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

2014-01-09 05:05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肌电图波幅面神经

朱 玉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100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由周围性面神经炎、手术、牵拉、外伤等原因造成,常为单侧发病,严重者会导致面部表情肌瘫痪[1],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因而必须加强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神经-肌电图检测是一种无创伤、客观性评价较高的检查方法[2]。为了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价值,本文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男性48例,女性32例,年龄在1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8±7.4)岁,病程在1~19年之间,平均为(6.8±0.4)年;均为单侧发病,左侧52例,右侧28例,病因:周围性神经炎75例,腮腺肿瘤2例,头颅外伤3例。所有患者均为急性或者慢急性发病,发病前出现面部不适、耳内疼痛等前驱症状,排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

1.2 检查方法

采用KEYPOINT4 肌电图检查仪在患者治疗的第5~7 天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患者取平卧位,患者闭目,温度控制在25℃左右。①对茎乳孔为刺激点,在表面贴上电极,对额肌、口仑匝肌诱发电位的波幅进行记录,并且以健侧作为对照,然后根据潜伏期与刺激点至记录点的距离比值计算传导速度,并用同心圆针电极检测额肌,记录自发电位和运动单位电位的数目,在检测时要注意选择最佳出波位置,要保证波幅稳定。②瞬目反射:记录电极放置在双侧下眼轮匝肌,参考电极放置在双侧眼外眦处,行眶上孔刺激,记录同侧R1 潜伏期、R2 潜伏期和对侧R2 潜伏期波形稳定、重复性好的波形。

1.3 治疗方法

早期给予扩血管和神经营养类药物+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物理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静脉低脂地塞米松10~15mg,用药7~10d。

1.4 观察项目及指标

1.4.1 患侧和健侧神经-肌电图指标 ①诱发电位波幅(AmP):AmP=(健侧波幅-患侧波幅)/健侧波幅×100%,轻度降低:≤75%,中度降低:76%~95%,重度降低:>95%。②面神经传导速度(NCV):轻度减慢:患侧/健侧减少≤15%,中度减慢:16%~50%,重度减慢:>50%。③肌电图(EMG):根据自发电位和运动单位电位数目丢失情况分成:无异常、部分神经源性损害和完全神经源性损害[3]。

1.4.2 瞬目反射 各波潜伏期平均值>正常参考值+2.5 倍的标准差[4]。

1.4.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神经-肌电图正常,面肌运动功能恢复;好转:神经-肌电图和面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无效:神经-肌电图异常,面肌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用()表示,P<0.05 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肌电图

AmP 轻度降低21例,重度降低50例,重度降低9例;NVC轻度减慢22例,中度减慢42例,重度减慢16例;EMG 无异常21例,部分神经源性损害50例,完全神经源性损害9例。患者患侧在额肌、口仑匝肌的波幅和传导速度上明显低于健侧(P<0.05)。结果见表1。

表1 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

2.2 瞬目反射

患侧在R1 潜伏期、R2 潜伏期、R2` 潜伏期上瞬目反射明显高于健侧(P<0.05)。结果见表2。

表2 瞬目反射检测

2.3 治疗和预后

治疗2 个月时痊愈51例,好转25例,无效4例;治疗6 个月时痊愈62例,好转16例,无效2例。其中重度患者中2例无恢复,均为面神经离断,面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测,能够正确评估面神经损害程度,判断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情况[5-6]。本研究中采用选取额肌和口仑匝肌作为检测对象,以茎乳孔为刺激点,通过波幅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的联合检测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准确性。患侧在额肌、口仑匝肌的波幅和传导速度上明显低于健侧额肌:(3.02±1.28)VS(5.89±1.03),(28.71±5.99)VS(39.56±6.21);口仑匝肌:(2.73±1.05)VS(5.73±1.24),(25.03±6.74)V(S38.79±5.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检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检测后患侧在R1 潜伏期、R2 潜伏期、R2 潜伏期上瞬目反射明显高于健侧,(15.21±3.15)VS(10.81±1.42),(34.51±3.13)VS(28.31±2.73),(35.11±3.56)VS(27.81±2.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早期反映面神经损伤情况。此外,当面神经出现水肿和缺血时,其传导速度和支配肌肉的能力发生变化,而且面神经损伤程度越重,患者的预后越差。其中重度患者中2例无恢复,均为面神经离断,面神经功能完全丧失。

总之,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损伤程度和治疗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通过面神经运动电位、瞬目反射和肌电图联合检查,能够进行早期诊断。

[1]刘立安,孙湖,朱云红.表面肌电图检测在评价周围性面瘫预后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946-948.

[2]孔蓉,蒋震江,孙瑾.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9):197-198.

[3]孙智颖.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279-280.

[4]叶爱萍.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贝尔麻痹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5):53-54.

[5]梁银杏,曾怡,吴婉玲,等.人性化护理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肌电图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1(9):46-47.

[6]秦美华,张红,毛继芳,等.瞬目反射与神经电图对Bell 麻痹的诊断价值[J].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10,19(4):229-231.

猜你喜欢
肌电图波幅面神经
基于势流理论的内孤立波追赶数值模拟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32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分析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关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肌电图检查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