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宁, 刘 伟, 刘佳妮
(装备学院装备指挥系,北京101416)
新时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思考
何海宁, 刘 伟, 刘佳妮
(装备学院装备指挥系,北京101416)
新时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分析了新时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的主要需求,确立了新时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新时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应把握的重点。
新时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由军队内外各种装备保障力量构成的有机整体。随着联合作战与保障方式的强力变革和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和装备联合保障体制的健全完善,以及国家层面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1],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深化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研究,建立完善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要、具有我军特色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对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做好军事斗争装备保障准备、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作为作战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装备保障能力的主体和根本。其建设总是随着作战方式的变革、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作战对装备保障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1.1 提升装备联合保障能力的需要
从保障与作战的关系来看,装备保障服从并服务于作战需求,从而决定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作战需要来展开。未来作战需要什么样的装备保障,就必须建设什么样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具有体系对抗、整体保障的显著特性,促使装备保障力量由单一军种运用向联合统筹运用转变。联合作战需要联合保障,已经成为世界军事强国实施装备保障变革的普遍共识与实践指南。例如,2008年7月,美军修订颁发了新版后勤顶层条令,其名称由“联合作战后勤保障”改为“联合后勤”,凸显了后勤联合的重要性[2]。
装备联合保障能力的形成固然离不开战略战役指挥层面的统筹谋划与整体思维,但最终要落实到战术层面的装备保障行动上,显然也离不开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支撑。多年来在军事斗争装备准备的实践中,我军对装备联合保障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探索与实践,并在现行体制条件下通过联合战役装备保障训练实践,战略战役层面基本形成了装备联合保障的思想共识与统一筹划,并研究了以“通装统保、专装自保、同装互保、军民联保”为指导的装备联合保障体制机制。随着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健全完善,装备联合保障体制机制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落实,也必将促使装备保障力量体系随之进行调整改革,以从根本上形成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整体保障需要的装备联合保障能力。
1.2 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需要
从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关系来看,军队装备保障建设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防科技工业实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决定了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必须始终遵循国家发展战略,促进自身创新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是新时期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美军利用民间力量为军队提供装备保障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国的前列,并在多场局部战争中进行了实践。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颁布了《2009年武器系统采办改革法》,强调在重大武器系统使用与保障阶段有效开展竞争,参与维修保障竞争的承包商将不局限于研制与生产阶段的承包商,体现了美军进一步加强采办竞争尤其是使用保障阶段竞争的改革思路[3]。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仅从源头上要实现武器装备建设发展与管理保障的有机衔接,而且从根本上要实现武器装备从生到死的全系统全寿命管理保障。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军队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就保障而保障的单一模式,促进了军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向武器装备发展领域深层次、全方位的延伸与拓展。从某种程度上讲,军民联合式的装备保障不再仅是军队装备保障力量的数量规模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加强,也不仅仅是其比例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与优化,更为关键的是装备保障力量在武器装备发展之初就相应得到系统性的设计和体系性的固化。
1.3 破解装备保障力量现实矛盾的需要
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来看,事物本身固有的矛盾问题是促进其发展的内在动因。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必须始终要把破除解决自身存在的固有的矛盾与问题作为调整改革的发力点。
经过数十年武器装备的发展建设,特别是在近十年军事斗争装备准备建设的大力推动下,我军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各军兵种初步形成了满足本军兵种需要的装备保障能力,基本满足了部队战备、训练和应对重大军事行动等装备保障任务的需要。但由于受联合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建设管理等方面体制性障碍的影响与制约,现有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与问题。各军兵种装备保障建设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军队所属装备保障力量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军内外装备保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装备联合保障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装备保障建设投入大、整体效益不高,联合保障能力弱;新型武器装备列编速度快、装备保障配套建设相对滞后,老旧装备保障力量冗余、新质装备保障力量短缺等等,诸多与信息化武器装备建设发展和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与问题日益突出。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只有通过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才能实现创新发展。
