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永毅
大数据时代推进国防动员建设改革的思考
邓永毅
大数据是指规模远远超出传统数据库的海量数据集合。应用大数据工具,可从各类型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信息,进而极大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大数据的潜在战略价值,时刻关注其前沿技术,加快推进其实际应用,确保在大数据开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赢得国防动员建设的主动权。
国防建设 大数据 国防动员
作者:邓永毅,重庆警备区司令部军务动员处处长,上校
大数据作为规模远远超出传统数据库的海量数据集合,包含数据感知、收集、存储、分析和共享系统。应用大数据工具如云计算技术,可从各类型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信息,进而极大提高决策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国防动员建设需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和挑战,高度重视其潜在战略价值,时刻关注其前沿技术,加快推进其实际应用,确保在大数据开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赢得主动。
一切事物,如果不能量化,就不能真正理解、控制、改变它。在大数据时代,人类头脑无法记忆、理解的复杂情况,数据可以帮忙解读其中含义;过去难以掌控的未知因素,数据可以给出精准的预测。此外,数据还能弥补人们对直觉的过分自信,减小个人经验与偏见对知觉的扭曲程度。作为为军队建设和打赢战争服务的国防动员建设,毫无疑问要伴随时代前进的节拍打上数据化的烙印。
开创以数据为中心优化国防动员建设战略体系的局面。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后仅9分钟,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就立即发布了详细的海啸预警,随即通过海洋传感器获得的实时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快速做出了海啸影响模型并发布于YouTube等网站。以数据为依据搭建的海啸预警体系折射出经济社会的大数据建设,将被提升为国家的战略重点而加以推进。新形势下国防动员建设也将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系中被“大数据化”,宏观的建设体系将被丰富与优化,将开启一个国防动员建设的新局面。
提升为急时战时国防动员提供强大预见性决策的优势。沃尔玛超市通过对大量营销管理数据的分析,发现消费者在购买啤酒时通常会捎带购买尿布。此前,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商品常被一起购买。于是,超市根据购买者在商店所穿行的路线、购买时间和地点等非结构化数据信息,确定了两种商品的最优上架布局,将它们摆在临近的位置,结果二者的销售量双双大增。同理,可通过对应急应战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处理,从中分析提取有价值信息,优化实现实时感知、同步认知甚至超前预知,建立起以各民兵分队、预备役部队等力量在环境任务中数据共享为基础的预见性决策支持系统,完成由数据优势向决策优势的转化,压缩指挥、决策、行动周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极大提高快速精确高效实施一体化动员的能力。快速精确运用各种武装力量、精确分配各种救援力量、精确投送是未来作战的必然选择。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指挥中心根据预测的动员需求,迅速从动员资源数据库中找出最佳的动员对象及其相关信息,以便在前方战场反馈具体动员任务需求时,使动员行动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准确的手段做出反应,最终实现应急应战需求与动员保障的紧密结合,达到动员的快速精确一体化,既节约了资源,又满足了应急应战之需。例如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可第一时间分析灾区人员资料、住房条件、地貌、地理环境、平时易发自然灾害的分布情况、道路情况、灾害破坏力度、次生灾害历史记录等数据,利用大数据的相关性,预测得出宜派遣军兵种类型、人数、方式以及应携带的物资装备等,明确各抢险救灾部队具体作战任务,使指挥高效一体、行动快速精确。
大数据资源“量”的支撑才能实现决策“质”的跃升。但既有的技术架构和路线已无法高效处理如此日益“爆炸”的数据。由于涉及领域多、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导致其组织协调难度大。虽然大数据能为获得更深刻、全面的国防动员洞察能力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但也对在国防动员中如何使用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些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难题,既需要技术的突破,更需要突破观念、思路和模式阻力。
