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露,杨金敏,董 静,王 燕,李三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药学部,南京 0008;.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药剂科,南京 003)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如何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原卫生部于2011年颁布的《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更是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患者用药主要以局部麻醉药、抗菌药物、止痛药为主[1],故其为口腔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重点科室。为了进一步加强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抗菌药物应用管理,笔者对2013 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简称“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来源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中2011—2013年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出库信息,主要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
本文所涉及药品的限定日剂量(DDD)值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新编药物学》(16版)[2]及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用药频度(DDDs)=某药的年消耗量/该药的DDD 值,DDDs 值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率越高。DDDs具有加和性,将某一类药品的DDDs 相加可得出该类药的总DDDs。限定日费用(DDC)=某药的年消耗金额/DDDs,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排序比(B/A)=药品的用药金额排序/DDDs排序,比值越接近1表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一致,用药越合理;比值越大表明药品价格越低,反之则药品价格越高[3]。DUI=DDDs/实际用药时间,DUI>1表示用药不合理;DUI≤1表示用药合理[4-5]。
各年度抗菌药物种类、品种数及总DDDs统计见表1。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及其所占比例统计见表2。由表2 数据可见,各年度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分别为2 677 676.31、2 182 635.09和1 594 307.32元。
表1 各年度抗菌药物种类、品种数及DDDs统计Tab 1 Categories,number of species and DDDs of antibacterial drugs during 2011—2013
表2 各年度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销售金额及其所占比例统计Tab 2 Top 10 antimicrobial drugs ranked by consumption sum and their proportions during 2011—2013
各年度DDDs 排序列前10 位的药品及其DDC、DUI 与B/A统计见表3。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在门诊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应用中,以口腔颌面外科为主,其他科室如口腔正畸科、美容齿科基本不使用抗菌药物[6]。而门诊口腔颌面外科的感染主要包括急性根尖周围炎、拔牙后感染及急性牙周脓肿等[7],感染的细菌包括革兰阳性菌如口腔链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等,革兰阴性菌如黑色素普氏菌、中间普氏菌及厌氧菌等[8-11],且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12]。针对感染细菌,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以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大环内酯类为主(见表1),部分患者需联合用药。
在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品种数上,从2011 年的6 大类32 种到2013 年的5 大类18 种(见表1),呈下降趋势,总DDDs 同样逐年降低,这是因为医院严格执行专项整治方案,根据口腔类疾病感染的特点,减少了抗菌药物的种类,如喹诺酮类药的应用。由表1 可见,各年度中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DDDs 始终排在前3 位,这2 类药物的应用占据了主导地位。头孢菌素类的DDDs 值由2011 年的55 224.60、2012 年的40 034.58 下降到了2013 年的35 484.58,其DDDs 占总DDDs的比例却呈现上升趋势;大环内酯类的DDDs 值由2011 年的40 978.33、2012年的16 743.50下降到了2013年的2 504.83,但其DDDs 占总DDDs 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近些年抗菌药物的滥用,口腔颌面部的细菌感染日益复杂化,医院逐步减少了低等级的大环内酯类药的种类,如螺旋霉素胶囊和地红霉素肠溶片;另一方面是由于头孢菌素类相对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谱广、杀菌能力强,较低等级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即可发挥有效的抗菌作用。由于口腔颌面外科感染多伴有厌氧菌,故硝基咪唑类常单独或与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联用,其在2011—2013 年的DDDs 值较稳定,DDDs 的占总DDDs 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18.26%、24.57%及33.66%。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可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抗菌活性,3 年中其DDDs 值变化不大,DDDs占总DDDs的比例稍有上升。
表3 各年度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及其DDC、DUI与B/A统计Tab 3 Top 10 antimicrobial drugs ranked by DDDs and their DDC,DUI and B/A during 2011—2013
