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龙
(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蚌埠 233030)
中国梦:实事求是之梦
吴雪龙
(安徽财经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安徽 蚌埠 233030)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着科学的内涵,在它的指导下,中国梦充满着实事求是思想,它是一种实事求是之梦。从中国梦的提出、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和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四个不同视角对中国梦进行解构,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其实事求是的意蕴。
实事求是;中国梦;中华民族;人民群众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气息,并使其成为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表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仅体现对历史和现实的科学认识,而且强调对行动的正确指导。毛泽东同志对“实事求是”作了科学的诠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不仅体现在其本身的应有之义,而且还衍生出与其密切相关的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些思想不仅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还体现着对中国社会现实的尊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按照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内容。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末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丰富为“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清楚地认识中国实际,从而正确地从实际出发,做出符合现实的行动。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理论创新在推动社会发展上占有重要地位。面对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江泽民同志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拓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强调“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鲜明地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只有走在时代前列,把握时代脉搏,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步伐。
进入21世纪,我国步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胡锦涛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要求,进一步基于现实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把“求真务实”纳入其中,这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事物在发展,理论在创新,因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处于动态的变化发展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变化,其内涵也将会进一步充实。
(一)中国梦提出视角中的实事求是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不仅简约而又新颖,同时还渗透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首先,“中国梦”立足于百姓现实而提出。作为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种精神追求,它既没有冠之“思想”的帽子,也没有赋予“理论”、“观念”等头衔,而是一种完全处在解放思想前提下提出的能为广大百姓广泛理解和传播的称谓。“中国梦”的提法充满着亲和力,贴近百姓的话语体系,这就使“中国梦”这一主流和主导价值与平民价值相契合,而这两种层面价值的契合会更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前进。
其次,“中国梦”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硕果。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一个东方文明大国正被吞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两大任务,中国自上而下都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就在这条道路上,产生了一系列的指导思想。从太平天国提出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的天下大同思想,到辛亥革命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都没能指引中国走上独立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把新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拉得更近。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们完成了“三步走”,由温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中国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越来越近。无论何种思想,都是为了使中国走向强盛、民族走向复兴、人民走向幸福,概而言之,就是实现“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使各种指导思想与中国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反映了人民呼声,顺应了时代潮流,是一种实事求是之梦。
最后,“中国梦”坚持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我党形成了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其指导下,我国建立起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都有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凝聚人民之心、指引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前行的思想便呼之欲出。“中国梦”在此背景下被提出,是我们党根据中国当前实际提出的富有时代特征和时代意义之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历史和现实也会不断对中国梦进行科学的检验,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使中国梦始终保持与时俱进。
(二)中国梦内涵视角中的实事求是
中国梦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包括了国家、民族和人民三个层次,即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2]。实现国家富强是实现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前提,只有国家富强,才能促进整个民族振兴,带动人民生活幸福;实现民族振兴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保证,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依赖于整个民族的崛起,民族兴则国兴,民族强则民强;实现人民幸福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根本,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及其民族的振兴强大,立足点则是人民,人民幸福才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根,是中国梦的魂。
中国梦的内涵之所以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三个层次,是源于其对中国现实的深刻把握。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加之清政府的腐败,导致国家衰败,中华民族也远远落后于西方民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八年的抗日战争已使中国满目疮痍,而多年的国共内战又让中国雪上加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从国民党手中接过来的中国可谓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烂摊子”,那时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使国家经济好转,使人民过上好日子。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时至今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总量虽大,但除以13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排在世界第八十位左右。中国城乡低保人口有7400多万人,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几亿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和落户城镇,还有8500多万残疾人。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2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差不多相当于法国、德国、英国人口的总和[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决定了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内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仍是我们党的主要任务,中国梦将其纳入其中是立足当代中国实际做出的正确举措,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执政理念。
(三)中国梦依靠力量中的实事求是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4]。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共圆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5]。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找准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才能使中国梦扬帆起航。中国梦的依靠力量是中国人民自身,这也是其区别于美国梦依靠力量的最大特点。美国梦源于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在《美国史诗》中所说:“不论家世和背景,每个人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都有机会能获得更好、更富裕和充实的生活。”[6]其中心思想就是不论人的出身和阶级,只要来到美国,就会享有同等的机会去赢得财富。这就使美国梦依靠吸引外来人才资源得以实现。美国梦的实质就是在全球推行美国自身的价值观,吸引更多的人来到美国,造福美国,这实际上也反映出美国梦的利己性。美国梦是基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因此,它的实现在本质上只能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历史证明,美国近代的发展是依靠吸引非洲、欧洲、亚洲等地的移民来创造财富,而美国人却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主要依靠吸引外来人才,唯有实干才能兴邦。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立足中国,依靠广大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并将中国梦的成果惠及千百万中华儿女,最终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础之上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过上幸福生活。中国梦依靠人民来实现,当然,由于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所有的华夏民族儿女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而这里的人民不仅包括了传统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还包括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社会阶层;不仅包括中国境内的十三亿中国人民,还包括全球范围内的所有华侨华裔。中国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也正是中国梦所特有的“中国标签”。
(四)中国梦实现途径中的实事求是
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要坚持三个“必须”,即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三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只有三者同时具备,才能使中国梦得以实现。
道路问题一直都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根本问题,走对道路,才能实现梦想。任何道路都没有捷径可言,唯有坚持实事求是,走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成功。这条道路是经过历史检验后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之路,反映了人民的真实意愿,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上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步入谷底,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使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这是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成果。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朝着共同富裕奋进,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基础之上,逐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不仅为中国实现中国梦铺平了正确道路,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作用。这里的借鉴并不是照搬照抄,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了这条道路与中国的无缝对接,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背后的务实主义哲学思想正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可借鉴之处。
如果说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基础,那么中国精神则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撑。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5]。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传承了维护民族独立,热血报效国家的民族精神,从“天下为公”精神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思想,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满腔热血,无不彰显着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改革创新精神同样激励着当代中华儿女奋力前行,以与时俱进为本质的改革创新精神使中国的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正是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立足实际,传递着正能量,才能凝聚人心,成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纽带。
实现中国梦具备了现实基础和精神支撑还远远不够,力量之源才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这便是中国力量。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7]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是真正的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而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正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只有立足人民,依靠人民,回报人民,才能形成强大的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顺利实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梦想勾勒得再美好,脱离了实干就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只有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立足实际,把中国梦融入自己的生活之中,并付诸行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现实,才能让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也正是中国梦实现途径中所秉持的实事求是态度。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1031.
[2]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2).
[3] 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2).
[4] 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
[5]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6] 周显信,卞浩瑄.“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中国梦”的启示[J].探索,2013(2):15-19.
[7]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4).
[责任编辑、校对:王国成]
China Dream: Dream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WU Xue-lo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30, China)
Ideological line of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of CCP has a scientific connotation. Under its guidance, China Dream is full of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thoughts. It is a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dream. Deconstructing China Dream from four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s the suggestion of China Dream, the connotation of China Dream, the power of China Dream and the achieving path of China Dream,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China Dream's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meaning.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China Dream; Chinese nation; the masses
2014-04-17
2013年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ACYC2013048)
吴雪龙(1989-),男,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616
A
1008-9233(2014)06-0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