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芳
(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01)
快乐地理课堂探究
李秋芳
(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 山东 青岛 266001)
依据新课标,我们可以把初中地理定位在修身养性的层面,地理课意味着让每一位初中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养成终生欣赏和认识世界的习惯。快乐地理课堂的建构无疑可以帮助师生达到修身养性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对快乐地理课堂的设计与评价做了初步探究。
快乐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多元评价
快乐课堂已被大部分教育者和家长们认可和支持。快乐课堂有哪些评价指标呢?如何让地理课堂成为快乐课堂?笔者以为首先应明确不同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定位。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性质的基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兼顾自然与社会学科性质,同时又是基础课程之一。我们可以把初中地理课程定位在修身养性的层面。
修身养性的地理课,意味着让每一个初中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养成终生欣赏和认识世界的习惯。地理课堂的修身养性,需要借助地理思维、地理观念的培养,需要科学精神的熏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享受素质教育。一堂兼顾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的地理课,更能体现快乐课堂的核心:让每一个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让不同层次的孩子都能感受课堂的快乐,爱上地理课。地理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快乐的生成。
快乐课堂需要设计。一节经过精心设计的地理课堂,流畅、严谨、科学、准确,便于每一位教学活动者轻松快乐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材多元化的今天,课标是我们设计课程的重要依据。快乐地理课堂需要准确把握课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1.建构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并重的教学设计
建构科学精神与人文思想并重的教学设计,简单说就是有人情味的科学知识的建构。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我们往往过多的注重知识而忽视人文思想,结果使得课堂冷冰冰,缺乏热气,缺失乐趣,弱化了人文气息。建构课堂精神与人文思想并重的教学设计可以从教学环节设置、教学内容取舍等方面做尝试,让课堂充满人文气息,不断生成快乐。
比如天气与气候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多依课标认真完成天气预报符号的学习与熟记任务,却忽视我们为什么要记这些符号。直到学生发问:“老师我们可以听天气预报的,符号不用熟记,可以吗?”如果设计成学生在野外旅行的情境,这个时候天气的观测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如果由诸葛亮神机妙算知风雨,草船借箭赢敌军的故事引入,再以竺可桢每天观测气象与物候的传记故事开始思考:天气观测需要哪些项目,多变的天气描述如果用文字描述是不是有点麻烦呢?此时学生更易明白用天气符号可以更简洁明快地表达不同的天气状况。课堂因浓浓的人文气息而活力四射,快乐无限。
再如学习世界地形的第一课时,课标要求了解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在完成课标要求的任务之后,我们可以加一个拓展延伸的阅读:“神农尝百草有了《本草纲目》流传后人,知识是不断累积的。我们的前辈是这样累积地理知识的:有人一路走一路唱,如“唱诗班”的李白先生唱着:“孤帆远影碧空尽”;有人边走边书写,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代表徐霞客;还有现代拍客,走哪拍哪,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代表人物单之蔷。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前行。孩子们,记得:写一手美文,学一些绘画特长,是享用一辈子的技能。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地理人,游历书本,游走江山。”
科学精神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相对于科学精神而言,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在研究课标、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二者的融合,可以先从地理人物开始,让地理课堂更具活力。
2.建构美丽视野看世界的教学设计
美就在那里,但需要我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不同角度去发现美、挖掘美。在地理课堂中,如果教师注重视觉与语言美,美丽视野的效果就会更突出。视觉美,主要指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从色彩、版式、图文设计等方面注意搭配与构图,让地理景观图片凸显视觉美的享受。语言美,主要指教师在授课时使用丰富精练的语言,充分挖掘语言的美,课堂生动、快乐。
例如七年级下册的世界区域地理非洲部分,学习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的经济价值时,可以引入其美丽的一面。在西奈,沙漠见到大海而止步,出现了“沙漠行舟”的景观。由于苏伊士运河两岸地势高于运河本身,且运河流经处基本是沙漠地带,所以当人们远远站在沙漠里,就会看到这番“沙漠行舟”的景观了。再如独特的青藏高原农业,在学习青藏高原的农业地理知识时,还可以多搜集一些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可以与其他地区的高原农业进行对比,了解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不同影响的同时,感受异域风情,获得美感享受。
3.建构层次错落有致的教学设计
学生有层次,知识亦如此。知识的层次可以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如长江这节课。长江的源头在哪里?什么是河流源头?用什么方法找到河源,河源在那里有什么用?四个层次的知识。我们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形成能力呢?因不同的学生,发掘不同层次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层次的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层次的学习能力,让每一位学生感悟学习的快乐。
