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强校 成绩斐然

2014-01-10 10:09楚雄师范学院
云南科技管理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云南省培育

楚雄师范学院

优美的校园环境

楚雄师范学院自升本以来,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把提高科研水平作为培育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以项目为抓手,以制度及条件建设为保障,以出成果、出人才、上水平为目的,大力实施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战略,使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学科发展、教学改革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科研工作对提高学校学术水平,提升办学层次及人才培养规格的推动作用显著,学校科研工作实现了跨越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实力增强、水平提升、学科推进、区域辐射、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

科研立项层次不断提高,项目数逐年增加,科研规模不断扩大。升本以来,学校加强了科研项目的组织和策划,于2003年在同类高校中率先实现了国家级项目零的突破,12年来累计承担了国家级项目27项,省部级项目50多项。学校科研项目申报数、立项数、科研经费逐年增加,近十年来累计争取筹集并投入科研经费约4000万元,其中2013年新增科研经费突破1000万元,科研环境、实验条件、人员结构逐年改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投入与产出比不断提高,在光学、生物学、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相关领域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鲜明的科研特色。

重点学科建设工作逐步推进,学位点培育工作起步良好。升本以来,学校把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作为优先工程,不断改善学科条件,增强学科发展能力,学科团队日益壮大,优势特色学科逐渐凸显,实现了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省级立项建设学科零的突破:建成了“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各1个,校级重点及培育学科9个,承建了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十二五”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省级立项建设学科3个(生物学、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已形成了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和支撑的发展态势,形成了学位点学科与支撑学科、传统学科与前沿学科、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并存互长的良性学科生态和省、校分层建设的立体构架。13名学术带头人被外校选聘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科研机构日益完备,服务及整合功能突出。科研平台建设的规模结构日益优化,支撑发展的成效明显。学校承建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云南省高校分子光谱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应用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云南省高校网络与分布式系统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校内设立31个校属科研机构,与省内高校联合共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2个,与地方联合共建研究基地3个,以机构为平台整合校内外力量,大力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学术水平日益提高。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和地厅级政府科研奖励百余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7项(含省科学技术奖3项);共申请国家专利15项,其中获授权专利6项;出版专著、教材及参编参著科研著作百余部;在国内外各类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文艺作品约3000篇,其中100余篇论文发表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核心期刊,10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被国际科技论文三大索引(SCI、EI或ISTP)收录。

科研人才逐渐成长,科研团队实力增强。学校围绕学科发展需要,通过培养与引进,科研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现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云南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团队),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8名,入选人数在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学校建立了科研团队和带头人的校内培育机制,现有校级科研团队培育对象7个(地方文献与语言研究团队、分子光谱学研究团队、彝族历史文化研究团队、植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高原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团队、植物资源学研究团队、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团队),有校级学术带头人19名和校级学术骨干30余名。

学术交流的氛围日益浓厚。学校设立了高端学术论坛“雁峰论坛”,精心组织学术讲座近300场,以学校名义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1次,省级学术会议4次,承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举办“雁山学人讲坛”学术讲座近100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00多人次。中国科学院沈泮文院士、李灿院士、李崇银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先后莅校讲学,活跃了学术气氛,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和影响。

科研机制体制渐趋科学,内外科研环境不断优化。加强了建章立制、规范和繁荣学术活动、改善内外科研环境等各方面的基础工作,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管理制度,照章依规进行科研管理,内外工作关系更加顺畅。通过认真策划和争取各方面支持,使学校组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高校文联组织,云南省第一家高校社科联组织,科技处作为学校社科联、科协和文联办公室,加强师生学术文艺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咨询、培训、评奖、交流等活动,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科学、社科以及高雅艺术普及。

下一阶段,学校将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断推进科研工作,克难奋进,力争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

举办“雁峰论坛”学术活动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云南省培育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