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印企如何过冬?

2014-01-14 06:47
中国记者 2013年11期
关键词:印务报业新华社

□ 文/本刊记者 程 征

当报业寒冬的危机进一步蔓延,更大的困境与压力必然传导至相关的印企。报业印企如何过冬,成为必须仔细思量的课题。

伴随着上世纪90年代报业的繁荣发展,中国的报纸印刷企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十年。1994到2004年这11年来报纸印刷量每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利润滚滚而来。然而,近十年来,受宏观经济走势及传统纸媒衰退的双重影响,报业印企的发展如同坐过山车,跌宕起伏。2010年好不容易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负增长阴影,2012年又出现了印量下滑的阴霾。可以肯定的是,报业印刷量的大范围高增长不会再现,而传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受到的冲击远远还没有结束。

巩固主业 稳住阵脚

根据中国报业协会印刷工作委员会的统计,2012年全国报纸总印量为1630亿印张,较2011年的1678亿印张降低2.86%。显然,报业印企的老总们都感受到了去年以来纸媒广告量减少所带来的连锁反应——报纸印量的下降。“报纸的发行量下滑、印数下降、版面和彩版减少,这是报业印企印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些过去印刷一二十万份的报纸,今年只有几万份的印量。”新华社印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国清表示。

由于市场和生产结构调整,新华社印务公司2012年报纸印量同比下降12%,2013年上半年又下降了3.7%。形势严峻的不只一家。统计显示,2012年有46%的报业印企出现了印刷量负增长,在年印刷量10亿印张以上的印企中,有70%的企业印量下滑,远远超出2011年的19%。

面对不利的形势,报业印企首要的任务是巩固主业,稳住阵脚。在市场下行的压力之下,如何巩固报刊主业的印量,增加新印量,各印企费尽了心思。一个办法是内部挖潜,做大本报内部的各种印刷业务,将原来本报在社会上的订单揽过来;另外则是多承接社会上的订单,加大外报印刷量。京报集团印务中心就是靠着这两个办法,2012年印量增长了10%。新华社印务公司的思路也是如此。新华社所有报刊年发行总量900多万份,出版几百册图书,尽管大多在外阜设点印刷,但内部可挖的潜力还很大。为了加大揽活的力度,新华社印务公司提出树立为新华社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提供印务集成服务的思想,由“坐商”改“行商”,组织营销人员深入新华社各部门开展营销服务,并筹划开办面向社内外的营销门店。现在新华社印务公司的本社印刷业务已经提升10%以上,达到公司总业务量的30%,吴国清希望将这一比重提高到50%,企业抵御市场的压力就小多了。

依托于大型报业集团旗下报纸种类多的印企,在内部挖潜上会有更多空间,而规模、实力较强的大厂在承接社会订单上也有自己的优势。吴国清认为,如果报业市场继续萎靡,部分小厂关停,报社收缩印点,必然会导致印报产业集约化发展,那么,一些报纸印刷订单还会向新华社印务公司这样实力较强、地理位置好的大厂集中。所以,把内功练好,大厂的市场基础是不易动摇的。

多元发展 拓宽业务范围

报业印企大多都以报刊印刷为主业,纸媒一衰退,印企收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就暴露出来。意识到这个问题,全国许多报纸印刷厂几年前就开始尝试向商业印刷甚至包装印刷转型。

商业印刷

商业印刷是大多数传统印企业务扩张的首选目标,尤其是大中型印企,大多借厂房改扩建之机,引进商业印刷设备。2013年,京报集团印务中心借搬迁新厂房之机,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M8000商业轮转印刷机,准备今年投产。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宣布在郑州市邙山区新征240亩地,计划投资几亿元发展商业和包装印刷。曾因投入产出比低而放弃商业印刷的人民日报印刷厂目前也在重新论证,准备在明后年搬迁新址时上马商业印刷项目。

有些较早介入该领域的印企已经看到了成效。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龙江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原为集团印务中心)上世纪90年代初进入商业印刷领域,2000年之后大规模投资1亿多元进行设备更新,现已承印各种杂志、省内大部分出版社图书及所有大型卖场的DM直投广告,其商业印刷收入已经占到总收入的60%,大大高于主业报纸印刷的收入。在近十年内两次报业印量下滑的危机中,龙江传媒的收入都没有受到影响。另外,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的商业印刷业务也做得有声有色。

商业印刷对于企业的设备、地理位置和相关配套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对于那些客观上受地理位置限制,没有机会扩大企业占地面积和增加设备的报业印企来说,只能尽力而为,比如北京地区的工人日报社印刷厂、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等。

包装印刷

实际上,中国整个印刷市场仍在快速发展,其中只有书报刊印刷市场在萎缩,其余皆在增长,尤其是包装印刷市场,增速甚至达两位数。为了抓住商机,有实力的印企开始进军包装印刷领域。

