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应用型定位的路径探索——以皖西学院为例

2014-01-01 12:00王全林
皖西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皖西应用型办学

王全林

(皖西学院本科教学评估中心,安徽 六安237012)

0 引言

在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系统中,以“985院校”“211院校”为核心代表的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大学,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办学定位及其学术型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甚为清晰;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立足职业教育,培养就业对口型技能人才的定位运行通畅。唯独相当一批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那些1999年以后升格的近650所新建本科院校,他们在模仿老牌大学发展模式的加速发展进程中,因为“高大全”(攀高、做大、求全)心理的影响,发展定位趋同化现象较为常见。

对此,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将我国的高校分为3大基本类型:第一阵营为学术性大学,主要以“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为主体;第二阵营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这一群体相当庞杂,包括一部分“211工程”大学、一般部委属院校、地方高校、民办本科院校以及独立学院,“如何引导这一类型的高校正确定位,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当前分类指导的重点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难点”[1];第三大阵营为职业技术高校,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

皖西学院作为众多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一员,自升本之初就面临着办什么样的本科,如何办本科的艰难抉择。在如何尽快实现由概念模糊的“新建本科”向定位清晰的“新型本科”转型发展道路上,学校将“走应用性发展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锁定为自身的科学发展道路[2]。自2000年升本以来,在历届校领导班子与广大师生员工努力下,学校始终秉承“厚德尚能,博学创新”校训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作风,高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大旗,咬定应用型发展理念,坚持内涵发展和服务地方双轮驱动,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和谐荣校”4大战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

一、科学确立皖西学院“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办学定位,引领学校转型发展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首要前提是科学进行办学定位,只有办学定位科学合理、清晰明确,才能引领学校成功推进转型发展。

(一)办学定位的确立依据

办学定位属于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办好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历届领导班子、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职员工依据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立足国情、省情、市情、校情,深入调研论证,凝聚集体智慧,科学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1、国家、省及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

新时期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中国正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转型升级,使社会职业岗位对技术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人才更为紧迫,尤其是对接地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心城市首位产业一线需求的人才,这就迫切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立足社会需求,培养出在知识、能力、素质诸方面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新型应用型本科人才。具体就学校地处的六安市发展而言,“中部崛起”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实施,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3大省级重点发展战略的叠加,加之六安市市级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大力实施,国家、省、中心城市“七大”战略在为学校带来外部改革发展机遇的同时,更对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内在使命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时代新要求。学校根据国家、安徽省和六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审时度势地确立了“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2、安徽省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自“十一五”以来,安徽省立足中部崛起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立足安徽高等教育省情,创造性地提出了省级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2010年中共安徽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出台的《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皖发[2010]9号),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能够服务党委和政府决策、支撑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引领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具有安徽特色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可以这样说,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形式提出省级“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在全国属于“率先”之举[3]。为加快推进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安徽省于2008年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简称“行知”联盟,发起时14所本科院校,目前已有18所本科院校),2009年在全国率先立项建设5所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皖西学院立足高等教育省情,进一步坚定了走“应用型本科”发展道路的决心。

3、学校自身发展现状和特点内在决定了“地方性”办学定位

皖西学院是由同一地区两所专科、一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历史上与皖西大地有着先天的联系,学校学科门类积淀相对较为全面,经过多年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从传统师范专科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总体转型。学校地处六安市,区域地方特征明显,学校的发展依赖于省、市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学校在认清自身办学历史、办学环境、办学基础条件和现有发展水平基础上,确立了立足皖西、服务大别山老区振兴发展的“地方性”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4、新建本科院校属性内在决定了“教学型”办学定位

自2000年三校合并升本以来,经过历届校领导班子的励精图治和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科教育教学内涵也日益充实。但是学校上下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是属于新建本科院校阵营,纵使各方面工作起色不少,但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以本科教育为本、以本科教育为主既是现实的选择更是必然的抉择,“教学型”定位是我们理性而务实的模式选择。

学校“地方性、应用型、教学型”的办学定位,经党代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讨论并审议通过,体现在学校“十一五”“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校领导有关讲话中,是学校制定一切重要文件与规章制度的核心依据,同时也是学校内涵建设与特色培育彰显的前提与基石。

(二)学校办学定位的基本内涵

1、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

学科专业定位:文理为基础,应用为重点,坚持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应用,多学科协调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面向地方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基础教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地方用得上、留得住、有后劲;以能力为核心,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皖西,面向全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基础教育改革。

2、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高标准、高质量地建成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办学层次多元发展、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有新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成为在安徽省高等教育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4]。

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服务大别山区域发展能力突出,立足皖西、服务安徽,省内一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5]。

二、皖西学院实现应用型办学定位,推进转型发展的7条路径探索

路径一:坚持发挥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龙头作用。

为推进省级“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2009年安徽省启动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当年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皖西学院、铜陵学院、宿州学院等5校入选。在笔者看来,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主要是为新建本科院校“量身打造”的建设项目,“属全国率先之举”[6]。

