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锋
摘要:在解释世界市场的形成、劳动力集聚以及国际贫富差距等现象时,新经济地理学得出了一些创新性结论。由于阶级立场和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分析结论存在一定差异性。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是国际分工的产物,也是资本逐利本性的必然结果;劳动力集聚的实现是国际劳动力价值得以实现、劳动者与资本家利益分配动态协调的过程,是工人依附于资本家的程度得以强化的过程;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以及严重的国际剥削是造成国际贫富差距呈现出拉大趋势的重要原因。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在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当今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关键词:新经济地理学;国际价值理论;世界市场;劳动力集聚;中心一外围模型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07—015—07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创建是基于工业革命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的国际考察,而当今国际社会出现许多新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在此前提下,利用国际价值理论研究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经济现象,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国际贸易呈空前发展的态势。以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资源差异较大的那些国家之间基于比较优势而发生的贸易现象和原因。但近年来,一方面,执行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的“比较优势陷阱”现象;另一方面,大量的国际贸易行为突破了在要素禀赋差异较大的产业间进行的定律,呈现出要素禀赋基本一致的产业与国家间进行贸易的新特征。传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对这些现象的解释显得乏力。在围绕解释产业内分工及其贸易现象的基础上,诞生了以保罗·克鲁格曼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而解释了当今出现的一系列新的贸易现象。
国际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理论解释国际商品交换现象的理论基石,新经济地理学也是围绕解释国际贸易现象而诞生的西方经济理论。显然,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都可以用来解释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是不同的理论体系,这也就决定了它们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的深度和层次是不同的。同时,能否解读国际贸易新现象也将直接检验马克思经济学的现实解释力。
一、世界市场形成:国际价值理论与新经济地理学的不同解读
1.新经济地理学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解读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认为,分工是世界市场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历史某种偶然性”使得某一区域获得专业化分工得以强化、劳动生产率得以提升的先发优势,这一优势使得大量生产要素在这一区域得以集聚。由于集聚又使得这一区域获得通过大规模生产、大量节省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好处,从而生产要素又会进一步集聚,形成核心区;同时,核心区的市场需求远大于外围区,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性有助于核心区在满足本地需求的同时又能大量输出商品,而运输成本和贸易成本的节省又能促成核心区具有相对于外围区拥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各种生产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将成为吸引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各类非农经济活动进一步集聚的动力,而人口的集聚带来人力资本的集中也有利于核心区的技术进步,促进生产、运输、贸易和生活方面的成本降低,这就进一步促进经济集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这种“自我强化效应”和“累积效应”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在核心区集中,并成为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由此可见,新经济地理学认为,资源和要素跨越国界在一核心区域的局部空间集聚从而形成世界市场。
其次,新经济地理学利用规模经济与分工带来的运输成本,分析了世界市场规模的决定。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运输成本和规模经济之间的权衡是决定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当运输成本较低时,规模经济效应使得生产在空间中发生聚集;当运输成本较高时,规模经济效应将受到较大的甚至是超越规模经济效应的成本效应的反向制约,厂商进一步集聚的动力将被削弱,厂商的经济活动空间将会分散在两个地区。这意味着当厂商率先在一个地区获得规模经济时,随着运输成本的提高,聚集动力将会逐渐被稀释,直到成本效应达到超过规模经济效应的临界值时,经济活动空间就会发生由聚集变为分散的“瞬间突变”,从而呈现“跳跃性”特征。克鲁格曼于1979年发表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规模经济是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的结果,这也验证了分工的规模与深度成为决定世界市场规模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一个区域的世界市场是在规模经济不断扩大、运输成本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得以均衡而呈现。因此,新经济地理学对世界市场规模的分析是建立在社会制度是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基础上,通过企业的微观行为来研究国际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对资本主义制度自身的演化规律缺乏分析。
