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4-01-13 10:31张建华刘雪花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期
关键词:相关因素

张建华+刘雪花

【摘要】 目的:探讨鄄城县企事业单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以期为早期干预及改善NAFLD预后提供依据。方法:以参与健康体检的3102例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102例中NAFLD的检出率为11.03%,经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以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胆固醇、腰围、舒张压与NAFLD密切相关,其中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相对风险度最高(OR分别为1.637和1.357)。结论:本县区企事业单位NAFLD患病率较发达地区偏低,与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年龄等代谢相关性疾病有关。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流行现状; 相关因素

Analysis of Prevalence Rate and Related Factor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mong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Crowd/ZHANG Jian-hua, LIU Xue-hu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1):150-15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ntracting state and factors relating to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 among the people who are woke in the enterprise and business unit of Juancheng county, in relation to a period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NAFLD. Method: The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3102 cases were collec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 The NAFLD detection rate in the 3102 cases was 11.03%.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o triglycerides, body mass index, fasting blood glucose, cholesterol, waist circumferenc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NAFLD, including triglycerides, body mass index highest relative risk (The OR was 1.637 and 1.3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morbidity rate of NAFL in the county is lower than the developed regions. The factors relating to NAFL are obesity, hypertension, hyperlipidemia, hyperglycemia, age and other metabolic related diseases.

【Key word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Prevalence; Related factors

First-authors address: Juanche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Juancheng 2746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4.01.07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多数可以治愈。但本病起病缓慢、隐匿,病程漫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探讨NAFLD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对在本院体检的企事业单位职工NAFLD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期为早期干预及改善预后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12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并资料齐全的3102人,均为本县区企事业工作人员。其中男1723人,女(无孕妇)1379人;男:女=1.30:1;年龄20~65岁,平均(36.32±10.9)岁。结合体检记录选择有NAFLD的体检者作为观察组,无NAFLD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所有对象均详细询问病史和饮酒史,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腹围、臀围,肝胆胰脾彩超检查,并空腹测定肝功能、血脂、血糖、乙肝表面抗原。测量身高体重时脱鞋,着单衣裤。测腹围、臂围和腹壁脂肪厚度时取卧位,腹围取第12肋下缘水平,臀围取最大值。

1.3 诊断标准 NAFLD诊断参照2010版NAFLD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升高诊断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高血压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血脂异常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NAFLD的患病率 3102例调查对象共检出NAFLD 342例,检出率为11.03%,其中男15.03%(259/1723),女6.01%(83/1379)。

2.2 NAFLD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NAFLD组和对照组的多种因素的暴露率不同,其中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NAFLD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提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胆固醇、腰围、舒张压、年龄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NAFLD患病率多因素分析

项目 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标准误 P值 OR值 95%CI

体重指数 0.305 0.018 0.000 1.357 1.308-1.406

腰围 0.057 0.005 0.000 1.053 1.047-1.071

舒张压 0.014 0.004 0.001 1.017 1.006-1.022

空腹血糖 0.285 0.044 0.000 1.330 1.219-1.452

甘油三酯 0.491 0.041 0.000 1.637 1.513-1.769

年龄 0.010 0.004 0.01 1.010 1.002-1.017

3 讨论

NAF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候选基因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发病易感性相关。近年全基因组扫描发现,染色体22上调节磷脂酶基因的SNP更为重要。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miR-122表达下调参与NAFLD发生[4]。但目前解释NAFLD发病机制的主要理论仍是“二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来自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第二次打击为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引起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病理组织学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操作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并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无创、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的彩超被广泛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NAFLD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西方国家15%~30%,我国约15%[4],本研究资料的发病率为11.03%,可能与本县区经济欠发达及生活水平不高有关。本研究显示,NAFLD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和血糖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肝脏是代谢的中枢器官,这些以肝脏疾病为基础的代谢性疾病,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已有多项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NAFLD具有MS的所用特征,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将NAFLD作为MS的组分之一,或MS在肝脏的表现[5]。

随着对NAFLD危害性的不断认识,除了重视其发展至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外,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多项研究表明,NAFLD患者预测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高,并可先于肝功能衰竭出现[6-7]。NAFLD诊断明确后,即应评估代谢紊乱情况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8]。已有研究证明,NAFLD的状态是可逆的,这提供了干预NAFLD预后可行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NAFLD具有重要价值[9]。

总之,NAFLD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其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包括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但如能及时消除病因和诱因,增强保健意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运动,是可以有效地降低NAFLD的发病率,从而预防代谢紊乱及潜在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0]。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6):483-487.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李瑜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109-115.

[5]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紊乱研究进展[D].中华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年会及2012年复旦大学脂肪肝与代谢紊乱论坛文集,2012.

[6] Villanova N, Moscatiello S, Ramilli S, et al. Endot helialdys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Hepatology,2005,42(4):473-482.

[7]Ratziu V, Poynard T. Assessing the outcome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ts time to get serious[J]. Hepa-tology,2006,44(4):802-805.

[8]卢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和对策[N].中国社区医师报.2010-11-29(12).

[9]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1,31(9):664-666.

[10]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9):641-643.