如前所述,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既要服从于作战需求的牵引,也要服从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还要立足于装备保障建设既有的客观现状。在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背景下,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应坚持“作战牵引、系统设计,军民融合、集约高效,聚焦能力、优化整合”的基本原则,构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战略、战役、战术“三级衔接”,现役力量、预备役力量、动员力量“三位一体”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
2.1 作战牵引,系统设计
作战牵引是装备保障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联合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样式,其目的的统一性、力量的多元性以及保障的复杂性客观上要求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必须形成一个层级衔接、能级递进、互补融合的有机整体,以利于装备保障能力的统筹运用与精确释放。对应于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整体性,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必须突出系统性设计,坚持与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任务相适应,统筹规划战略、战役、战术装备保障力量的层级结构;坚持与装备保障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相一致,严格区分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管理的职责;坚持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相协调,合理确立军兵种、军地装备保障力量的规模比例,改建并举、整治同施,从根本上夯实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物质基础,为实现保障与作战的有机结合奠定基础。
2.2 军民融合,三位一体
军民融合是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形成的推进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运用军民融合式战略思想推进军队装备保障建设发展,是当今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实施保障变革的通行做法[4],也是我军装备保障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作为军队装备保障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机遇,与作战力量和武器装备发展相适应,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的协调机制。既要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建设成果,有效吸入地方装备保障资源,完善预备役、地方动员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减轻军队装备保障负担,也要坚决贯彻落实武器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管理保障的思想原理,强化军队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与武器装备发展建设的同步论证和一体化设计,从源头上确定军队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需求,打牢军队核心装备保障能力基础,确保建立现役力量、预备役力量、动员力量“三位一体”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为实现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奠定基础。
2.3 聚焦能力,优化整合
提升装备保障能力是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装备保障力量体系调整改革的成与败,体现在装备保障能力的增与减。装备保障能力增,则调整改革成功、进步;装备保障能力减,则调整改革失败、倒退。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作为装备保障能力的承载主体,其建设必须以能力为导向,坚持军队核心装备保障能力与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发展的有机统一,调整组合现有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引进吸收地方装备保障力量资源,优化装备保障力量规模、结构、比例和布局,创新装备保障力量编成模式,为实现装备保障能力与装备保障需求的有机衔接奠定基础。
作战牵引保障,需求主导建设。着眼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特点与要求,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应与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要相适应,与装备保障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相一致,遵循“能力向下聚焦、建设向上集约、提高综合效能”的基本思路,统筹把握战略、战役、战术三级装备保障力量建设的重点。
3.1 立足统筹,增强战略装备保障力量全域支援保障能力
战略装备保障力量是指由总部、军种掌握和使用的装备保障力量[5]。与总部、军种装备保障统筹职能相对应,战略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应当按照区分职能任务、优化力量布局的基本要求,统筹各战略(战区)方向装备保障需要,与战略投送力量相协调,主要以固定基地的形式分别组建战略后方装备储供实体和军种装备大修实体,重点突出战略储供、投送和后方大修功能,使其具备对各战略(战区)方向的全域支援保障能力。
总部层面的战略装备保障力量主要担负2个以上军种使用的专用装备物资器材的战略储备与供应,以及对军种实施国家层面战略装备保障支援。军种层面的战略装备保障力量主要担负本军种装备物资器材的战略储备与供应,以及装备的后方大修和对各战略(战区)方向军种部队实施远程技术支援。同时,个别军种还应担负其他军种同类型装备物资器材的战略储备与供应,以及同类型装备的后方大修任务,实现通用装备和军种同类型专用装备的统一保障。
美军在总部层面,国防部国防后勤局下辖5个补给中心、6个专业化后勤勤务中心和22个大型补给仓库,编制5万余人,统一负责对分布在国内和海外的三军部队实施通用物资筹措供应;在军种层面,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的保障部门也分别下辖若干大修基地、地区维修中心和保障中心,分别负责本军种的专用装备物资补给与专用技术勤务[6]。
