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贵州,就被那片洋溢着生命力的莽莽山林迷住了。
那些充满生机的层峦叠嶂,浓郁茂密的墨绿色的树叶在大团大团厚实的云海间翻飞,明晃晃的阳光从瓦蓝瓦蓝的天幕下撒入。人的脸也是黝黑的,眼神透漏出强悍和精干,张开嘴巴大笑,露出有些发黄的牙齿。贵州的人与贵州的山林一样,带着些蛮荒与博大的气势,他们笑起来声音是宏大的,他们走起路来,双腿坚实有力地踏着地面,好像石头做的街心也能被脚趾踏出印记。他们挺直胸脯昂扬地往前走,双目炯炯有神的望向远处,就像那些连绵起伏的坚硬的山石面对着火红的远方的太阳。树木的粗壮和高耸也是我从别的城市未曾见过的,那些雄壮的树的根系狠狠扎根在土地里,用双手搂抱它们,却只能紧贴一侧,而不能环顾所有。树的枝叶高耸入云,浓密且高傲的在天上俯仰着我。当我抬头仰望树的浓翠的叶子,就像卑微于地下崇拜一尊高贵的佛的塑像,我虔诚于它的高大壮丽,愧视自己的渺小浅薄。那些奔腾不止的云浪让我觉得自己距离天尽头又近了些,伸出手来,似乎云朵就飞入了手掌中。
如果一棵树也有它的信仰,如果一片叶子也有它的归属,那么贵州的红土与耀目的阳光就是生命蓬勃的力量之源。我在公园的河滩荡舟,从未如此细心地观察湖水粼粼的波光,水的波纹一圈接着一圈荡漾,皱起一池春水,丹顶鹤轻闲的脚步时不时打碎湖面的宁静,溅起点点珍珠般的水珠儿。我的小船在绿荫丛中穿越,各种鸟的叫声连续不绝地喧响,宽阔的叶子上刻满细密的纹理,那是被雕刻的时光。坚韧的草在一片湖泊里伸展腰肢,它们的锋芒上点缀着阳光五色的斑点。贵州的树是壮硕的,贵州的云是雄浑的,就连贵州的开满山坡的花朵也是壮壮的,贵州的夏天到处都散发着勃勃的生气。
双脚矗立在山巅,闭上眼睛,脑海中就浮现出令我魂牵梦绕的梵净山,以及活力饱满的贵州土地,还有宏伟澎湃的黄果树瀑布。
我人生最璀璨的那段记忆里,贵州的山,贵州的水,贵州的大地是天堂一样的处所。
梵净山就是美轮美奂的仙境之城。
很久以前,梵净山还不叫梵净山,它有另外一个名字“肃爽山”。传说古时山上住着高大威猛的肃爽鸟,它翅膀庞大,伸展开来可覆盖万里之地。肃爽鸟统治此山的时候,山脚下住着一对贫穷的老夫妇,他们因为上山打猎而触怒了这只庞然大物,夫妇二人惧怕此鸟,所以开坛做法请来火凤凰与之征战。凤凰与肃爽鸟战的天昏地暗,日蚀月崩,最终双亡,为了纪念这旷世之战,肃爽山被更名为梵净山,一直沿用至今。
双脚踏上梵净山就如同来到了云霄宫,只见在云雾缭绕处,飞檐兽壁亭台楼阁,清泉飞瀑鹤鸟林立,古刹镶七宝之琉璃,塑五色之宝塔,好一处行善之人的慈悲道场,被称赞之美德所皈依的处所。山下已经云烟扑面,宽阔的河水从我的脚下淙淙流过。在宽大的黄沙铸成的桥上远望,能看见清丽的大河水蜿蜒流向天尽头,水波荡漾,清灵见底,五颜六色的石子在闪闪发光的水纹低下铺陈着。水的流光闪动着石头的颜色,一声声梵音从天而来,云影在身畔变幻着颜色,时而如水汽般满溢周身,时而溢彩斑斓如梦如幻。人也想起了自己的前生今世,在雾霭苍茫的高山之巅,她袭一身白衣穿越石桥,这是石桥经历百年风吹雨淋换来的一次相见。“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那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前尘往事幻影重重,如一场不期而遇的邂逅,在大雨洗过的傍晚,氤氲了眼角和云朵。