皖西学院在成功获批安徽省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后,学校以此为契机,坚持发挥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在落实学校应用型发展定位中的龙头作用。近5年来,学校对照省教育厅批准的建设方案,在示范性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兼结合的教学、科研、管理团队建设,开放合作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及辐射能力建设等5大领域,科学谋划,精心实施,统筹推进,重点出击,应用型本科高校综合实力与发展内涵明显提升,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省级示范校验收。

今后,学校将主动对接国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新需要,全面推进学校《关于加强内涵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其系列配套举措,力争跻身国家转型发展示范校与新一轮省级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发挥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龙头作用,全面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提内涵,上水平,争一流。

路径二:坚持发挥两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杠杆作用。

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首要前提是本科教学达标。对于皖西学院来说,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变评估压力为推进内涵发展动力,巧借教学评估“东风”促学校转型发展。为以评促建,在升本后的第4年(2004年),学校就主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确定了“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文理为基础,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为重点,文、理、工、管、教、经、法、农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高、科学研究有特色、服务地方有成效、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7](P4),通过3年的励精图治,于2006年12月在全省新建本科院校中首家、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较早一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顺利通过第1轮评估的同时,学校也成功地实现了由师范专科向合格本科、从以师范教育为主向多科性、应用型本科的初步转型发展。

2012年,学校作为安徽省2所、全国7所试点院校之一参加新一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3年4月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首家通过审核评估试点。通过第2轮评估,学校将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验收与迎评工作有机融合,全面加强“五个度”建设——即高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4大职能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教学运行、质量保障等人才培养各环节之间的吻合度,高校师资、教学科研设施、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等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学生、社会和政府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学校进一步提升了应用型本科的发展内涵。

目前,学校正在结合为期一年的审核评估整改推进工作,全面构建审核评估长效机制,在“十大整改任务”领域全面落实整改工作,推进学校科学发展,转型发展。

路径三:坚持发挥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落实办学定位中的体制机制保障作用。

办学定位的落实离不开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保驾护航。办学定位的顶层设计与全面规划实施在学校层面,但是具体落实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实处与深处,则要依靠广大二级院系实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2010年,学校全面启动二级学院建设,根据学科建制与专业大类布局,组建了13个本科二级学院,搭建校院两级科学发展平台。在此基础上,2012年,学校全面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在教学、学科建设、科研、实验室与设备管理、财务与审计、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等7大方面明确界定校院两级管理权限与职责,着力打造校院两级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目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划部署,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在暨,学校下一步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精神,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为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一方面,学校将积极推进以大学章程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办学”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学校将进一步扩大二级学院的管理自主权,全面深化、细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制定绩效分配方案和与校院两级管理相适应的量化考核实施办法,以真正发挥好二级学院在转型发展中的办学实体地位和管理主体作用。同时,对照地方院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条件允许时,争取设立二级学院转型发展特区,以试点推进方式推进二级学院转型发展,如建立学院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扩大试点学院在专业设置、招生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兼职教师聘用、学院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路径四:坚持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进程中彰显办学定位。

学科专业布局结构是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能否落到实处的最基本载体,它内在决定着高校4大职能发挥的科类结构布局。“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最终的检验尺度是市场”[8](P159),地方本科院校学科专业调整尤其要引入市场机制。为此,学校紧扣地方发展需求,紧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脉络,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彰显办学定位。

1、进行院系结构调整,从建制源头上搭建打造学科专业调整平台

近10年来,为深化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学校先后进行了2次大规模的二级院系建制调整工作。2004年,将三校合并之初的16个系(部)整合为12个教学系,初步促进了学科渗透与交叉融合,为机械类、土建类、经管类等新兴应用型专业的成长搭建了平台。2010年,学校全面推进二级学院建设,以应用学科大类为平台,组建了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等13个本科二级学院,新发展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金融工程等一大批对接地方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新专业。

表1比较了第1次建制调整前(2003年)、第2次建制调整前(2009年)与目前(2014年)3个时间段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分布的发展变化趋势。10年来,皖西学院新增专业主要以工学类、管理学类和艺术学类专业为主,与2003年相比,工学类专业由3个增加到22个,管理学类专业由1个增加到7个,艺术学类专业由2个增加到6个,三者占专业总数的比例从30%增加到64.8%。

表1 近10年来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分布情况

2、近年来新增本科专业全部为对接地方优势、支柱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专业

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是六安市“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和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9](P14-15),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机电和家电产业、新型建材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是六安市“十二五”期间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传统优势产业。近5年来皖西学院新发展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光源与照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资产评估、金融工程、服饰与服装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等10多个工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类新专业,全部为对接国家与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优势支柱产业与待改造提升的传统优势产业。

