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蚕区蚕种生产的困境和出路

2014-01-13 05:28袁胜逸王亮
蚕桑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蚕区小蚕户主

袁胜逸,王亮

(1.嵊州市蚕种场,浙江嵊州 312400;2.嵊州市蚕业管理站,浙江嵊州 312400)

原蚕区蚕种生产的困境和出路

袁胜逸1,王亮2

(1.嵊州市蚕种场,浙江嵊州 312400;2.嵊州市蚕业管理站,浙江嵊州 312400)

嵊州市蚕种场是原蚕区制种的单一型蚕种场,原蚕区全部在本市境内。近年来本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价值提高和农民思想观念转变等因素的影响,蚕桑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农村经济表现出务工收入大大高于务农收入的趋势,养蚕收入在家庭经济中的份额逐渐减少。受此影响原蚕区的生产陷入困境,不仅制种成本增加,而且生产风险加大,原蚕区的发展矛盾重重。

1 原蚕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蚕种生产目前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是蚕种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组织体系之间的矛盾,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蚕种生产规模化程度低的矛盾,原蚕区制种利益分配矛盾突出、无法保障生产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落实的矛盾。反映在具体生产上的问题:

1.1 从业人员老化

从业人员情况见表1、表2。从表1、表2可以看出,男性户主年龄结构60岁以下的只有23户,占总户数的36.5%;61岁及以上的有40户,占总户数的63.4%,达到职工退休年龄的户数差不多占了总数的2/3。女性户主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总户数基本差不多,各占50%;女性户主年龄低于职工退休年龄55岁以下的只有14户,只占总户数的22.2%。从事蚕种生产的从业人员年龄基本以职工退休以上的年龄结构为主,年龄最高的从业人员达82岁。

表1 原蚕区男性户主年龄结构

表2 原蚕区女性户主年龄结构

1.2 规模逐步缩小

户均饲养蚁量情况,见表3、表4、表5。根据表3和表4,按照现在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分析,男性集中在55~65岁之间,女性集中在50~65岁之间。未来因自然年龄老化从业人员大规模淘汰将逐步到来。从表5可以看出,户数和春期的收蚁蚁量总体都是下降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后经济刺激形成的工资大幅度上涨,直接对蚕种规模形成了冲击。而且,由于产大于销,在政策上调整,也失去了一批优质的蚕农,停养了规模约2万张的2个生产点。近3年,全年生产蚕种数量基本持平的主要原因,是从提高蚕农积极性、稳定基地、控制微粒子病等方面考虑,对生产模式进行了调整和创新,形成了全年“春—秋—秋”的生产制种模式。

1.3 技术到位率下降

1.3.1 专业技术人员流失

2005 全场共有15名技术员,再加10名辅导员在效益多赢的目的。生产点指导蚕种生产,到2014年只剩下6名技术员,2名辅导员。我们场的原蚕区的范围基本没有变化,唯一的变化是把生产点不断的合并,在客观上形成了技术辅导难以全面细致落实。单位效益不好,收入不高,人才流失比较多,我场编制31人,上班14人,停薪留职17人。和社会上同年龄的技术人员比较,收入是低了很多。

表3 原蚕区男性户主户均饲养蚁量情况(单位:g)

表4 原蚕区女性户主户均饲养蚁量情况(单位:g)

表52005~2014年春期的户数和蚁量调查

1.3.2 技术到位困难

从业蚕农年龄偏大,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程度比较低,都是凭经验在做事,思想固旧、知识老化。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比较紧张,直接影响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到位率。

直接的后果是蚕种微粒子无毒率从85~90%下降到70%左右,原来有一半的生产点是微粒子病无毒的,现在每个生产点都有毒。kg茧制种量,菁松×皓月从4.3张左右下降到3.6张左右,秋丰×白玉从5.3下降到平均4.8左右。

1.4 产业化程度低

现在全场户均全年原蚕茧子收入2万,最高户收入6.3万元。饲养原种劳力比较费,现在农村劳动力1日150元。如大规模饲养原蚕,农村剩余劳动力比较少、人难雇到,而且工资高,利润不高。和其他的经济作物比较,劳动力的利润率不高,大规模饲养难推广。所以目前基本上整个产业都是以家庭自己劳动力为主的小农经济,产业化程度非常低。.

