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霞,胡劲松*,郑克龙
(1.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成都 610039;2.西南科技大学 理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2)
对称矩阵和实二次型紧密相关,它常常出现在计量经济学和一些经济数学模型[1-5]中。对任意n阶实对称矩阵A,一定存在正交矩阵Q,使得Q-1AQ=QTAQ为对角矩阵,即实对称矩阵一定可以正交对角化[1-11]。在线性代数理论中,实对称矩阵的正交对角化问题(相似变换)和用正交变换化实二次型为标准形(合同变换)的实质是一样的。
实对称矩阵的正交对角化问题在教学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都是实数,且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按照教材[1-3]里的常规方法和步骤,若要将一个具体的 n阶实对称矩阵A正交对角化,则必须先找出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还需要对重特征值所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进行正交化,这2个过程的工作量都比较大,有时还比较繁琐。对于重特征值所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正交化文问题,文献[9-11]利用向量正交的定义,通过直接求解多个线性方程组,从而避开了对重特征值所对应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施密特正交化”过程,从而简化运算。本文利用实对称矩阵的一个性质,找到一个求其特征向量的简便方法,尤其是当实对称矩阵只有2个互不相等的特征值时,该方法更为简捷方便。
由于实对称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正好为特征值λ的重数,且不同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相互正交。类似教材[3]例3.2的解题思路,于是有如下结论:
定理1 若λi为n阶实对称矩阵A的重数为s的特征值,且矩阵A除λi以外的其余特征值所对应的一组线性无关特征向量已全部求出:η1,η2,…,η,n-s则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即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i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s个)。
若n阶实对称矩阵A只有2个不同的特征值时,则有:
定理2 若λ1和λ2为n阶实对称矩阵A的仅有2个不相等的特征值,且重数分别为r和n-r,则与矩阵λ1I-A的列向量组等价的任意线性无关向量组均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2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n-r个);与矩阵λ2I-A的列向量组等价的任意线性无关向量组均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r个)。
证明:由于λ1为n阶实对称矩阵A的r重特征值,则rank(λ1I-A)X=n-r。为了寻找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的特征向量,则需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λ1I-A)X=0,不妨设对矩阵 λ1I-A进行一系列初等行变换化为阶梯形矩阵B,然后将矩阵B按行分块,即
其中:n 维行向量组 α1,α2,…,αn-r线性无关,且等价于矩阵λ1I-A的行向量组,即等价于矩阵λ1IA的行向量组的任意极大无关组。又由于λ1I-A仍为对称矩阵,则向量组等价于矩阵λ1I-A的列向量组,即等价于矩阵λ1I-A的列向量组的任意极大无关组。齐次线性方程组(λ1I-A)X=0与
(或BX=0)为同解线性方程组。
若 η1,η2,…,ηr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即 η1,η2,…,ηr为齐次线性方程组(λ1I-A)X=0或式(1)的一个基础解系,则,即
教材[3]例3.2就是按照定理1的方法得以求解的,本文只介绍定理2的应用。从定理2可知,如果实对称矩阵A只有2个互不相等的特征值,则只需要任意选定1个特征值,求解其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即可求得矩阵A的全部特征向量。
例[10]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为:λ1=λ2=λ3=1,λ4=5。试求矩阵 A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解法1 当λ1=λ2=λ3=1时,解齐次线性方程组(I-A)X=0,由
得一般解为:x1=-x2-x3+x4;即可得矩阵A 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方程组(I-A)X=0的基础解系)为:X1=(-1,1,0,0)T,X2=(-1,0,1,0)T,X3=(1,0,0,1)T;由定理2知,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4=5的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即为阶梯形矩阵B1的非零行的转置向量(或矩阵I-A的第一列):
解法2 当λ4=5时,解齐次线性方程组(5IA)X=0,由(5I-A),得一般解为:即可得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4=5的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方程组(5I-A)X=0的基础解系)为:
由定理2知,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即为阶梯形矩阵B3的非零行的转置向量):β1=(1,0,0,-1)T,β2=(0,1,0,1)T,β3=(0,0,1,1)T。
注:1)解法1中,矩阵A对应于单特征值λ4=5的一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X4是矩阵I-A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也是I-A的行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同时,X4也是矩阵I-A通过初等行变换化成的阶梯形矩阵B1的非零行向量的转置向量;即与矩阵I-A的列向量组等价的任意线性无关向量组均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4=5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2)在解法2中,B2也是阶梯形矩阵,则矩阵A对应于3重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也可以取矩阵B2的前3行的转置向量。即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γ1=(- 1,1,1,3)T,γ2=(0,4,0,4)T,γ3=(0,0,4,4)T。
3)在解法2中,rank(5I-A)=3,即矩阵5I-A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中含有3个向量,且由阶梯形矩阵B2或B3可知,矩阵5I-A的列向量组的前3个向量为其中的一个极大无关组,即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为:ξ1=(3,1,1,- 1)T,ξ2=(1,3,- 1,1)T,ξ3=(1,-1,3,1)T。另外注意到,矩阵 5I-A的任意 3列均为矩阵5I-A的列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即矩阵5I-A的列向量组中任意3个向量均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4)可以证明,向量组 X1,X2,X3、β1,β2,β3、γ1,γ2,γ3和 ξ1,ξ2,ξ3都是等价的,它们都是矩阵 A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如果实对称矩阵A的特征值λi的重数越大,rank(λiI-A)=n-r就越小,则用初等行变换将矩阵λiI-A化为阶梯形(或行简化阶梯形)就越容易,即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λiI-A)X=0就相对更简单。因此,对于一个具体的实对称矩阵,若只有两个互不相等的特征值,一般可选择重数较大的特征值来求解相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从而求出其全部特征向量。比如本文例子中,将I-A用初等行变换化成阶梯形矩阵B1的过程,就比将5I-A用初等行变换化成阶梯形矩阵B2或B3的过程简单得多,所以解法1明显优于解法2。
另外,本文例子中的矩阵A是文献[10]中的一个矩阵,很明显,解法1和解法2均比文献[10]或一般教材[1-3]中求其特征向量的方法简单。如果要将矩阵A正交对角化,则在解法1中,可结合文献[9-11]中的处理方法,直接求出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λ1=λ2=λ3=1的一组正交特征向量,从而进一步简化文献[10]中的解题过程。
[1]丘维声.高等代数:上册[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慎语,周厚隆.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胡金德,王飞燕.线性代数辅导[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50.
[4]付立志,杨庆玺.对称矩阵对角化的正交变换模型[J].河南科学,2008,26(2):135 -147.
[5]雷英果.相似变换阵与合同变换阵的初等变换求法[J].工科数学,2001(4):77 -80.
[6]李佩贞.矩阵的对角化与相似变换矩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20(4):248 -251.
[7]王英瑛.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求法的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8,22(3):71 -74.
[8]向以华.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5(3):135 -138.
[9]李海秋,戴良信.实对称矩阵正交相似对角化的一个简便方法[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2):17,33.
[10]廖莹.具有重特征根的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1993,5(1):38 -41.
[11]胡国专.实对称阵正交相似对角化方法及其优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4):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