移运用中内化和巩固方法,考试时才能处变不惊,应对自如。
3.通过整体把握下的教学专题复习,解其所难
高三复习面对初高中众多纷繁的知识和考点,如何复习全面不漏掉知识,又帮助学生建构起有理解力的知识结构,是高三复习课对教师的最大挑战。
“珍珠串成项链才能增值”。将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要有统摄力强的“线”,这根“线”就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学科观念的核心概念。核心概念应具备以下特征:体现学科本质,具有宽泛的包容力和解释力;贯穿于学习的不同学段;能构成支撑起学科主要内容的框架。[4]高三教师应站在学科本质和学科视角的高度上,提炼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思想方法、学科观念,用这些上位的统领性知识统整知识,形成若干复习专题,通过若干专题的整合把初高中相关知识统领起来,纲举目张,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如对初中区域地理内容的复习,可以围绕不同尺度的区域地理环境构成要素和人类活动(包括地形、水、气候及人口、城市、工业和农业、交通运输、旅游业、地域文化等)在空间上的位置与分布、要素相互联系、区域差异与联系、人地关系展开,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概念、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认识,理解和感悟人地关系的内涵。对高中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内容体系的整体把握,可以用核心概念来进行统整,形成若干复习专题,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如高中必修模块一用“系统、能量、演变、尺度、模型”等核心概念统摄,以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的运动为核心内容,揭示基本的自然地理过程和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相应的复习专题。模块二用“区位选择、演变、人地关系”统摄,以人类活动(人口、聚落工农业、交通运输等)为核心内容,从时、空的视角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模块三用“区域(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综合、区域发展)以及人地关系”统摄,以不同尺度的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综合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为核心,探究资源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对策,体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通过诊断,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根基”,总体上是对地理学科思想观念、研究视角、方法、思路把握欠缺。通过复习课让上位的原理和思想方法迁移,从方法论的高度去整合学习的内容,才是应对高考复习的最高境界。
[1][4] 张素娟.教有智慧的地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2] 董军.初中生地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J].山东教育,2003,(4):40.
[3] 张素娟.初中生地理思维过程及思维障碍的诊断[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1-2):14-17.
(责任编校:何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