3、动态调整招生科类设置,主动顺应地方产业结构布局调整需求

升本以来,学校在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的同时,在招生科类设置与规模编制上优先满足地方产业结构布局调整需求,增招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志愿报考人数多的应用型专业,如工学类专业招生比例从2009年的34%增加到2013年的49%。限招、停招社会需求量小、就业困难的部分专业,如基础理科类与传统师范类专业,总体形成了社会需求与专业招生的良性互动。招生科类结构的调整,主动满足了社会各界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学校所处的六安市区位并不占优势条件下,近年来考生志愿报考率、报到率、提档线超录取批次分数线、录取平均分超批次分数线都呈逐年提升态势(表2)。

表2 2010~2013年度本科录取情况一览表

路径五:坚持在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中落实人才定位。

应用型定位最终的落点是培养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亟需的一线应用型人才,并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多元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此,学校立足省情、市情,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适应多元社会需求的“多样+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确立“能力本位、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具有全面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定期组织修订。二是建立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深度参与培养过程的制度。三是以学分制改革和“主辅修制”为龙头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国际合作教育”“校企合作培养”“创业教育”、学生“四自主”学习等多样化培养模式,促进了应用型人才的成长与成才。以辅修专业为例,2008以来,共审批1 709人报名辅修,2011~2013年3年来,491人获辅修结业证书,427人获得辅修二学位。四是搭建“平台+模块”的应用型课程体系,通识教育、大类培养、专业课程3大教育平台,通识课程模块、大类培养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实践课程模块等5大模块,由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形成的“网状”专业教学知识体系,一举突破传统学术性本科教育课程框架,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之路越走越宽。

路径六:坚持以锻造“双能型”师资队伍为突破口落实师资队伍定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所需师资相比,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造就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能力与服务地方发展能力的“双能”素质需求更为紧迫而亟需,对此国内一般多用“双师型”师资进行表述,官方最早的文献见之于原国家教委1998年2月《面向二十一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则意见》(教职[1998]1号)中“要重视教学骨干、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安徽省在推进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各校不约而同地提出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推进师资队伍转型发展的创新举措。为全面加强教育教学能力强,产学研结合、资政咨询、服务社会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出台《关于实施“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的意见》(院人〔2012〕44号),以“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引领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学校8大措施并举:一是源头把关,在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中注重对“双能”素质的考核与培养。二是注重规范,严格对照认定标准与认定程序,成熟一个,发展认证一个,约250名教师通过认证。三是提供专项经费支持,专款专用。四是选派干部教师赴一线企事业单位定期挂职锻炼制度化、常态化。五是创新体制机制,在产学研推进与实践教学中培育“双能”素质。六是职业资格证书推进,鼓励教师参加政府与行业组织的资格认证培训工作。七是选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公派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定期交流研修,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按照国际标准打造应用型师资。八是进一步加强企事业单位一线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路径七:坚持走政产学研合作道路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办学特色。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长期办学实践中,为进一步弘扬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致力科技扶贫”为主要内涵的“大别山道路”,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化拓展大别山道路,服务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思路[9](P7),在科技创新与科技扶贫开发中推进转型发展,凝练锻造办学特色。

一是全面加强校市、校县(区)、校企合作,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主导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需求,签订并执行了一揽子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合作协议,扎实推进多领域、全方位“协同创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产学研合作机制。二是积极促进成果转化,推出了一批以霍山石斛产业化开发为典型代表的标志性成果。三是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省、市、校3级科技创新平台,安徽省石斛产业化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跻身首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四是深入推进校企、校地科技对接,教授博士企业行,解决行业企业技术升级难题。五是发挥人文社科综合优势,在服务“五色六安”建设中引领地方文化传承创新。六是结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挂职锻炼中实现增进才干与服务地方的双赢。

该思路与“化优秀地方文化为教育资源”作为学校应用型本科两大办学特色,赢得了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与上级领导的好评。为进一步培育弘扬此办学特色,在深度服务地方中推进转型发展,今后学校将主动出击:主动对接国家即将出台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及国家与省大别山扶贫开发战略,瞄准大别山革命老区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需求,力争在深度服务大别山区域振兴发展中不断发展壮大应用型本科综合实力。学校将重点出击:锁定大别山自然资源开发、地方新兴与支柱产业开发、皖西文化资源开发、大别山老区转型发展等领域重点发力,如在霍山石斛产业化开发、大别山道地药材研发、太阳能光伏材料研发、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红色文化开发、大别山发展智库建设等重点领域,全面加强校地校企政产学研合作,推进协同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推进科技成果向实践育人转化。

[1]潘懋元,董立平.关于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特色发展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2):33-38.

[2]王新华.地方大学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8(1):28-31.

[3]李和平,储常连,方明.转型提升,科学构建地方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1):12-14.

[4]皖西学院.皖西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2011~2015)[R].2011.

[5]皖西学院.皖西学院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总体实施规划(2013~2020)[R].2013.

[6]王全林.中国高等学校分类中的应用型本科及其形象思考[J].皖西学院学报,2009(3):31-37,74.

[7]皖西学院.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R].2006.

[8]林蕙青.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皖西学院.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自评报告[R].2013.

猜你喜欢
皖西应用型办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回马枪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回马枪
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