最后,新经济地理学围绕企业发展的主线探讨了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原因。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获得的利润为零。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组织,必然有谋求获得一定垄断势力的内在动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则是以企业获得垄断利润作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出发点。在“一个相互倾销的国际贸易模型”的论文中,克鲁格曼和布兰德把不完全竞争和获取垄断利润作为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产生的原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中心区由于国际分工而降低成本获得一定规模经济优势,这种规模经济优势有助于获得垄断势力,从而达到获得垄断利润的目的。这种追求垄断利润的动机,在新经济地理学中逐渐演化为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贸易理论。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脉络中,企业的行为仍然是研究主线,企业追求垄断利润的内在动机是推动国际分工深化和国际贸易范围扩大的最根本原因。
2.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解释
首先,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不仅是同存在于国内市场以外的一切外国市场相联系的国内市场,而且同时也是作为本国市场的构成部分的一切外国市场的国内市场。”“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又是它的结果。”在这里,马克思把世界市场看作是国际流通过程的一个因素,看作是国内市场向国外的延伸,是在各国国内市场基础上形成的各国国内市场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交换关系突破国家界限扩充到世界范围的结果,是国际交换关系的总和。当一国商品向世界市场出售时,在国内市场上形成的价值转化为国别价值或国民价值。因此,世界市场成为国际价值实现的基础和平台,一国生产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能否实现,将是国别价值能否在世界市场得到承认的过程。
其次,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条件。马克思曾对集聚与分工做过如下论述:“分工的基础前提同扩大资本的基本前提一样,是协作,是工人在同一地方的密集,而这种密集一般来说只有在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地方才可能”。“人口和人口的增长是分工的主要基础”,“随着工人人数的增长,社会生产力由于分工和知识的增加而同工人人数的增长成复比例地增长。”因此,马克思的分析把分工与工人的集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分工的扩大需要大量工人,另一方面,人口的密集又会带来知识的增长,推动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和工人的集聚是在生产中相互推动并形成自我强化的过程,这一自我强化的过程在某一地区不断深化时,将形成中心区并逐渐成为世界市场。由分工的产生到世界市场的演变过程,马克思经济学给出清晰的思路: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产业内每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量降低,而分工所带来的产业集聚引起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又能更进一步降低区域内每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量,从而使该区域商品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以全球生产该单位产品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卖出,获得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专业化生产促进本地市场产品的差异化并产生本地市场效应,形成一定的垄断地位,这不仅降低了区域市场的交易成本,而且有利于延伸产业价值链,发挥区位规模经济的正外部性作用和促使区位优势的自我强化,进而降低区域内商品的国别价值量,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有利地位,中心区将在这一地区得以确立,而分工一中心区一世界市场的演变轨迹也逐步得以显现。
再次,在对世界市场扩大的内在动因上,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学也有相似之处。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市场“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而是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它是以近代地理大发现为历史契机、以生产力发展和资本的扩张为基本动力而逐渐形成的。而资本的本性就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有着一种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域去占有更多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资本的逐利本性使世界市场范围不断扩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中,国际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获取垄断利润的内在动机所推动。在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中,垄断利润和超额剩余价值是同一东西,只是由于阶级立场的差异而呈现出的不同表达方式而已,从本质上来看,新经济地理学和马克思经济学都认识到资本家追逐利润的本性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最根本推动作用。
最后,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规模的认识是建立在动态分析基础上的。马克思经济学对世界市场规模是一种动态的考察,这一考察将国际分工体系的产生、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和与之相伴随的生产力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分工的扩大使得每一国家无法在世界中独立生存,各国家间基于商业贸易上的交往与联系不断扩大,世界市场随之形成。同时,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分工的扩大加速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机器大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先进生产方式应运而生,生产资料的大量需求和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与传统封闭的封建社会显得不相协调,人类更加开放的社会制度成为时代发展的必需,也成为扩大世界市场外延的强有力的“润滑剂”。因此,相对于新经济地理学以社会制度一成不变的静态分析世界市场规模,马克思经济学则是在基于社会制度变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而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
