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试验

2014-01-13 05:28张芬陈伟国杨一平孙海燕
蚕桑通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甲胺磷家蚕乙酰

张芬,陈伟国,杨一平,孙海燕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试验

张芬,陈伟国,杨一平,孙海燕

(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 314400)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41.80 mg/L,中等毒性;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喷药桑叶对3龄起蚕无中毒死亡的间隔时间为30 d、25 d和25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未直接喷药的桑叶可使家蚕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死亡,表明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上部桑叶。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用于防治桑园害虫应注意掌握安全间隔时间。

乙酰甲胺磷;毒性;安全间隔时间

乙酰甲胺磷是广谱性杀虫杀螨剂,以触杀为主,兼有胃毒、内吸作用,对人畜毒性比甲胺磷低30倍[1]。随着国家禁止高毒农药政策的实施,乙酰甲胺磷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甲胺磷而被广泛使用。《桑园用药技术规程》中将乙酰甲胺磷列入推荐农药品种,主要用于防治桑象虫、桑尺蠖、桑虱、桑毛虫、桑螟、野蚕、斜纹夜蛾等桑树害虫[2]。乙酰甲胺磷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试验表明[3~4],田间防效达到90%以上,优于50%甲胺磷乳油和60%敌·马乳油。为全面评价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测定了急性食下毒性、熏蒸毒性、内吸毒性和在桑叶上的残毒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农药与家蚕品种

供试农药:30%乙酰甲胺磷乳油(EC,农药登记证号:PD86176-2),浙江嘉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77.5%敌敌畏乳油(EC,农药登记证号:PD85106-2),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家蚕品种:白玉×秋丰,浙江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公司生产。

供试桑树:海宁市蚕桑站试验桑园,强桑1号品种,5年生,低杆养成,每667 m2桑园栽600株;强桑1号1年生盆栽桑。

1.2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测定

经预备试验,将30%乙酰甲胺磷EC稀释成7个等比级差浓度的药液,取适龄桑叶浸入各浓度的药液中1 min,取出后自然晾干,将药液处理后的桑叶置于保鲜盒内,各处理区给入20头3龄起蚕,在(26.5±1)℃、相对湿度75~85%的人工气候箱内饲养,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24 h后改饲新鲜无毒桑叶,继续饲养至4龄饷食,每d调查中毒死亡率。采用DPS(10.15版)统计软件对药液质量浓度对数与幼虫死亡率概率值进行线性回归分析[5],求出致死中浓度(LC50)和95%置信限。

1.3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熏蒸毒性测定

将30%乙酰甲胺磷EC稀释成100倍、1000倍、10000倍和100000倍4个浓度,各取1 ml均匀涂于培养皿内,把培养皿放入容积为60 L(高60 cm、直径36 cm)的聚乙烯塑料桶底部,距桶底40 cm高处的培养皿内放入30头2龄起蚕,以无毒桑叶喂饲;设80%敌敌畏乳油10000倍为农药对照处理,另设清水为空白对照处理,塑料桶用双层盖密封后放置于(30± 1)℃的恒温室内,熏蒸24 h后取出,喂以新鲜无毒桑叶,每24 h调查中毒及死亡率,饲养至3龄起蚕,重复3次。

1.4 乙酰甲胺磷在桑树上的内吸毒性和残毒期测定

将30%乙酰甲胺磷EC稀释成300倍(1000 mg/ L)、600倍(500 mg/L)和1200倍(250 mg/L)3个浓度。内吸毒性试验分为局部喷叶和根灌。

将适量桑枝条的上半部用透明塑料袋包扎隔离,枝条下半部及其余枝条的桑叶分别用3种浓度稀释药液正反面喷湿,待药液干后将塑料袋顶部剪开,并用支架固定,防止未喷药处理的桑叶受污染。

另取盆栽桑,分别将3种浓度稀释药液浇于根部周围泥土,注意不污染桑叶,每盆药液量为500 ml,即乙酰甲胺磷有效成分分别为:300倍(500 mg)、600倍(250 mg)、1200倍(125 mg)。

喷药和根灌处理后间隔一定时间采叶养蚕,分别采摘3个农药浓度的喷药、不喷药和根灌3种不同类型桑叶,共9个组合处理,以新鲜无毒桑叶为对照,每处理30头3龄起蚕,重复3次,饲养至4龄饷食,逐日调查记载各小区死亡蚕头数。

1.5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中毒症状观察

将30%乙酰甲胺磷EC稀释成1000倍(300 mg/ L),取成熟桑叶在药液中浸渍1 min,取出后自然晾干,喂饲3龄起蚕,观察记录中毒症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

采用浸叶法测定乙酰甲胺磷对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毒力回归方程为Y=0.5086+2.7704X(相关系数r=0.9788),LC50为41.80 mg/L(95%置信限为36.16~51.07 mg/L),乙酰甲胺磷对家蚕急性食下毒性中等。

2.2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熏蒸毒性

30 %乙酰甲胺磷EC稀释成100倍、1000倍、10000倍和100000倍4个浓度药液,熏蒸处理2龄起蚕24 h后,更换新鲜无毒桑叶继续饲养至3龄起蚕,均无中毒症状和死亡,发育进度与清水对照处理无差异,表明30%乙酰甲胺磷EC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而对照农药80%敌敌畏EC稀释成10000倍浓度药液熏蒸处理2龄起蚕后,24 h内全部死亡。

表1 30%乙酰甲胺磷EC在桑树上的内吸毒性和残毒期Table 1 Toxicity performance of 30%Acephate on mulberry