(收稿日期:2013-07-03)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

2 结果

2.1 NAFLD的患病率 3102例调查对象共检出NAFLD 342例,检出率为11.03%,其中男15.03%(259/1723),女6.01%(83/1379)。

2.2 NAFLD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NAFLD组和对照组的多种因素的暴露率不同,其中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NAFLD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提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胆固醇、腰围、舒张压、年龄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NAFLD患病率多因素分析

项目 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标准误 P值 OR值 95%CI

体重指数 0.305 0.018 0.000 1.357 1.308-1.406

腰围 0.057 0.005 0.000 1.053 1.047-1.071

舒张压 0.014 0.004 0.001 1.017 1.006-1.022

空腹血糖 0.285 0.044 0.000 1.330 1.219-1.452

甘油三酯 0.491 0.041 0.000 1.637 1.513-1.769

年龄 0.010 0.004 0.01 1.010 1.002-1.017

3 讨论

NAF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候选基因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发病易感性相关。近年全基因组扫描发现,染色体22上调节磷脂酶基因的SNP更为重要。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miR-122表达下调参与NAFLD发生[4]。但目前解释NAFLD发病机制的主要理论仍是“二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来自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第二次打击为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引起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病理组织学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操作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并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无创、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的彩超被广泛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NAFLD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西方国家15%~30%,我国约15%[4],本研究资料的发病率为11.03%,可能与本县区经济欠发达及生活水平不高有关。本研究显示,NAFLD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和血糖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肝脏是代谢的中枢器官,这些以肝脏疾病为基础的代谢性疾病,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已有多项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NAFLD具有MS的所用特征,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将NAFLD作为MS的组分之一,或MS在肝脏的表现[5]。

随着对NAFLD危害性的不断认识,除了重视其发展至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外,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多项研究表明,NAFLD患者预测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高,并可先于肝功能衰竭出现[6-7]。NAFLD诊断明确后,即应评估代谢紊乱情况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8]。已有研究证明,NAFLD的状态是可逆的,这提供了干预NAFLD预后可行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NAFLD具有重要价值[9]。

总之,NAFLD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其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包括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但如能及时消除病因和诱因,增强保健意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运动,是可以有效地降低NAFLD的发病率,从而预防代谢紊乱及潜在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0]。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6):483-487.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李瑜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109-115.

[5]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紊乱研究进展[D].中华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年会及2012年复旦大学脂肪肝与代谢紊乱论坛文集,2012.

[6] Villanova N, Moscatiello S, Ramilli S, et al. Endot helialdys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Hepatology,2005,42(4):473-482.

[7]Ratziu V, Poynard T. Assessing the outcome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ts time to get serious[J]. Hepa-tology,2006,44(4):802-805.

[8]卢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和对策[N].中国社区医师报.2010-11-29(12).

[9]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1,31(9):664-666.

[10]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9):641-643.

(收稿日期:2013-07-03)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

2 结果

2.1 NAFLD的患病率 3102例调查对象共检出NAFLD 342例,检出率为11.03%,其中男15.03%(259/1723),女6.01%(83/1379)。

2.2 NAFLD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NAFLD组和对照组的多种因素的暴露率不同,其中年龄、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NAFLD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提示甘油三酯、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胆固醇、腰围、舒张压、年龄是NAFL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NAFLD患病率多因素分析

项目 回归系数 回归系数标准误 P值 OR值 95%CI

体重指数 0.305 0.018 0.000 1.357 1.308-1.406

腰围 0.057 0.005 0.000 1.053 1.047-1.071

舒张压 0.014 0.004 0.001 1.017 1.006-1.022

空腹血糖 0.285 0.044 0.000 1.330 1.219-1.452

甘油三酯 0.491 0.041 0.000 1.637 1.513-1.769

年龄 0.010 0.004 0.01 1.010 1.002-1.017

3 讨论

NAFL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候选基因研究显示,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脂联素等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发病易感性相关。近年全基因组扫描发现,染色体22上调节磷脂酶基因的SNP更为重要。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miR-122表达下调参与NAFLD发生[4]。但目前解释NAFLD发病机制的主要理论仍是“二次打击”学说,第一次打击来自胰岛素抵抗,引起脂质代谢紊乱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第二次打击为氧应激及脂质过氧化,引起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病理组织学是诊断NAFLD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操作难度大且费用较高,并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无创、操作简便、敏感性高的彩超被广泛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NAFLD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西方国家15%~30%,我国约15%[4],本研究资料的发病率为11.03%,可能与本县区经济欠发达及生活水平不高有关。本研究显示,NAFLD与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和血糖异常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肝脏是代谢的中枢器官,这些以肝脏疾病为基础的代谢性疾病,常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已有多项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NAFLD具有MS的所用特征,目前大多数学者已经将NAFLD作为MS的组分之一,或MS在肝脏的表现[5]。

随着对NAFLD危害性的不断认识,除了重视其发展至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的风险外,人们越来越关注其与心脑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多项研究表明,NAFLD患者预测未来10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增高,并可先于肝功能衰竭出现[6-7]。NAFLD诊断明确后,即应评估代谢紊乱情况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8]。已有研究证明,NAFLD的状态是可逆的,这提供了干预NAFLD预后可行性,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NAFLD具有重要价值[9]。

总之,NAFLD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其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相关,包括肥胖、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方法,但如能及时消除病因和诱因,增强保健意识,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运动,是可以有效地降低NAFLD的发病率,从而预防代谢紊乱及潜在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10]。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19(6):483-487.

[2]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李瑜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109-115.

[5]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紊乱研究进展[D].中华内分泌学分会《肝病与代谢》学组年会及2012年复旦大学脂肪肝与代谢紊乱论坛文集,2012.

[6] Villanova N, Moscatiello S, Ramilli S, et al. Endot helialdys func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profile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J]. Hepatology,2005,42(4):473-482.

[7]Ratziu V, Poynard T. Assessing the outcome of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ts time to get serious[J]. Hepa-tology,2006,44(4):802-805.

[8]卢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疗现状和对策[N].中国社区医师报.2010-11-29(12).

[9]高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J].中国实用内科学杂志,2011,31(9):664-666.

[10]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9):641-643.

(收稿日期:2013-07-03) (本文编辑:王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关因素
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致心肌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因素
剑杆织机设计与人机工程相关因素分析
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监测与分析
探究影响竹笛音色的因素
烧伤患者健康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测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