二、劳动力集聚:动态均衡的不同解读
1.新经济地理学对劳动力集聚的分析
克鲁格曼在其经典论文“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模式”一文中指出:当存在关税或运输成本等阻碍贸易的因素时,就会产生要素流动以替代商品贸易。在此过程中,劳动力会流向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以获得更高的实际工资和消费品种类,最终的均衡就是所有劳动力集中在一个中心地区。新经济地理学的这一思想意味着,劳动力这种要素的跨国流动是劳动者追求高工资的必然结果,因而其逻辑结果是:这一进程是有利于劳动者和资本家双赢的合理现象。但新经济地理学并没有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劳动者和资本家的利益分配状况。
同时,新经济地理学并不认为劳动力集聚是一个持续深化的发散行为,劳动力的集聚将在垄断竞争厂商不断加入和跨地区(跨国)的劳动力流动中实现动态均衡。克鲁格曼在“递增收益与经济地理”一文中同样是借助于中心一外围模型来分析这一过程。在该模型中,跨国劳动力可以大量进人,而垄断竞争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也会不断进入,这一动态过程将在劳动力进入和垄断竞争厂商大量进入直至垄断利润消失而趋向均衡。在中心一外围模型中,垄断竞争厂商根据其在不同区位的获利能力决定生产区位,而其生产区位的决定将产生三种不同的经济效应。一是市场准入效应,即垄断厂商将其生产安排在大市场中以便获得规模经济优势,同时由于成本优势,通过向较小市场出口获得垄断利润;二是生活成本效应,即大量厂商和劳动力的集聚产生较大的规模效应,厂商和劳动力获得较低的生活成本,从而会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和厂商的进一步集聚;三是市场挤出效应,即在不存在完全垄断的条件下,垄断竞争厂商为了避开竞争对手的冲击,会选择向竞争厂商相对较少的地区移动。前两种效应利于厂商和劳动者在地理上的集中,并且在相互促进中产生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循环累积聚集过程;后一种效应则形成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当本地区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累积所产生的向心力大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在本地区集聚,由于集聚,厂商进一步被吸引到本地区,从而这一地区演变和发展成富裕的中心地区,而其他地区发展成贫穷的外围地区。当本地区市场准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所产生的向心力小于市场挤出效应所产生的离心力时,经济活动趋向于扩散,各地形成类似的生产空间结构,呈现出多个中心区。因此,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劳动力的集聚与厂商的集聚是一相互对应和同步的过程,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的集聚是由厂商集聚所推动,劳动力的集聚与扩散归结于中心区所具有的规模经济与垄断竞争之间的平衡。
2.马克思经济学对劳动力集聚的分析
首先,劳动力集聚的实现是一动态过程,是劳动者与资本家利益分配动态协调的过程。马克思经济学认为:劳动力集聚的动力来源于中心区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中心区较高的分工水平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心区能获得相对于外围区的较高的绝对工资水平。大量劳动力的集聚,一方面,由于获得较高的工资使得自身状况得以改善,另一方面,也使得生产得以延续,资本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家和劳动力的状况均得以改善,但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并未出现缩小的趋势,相反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两者利益的改善和分配并不是同步和均等的。一方面,由于分工的扩大,技术水平得以提升,中心区具有了相对于外围区相对较高的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带来劳动力相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延长,资本家获得较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表现在价值的分配中资本家获得的相对份额的增加。另一方面,大量劳动力的集聚(甚至国外劳动力的涌入),容易出现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而资本市场存在一定垄断势力的情况下(因为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假设是厂商在生产中面对的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环境),劳动力价格被压到劳动力价值水平之下,大量超额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获得。总之,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存在不断扩大的趋势。
但这种非均衡的发展又存在反向的制约因素,最终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的态势将趋向一个稳态水平。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思路,这是资本家利润平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因为中心区的形成和扩大是厂商的集聚与劳动力集聚同步进行的过程,厂商的集聚会加剧竞争,使得超额剩余价值(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将超额剩余价值称作为垄断利润)在竞争的环境逐渐消失,中心区厂商获得稳态水平收益,从而抑制厂商的进一步集聚。因此,劳动力的集聚使得资本家能获得相对较高的剩余价值,而资本家间的竞争会使得资本家间的超额利润逐渐消失,这两种反向力量将会使得劳动者和资本家呈现出不同利益分配格局。当劳动力集聚的力量强于资本竞争力量时,资本家将会在分配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地位;相反,如果资本家间的竞争力量强于劳动力集聚的力量时,资本家与劳动者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将趋于稳态化。
