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家蚕新品种试验与推广回顾

2014-01-13 05:28戴建忠陈伟国董瑞华沈炜
蚕桑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海宁市蚕种家蚕

戴建忠,陈伟国,董瑞华,沈炜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

海宁市家蚕新品种试验与推广回顾

戴建忠,陈伟国,董瑞华,沈炜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

本文总结了40年来海宁市推广应用的蚕品种,分析了2008年以来21对农村对比试验家蚕新品种性状与应用情况,创新、繁育、推广了2对新品种,改良应用了3项新技术,提出了品种选育目标与提高蚕种质量的建议。

蚕新品种;试验推广;技术创新

优质高产的家蚕新品种是蚕桑产业重要的物质基础。海宁地区蚕桑生产已有47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海宁蚕丝业发展更快,“蚕利十倍于耕”、“蚕熟半年粮”等说法反映了当时海宁蚕桑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海宁市蚕桑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上世纪50年代全市平均年产蚕茧近2500 t。1969年总产蚕茧超过5000 t,1985年首次超过10000 t,2001年为历史最高的18000 t,蚕农茧款收入达31020万元,蚕桑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4.23%。1978年,云龙大队受到国务院嘉奖。海宁市历史上每次蚕茧产量、质量的提高,与不断更新优质高产的家蚕新品种密不可分,现就海宁市家蚕新品种推广与繁育作一简单回顾。

1 经济发展对品种要求发生转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劳力、土地成本提高,比较效益下降,种桑养蚕积极性明显下降[1]。据统计,2013年与2001年相比,桑园面积、养蚕户数、饲养蚕种、生产蚕茧减幅分别为18.08%、39.94%、67.78%、64.85%,仅张产提高明显,增加9.04%(见表1)。蚕桑产业面临劳动力数量缺乏、结构老化、生产效益偏低等问题。饲养人员除了多数是留守老人外,外出务工的养蚕户只能抽空进行饲养。蚕桑纯粹是一项副业,所谓精心饲养等高标准的要求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加上近年来的工业废气、农药等污染问题防不胜防,所以从农民角度讲对品种的要求上首先是抗性强,其次才是产量高、茧质优。随着城乡统筹、户籍制度改革等农村改革新政策的实施,海宁蚕桑产业将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大调整。

表1 2001年与2013年海宁市桑园面积、饲养蚕种、生产蚕茧对比Table 1 Mulberry field,feeding silkworm and cocoon production comparison of Haining in 2001 and 2013

2 品种试验情况

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科研院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家蚕新品种试验。对优良新品种更是进行多次多期饲养后,逐步推广。

2008年以来,海宁进行农村对比试验的家蚕新品种21对(含不同品系),其中省农科院12对,中蚕所5对,浙大、湖州所、省原种场、绍兴大禹公司各1对,列为繁育并推广的有3对,分别为秋丰×白玉、秋华×平30、明丰×春玉,除了已推广的品种和雄蚕品种外,其他尚未推广14对品种,试养户反映非常好养的有3对,分别为恒丰×富玉和华康2号、华康3号,占21.43%。家蚕新品种除进行对比试验外,有的品种还进行少量多期饲养,如华康2号,只要有蚕种,每期都作了饲养(见表2)。

3 新品种推广情况

海宁市因2001年起实施秋种春养,全年各期都养中丝量种,所以春用种情况不作讨论。海宁近40年来共推广中丝量品种(含春秋兼用种)12对,推广时间在10年以上的有3对,分别是浙农1号×苏12,薪杭×白云,秋丰×白玉;5年或以下的有6对,其中蓝

表2 近年进行对比试验的家蚕新品种Table 2 The new silkworm variety comparison test in recent years

表3 1972~2014年海宁市各品种推广使用情况Table 3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ll varieties of Haining during 1972~2014

天×白云和夏6×夏7[10]两对品种尽管在农村推广中表现较好,但由于在蚕种繁育不理想而放弃继续推广。可以说,秋丰×白玉在繁育推广过程中如不逐步改良,也有可能没有这样长的推广应用时间(见表3)。