在教学中采用一些生活化的案例,在快乐中建构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比如讲到长江中游九曲回肠处,教师用滑滑梯的游戏体验解释泥沙淤积,水流侵蚀。将知识分解,给学生抓手,分层次化解难点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难点知识。学生掌握了难点知识,感受到生活化、有用的地理知识,快乐会自然而然的生发。建构错落有致的层次教学设计,让地理课堂成为有活力、有作用和有兴趣的快乐课堂,有助于学生养成终生欣赏和认识世界的好习惯。
每一位学生都有发现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我们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要激发其探究的乐趣,让其在不断发现中生成快乐,享受快乐。教学过程多采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体验发现的乐趣。
例如“海陆变迁”这节课,课程标准中指出:“知道板块构造学说……”一项,要注意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的培养。本节课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提前用硬纸板剪出七大洲,做拼图游戏,复习海陆分布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发现非洲大陆与美洲大陆能合并成一块陆地,让学生体验自己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者: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魏格纳除了做拼图游戏外,还做了大西洋两岸生物的求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从游戏中开始,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最大的不同在于,自主学习不需要教师设问和布置任务,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浏览、问题、阅读、复述四个环节来完成。浏览,通过抓标题,找关键词,锻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搜索信息。问题,在浏览后发现疑惑提出问题,教材活动中的问题可以拿来直接思考,也可以发现新的问题。阅读,阅读教材,通过精读、细读,让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复述,把读到的要点大声的说出来,在发声练习与同学交流观点的同时,分析归纳知识。
再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世界的发展差异”的两节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学习过程需注意:同学自主学习完之后要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可以采用学生讲课的方法,每位学生讲课的时间可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学生争先恐后的讲学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同时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也产生了,这种激励比任何物质奖励都奏效,快乐课堂自然生发。
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点拨非常重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恰到好处的启发与指导才会更有效。当学生经过浏览、问题、阅读、复述、探究等环节之后,教师再做适当的引导和点拨,教学会事半功倍,师生都在轻松快乐中享受课堂的乐趣。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孩子的智能是多元的,快乐课堂的评价主体应以学生为主,设计多元的评价指标。学生学到知识,会应用知识,会把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下创造性的解决新问题,可以作为评价指标。学生在课堂中学会如何关注地理事物,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世界,学会与人合作的技能,学会与人交流的技巧,懂得学做人与学知识同样重要,这些也应纳入评价指标中。
学生为主体的快乐课堂评价以自我评价为主,他评为辅。自我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通过结果性评价完成。如单元结束后的标准化测验,让学生自己对答案,建立纠错记录本,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后,会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的动力,发现自己退步了,又可以及时找原因查缺补漏,赶上来。这种评价比较适合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强的学生。
自我评价也可以通过过程性评价来完成。过程性评价可以督促一部分学生主动学习。比如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拟一份评价表(参见下表),让学生完成。通过学习过程的自我记录,激励学生不断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表1 快乐课堂自我评价项目表
快乐课堂需要师生共同营造快乐轻松的气氛。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答错,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他这节课肯定不会快乐的,甚至在以后的地理课堂也难得到快乐。平时较内向的孩子,教师和同学不给予鼓励和帮助,他可能一直呆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与他人沟通,或者缺乏沟通的技巧,不会与人交流。教师要激发学生与人分享的愿望,激励学生分享知识的快乐,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断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依据课标,设计快乐课堂,其快乐的源头就是师生,是一个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挖掘快乐的过程就是挖掘每个生命体自身的过程。只要经营,快乐是越分享越多的。
[1] 陈澄,林培英.《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陈澄,段玉山.明晰课程性质,提高教学实践品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J].人民教育,2012,(6):49-50.
[3] 王志先寻求地理教学的美[J].地理教学201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