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体育需求的高校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2014-01-05 13:22赵小林郎振国王凤玲张振华苏彦矩
河北职业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实验班身体素质俱乐部

赵小林,郎振国,王凤玲,张振华,苏彦矩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体育需求是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强。在校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对体育的需求,不仅仅是经济消费问题,而是关系到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问题。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所提出“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系别、班级编制,重新组合上课”这一指导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实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中提出的“通过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效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的重要措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河北经贸大学选修排球体育课的在校大学生86人作为调查对象。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通过在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和网上查阅资料的方式,查找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2)专家访谈法。访问了石家庄市的多所高校专家、学者,就高校俱乐部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具体方法进行了访谈。(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河北经贸大学俱乐部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共发放了900份,回收816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0.67%。(4)实验研究法。体育俱乐部教学活动的实验班86人(男女各43人)与采用传统形式上体育课的86人(男女各43人)作为对照班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前对受试对象的身体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组采用俱乐部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教学。除教学方法不同外,其他教学条件均相同。实验结束后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及实验效果。

二、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体育实践课授课形式的需求

目前体育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上课的占到91.8%。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体育选项课和选修课的上课形式是:俱乐部占74.6%,课堂教学占41.8%,体育协会占17.1%,社团占15.0%。由于大多数学生通过中小学阶段的体育学习已经获得了一定的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所以他们希望大学的体育课能采用课堂教学和俱乐部、体育协会及社团相结合的形式开课。

2.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化与比较分析

身体素质指标检测的内容包括:女生800米跑(秒)、男生1000米跑(秒)、立定跳远(厘米)、女生仰卧起坐(次/分钟)、男生引体向上和坐位体前屈(厘米)等六个方面。

(1)实验班与对照班级的大学生学期初与学期末身体素质变化的情况

表1 学期初测得学生身体素质的一般情况

因为是随机分班,所以在学期初测得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别不明显,各项指标互有高低。

表2 实验后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对比

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与对照班学生有着明显的差异:1000m、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这几项素质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女生800m和仰卧起坐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表明,采用俱乐部教学形式的班级,学生的大部分身体素质都明显优于传统体育教学的对照班学生。

(2)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变化的比较分析

从表1可知,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实验前测得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而表2则表明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在实验前后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前、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指标均值也好于实验前,个别指标还达到了显著性变化,说明传统体育课也能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总体指标变化不均衡。这是因为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往往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而体育俱乐部教学则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的,学生能够对体育锻炼产生极大的热情,可以经常看到学生自觉地参与锻炼。

综合各项指标的数据来看,实验组好于对照组,说明体育俱乐部教学方式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施俱乐部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与技能

在对排球技术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经过排球教学俱乐部教学实验以后,技术动作的规范性比对照组好,技术评定成绩比对照组要高,平均成绩高出3.66分,两组学生之间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具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P<0.01)。

这是因为体育运动中的各个项目都有一定的技巧,正确的练习方法是提高技术水平的保证,规范的技术动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愉悦身心,增强身体素质的目标。传统的体育课每周只有一次,从时间与组织形式上不能保证学生进行充足的练习,很难循序渐进地掌握好各项技术。而俱乐部教学因其组织形式的特点,既可以在课内进行课程教学,让学生们得到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和纠正,也可以进行课外俱乐部活动,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三、大学生对体育俱乐部需求与开展俱乐部教学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对体育俱乐部的需求

体育俱乐部是根据学生运动与兴趣发展的不同需要建立的单项体育俱乐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其编入对应的体育俱乐部,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并依据各俱乐部制定的具有弹性的俱乐部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体育教学部则根据教师的专长分配其到特定的俱乐部从事教学工作,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专长与学生需要的双重满足。学生在俱乐部中自愿组成小团体,在学习中就不会出现等级制度,因而彼此之间就能更加团结和相互信任。

通过调查发现,河北经贸大学体育俱乐部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对体育俱乐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大多数学生认为体育俱乐部活动对自己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具有很大的提高。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发现,俱乐部成员大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让他们具有更强大的归属和凝聚力,参加俱乐部活动可以使他们更加充分地展示自己、互帮互学,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能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

2.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检验期间,发现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运行中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

第一,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面较窄、结构不够合理,体育教师中擅长田径和三大球等项目的教师居多,缺少以网球、羽毛球、健美操等娱乐性较强的项目为专业特长的教师,致使学校能够开设的体育课程多是以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为主。伴随着大学生体育需求的多元化、多样化,这种矛盾更加剧烈,致使在体育教学创新上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实际体育教学上的需求。

第二,大学生自身原因对体育俱乐部教学运转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由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主要依托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当大学生突然具备了自我选择体育活动时间、项目等权力的时候,他们做出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还需要加以引导,以克服“容易及格”、“获取高分”等影响因素在其做出选择时的消极影响。

第三,体育俱乐部培养的学生体育骨干在校级体育社团活动开展、体育竟赛组织与指导等方面面临一定的制约甚至是掣肘,“课内、外”体育活动的协调与互补还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与职能。

四、结 论

1.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化与多样化趋势。

2.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能够有效纠正学生错误的健身理念,使参与体育俱乐部活动的学生走科学的健身之路。

3.开展俱乐部教学对实验组的学生在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身体形态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干预。

4.实施俱乐部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运动技巧与技能。

5.采用俱乐部教学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大多数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体育锻炼态度。

[1]管勇生,等.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3,10(5).

[2]张宇峰,等.普通高校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4).

[3]张秀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排球俱乐部教学的实践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2012,19(3).

[4]陈芬萍.基于“因需施教”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

[5]宋忠良.高校实施“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对策[J].体育科技,2014,35(1).

猜你喜欢
实验班身体素质俱乐部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