4 根据生产需要,在品种选育和繁育技术上的创新

1989年以来,海宁生产的一代杂交种共有14对品种(见表4),近年来更是以秋丰×白玉为主,品种结构比较单一。有的品种尽管在农村推广中表现较好,但由于在蚕种繁育中,原蚕抗病力低、发病较重,导致最后不得不放弃继续繁育和推广。如蓝天(中系)和夏6(日系)。针对繁育中出现的问题,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科研院所的指导下,在品种选育、改良、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试验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表4 1989~2013年海宁市繁育的蚕品种Table 4 The breeding silkworm varieties of Haining during 1989~2013

4.1 组配并推广新品种薪杭×白云

薪杭×白云来源于蓝天×白云和薪杭×科明的重新组合,蓝天×白云第一次繁育1989年春期在海宁市钱塘江蚕种场石井11队,由笔者承担蚁量蓝天×白云为255 g,浙农1号×苏12为260 g的生产任务,蓝天×白云g蚁单产19.26,比浙农1号×苏12高1.32%,但蓝天蔟中细菌病发生较多,损失较大。1991年蓝天发病损失更加严重,已影响到蚕种的正常繁育,经省蚕种专家肯定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调入薪杭雄蛾,第一年繁育薪杭×白云,在农村饲养中,未发生不良表现,在省蚕种公司主导下,通过新品种审定,1994年进行批量繁育和推广。

4.2 改良并推广限性秋丰

秋丰×白玉原品系反交为素斑,正交雌蚕为普斑,雄蚕为素蚕。2002年中秋,因气候多湿造成蚕病发生普遍,而正交的花蚕有发病更为严重的倾向,为此,蚕农喜欢白蚕而不喜欢花白蚕。为满足蚕农需要,我们于2002年中秋,在蚕种专家冯家新教授的指导下,与省原种场合作,通过多次回交充血和纯系分离的育种技术,对限性斑纹进行改良,从2003年一代杂交种饲养情况看,改良后的抗病力明显高于老秋丰[12]。2004年起,海宁推广素蚕品系秋丰。

4.3 雄蚕繁育达到省内较高水平

自从2009年开始繁育秋华×平30,繁育成绩较为理想,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kg茧制种量分别达到3.2张、3.22张和2.92张,繁育成绩达省内较高水平[13]。

4.4 建立与完善秋用品种的春制春用、洗落、黑种保护技术的

4.4.1 研究和应用春制种越年保护新技术

自从秋种春养以来,春用蚕种一般安排在上年秋期生产,但秋期生产存在生产风险大,生产成绩不稳的问题。如2005年秋5龄期遭遇高温多湿虫害严重的不良环境,克蚁单产仅为11.34张,不到常年的一半,导致蚕种缺口达8万张;2006年中秋发生大面积中毒,损失约1/3。所以从2007年开始,进行秋用品种的春制种越年保护试验[14],在确认对能达到蚕种质量要求的情况下,于2008年春期生产中全面推广。以后对各品种进行试验并逐步推广,主要应用品种:秋丰×白玉,秋华×平30、明丰×春玉。

4.4.2 研究和应用滞育卵洗落保护技术

春制越年蚕种常规保护一般采用蚕卵产于上浆夏布上后悬挂在保护室内进行保护,直至冬季浴洗,它有占用空间大,蚕种易发霉的缺点。而散卵保护技术,具有占用空间小,蚕种清洁不易发霉的优点,但也有洗落、翻卵过程中受机械刺激作用导致胚子活化,从而使孵化率下降。为了既改善蚕种的保护环境,提高房屋设备利用率,又确保蚕种质量,我们把应用洗落保护技术,调整保护标准作为研究重点。2007年开始,进行夏季洗落保护技术应用,主要对夏秋期保护温、湿度作了适当调整,使蚕种孵化率达到质量标准。在试验、实际应用、调整完善的基础上,2009年3月,制定了海宁市地方标准DB330481/ T032-2009《桑蚕种滞育卵洗落保护技术规程》。2007~2009年春制春用蚕种实用孵化率分别为99.45%、98.99%和99%。通过秋用蚕品种春制春用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充分利用春期良好的气候和叶质,在原蚕区基本稳定、生产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实行春期一次制种,秋期生产只作为春期生产量不足时的补充。这样既可避免秋期蚕种生产的风险,又能有效规避蚕种供应风险,确保蚕种供应的安全。2007~2009年,生产春制春用蚕种分别为5.38万张、9.90万张和7.89万张,占全市春期蚕种供应量的45%、100%、79.46%。确保了我市春蚕种的供种安全。

