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淑琴,魏清风,曹春凤
造口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永久性肠造口者约10万人[1]。由于结肠造口术改变了粪便的正常出口,需要一定的自我护理技能,病人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从而导致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改变,进一步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2,3]。近年来,随着专科护理的不断发展,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造口手术对病人产生的不良心理影响是摆在专科护士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院率先在省内开设了造口护理门诊,并对造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专科护理干预,让病人有了解决造口护理问题的途径,同时帮助病人了解更多、更详细的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更专业的造口护理技能,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腹外一科和腹外二科出院的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纳入标准:①均为直肠癌Miles术后1年内的永久性肠造口病人;②病人意识清楚,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能够完成合作;③病人生活能自理。排除标准:除直肠癌外的其他疾病行肠造口手术的或肠造口手术1年后的病人。
1.2 方法
1.2.1 分组及干预方法 按病人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自愿由造口门诊专科护士复诊或随访的作为观察组,共90例;自愿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复诊或随访的作为对照组,共42例。对照组由病区或门诊医生实施干预,从医疗角度为病人提供相关处置后,护士按常规执行相关护理措施。出院后按医生出院小结要求复诊。观察组由门诊专科护士实施干预,具体干预方法如下。
1.2.1.1 门诊复诊 病人出院后由门诊专科护士进行护理干预,在病人出院当天发放门诊复诊卡,复诊时间安排尽量与医生出诊时间一致,并建立咨询记录档案,当病人未按时复诊时及时电话联系。要求病人在手术后前3个月内每月复诊1次,之后每3个月复诊1次至术后半年,然后每6个月1次至术后1年(如病人需要住院接受放化疗,由门诊专科护士到各科室进行复诊),每位病人共需复查5次。90例病人中有88例病人完成了全部复诊。
1.2.1.2 门诊坐诊 由接受过正规造口培训获得专科资格证书的专科护士坐诊。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同时开通24h咨询电话,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
1.2.1.3 专科门诊或病区病人复查内容 ①造口袋粘贴情况:粘贴的牢固性、是否容易渗漏、更换造口袋情况(是否在合理时间内更换、时间过长或过短等);②皮肤黏膜分离、皮炎等并发症有无好转;③是否出现新的并发症:如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造口脱垂、凹陷、旁疝、黏膜肉芽肿等;④造口缝线拆除情况;⑤造口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如更换造口袋(包括取下造口袋、裁剪、安装、造口夹的使用等)、造口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处理简单并发症的能力等;⑥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造口护理用品和附件用品的正确使用、不同季节如何保护;⑦病人护理造口的意愿:是否愿意护理造口、是否认为自己能够护理好造口等;⑧病人心理状况;⑨家庭及社会情况。
1.2.1.4 门诊干预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①评估病人更换造口袋技能;②指导造口袋粘贴技巧;③处理并发症;④造口知识宣教;⑤心理疏导;⑥介绍造口联谊会或自助组织等。干预方法:①检查;②讲解;③示范;④发放肠造口护理手册;⑤每年举办大型造口之友联谊会等。
1.2.2 质量控制
1.2.2.1 调查员培训 两组病人均在术后1年最后1次复查时填写病人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两组病人量表的发放与填写均由研究小组中一位硕士研究生负责,以统一指导语指导病人填写。该研究生先期在胃肠外科及门诊实习了4个月,并在ET的指导下进行了造口相关知识的培训,熟练掌握了造口护理、健康教育、沟通技巧、造口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等技能。
1.2.2.2 提高病人依从性 接受造口护理门诊复诊者向其免费提供一次造口复诊的机会或赠送造口护理包、造口测量尺、冲洗壶等小礼品。
1.2.3 评价工具 由台湾学者高启雯等[4]设计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意愿、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3部分。自我护理意愿:共有12题,每题采用4级评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其中第5题、第9题、第11题、第12题采用反向计分。总分48分,得分≥总分的60%(29分)即为得分较高,<60%即为得分较低。自我护理知识:了解病人具备的对结肠造口的自我观察评估、饮食原则、造口周围皮肤护理、活动原则、气味控制等自我护理知识。答“对”给1分,答“错”或“不知道”不给分,总分21分,得分≥总分的60%(13分)即为得分较高,<60%即为得分较低。自我护理技能:了解病人具备结肠造口用物使用及造口灌洗等技能,共12题。答“会”给1分,答“不会”不给分。总分12分,得分≥总分的60%(7分)即为得分较高,<60%即为得分较低。
1.2.4 观察指标 ①病人1年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病人最后1次复诊时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情况。
1.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原始数据统一录入数据库,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根据资料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
132例永久性肠造口病人中有2例在1年内死亡,2例未完成全程复诊,其余128例均按时进行复诊,其中观察组88例,对照组40例。