大数据应用于国防动员的指导理念尚待确立。21 世纪的“数据”相当于 20 世纪的“石油”。世界军事强国对数据的重视由来已久,但传统上将其功能定位于“决策辅助”,而大数据战略则将其功能升华为“决策支持”。2012年5月,联合国发布《大数据开发:机遇与挑战》报告,得到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积极响应。同年,美国发布《大数据研发倡议》,正式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美国国防部则以每年投入约2.5亿美元建设经费的超常举措,将大数据建设提升为美军战略重点加以推进。我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一直受到普遍理解和重视。大数据时代,信息系统已超越业务功能实现的一般阶段,发掘数据价值将成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最终追求。目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重程序、轻谋略,重流程、轻数据的现象仍然存在,与大数据的时代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用大数据理念指导军地双方的筹建工作,在国防动员建设各个阶段、各个层面合理规划、科学分配,高效收集、处理、共享以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在海量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
大数据应用于国防动员的技术支撑亟须完善。大数据平台将是技术高峰,这个平台可能是计算平台、传输平台、存储平台、交互平台等等,具有高通量、大容量、高效能、可扩展、网络化、高并行化处理等特点。由于现有国防动员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技术难以满足大数据需求,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能力较弱,所以,运用大数据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必须广泛使用地方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在与地方信息产业单位签订协议基础上,广泛开发利用新兴网络技术、高性能计算机和软件数据库,构建“需求分析→业务模型→数据模型→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总结反馈→数据分析”的应用模型;通过引进、嵌入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大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网络技术理念,使大数据具备普遍较强的计算能力;对个别大型网络的核心路由节点,要使用自主开发、保密性强的大型计算机,作为国防动员大数据的战时计算咨询服务器,强化其战时安全保障功能;要建立国防动员软件数据库标准体系,制定软件和数据库开发的法规标准,着力规范软件数据库开发应用的立项、研发、定型及服务等活动,为打造实用的国防动员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撑。
大数据应用于国防动员的使用管控必须加强。除了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在大数据时代需要面对的挑战,还有数据的开放。随着数据的增多,组织面临着更为复杂的风险,要遵守更多协议规定,传统的数据保护方法常常无法满足。大数据应用于国防动员建设,需要满足信息高度开放和互联,同时能够兼容不同类型的系统,这种高度的开放性和互联性将对信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要建立软件硬件兼备的认证手段,对各级动员部门、部队综合保障系统、后方基地工厂、综合运输平台等接入节点设立规范完备的“软认证”手段,具体包括身份认证、口令认证、指纹认证和第三方数字签名认证等多种方式,确保使用的客户需要通过合法身份接入大数据系统,同时提供权限管控,限制接入客户的资源使用范围,并在事后提供全程日志审查。同时,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国防动员数据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设和完善国防动员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堵塞系统安全漏洞。
古往今来的武装力量动员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战争对作战力量的需求,将最需要的力量资源在最需要的时候及时补充到位。通俗地讲,就是需要什么补充什么、需要多少补充多少、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补充、什么地方需要补充到什么地方。大数据的应用推广,为以事实为基础、以数据为核心的精确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将极大地改变国防动员和作战行动的既有时空运动关系。
重新审视国防动员与战争的关系。通过美军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中的动员变化发现,美军的动员活动开始变得“精确”了。这说明在信息能力的支持下,美军已经能够准确、实时地掌握作战系统的损耗及战争需求信息,能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量化分析得出需要的动员供给量,并按需要进行适度的动员。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即时的数据传输、快速的机动条件,为国防动员与作战行动全时、全域一体互动奠定了基础。通过系统的国防动员潜力调查等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在国防动员中能实时或近实时地反映动员需求,能判明作战单位对力量补充需求的数量、种类、规格、方位以及需求的发展变化,做出有效的预测;能自动根据资源分布的实际产生优先方案并控制国防动员活动的过程,对动员的效能迅速进行评估,提出调整措施并付诸实施,使国防动员与作战行动真正实现整体联动。国防动员将不再自成体系,也不再以缓慢的节奏按预定计划分批次进行,更不再只是“服务战争”,而是由服务战争向牵引、服务战争一体转变,即“由要我做什么向我能做什么”转变,上升为一种与作战互动的行动。