4.4.3 研究和应用黑种冷藏浸酸技术

2011年,针对两秋蚕种订种量远远超过预期,在省蚕种质检站的帮助指导下,在原来入库5.5万张的基础上,又增加冷藏2万余张蚕种。黑种冷藏浸酸技术作为常规冷藏浸酸技术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可避免常规冷藏浸酸种入库过多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在秋期需种量明显高于入库量的情况下,可作为应急处理的有效手段之一。该项技术的应用,在生产上具有极大推广价值[15]。并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一是应用品种多,涉及3个品种;二是对同批次蚕种用不同处理方法对蚕种质量影响进行了比较;三是首次提出了应用该技术会出现胚子发育偏迟的情况,对生产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5 讨论与建议

5.1 关于新品种选育方向

5.1.1 抗性强

在目前劳动力紧张,饲养人员以老年人为主的情况下,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差,消毒防病意识淡薄。新蚕品种如果产量高,抗性低的情况下,如遇到不良气候、环境条件时,往往会诱发蚕病,造成较大损失,高产性能就不能充分体现。即使在春期气候叶质条件相对较好的情况下,因农药等污染造成蚕病和中毒现象时有发生,曹锦如提出的四个蚕新品种选育方向中[16],笔者认为海宁应以抗性特强、茧丝质较好并适合粗放饲养为首选目标,建议在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时可增加家蚕新品种对血液型脓病的感染性试验,并在品种介绍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5.1.2 繁育性能好

一要kg茧制种量高。有利于提高蚕种场对新品种繁育的积极性,这项指标也是原种抗性、健蛹率、交配性能和产出率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二是有利于省工省力、提高蚕种质量。如双限性斑纹品种的育成,极大地降低了削茧鉴蛹的劳动强度,有效提高杂交率;还有象利用性别控制技术,实现原种一方专养雌蚕,另一方专养雄蚕的新型单交蚕种生产模式,可免去杂交种生产中的雌雄鉴别环节,提高蚕种生产效率和杂交彻底率。当然,优良品种还要适应自动缫对品种茧丝质的要求,切实平衡好蚕农、蚕种场、丝绸公司各方利益。

5.2 关于提高蚕种质量

近年来,随着东部地区蚕桑产业萎缩和蚕种行业体制改革,一线技术力量相对薄弱,蚕种质量也呈降低趋势,这对新品种推广,保护蚕农利益是十分不利的。历史上,我省蚕种质量在全国还是有较高知名度,但最近,已连续两年在农业部蚕种抽检中有成品卵检疫不合格批次,还有孵化率、杂交率偏低等等,这些有的是技术问题,还有就是管理问题。

在管理上,明确主体责任,蚕种质量优劣在经济效益上得到体现。

在方法措施上,从考虑操作性强的角度讲,在目前蚕种质量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可参考江苏、四川[17]等省的办法,对成品卵检疫指标可作为必检项目进行操作,也可起到规范生产单位进行母蛾自检的行为。本来蚕种生产单位进行母蛾自检,可以对毒率高的蚕种自行淘汰,降低冷藏、浸酸、保护等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控制污染,降低蚕种毒率。如果自检目的是为了选择送检样本,就会出现母蛾样本与成品卵样本检疫结果不对应的情况。

在技术上,要对微粒子病防控还需深入系统研究,如在微防药物的研究选择上,现有漂白粉、消特灵、三氯异腈尿酸(强氯精、消力威)等多种药剂,到底哪种药剂既使用方便,又微防效果好,最好有个指导性意见。在成品卵检疫上,对操作方法、规范、技术上作进一步完善。在微防药物对蚕种质量影响作系统评价。象蚕用多菌灵粉,不但在防微效果上有疑问,还对孵化率产生明显影响[18]。

[1]陈伟国,董瑞华,戴建忠,等.海宁市蚕桑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蚕业,2006,27(3):88~90.