2.1 两组病人1年内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1年内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 例(%)
2.2 两组病人最后1次复诊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 分水平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最后1次复诊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的得分水平比较 例(%)
2.3 两组病人最后1次复诊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最后1次复诊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病人最后1次复诊时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得分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自我护理意愿 自我护理水平 自我护理技能对照组40 27.98±4.14 11.60±2.46 5.48±2.17观察组 88 36.77±7.58 15.70±3.46 8.20±2.54 t值 -6.88 -6.77 -6.24 P 0.000 0.000 0.000
3.1 提高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必要性 张俊娥[5]认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是指结肠造口术后病人从出院至术后1年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肠造口病人对造口的适应大约需要1年的时间,造口术后1年内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况都处于重要的调整阶段。1年内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随着手术月数的增加而增强,而1年后则随手术月数的变化不明显,并且病人早期的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后期自我护理能力。因此,应从早期开始注重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以持续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3.2 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是提高病人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病人从行造口手术到正常出院最多只有2周~3周的时间,因此造口护理大部分时间是造口病人或家属出院后在家的自我护理。由于住院时间短和病情的关系,病人和家属虽然学习了造口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但并不能完全掌握,因此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往造口病人遇到问题时可以得到帮助的途径少,只能到病区或门诊找医生,没有专门的护理门诊,病人常常因缺乏专业的造口护理知识,导致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总分(60.67分)高于对照组(45.06分),这说明在目前专科护士数量相对不足,而社区造口护理的力量又非常薄弱的情况下,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的开设,可为广大的造口病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场所,让病人有了解决造口护理问题的途径,通过门诊专科护士的定期复诊,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科学、专业的护理指导,使病人了解更多、更详细的造口护理知识,掌握了更专业的造口护理技能,减少了造口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3.3 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的开设能提高造口病人的依从性及参与性 专科护理门诊坐诊的多为高年资护理专家,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在诊疗护理工作中能赢得病人的信任[6]。在自愿来专科护理门诊复诊的90例病人中,有88例均能按要求复诊,只有1例在复诊3次后死亡,另1例在完成第1次复诊后没有再来。在复诊的88例病人中,大家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护理,学习热情很高。同时在与病人互动过程中也增加了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病人就诊的依从性。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前景展望 所有的造口病人都能按时来医院进行复诊,对病人的预后、并发症的预防、生活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但许多病人受地域的原因、时间、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来复诊1次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对肠造口病人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延伸护理服务,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干预方法,充分利用医院的技术优势和专家力量,联合社区卫生机构共同参与,使信息及时上下流通,提高和发展社区的力量和水平,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造口者的需求。
[1] 喻德洪.肠造口的历史与现状[J].实用肿瘤杂志,1998,13(4):193-194.
[2] 张俊娥,郑美春,张惠芹.结肠造口病人造口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9B):2833-2836.
[3] 柴东芹,祝明秋.肠造口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11(7A):1773-1774.
[4] 高启雯,顾乃乎.结肠造口病人之生活品质[J].台湾医学,2007,5:164-171.
[5] 张俊娥.结肠造口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自我护理状况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57-59.
[6] 谢荣见,孙建平.改善企业管理沟通的策略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6(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