3.2 围绕重心,增强战役装备保障力量区域综合保障能力
在信息化战争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联合作战必将呈现战略决策、战役指挥、战术实施的特点,其保障指挥的重心也必然落在战区层面。与联合作战保障指挥重心相一致,由战区军种负责建设管理的战役装备保障力量也就构成了联合作战装备保障力量体系的重心环节,发挥着承接战略、战术装备保障力量的桥梁纽带作用。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在战区一级建立了集中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中央司令部后勤部,由帕戈尼斯少将统一负责指挥、协调战区各军兵种后勤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对战区各军种后勤力量的统一调配和使用[7]。
战役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应当按照规模与集约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基本要求,充分考虑各军种装备保障实际,理顺与战略储供、装备大修实体之间的建设管理关系,分别组建若干集储供、修理、训练功能为一体的装备保障基地,并实编若干机动保障力量,重点突出战区内装备保障分发配送、机动支援功能,使其具备与战区装备保障相适应的区域综合保障能力。如俄军在其“新面貌”军事改革中,将原武装力量后勤部与原武装力量装备部中负责技术保障的机构合并,构建上至总部、下到部队的“后技合一”的保障体系,计划在军区(舰队)建立34个综合性物资技术保障基地,并为每个军区、舰队组建了2~3个团(营)规模的应急后勤与技术保障力量[8]。
3.3 着眼快速,增强战术装备保障力量一线伴随保障能力
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战斗节奏快、战损消耗大,客观上要求战术装备保障力量必须具备强大的伴随保障能力,能够快速实施战场装备、弹药和器材的抢救、抢修、抢供,恢复和保持部队武器装备的持续作战效能。美军认为,为保障非线式、连续性、适应性作战,战术部队必须具有强大的自我保障能力,即在孤立地区单独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如美军第3机步师的师级后勤支援是由师支援司令部下辖的3个前方支援营、1个保养支援营和1个运输飞机保养连提供。每个前方支援营分别编有2个坦克系统支援队和2个机步系统支援队。每个营最多可同时对2个坦克营和2个机步营实施支援,提供各类物资器材的支援保障[9]。
与信息化条件下战术装备保障的特点要求相适应,战术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应当按照快速机动、精干高效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队属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在某些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主体的作战单元编设专门保障力量,并探索战术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建设与组合化运用的方式,构建基于要素单元动态重组、灵活机动的战术装备保障力量,实现为每一个作战单元、每一项保障任务量身定制装备保障力量,提高战术装备保障力量的运用效率,增强战术装备保障力量一线伴随保障能力。以美军战区陆军保障司令部下属的保障旅为例,保障旅的主要组成单元是旅部营和作战维持保障营。其中,在编制上真正属于保障旅的仅有旅部营,作战维持保障营则为模块化营。当保障旅进驻战场执行维持保障任务时,战区陆军保障司令部会根据其所担负的任务,从维修、供应、运输、装卸载、信息系统管理、分发管理等能力菜单上选择任务所需的能力,组合成一个或多个作战维持保障营,分配给负责执行任务的保障旅,从而避免保障旅携带不需要的能力上战场,实现对部队保障资源最优化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模块化部队的优势[10]。
装备保障力量体系是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体系的基础支撑,也是承载联合作战装备保障能力的主要依托,其建设影响制约因素众多,关系复杂。不同层级的装备保障职能任务各不相同;不同军种的装备保障体系重心不尽相同;不同装备的技术保障作业体系层级各异。只有坚持统分结合,才能确保装备保障力量体系建设成一个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装备保障需要的有机整体。
References)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军报,2013-11-16(3).
[2]徐克洲.外军对作战后勤保障认识的新发展[J].外国军事学术,2013(5):29-32.
[3]吕彬,肖振华.军民融合式装备保障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32-35.
[4]毕京京,任天佑.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3[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13:84-93.
[5]蒋跃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装备保障(学科分册)[M]. 2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60-61.
[6]荆博,王亮,马光普.透析美军后勤体制建设[J].东北后备军,2011(6):16-17
[7]周璞芬.冷战以来美军后勤改革揽要[J].外国军事学术, 2010(9):71-74.
[8]尹红星.俄军后勤体系改革二十年[J].外国军事学术,2013 (5):72-74.
[9]姜川,符晓.美军第3机步师的编制装备和作战能力[J].外国军事学术,1998(8):46-49.
[10]姚红霞.美军作战后勤发展的主要特点[J].外国军事学术, 2012(10):67-69
(编辑:孙陆青)
Consideration on the Equipment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HE Haining, LIU Wei, LIU Jiani
(Department of Equipment Command,Equipment Academy,Beijing 101416,China)
In the new era,the construction of equipment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demands of the equipment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 construction,establish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quipment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 construction,and puts forward the key points which should be grasped during the equipment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era.
the new era;equipment support resources system;construction
E 25
2095-3828(2014)04-0019-04
ADOI10.3783/j.issn.2095-3828.2014.04.005
2014-05-05
部委级资助项目
何海宁(1978-),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装备保障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