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军区司令部 杨大乾 冯海龙 石 宇
抓好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工作的三点意见
黑龙江省军区司令部 杨大乾 冯海龙 石 宇
组织整顿工作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要紧紧围绕能打胜仗的强军目标,突出抓基层打基础、抓秩序促正规、抓创新解难题、抓改革谋发展,努力构建与使命任务相适应、与预编对象分布相一致、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编组布局,夯实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组织基础。
以随时准备打仗、应急的原则引领组织整顿工作。
始终着眼打仗、维稳、救灾需要,围绕有效提升动员能力、及时输送优质兵员,推动组织整顿工作与战斗力建设合拍同步。一要坚持平战对接。预备役部队编兵整组工作,既要服从经济建设,又要为急时和战时快速动员打下坚实基础。优化编组布局,着眼作战任务地域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区域,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形成针对性编组部署,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就近动员、及时到位。坚持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优先编实配强应急队伍,打造过硬的首批动员力量。落实岗位选编,按照预编人员专业特长选择预编岗位,确保编入即可使用。二要注重互补建设。把新型力量建设作为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按照现役部队缺少、打仗必需、地方潜力充足的原则,充分利用民用技术优势,深化军民融合,加强网络防御、航空保障、事故灾难救援、高新技术装备抢修维护等新质力量编组,切实弥补现役部队的短板和不足,实现与现役部队优势互补、功能耦合。三要顺畅编组关系。针对预备役部队与民兵组织、国防专业应急队伍交叉编兵、用非所编、持续出动能力弱等问题,加强与军分区、人武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立编兵整组协调机制,确保组织整顿工作秩序正规。预备役部队要主动向人武部通报编组地域、编兵单位等情况,人武部要按照优先保障预备役部队编组的原则,积极配合预备役部队开展组织整顿工作。预备役部队调整编兵单位应与人武部协商,在建有预备役组织的单位要控制民兵编组规模,确保一兵一职、一兵一岗。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两应”要求的编组模式。适应形势任务要求,着眼市场经济条件下编兵单位利益需求更为强烈、人员流动更为活跃的特点,以创新和改进编组模式为突破口,推动预备役部队整组工作有效落实。一是由集中编组向社会化编组转变。按照均衡编兵单位经济负担的原则,充分挖掘编组地域动员潜力,在行政区划内采取社会化编组模式,尽量压缩急时战时工作任务繁重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关键岗位的编组规模,加大民营企业、高新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编组比重,按照宜班则班、宜排则排、小群多路的思路,哪里有高素质兵员就在哪里建立预备役组织,保证人员在位率、可持续出动率,提高专业化水平。二是由人员编组向全要素编组转变。充分发挥双重领导、双重保障的优势,坚持一手编人员、一手编装备,通过签订租(征)用协议、建立预征预储区域等多种形式,细致落实车辆、油料、粮秣等军民通用装备物资器材和专业应急装备预征预储,确保一旦有事,能够实现人员与装备的同时动员,尽快形成战斗力。三是由静态编组向动态编组转变。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预备役部队基层组织不稳定性增大的不利因素,扭转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一年编一次、编一次管一年的传统模式,深入落实营连长驻营制度,定期与预备役人员所在单位、组织、家庭等建立联系,严格落实外出登记、定期联系、归队汇报等制度,确保预备役人员随时联得上、找得到、召得回。对长期不在位人员,及时调整出队和补充,始终保持分队建制完整。
围绕破解难题、提升质量配套完善政策措施。针对预备役营连编组力量薄弱、组织程序不够规范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提高整组质量。一要加强营连部建设。强化能力素质,集中组织营连长进行组织整顿培训,使其掌握上级精神,明确整组内容、程序、方法和标准,熟练预备役部队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使用,打牢业务基础。健全预建党委(支部),定期召开会议、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发挥好双重领导作用。配套完善办公、生活设施,规范各类软件资料,为组织建设提供可靠支撑。二要严格整组点验。按照“整建制拉动、全要素点验”的要求,以各类应急队伍为重点,围绕预备役营连部正规化建设、官兵相识、“三率”和出动率等内容,深入细致地进行检查验收,切实摸清组织建设底数。三要完善制度机制。加强军地协调,将预备役部队编兵整组工作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体系,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纳入地方领导工作职责,形成预备役部队提需求、人武部搞协调、军地共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加快法制建设,建立公民服预备役相关政策待遇机制,对编兵单位给予优惠政策和扶持,对预备役人员因训练、执行“两应”任务给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予以补偿,对拒不履行兵役义务的人员和单位给予惩处,形成社会依法服预备役的政治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