2011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盛元印务有限公司正式上马包装印刷项目,主打折叠纸盒产品。一年来,盛元服务于欧莱雅、可口可乐、元祖等国际知名企业,营收四千多万元。总经理张韶衡表示,虽然营收额不算多,但为盛元打开了另一扇门,而且包装印刷的利润让人感到欣喜。目前,盛元的报业印刷占总业务量的60%左右,盛元计划在两三年内将这一比重降低到40%,并用5-8年的时间将包装印刷的份额提升至50%。

着眼于包装印刷的还有山西太报传媒印务园区。山西省包装行业起步晚,但市场需求强烈。看准了这个商机,山西太报印务园区2011年成立了国际创意设计中心,把山西名特产品的创意包装设计与印刷作为主攻方向,已经与汾酒集团、紫林醋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对报业印企来说,包装印刷完全是新的领域,既要有相应的设备投入、人员配备还要有相应的市场和销售渠道,很多报业印企目前的探索结果仍不理想。

数字印刷

尽管目前数字印刷在整个市场中份额还很少,但是它代表了未来印刷业的发展趋势,一些报业印企开始在此布局。2009年底,盛元印务旗下的“盛元数码图文工场”正式开业,主要承接宣传册、明信片、相册、高保密账单、喷码报卡等印制服务,运营仅半年便开始盈利。张韶衡认为,虽然从账面上看,目前数码印刷直接产生的盈利有限,但它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图文工场的合作客户包括影像冲印零售门店以及影楼、写真馆等专业影像零售渠道,同时也自建渠道,与幼儿园、学校合作,印制个性化的毕业纪念册、画册等。除杭州外,盛元还在其他地区开了3家数码印刷体验店。

数字印刷设备投入大,风险高,深圳报业印务公司十分谨慎,提出“先有订单后生产”。公司在瞅准旗下地铁广告传媒公司掌握了大量广告喷绘业务之后,才筹建了数码喷绘公司,成功进入数码喷绘市场,实现了几千万的营业额。

对外租赁

为填补报纸印量下滑带来的损失,部分具备条件的报业印企利用自身的房产开展起对外租赁业务。在京报集团印务中心即将搬迁的新址中,厂房只占100亩,另外100亩准备出租。位于北京市区黄金地段的新华社印务公司去年进行了厂房搬迁和环境整治工作,将毗邻街面的部分房屋出租,预计今年的租金收益将达一千万元。吴国清表示,“出租房屋虽是权宜之计,但房租收益能缓解企业的吃饭问题,还能为企业的转型升级赢得宝贵的时间。”

纵向延伸产业链 重塑商业模式

当前报纸印刷越来越微利,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一些报业印企开始在向印刷产业链的上下游纵向延伸,从单纯的印刷向印刷服务转型,重塑商业模式。

原辅料销售与物流配送

由于长年在行业内摸爬滚打,传统印企在耗材、设备采购上等,往往拥有很大的议价权,市场的需求一旦成形,做销售代理与物流配送则顺理成章。新华社印务公司今年成立了物流公司,进行印刷耗材与设备的代理与配送业务。目前已经与十几家企业签订了几十种产品的代销合同,还与20多家印刷厂建立了销售关系。物流业务依托新华社遍布全国各地的100多个代印点已经在北京、福建、浙江、江苏、内蒙古、宁夏等地开展起来。记者采访时,公司正承接了并非代印点的《银川晚报》600吨纸张的代理业务,下一步打算面向全国印企批发纸张、油墨、版材等耗材。

一些印企较早就涉足该领域。比如《北京青年报》的物流公司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盛元印务2006年成立盛景科技公司,从事印刷辅助设备、印刷机零备件的代理销售业务,近年来逐步向设备销售服务、对外劳务输出等新领域拓进。

印刷设计与创意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很多印企不再局限于印刷产品生产者的角色,而是向研发者、设计者的身份转型,在产业链前端做文章。比如盛元印务引进了一家广告公司的整个设计团队,根据业务需求对其进行培养改造。在创意设计的力量不断增强后,盛元还单独成立了广告设计公司。山西太报传媒印务园区的国际创意设计中心集中了40位高素质设计人员,主攻包装印刷的设计工作。深圳报业近年开始承揽中小学生毕业纪念册的设计和印刷业务,其中的核心不是印刷,而是设计。

业务代理与外协加工

为避免同业恶性竞争,一些报业印企开始琢磨如何合纵连横,通过业务代理或外协加工的模式扩大产能。外协加工就是一家印企由于产能或技术原因所限,将全部或部分订单环节交由其他印企完成的做法。眼下不少印企面临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外协模式显然可以合理配置市场资源、避免同行互相压价。

正在探索这一模式的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印务分公司的目标是在西南地区找十几家资质相符的外协印厂和后加工厂合作,最终发展成一个大型的印刷代理公司。深圳报业的印务公司提出“印刷联盟”的理念,希望与港澳的书报刊印刷企业联合协作。联合模式不仅能扩大业务承接量,还能为印企建立品牌和统领地位,有效锁定客户,为进一步的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印务报业新华社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上海金鼎印务有限公司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