2 发展之路——创新蚕种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

对于江浙经济发达地区的蚕种场而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劳动密集型的蚕种产业影响肯定是非常巨大的,但从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趋势而言,将来是不可能消亡的,丝绸产业的存在,必定为蚕种生产的生存留了一条道路,如何在目前的形势下,建立一种适应我国现行实际的蚕种生产组织模式及其配套的运行机制、管理方法、分配制度,围绕有效的保障生产技术和质量措施的贯彻落实,以达到提高蚕种产量、提升蚕种质量,实现各个生产环节的经济

2.1 创新蚕种生产模式:总思路是原蚕区模式逐步淘汰,过渡到新的模式

分析全球丝绸产业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北纬30°,南纬15~30°。丝绸产业不太会从中国转移出去,以后的发展趋势是产业的升级。2014年蚕茧价格的调整对广西的影响,决定着以后江浙蚕桑产业的趋势。借鉴丝茧育的发展趋势生产模式,对照我们种茧育生产模式,探讨目前蚕种生产的发展模式。

2.1.1 原蚕区大户生产模式

1 个农户桑园面积6670 m2左右,配50 m2小蚕室、300 m2大蚕室、50 m2贮桑室。1年原种茧款收入12万左右,生产蚕种6000张左右。15个大户1年就可以生产蚕种9万张。用工安排,平时主要以夫妻为劳动力,忙的时候临时雇6人左右。此模式的优势是小规模的产业化、家庭农场式的生产方式、与目前原蚕区生产模式的接轨比较容易、技术管理方便。缺点是要有一定的投资、对大户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当微粒子病淘汰的时候损失比较大、风险集中。

2.1.2 专业蚕种场承包制

根据场里的产销趋势,设计好蚕种生产中从栽桑及管理、小蚕饲养、大蚕饲养、制种四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的产品需求,每道工序统一技术标准以及独立经济核算购买。养蚕的向专门栽桑的购买桑叶,养大蚕的向养小蚕的购买小蚕,制种的向养大蚕的购买蚕茧,蚕种场向制种的购买蚕种。此模式的优点是每一道工序都高度的专业化、利于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管理和技术到位、提高劳动效率。缺点是每一道工序都高度独立、工序之间容易起冲突而产生生产上的隐患、劳动力的配置有重复的现象。

2.1.3 专业精细化、工厂化的专业蚕种场生产

此模式应该是以后的终极模式,从蚕种要素在丝绸产业的配置位置来看,蚕种生产是属于丝绸产业中的一个部门。蚕种生产应该是高度计划的、为丝绸产业服务的、蚕种生产的盈亏是由整个产业来负担的。所以,蚕种生产应该以丝绸产业的需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独立于产业之外,形成一个独立系统。当丝绸产业反哺种业的时候,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的专业蚕种场生产模式就需要建立,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蚕种生产模式。此生产模式的优点是保质保量,缺点是成本高。

2.2 创新生产技术: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劳动效率、保障蚕种产质量

根据目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养蚕效益不断下降、蚕种质量不够稳定的趋势,结合生产模式的创新,进行一些技术创新和实践。总体归结为四句话:生产周年化、技术省力化、分工专业化、操作机械化。

2.2.1 周年生产技术

随着规模不断减少、微粒子控制存在隐患,我场现在基本形成了春-早秋-晚秋3期饲养制种的生产模式。优点,一是形成原蚕户专业化,原蚕户基本不再饲养丝茧育,控制微粒子病菌的污染源头。二是提高蚕农的收入,稳定蚕农和生产基地,我们3期的种茧收购保护价格80元/kg,特别是早秋饲养对老百姓的收入提高很大,基本是丝茧育的三倍。缺点:一饲养方式以蚕匾育为主劳动力配置要求高,二蚕室蚕具要配置丰富,三是加温和降温的设备都要配齐。

2.2.2 省力化技术

一是优质桑园建设,新建桑园要求土壤适宜,灌溉条件好,引进好的桑品种。提高亩桑产量,提高栽桑、采桑劳动效率。我场新栽桑园成龄后亩桑产值基本达到1万元。二是小蚕专业化饲养,建立小蚕公司,通过小蚕公司共育饲养小蚕到4龄起蚕后出售给蚕农,蚕农专门负责饲养大蚕上蔟结茧出售给蚕种场。三是蚕台育和大蚕十天饲养法。我场目前还是蚕匾育。蚕台育是原蚕生产的发展模式,蚕台育结合大蚕十天饲养法的结合,可大大降低原蚕生产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效益。

2.2.3 专业化、机械化

整个社会的分工是越来越细,我们蚕种生产的趋势也会是分工越来越细,在以后的蚕种生产中,整个生产的流程专业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专业的栽桑、养蚕、制种等工序的分工合作会不断出现。桑园管理的机械化目前是发展的趋势,在养蚕的过程中,温湿度的控制基本已经实现自动化了,在大蚕给桑上的机械化操作值得试验,削茧机以及雌雄分辨机器的不断完善等等机械化的创新为蚕种生产都会带来新的活力。

生产模式的创新也好、技术模式的创新也好,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在蚕种生产技术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生产组织体系相互交叉和相互影响下的结果。在以后的生产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以推动蚕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蚕区小蚕户主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华康2号”在云南红河蚕区的试养与应用
回来(外一首)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可爱的小蚕
可爱的小蚕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
原蚕区血液型脓病的防控经验
汉唐户主资格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