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俊英
高俊英,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中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诗歌就有着深厚的喜爱之情。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曲……或韵或散,或律或绝,五彩斑斓,绚烂多姿,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早在战国时期,孔子就有“不学诗,无以言”“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从一开始,诗歌的教育就被至圣先师孔子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诗教学是学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的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如何立足于课本,有效搞好初中古诗教学便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我仔细研究了初中选入的古诗篇目,发现选入篇目涵盖了整个古诗发展体系,从《诗经》 中的《关雎》《蒹葭》 开始直至元、明、清,每一时期都有代表作品。且选入的都是历代诗坛极富影响力的名家名篇。如果我们能以选入的篇目为依托,发散开去,并坚持三年,学生就会对中国古代诗歌体系有了一个丰厚的了解。而且,许多重要作家,教材上不仅选用了他们的好诗词,还有一些优秀的文言文。古诗与古文各有自己的特点:古诗语言精炼、灵动,而文言文的语言则具体、细腻。如果能将同一作家的古诗词与文言文勾连起来,采用了古诗文的专题教学模式,就可以达到“诗”“文”互补,对学生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有很好的效果。此就以“苏轼专题教学”为例来加以说明。
在初一教材中有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 (以下简称《记》) 一文,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苏轼的作品。这篇文章语言平实,但在平实的语言背后却蕴涵着作者深邃的思想情感,要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细致的了解。然而就苏轼而言,其人生几起几落,经历比较复杂,他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在文学上的伟大成就,如果以简历式的方式介绍未免枯燥且不透彻。并且《记》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作者一路坎坷走来,到了晚年,他的情感是什么?与此前的苏轼又有什么不一样?为了让学生不仅理解《记》一文的情感还要对苏轼这位北宋才子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教学时并没有直接进行《记》的学习,而是设计了一个专题的教学活动,共四个课时。第一个课时:对苏轼其人作专题学习,让学生对苏轼的生平、性格、思想、精神、各人生阶段的主要作品等有了初步了解。第二课时:对苏轼的重点作品进行赏析。此时,我把初中课本中选入的苏轼的所有作品:初一的《浣溪沙》、初三的《水调歌头》以及课外的《赤壁怀古》等都揉捏到了一起,并按照写作的先后顺序进行赏析。因为有第一课时的苏轼专题介绍,到了这一课时,当学生把这些诗与作品写作背景一结合,就比较轻松的理解了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于是我进行了第三、第四课时,即对《记》 的教学。学生有了第一、第二课时的积累,很快就挖掘出了文字背后所显露的作者的情感与心态。这时我再引导学生把《浣溪沙》 《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记》 进行比较,来看一路走来的苏轼的人生变化及心态的变化。《浣溪沙》中的苏轼是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而到了《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 《记》后,作者因不幸遭遇,有了不同程度的感伤、悲凉。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探究:后几篇作品同是苏轼被贬所作,但情感和心态却有微妙差别。学生经过探究了解到《水调歌头》 中,作者寄托了被贬后对亲人的思念以及伤感,但伤感背后还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乐观。可当苏轼再写《记》时,经历了“乌台诗案”,走过了生死边缘的他,此时依旧有被贬的孤寂与落寞,但心态已经悄然变得平和了许多,没有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的豪情。在整个《记》 中,我们读到的只有“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样平静的语句所折射出的作者历经生死之后的一种平和。就这样,苏轼在远离京城的儋州渡过了自己的余生,后来遇赦,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结束了自己66岁的生命。一颗北宋文坛的明星就这样殒落了。经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后,学生对苏轼及其作品便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而且诗文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内涵。
这种以课本为依托的专题教学,即弥补了课本古诗文量小的缺陷,又使“诗”与“文”相辅相成,让学生对作家及作品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把握。避免了知识零散地堆积在学生大脑如一团浆糊难以互相勾连的不足。这样,把知识以专题性的模式梳理成体系,学生理解得很透彻,掌握起来自然就比较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