其次,将新经济地理学中的核心区与外围区关系扩展到富裕国和贫穷国的宏观层面,将会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在存在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环境下,由于更加廉价的贫穷国劳动力的流入,资本家变相获得了生活成本效应,富裕国作为中心区的集聚过程得以内在强化。而在国际劳动力无法跨界流动时,本国劳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富裕国通过对贫穷国的直接投资,将会在贫穷国利用廉价劳动力获得新的巨大的生活成本效应,从而使得这一集聚过程在贫穷国得以延续。因此,不管是跨国问的劳动力流动还是资本跨国间的投资,新经济地理学始终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关注如何让资本在国际环境中增殖,而工人在这一增殖过程中的作用被忽略。在新经济地理学的逻辑主线中,是资本家在中心区(富裕国)的集聚才使得工人获得比其他外围地区(贫穷国)较高的工资,因此,资本家应是改变工人贫穷面貌的内在推动力,这也验证了工人依附于资本的现实。然而,劳动力依附资本并不能改变工人的贫困。因为阶级立场的差异,新经济地理学完全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这一客观事实。被中心区吸引的外围劳动者的绝对工资可能高于其外围地区——这正是其吸引外围工人的动力,但其相对工资却远远低于本地工人,并且可能拉低本地工人的工资水平,而这正是中心区资本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解释,中心区(富裕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一区域性世界市场,劳动力将会获得更高的工资,从而进一步掩盖了资本家的剥削。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把外围国(地区)的贫困解释为因没有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按照规模经济与分工能提高效率的逻辑来看,存在一定合理性,但却掩盖了富裕国对贫穷国劳动力的国际剥削是导致国际间南北差距的重要原因的事实。
在当今社会,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以及资本跨国流动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使得工人工资在“中心区”与“外围区”之间逐渐趋于一致;而资本的跨国流动则会在新的国家形成新的“中心区”。因此,不管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还是资本的跨国流动,随着资本家追逐国际超额剩余价值的活动的扩张以及大量相互竞争的厂商的加入,世界市场的范围也将得以延伸与扩大。世界市场的扩大,使得劳动力价值通过跨越国界方式得以实现或者依附于外国资本在本国范围得以实现。总之,传统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集中在一国范围内生产的传统模式在国际开放的环境中逐渐被替代,剥削劳动力的资本家日益国际化,劳动力价值的实现范围不断在更广的空间内得以表现出来。
三、国际贫富差距:中心一外围模型与商品价值实现
在关于国际交换与国际贫富差距的分析方面,新经济地理学较之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有所进步。它通过中心-外围模型得出了与马克思经济理论类似的结论,显示出与马克思经济理论一定的共性。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价值的实现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完成。而商品的交换则是商品拥有者之间的使用价值量按照一定比例交换的过程。同理,国际价值的实现也是通过交换来实现。在当今国际社会,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本身都能成为商品,而资本主义生产则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过程,因此,国际价值的实现则是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各自实现其自身价值的过程。在国际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国际间的贫富差距是如何形成的呢?新经济地理学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答案。
首先,新经济地理学探讨了国际间差距拉大的客观趋势。克鲁格曼的研究认为,某国由于偶然因素能够率先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某种比较优势将会被塑造出来。具体而言,先进国家之间由于初始获得经济空间的集聚,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资本积累,资本积累又有利于促进分工、改进技术、提升经济效率,从而使得发达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有利位置,中心国与外围国间的差距呈现所谓“得到的将永远得到,失去的将永远失去”的发展态势,这种“路径依赖”对后进国家的发展是致命的,形成所谓的“发展的陷阱”,而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优势将因获得“路径依赖”的惯性而进一步拉大同不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因此,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承认了国际间的贫富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客观趋势。
这一过程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下将会得到更为明晰的解释。由于中心国自身规模经济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使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低于国际必要劳动力时间,在价值规律优胜劣汰和不平等交换机制的作用下,外围区(贫穷国)脆弱的经济决定了同中心区(富裕国)的资本扩张难以进行有效的竞争,从而限制了外围区(贫穷国)对积累过程和发展机会的掌握能力。因而,中心区(富裕国)在国际交换中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使得中心区和外围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次,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一国能否成为富国在于能否率先获得规模经济。捷足先登的国家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由于中心区拥有规模经济优势,国际生产要素有由外围区(贫穷国)向中心区(富裕国)流动的趋势,从而外围区(贫穷国)的劳动力价值将通过价值交换在中心区(富裕国)以货币外在形式——价格表现出来,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使得中心国获得的规模经济优势得以强化。但为什么这些国家能“捷足先登”而另外一些国家却不能呢?克鲁格曼的答案是:存在“历史某种偶然性”使某些国家具有这一优势。显然,某一行为的发生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新经济地理学用“历史偶然性”来解释这一客观行为,不具说服力。