由2011—2013年口腔颌面外科门诊销售金额排序列前10位的抗菌药物(见表2)可看出,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抗菌药物的种类减少,且总销售金额有所下降,故各年度排序列前10位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逐年增长趋势,分别为75.35%、86.46%和95.08%。在单品种药物销售金额方面,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硫脒及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在3年中一直稳定在前5 位;奥硝唑注射液则由2011 年的第6 位上升到了2013 年占的第1位。
DDDs 方面(见表3),2011 年列前10 位的均为口服制剂;2012年前10位有8种为口服制剂,2种为注射剂;2013年前10位有6种为口服制剂,4种为注射剂。注射剂使用频率的增多是因为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复杂及中、重度感染患者逐年增多,口服制剂已不能有效控制感染。单药DDDs 方面,在头孢菌素中,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在各年度中排序靠前,这2种药均属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杀灭能力强,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硝基咪唑类药奥硝唑片在各年度中的排序均在前3位,其中2012、2013年排第1位。相对于甲硝唑和替硝唑,奥硝唑的疗效更好,而不良反应更少,常单独或联合用药,故其DDDs较高。阿奇霉素肠溶胶囊为大环内酯类药,具有半衰期较长、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优点[13],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尤其适用于青霉素类药过敏的患者,其DDDs 一直稳定在第5~10 位。螺旋霉素胶囊和地红霉素肠溶片的DDDs在2011年较高,然而二者相继被淘汰,故未出现在2013年DDDs的排名中。
由表3 可看出,注射剂的DDC 远大于口服制剂。由于2011 年DDDs 排名前10 的药物均为口服药,故DDC 相对较小,DDC 最高为头孢克洛缓释胶囊(17.33 元);2012 年奥硝唑注射液的DDC值最高,为73.40元;2013年DDC值最高者为注射用头孢硫脒,达到了168.99元,紧随其后的为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钠,为156.60元。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复杂感染增多,另一方面是抗菌药品种类减少,从而导致抗菌药物注射剂DDDs的增加。
DUI 方面,2011 年排序列前10 位的药品中DUI 大于1 的有2 种,分别为螺旋霉素胶囊和阿奇霉素肠溶胶囊;2012、2013年各有1种,均为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各年度中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DUI均大于1,说明其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
B/A 方面,由于2011 年DDDs 排序列前10 位的药品均为口服制剂,故其B/A值均大于1;2012年有2种药品的B/A值小于1,分别为奥硝唑注射液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2013年则有4种药物品B/A 值小于1,分别为头孢克洛缓释胶囊、奥硝唑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及注射用头孢硫脒。B/A小于1的药品绝大部分为注射剂,说明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价格相对较高,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由DUI及B/A的结果表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在抗菌药物的选择上,以安全、有效、价格相对便宜的低等级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及硝基咪唑类的口服药为主,抗菌药物选择较为合理,既降低了患者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几率,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自原卫生部颁布《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以来,我院2011—2013 年抗菌药物总销售金额、总DDDs 均大幅下降,而口腔颌面外科门诊的就诊人数逐年增加,表明我院在抗菌药物的整治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如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的应用、B/A 值小于1 的药品逐年增多。因此,根据口腔专科医院的特点,仍需认真贯彻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监管。
[1] 赵电红,杨建森,牛桂田.2005—2008年口腔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10):738-740.
[2]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140.
[3] 陈龙保,腾家良.2008—2010 年江苏省老年医院调整血脂药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1,11(12):1076-1079.
[4] 邓震,陈安平,向云洁.2008—2011 年息烽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11):967-973.
[5] 郭云.我院2011年上半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8):1415-1416.
[6] 王繁可,王文梅,周楠,等.口腔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3):518-520.
[7] 郑利光.某三级甲等口腔医院抗菌药物类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8):728-730.
[8] 赵丽娟,桑琳霞,杨彩云.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190-192.
[9] 昊鸿彩.口腔颌面炎症治疗的临床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7,4(27):55.
[10] 肖刚,吴坚,陈月燕.口腔感染病原菌的检测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3370.
[11] 卢萌.口腔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1):2458-2459.
[12] 苏静,李玥,郑东翔.北京市三级医院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 现 状[J].中 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2010,20(21):3384-3386.
[13] 陈醒,袁力.2008—2011 年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32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