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俊,刘兴勇,许 燕,陈 鲁,张 鹏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职教理念成为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护理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在护理专业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传统的医学基础、专业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受到冲击。护士对医学基础知识更偏向于知识原理的应用,即知识具有宽泛性和实用性[1]。由于卫生岗位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使医学基础知识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如何让医学基础课教学适应现代应用型护理人才的需求,更好地体现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这是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通过设计综合性实验项目,改革病原生物及免疫学(以下简称病免)课程的实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尝试把医学基础课病免的实验和护理专业课中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病免在护理工作中的“必需、够用”原则,提高学生对病免知识的把握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防护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本着专业需要、实用的原则,对过去护理专业病免所有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筛选,删除与专业培养目标关系不大的实验,例如油镜的使用、Gram染色及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等,保留或增加与专业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项目,并把这些项目与护理专业课中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有机结合,设计新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例如:细菌的培养与无菌操作、消毒与医院感染、超敏反应与皮试等。
1.2.1 教学过程设计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实验的准备、操作及结果判断。
1.2.2 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纠错,教师点评并演示正确操作过程,使病免课程的理论知识(消毒、灭菌、无菌、交叉感染、超敏反应等)得到强化、常用护理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注射法等)得到提升。
1.2.3 课后作业设计 摒弃过去千篇一律的实验报告形式,要求学生以实验项目为专题,例如洗手与院内感染、洗手与自我保护等,完成相关论文或综合性的实验分析报告。
以超敏反应单元的实验为例,谈综合性实验的设计过程:超敏反应是病免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护理岗位很实用的知识点,传统的实验是“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该实验因耗时长、影响结果的因素较多,现大多数院校都不再开设。而皮试是重要的常用护理注射技术,在专业课上,教师往往强调的是如何掌握皮试技能,而对不同皮试结果的判断、原理等不做重点讲授。为了让超敏反应的知识在皮试中得到运用和延伸,我们将综合性实验设计为“超敏反应与皮试”。其教学过程为:(1)学生自己准备好皮试用物、皮试液破伤风抗毒素(TAT)和结核菌素(OT)。(2)学生分组进行皮试操作,教师和其他学生对操作者进行评价。(3)教师指导学生对皮试结果做出判断。(4)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报告做出分析。例如:①TAT和OT皮试阳性和阴性分别说明什么?②阳性为什么会出现丘疹?③OT皮试结果为什么要在48小时后观察?
从2013级护理专业(含助产)中随机抽取3个班级:护理2班、3班,助产1班共计214人作为实验组,在病免实验课中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护理专业其他班级为对照组:对照组1为护理1班、4班、6班,共计206人,仅开设理论课,未开设实验课;对照组2为护理5班、7班、8班,共计215人,在病免实验课中开设验证性实验,如细菌形态及结构的观察、细菌的分布及豚鼠过敏性休克实验(观看DVD录像)等。
在课程结束后,对3组学生的病免采用理论考试,常用护理操作技术采用实践技能考试,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3组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2。
表1 病免理论考试相关知识正确率比较(%)
表2 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实践技能考试相关操作正确率比较(%)
近年来,关于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建设的文献时有报道,不少学校将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进行选择、优化、重组,构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的基础医学课程体系。例如,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3门课程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将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优化整合为病原生物及免疫学等。但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如何交叉渗透,特别是如何将护理专业要求引申到基础医学实验课的教学中,使护理专业学生在接触医学基础实验课时,就初步建立护理专业的理念。本研究对在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病免实验课中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实验组与未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病免理论考试成绩和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实践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这种差异性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试的成绩更好,更主要表现在:(1)改变了原有的“保姆式”实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课一开始,教师就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准备和实验过程的设计[2]。(2)学生的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得到强化。我们开设的3个综合设计性实验都需要将无菌观念、无菌操作技术贯彻始终[3]。(3)护理专业技能及素质得到提升,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病免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从而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融合。
高职护理专业在病免课中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仅是一种尝试,一个好的实验项目既要体现出综合性,使学生能够从中建立各知识点的相互联系,还要体现出设计性,让学生积极动脑,合理设计实验步骤,内容还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就难以完成[4]。另外,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应该占病免课程总学时的多少?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不断探索。
[1]赵艳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8):1640-1642.
[2]黄衍强,黄小凤,韦连登,等.浅谈如何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425-426.
[3]孙厚良,唐静,李国利,等.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综合设计性实验应用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30-2531.
[4]黄银欢.护理专业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中无菌观念培养的尝试[J].当代医学,2011,17(3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