2.3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内吸毒性和残毒期

从表1可以看出,30%乙酰甲胺磷EC的3个稀释浓度直接喷药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300倍药后30 d无中毒死亡,600倍和1200倍均在药后25 d无中毒死亡;同一株桑树上不直接喷药处理的桑叶喂饲3龄起蚕,药后1 d,3个浓度处理均无中毒死亡,300倍和600倍药后5 d部分死亡,1200倍药后10 d部分死亡,药后25 d时3个浓度处理均无中毒死亡;表明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叶内吸并在树体内传导,但受生物稀释作用使其毒性明显下降,死亡率均显著低于相同浓度直接喷药处理的桑叶。

30%乙酰甲胺磷EC3个浓度稀释药液500 ml根灌盆栽桑,300倍药后30 d采叶喂饲3龄起蚕的死亡率仍达100%,直至药后55 d时才无中毒蚕;600倍药后50 d、1200倍药后35 d才无中毒蚕;表明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根内吸向上传导,使上部未喷药的桑叶带毒。与相同浓度药液直接喷洒桑叶,土壤根灌处理的残毒期明显延长,这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乙酰甲胺磷在土壤中降解比较缓慢,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不断向叶部传导;二是盆栽桑土壤根灌处理的用药量大于桑叶直接喷药的叶面受药量,3个浓度药液根灌处理1d后采叶喂蚕的死亡率均达100%,表明在桑树内的传导作用迅速。

2.4 家蚕的中毒症状

给3龄起蚕喂饲30%乙酰甲胺磷EC1000倍(300 mg/L)浸渍处理的桑叶,很快表现出中毒症状:头胸抬起、摇摆不停,身体翻滚,狂躁乱爬,大量吐液,胸部明显膨大,腹部缩小,伴有脱肛。

3 小结与讨论

3.1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中等

本试验测定了乙酰甲胺磷对家蚕3龄起蚕24 h的LC50为41.80 mg/L,属中毒级,略高于陈丽萍等[6]测定的乙酰甲胺磷对家蚕2龄起蚕96 h的LC50为24.7 mg/L,差异与供试蚕龄和添毒时间有关。

3.2 乙酰甲胺磷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

30%乙酰甲胺磷EC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喷雾处理的桑叶,分别在喷药后30 d、25 d和25 d采叶喂饲3龄起蚕无中毒死亡,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与陆忠恒等[3]、曹宁宁等[7]的试验结果相近,但明显长于席体仲等[8]测定的40%乙酰甲胺磷EC800倍16 d的残毒期。

3.3 乙酰甲胺磷具有一定内吸传导毒性

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上部未喷药的桑叶,通过桑叶内吸传导因但受生物稀释作用,生物测定表明其毒性显著低于下部直接喷药处理的桑叶。通过桑根内吸向上传导,使上部未喷药的桑叶带毒,因在土壤中降解较慢,毒性残留明显大于桑叶直接喷药处理。应防止大量药液污染桑园土壤。

3.4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急性食下毒性与常规使用浓度1000倍(300 mg/L)之比为7.18倍,参照毒性比评价法可认为对家蚕有高风险性[8]。

常规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与曹宁宁等[7]的试验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急性毒性中等,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无熏蒸毒性,常规浓度下内吸毒性较低。据此认为,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安全性风险可控,用于桑园害虫防治时重点注意掌握安全间隔时间。

[1]屠予钦主编.农药科学使用指南[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19~2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桑园用药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陆忠恒,庄卫武,杨建.30%乙酰甲胺磷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对家蚕毒性的试验初报[J].江苏蚕业,2003,25(1):52~53.

[4]邱小明,石伟林,何婀妮.几种桑树登记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J].江苏蚕业,2010,32(3):59~60.

[5]唐启义,冯明光.DPS数据处理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27~330.

[6]陈丽萍,赵学平,吴长兴,等.乙酰甲胺磷对环境生物的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J].浙江农业科学,2009,(4):771~774.

[7]曹宁宁,何成才,袁桂阳,等.桑园常用农药残毒期及家蚕中毒试验[J].四川蚕业,2011,(2):22~24.

[8]席体仲,龚大刚,袁桂阳.不同农药对家蚕的残毒与中毒试验[J].四川蚕业,2009,(1):18~20.

[9]王利静,胡玲玲,胡翠琼,等.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9):12776~12777.

Toxicity and Safety Test of Acephate on Silkworm

ZHANG Fen,CHEN Wei-guo,YANG Yi-ping,SUN Hai-yan
(Haining Se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Haining 314400 Zhejiang,China)

The LC50of Acephate on Silkworm of 3 instar was 41.80 mg/L,which indicated moderate toxicity.However,it was non-toxic on silkworm in the conventional concentration.The 30%Acephate was diluted by 300,600,1200 times separately,and the dilutions were sprayed on the leaves or irrigated on the roots.The time intervals of no toxic death were 30 d,25 d and 25 d separately when the dilutions were sprayed on the leaves.And there were also dfferent de⁃grees of poisoning death of silkworm when the dilutions were irrigated on the roots,which means Acephate could be transferred to the leav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afe interval time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when Acephate was used to control mulberry pests.

acephate;toxicity;safe interval time

S884.9

A

0258-4069[2014]04-012-03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1R50028-19)

张芬(1979-),女,浙江象山人,技术员,主要从事蚕桑技术推广工作。E-mail:zhangfen0505@hotmail.com

猜你喜欢
甲胺磷家蚕乙酰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电子束辐照对乙酰甲胺磷的降解效果研究
乙酰甲胺磷及其代谢物甲胺磷在水稻上的残留试验研究
浙江省1973年引进家蚕品种名
HPLC测定5,6,7,4’-四乙酰氧基黄酮的含量
反式-4-乙酰氨基环己醇催化氧化脱氢生成4-乙酰氨基环已酮反应的研究
N-(取代苯基)-N′-氰乙酰脲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