利用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则能解释新经济地理学无法解释的“历史偶然性”。马克思遵循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来分析国际问题。在马克思的分析思路中,一些西方国家之所以能成为发达国家,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调整的必然反应。具体而言,一部分国家通过社会制度的调整使得社会生产力得以解放,从而使得这些国家获得一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先发优势,并成为发达国家。再从历史的脉络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是建立在血腥的殖民掠夺的基础上,不发达国家的大量财富为发达国家所占有并沦为发达国家的附庸,不发达国家获得“捷足先登”优势的机会大为降低。而在当今,血腥的殖民掠夺极为少见,但广大不发达国家率先获得规模经济优势的仍然很少。按照列宁的观点来看,在广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在当今科学技术、投资、生产、销售、金融、贸易、服务等方面牢牢占住统治地位的情况下,国际社会呈现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和控制显得更加隐蔽。具体而言,在中心一外围模型中,由于商品在本国内部出售,跨国流动的劳动力获得了其价值的货币化实现形式(即工资),而本国资本家则获得由劳动力创造的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即是本国资本对国际劳动力的剥削。在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资本模型中,由于资本的国际流动而劳动在本国范围选择,国际资本在某国范围获得了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过程则表现为国际资本对本国劳动力的剥削。正因为存在这些国际剥削,那些外围国不管是输出劳动力还是国际资本的输入,外围国的经济发展命脉都被发达国家牢牢控制,外围国与中心国间的差距必然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
再次,从国际间差距形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产业内分工进一步掩盖国际间剥削的现实。克鲁格曼在“产业内分工与从贸易中获利”一文中分析了要素禀赋相似程度与贸易类型之间的关系,认为国家之间禀赋越相似,两国间的贸易就越具有产业内贸易的特征,相反则产业间贸易形式将占主导地位。由于中心国间的产业内贸易能进一步促进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因此,这种国际间的产业内分工将形成外围国输出劳动力,中心国掌握核心技术和资本的格局。
马克思认为:“分工使工人的劳动力片面化,使他只具有操纵局部工具的特定技能。”同理,可以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也像工人在企业中的分工一样,成了发达国家的整个全球产业链上的一颗“螺丝钉”、固定部位的“工具”,陷入“产品内分工的陷阱”。从当今实际情况来看,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被分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本土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基地,主要的技术、关键的零部件甚至销售渠道都被发达国家所掌握,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国际贸易“微笑曲线”的下方,发达国家既掌握着前端的产品研发,又掌握后端的营销,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可观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却没有核心的产业竞争力,从而许多外围国家陷入丧失自主发展、愈加贫困的恶性循环的境地。
四、结论与启示
尽管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经济学在国际价值的实现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析视角、研究手段等方面的差异,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也突破了一些新古典理论的教条,承认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导致国际贫富分化,其在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分析较马克思的分析也更加细致,具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因此,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在分析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理论和分析方法仍对我国当今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第一,政府应大力扶持与引导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不论是马克思经济学还是新经济地理学,都强调分工的重要性。一国或企业通过分工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能使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从而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获得一定先发优势。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跨国企业并不多,使得我国企业无法享受利用中心区资源集聚降低成本的优势,从而在国际竞争中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政府应通过相关扶持和激励措施,推动形成具有集聚能力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
第二,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拥有先进的科技既是形成规模经济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处于国际分工链条顶端,在参与国际分工中提高在国际价值分配中的地位的最重要砝码。从商品价值实现来看,技术创新还能降低单位商品的国别价值,从而在国际价值交换中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因此,我国既要在全国范围能形成创新型国家的意识,也必须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
第三,通过提升我国分工水平,形成国家竞争优势。新经济地理学指出:通过分工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利用规模经济优势促进中心区的形成,并利用中心区的先发优势,达到形成垄断势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目的。我国长期依赖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使我国在国际分工的链条中,处于底端,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常被压到国际价值以下。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可为我国支持出口企业创造有竞争力的品牌奠定基础。进一步的政策含义则是:政府通过鼓励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从而达到创造出原来没有的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通过鼓励企业进行合理分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从而形成市场规模效应和厂商的收益性外部经济,达到较快地增强这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郑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