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红
(长沙医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219)
医学院校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教学衔接浅析
肖志红
(长沙医学院 外语系,湖南 长沙 410219)
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是为同一教学目标构建的两个层面,是不可截然分离,相辅相成的。而两者在衔接过程中,存在着师资、教材等种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大学英语;医学英语;衔接
随着我国教育、医疗事业逐步发展并与国际接轨,英语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不言而喻,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医学英语的教学。与这一现象相伴而生,医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渴望与热情也空前高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却一直停滞不前。
传统的普通英语(EGP)的教授方法既费时又不能针对特定的学习目的,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的某些特殊需求。因此,60年代初期,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教学和研究活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职业生活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ESP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自从80年代兴起科技英语热之后,ESP 也开始受到广泛关注。20多年来,我国外语界对ESP在课程设计、教学法、教材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可以说,ESP与EGP一起成为了我国英语教学研究的两大主流[1-3]。
近几年,我国有不少研究者对医学院校开设的基础英语和医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探讨,如“公共英语专业化是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刘明鹤,郭彩艳2011)”[4], “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设想(刘莉,2008)”[5], “新形势下医学本科生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闫秀静等,2009)”[6],“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引入行业英语教学(周璐,2009)”[7]等等。
尽管学者们从医学英语教学改革方面进行各种探讨,但针对基础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的衔接问题的研究却较少。颜妮娜等(2010)在《科技信息》中就“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英语与医学英语衔接探讨”,此研究仅提出了部分解决各院校难题的解决办法[8]。常识(2010)的“浅析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切入点”做了相关研究,但此研究是从高职高专的角度进行探讨的。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的衔接研究是初步的[9]。
(一)学生面临的问题
目前许多院校的英语教学都存在着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脱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前期的基础英语教学把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学生应试能力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并未有效提高,过级后就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再者,医学英语词汇繁多而复杂,拼写与发音困难,语法结构和句型都有其特殊性,和日常英语相比差别大。此外,现在医学英语课程大部分都以教师为中心的纯分析式教学,教师把文中出现的新词进行详细解释,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教学方法单一、乏味。因而学生在随后的专业英语课程学习时感到提不起兴趣,认为跨度太大甚至望而生畏。
(二)教师面临的问题
在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医学英语教学由大学英语教师承担,也有少数院校由医学专业课教师来完成。其中存在不少问题:大学英语教师授课任务繁重,虽英语水平较高,但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讲课时难免力不从心。而专业教师虽然医学专业知识扎实,但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教学方法单一。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的问题
在医学院校,学生课程繁多,而英语课时相对较少,开设时间集中在1-4学期,课时一般安排在36-72学时之间。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占用的时间相对较长,且教材均为公共英语统一教材,涉及医学英语内容微乎其微。医学英语课程的开设通常情况下仅以选修课的方式在高年级开设或基础较好的教改班及卓越班中开设,且大多数采取大班上课。因开课时间晚,课时不足,学生缺乏积极性,教学效果低下。
(四)医学英语教材的问题
当前医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全国没有统编教材,且教材普遍为科普性的专业文章或报刊选读。目前各校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的一些阅读教程。这些教材,从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上来说有所不足,并限制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要使基础英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得以顺利地衔接,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比较法,突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别,突显英语在医学专业中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就教学内容来说,不能过专或过深。在衔接阶段,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全面又有所侧重的原则。医学知识传授过程也应按基础到临床、科普到专业的思路进行。此外,应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语言生动、内容新颖的文章,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医学英语水平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医学英语的教学。由于英语教师普遍不懂医学知识,故语言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医学专业教师一般也难以胜任语言的教学,两者授课时均感力不从心。有鉴于此,医学院校应制定教师队伍的建设计划,为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就外语教师来说,要快速有效地提高医学专业知识,就专业教师来说,应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英语水平。此外,学院应为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来建立横向交流的平台,只有如此,才能使双方在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上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整体师资水平。
(三)调整课程设置与课时结构
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即大学一、二年级,主要为英语基础学习阶段,课程设置仍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主,而四六级只充当考查手段之一,关键是打好基础为后续阶段打好基础。在此阶段,有必要适量引入医学英语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和医学英语相关的词汇和课文,将医学英语的词汇和句型介绍给学生。可适当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词汇学、英美概况等课程,让学生更早接触专业英语,提高学习自主能力。在第5-8学期,为后续英语学习阶段,可开设英语应用文写作、英语病历书写及医学文献语篇分析等专业课程。
(四)加强医学英语教材建设
首先,专业英语的教材不能只限于科普文章和报刊选读,还应有一定的专业英语业务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写、译为主的技能。学生只有接触到全面和完整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改变目前教材存在的针对性不强,语言水平低、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不足的现状,比较好的方法是联合各高校专家,根据学生水平、专业不同来编写教材。教材内容应以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如:求职、推荐信、论文报告等实用性英文或材料写作技巧等。
大学英语是高中英语的升级版,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医学专业英语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英语检索和收集专业文献资料,获取专业信息,拓展专业知识,从事学术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英语教学、医疗、科研及相关活动。为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我们应懂得怎样将基础英语与医学英语融合从而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让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顺利转换成专业学习能力,克服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教学“两张皮”现象。
[1] Cook, Vivian.第二语言学习与教学[M].高远,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2.
[2] Hutchinson T,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UP,1987:26.
[3] 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56.
[4] 刘莉.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与改革设想[J].医学综述,2008(19):3039.
[5] 刘明鹤,郭彩艳.公共英语专业化是高等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J].卫生职业教育,2011(18):55-57
[6] 闫秀静,等.新形势下医学本科生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2009(12):1916-1918.
[7] 周璐.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方向——引入行业英语教学[J].教学园地,2009(24):68.
[8] 颜妮娜,等.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英语与医学英语衔接探讨[J].科技信息,2010(1):175-176.
[9] 常识.浅析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切入点[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8):226-227.
[责任编辑、校对:张朋毅]
Analysi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llege English and Medica English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IAO Zhi-ho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19, China)
Basic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are constructed from two aspects for the same teaching objectives. They can not be completely separated and complementary.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connection, there are teachers, textbooks and other problems. Aim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esented in the paper.
college English; medical English; connection
2014-07-05
2013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13WLH09)
肖志红(1975-),女,湖南益阳人,副教授,从事英语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G642
A
1008-9233(2014)06-00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