[2]戴建忠,郁志华,钱银川,等.家蚕新品种浙凤1号农村生产试验简报[J].蚕桑通报,2013,44(3):23~24.

[3]戴建忠,董瑞华,陈伟国,等.家蚕新品种“华康2号”农村生产试验[J].中国蚕业,2014,35(4):~

[4]戴建忠,朱浩龙,姚新法.桑蚕新品种丝雨3号农村饲养调查[J].中国蚕业2011,32(3):18~20.

[5]朱浩龙,戴建忠,钱银川,等.银丰×玉珠农村饲养调查[J].蚕桑通报,2011,42(2):38~41.

[6]戴建忠,朱浩龙,姚新法.桑蚕新品种华东×春晨农村饲养调查[J].中国蚕业2009,30(4):26~28.

[7]汪伟萍,吕炳岚,朱坤林,等.雄蚕新品种秋华×平30在我市的饲养比较试验[J].蚕桑通报,2004,35(1):45~46.

[8]戴建忠,朱浩龙,姚新法.桑蚕新品种恒丰×富玉农村饲养调查[J].中国蚕业2010,31(2):9~12.

[9]戴建忠,汪伟萍,吕炳岚,等.雄蚕新品种限7×平48试养初报[J].蚕桑通报2009,40(2):27~28.

[10]戴建忠,高仁甫,陈凌云.桑蚕新品种夏6、夏7与薪杭、白云繁育比较试验[J].蚕桑通报2000,31(1):27~28.

[11]戴建忠,陈伟国,董瑞华,等.家蚕新品种明丰×春玉的生产比较[J].蚕桑通报,2014,45(2):30~32.

[12]吕炳岚,戴建忠,汪伟萍,等.蚕品种秋丰(改)×白玉农村比较试验[J].蚕桑通报,2004,35(2):39~40.

[13]章仲儒,徐沈英.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J].蚕桑通报,2009,40(4):31~32.

[14]章仲儒,戴建忠,葛小兴,等.改进蚕种保护技术实现全年蚕种春繁为主[J].蚕桑通报,2010,41(2):61~62.

[15]戴建忠,何恩洁,陈灵方,等.黑种冷藏浸酸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J].蚕桑通报,2012,43(1):32~33.

[16]曹锦如.浙江省桑蚕新品种的选育方向[J].蚕桑通报,2002,33(1):1~4.

[17]曾华明,吴钢.全面实施蚕种成品检疫[J].四川蚕业,2006,(4):11~14.

[18]戴建忠,董瑞华,陈伟国,等.蚕用多菌灵粉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J].蚕桑通报,2014,45(3):41~42.

Review of New Silkworm Variety Test and Popularization in Haining

DAI Jian-zhong,CHEN Wei-guo,DONG Rui-hua,SHEN Wei
(Haining Se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Haining 314400 Zhejiang,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silkworm variety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Haining city in 40 years.The traits and application of 21 pairs of new silkworm variety in rural contrast tests from 2008 were analyzed.2 pairs of new varieties were innovated,bred,and promoted.3 kinds of new technology were improved and.The breeding objectiv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ilkworm eggs were also put forward.

silkworm variety;test of promo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882

A

0258-4069[2014]04-007-05

戴建忠(1965-),男,浙江海宁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蚕桑技术推广。E-mail:zjhndjz@163.com

猜你喜欢
海宁市蚕种家蚕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浙江省海宁市举办少儿现场书法大赛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浙江省1973年引进家蚕品种名
海宁市优质茧收购的实践与体会
创新原蚕区蚕种生产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