系统设计国防动员的体系结构。目前,虽然国防动员法规对各级的职责给予了分工,但对军地双方相关机构应担负的建设责任和施行责任区分不具体、难把握,致使国防动员建设在落实中难以得到有效法制保障,部分省区国防动员体系建设相互不衔接、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例如,根据国防动员建设规定和建设标准,省区各级都要将公安、消防、武警、气象等系统有效整合,以达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应急高效的目的。然而,目前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职责不清楚、关系不顺畅、指挥手段落后等问题造成现有的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现有设备无法兼容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因此,要适应信息资源对大数据的高度依赖,必须加大对军事与经济、人力与物力、军队与政府、中央与地方现有国防动员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完善国防动员大数据的综合协调机构,加强对大数据国防动员建设的协调和指导。要设立国防动员大数据办公室,制定规划、方案及标准等,建立完善军地各部门、各系统、各行业国防动员数据通用体系;要依托国家、省(区)市国动委相关成员单位,集中力量构建各级大数据建设发展协调机构,为国防动员大数据发展创造条件。
重新建构国防动员的运行机制。近些年来,我国国防动员信息化建设围绕增强平战转换能力、提高动员速度,做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存在信息采集标准不统一、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平台接口不相融、信息分析能力不达标等问题。对此,要在完善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两方面的运行机制完善工作。一方面,建立互联互通数据平台,线上通过在各动员机构指挥监控中心开设专用宽带线路,搭设平台,实时指挥,及时沟通交换信息;线下加强同地方政府的联系,疏通工作渠道,加强与作战部队的联系,科学制订动员规划,加强与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摸清和核实动员潜力。以此整合军地现有信息资源和信息渠道,逐步实现国防动员各办事机构、党政军机关有关部门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大数据条件下战场的透明度增强了,对行动的保密要求更高。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通过在监控终端安装专用软件平台、设置多层密码认证、对动员敏感信息进行多次加密、详细记录用户操作日记等方法手段,设置提高信息安全等级,做到安全无漏洞、操作无疏漏、传输无纰漏,确保动员指挥的准确性、快速性。
科学确立国防动员的抓建思路。大数据再怎么大,也只是一种客观现象,必须通过人的思维分析判断决策才能转化为有用的信息。面对大数据发展,应不断增强认识和研判力度,化时代的挑战为机遇,用创造的机遇助建设,推进国防动员建设的深入发展。一是搞好顶层设计。大数据建设,关键性工作是数据采集存储技术的改造、实时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等,因此,应把国防动员信息网络建设纳入地方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人才队伍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可利用基于网络战分队、信息网分队等队伍尖端人才,组建集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和预测于一体的常态化分队。二是注重基础建设。大数据需要有大量的数据源,各级、各单位国防动员大数据根本上要实现互联互通,达到资源共享。要着眼国防动员“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任务要求和“军民一体、平战一体、技术一体”的资源配置,强化建立专项数据系统,如交通、能源、医疗、气象、自然灾害等专题建立基础数据仓库,为国防动员大数据发展提供支持。三是深化军民融合。形成军民一体保障合力,建立军民大数据体系,是提高国防动员保障能力的战略选择,也是切实满足应对国家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以及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客观需要。因此,要深化军民数据机构之间的协作,充分利用地方的技术优势,促进数据分析成果向军事用途的快速转化。
(责任编辑:伍锡星)
结合实际形成实现强军目标新思路 加强省军区部队战斗力保障力建设
编者按: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提出后,军委总部要求各级确立各领域的发展目标,加强统筹谋划,确定具体建设标准、实现路径和评估体系,拿出实现党的强军目标规划图和展开图。湖北省军区围绕实现党的强军目标展开了深入的对策研究,结合实际提出了践行党的强军目标的基本思路:紧贴复杂严峻、多元多变的安全形势,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部队听党指挥的前提下,积极推进战备训练实战化、指挥手段信息化、建设管理正规化,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提高打胜仗保障打胜仗能力,确保有效完成快速动员与应战应急任务(简称“三化一融合”加强战斗力保障力建设)。现摘编其中五则,供研究参考。
E25
A
1002-4484(2014)-11-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