春草绿上彼岸,青苗就蔓延到了我的枕畔。睡在梵净山中的竹屋吊脚楼里,我的身体和灵魂也飞腾起来了。敞开窗户云彩就飞进屋,我的白色房顶上浮游着缠绵的云,房间沾染了仙气似地飘飘荡荡,空山新雨中能望见在潮湿的空气里游动的墨竹,竹子怀抱着我的房子,我在高山云涛里悠游。如若身无骨,被妙音梵境所超度,山影雾重,风吹耳边,带来了幽梦。在山中的一夜,我睡的安详且宁静,这种感觉好像佛法已经住进了心中。
第二天依旧是雾气浓浓,白云还是很低的挂在我的眼前。天才蒙蒙亮,我就约上好友老梁一起来到梵净山的寺庙前,当我们停在寺门口时,却都惊呆了。只见亭台飞阁的檐角上都挂起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在茫茫迷雾里斑斑驳驳的亮着。翻涌的云滚滚而来,寺庙被淹没的只能窥见檐前的瓦片,我们也被吞没了,像涨潮一样,我们被浪潮没头没脸的淹没着。山中僧人告诉我们,因为下雨的原因,暂时还不能迎接施主上山,山高打雷危险。我们只好讪讪而回,路过河滩,老梁才呐呐的说道,起的早,竟忘了洗漱,我听老梁这么一说,才想起自己也没有洗漱,于是俩人又折回竹屋,提着桶子和脸盆,踩着石子下到河里舀水。山间河水凉彻心肺,我撸着裤管刚趟进去,就有一股凉气从下到上窜来,大河依然沉睡在雾云里,浓的像墨一样躺在人的脚底下。一舀子下去,不知道端上来的是云还是水,但看水上浮着云,又好似云下埋着水,老梁逗趣说,我们这是在王母娘娘的瑶池舀了一瓢洗脸水。
王母娘娘的水还真是透心凉,我们只洗了三四瓢,已经冷的全身都发抖了。幸好这时云开雾散,我们从河滩爬上来时,天已经蓝的像洗过那样清亮。厚重的黑色的云已经变成白雪一样,棉絮一样的了,她们欢喜得抚摸着我的脸颊,好像在催促我们上山的脚步。我和老梁放下手里的盆桶,大步踏着云梯往山上走,一路看见穿着雨衣的行人也步履蹒跚地跟在我们身后。终是到了山上,过山车晃晃悠悠一辆接一辆的驶来,我们坐上车,缓缓往索道门行进。
坐梵净山的索道,很难俯身往下看,一低头,人的魂魄都要飞走了。但也很难不往下看,青山绿林在白云间忽隐忽现,每飘来一片都想伸手把它抓住。偶尔在青色中看到一团团的粉红或嫩白,那是杜鹃花开的繁盛。沿着向上的轨道极目远望,在云天尽头碧色的天与绿莹莹的山就融为一体了,我怀疑自己已经身离凡尘,来到了神的十方宝地。索道慢悠悠的飘到了对面山,我们就顺着栈道向山顶进发了。
我认为世界上再没有一处地方比梵净山的栈道更美的心醉。那些大红的、澄黄的杜鹃,粉嘟嘟、娇艳艳,争奇斗妍花繁锦簇的开满山峰,草叶绿的娇媚,簇拥着花蕾,形成拱形的走廊,整个栈道就弯弯曲曲的向前延伸着。偶有花枝遮挡了我们的脸,一路下来满身都带着落花和香气。木栈道上也铺满了鲜艳的花骸,它们开的那样精致,铺的那样均匀,令人都不忍心踩上去。走了一段路,身上已经满是花瓣了,于是举起花伞,在花雨缤纷里徘徊。云的海洋在寂静的山头汹涌,一层层,一波波,重叠着翻卷着,低头一看,云在脚下,花在云中。
不知走了多久,我们才爬上梵净山的峰头,继续向峰顶攀登,还要攀越一层石基。远远近近已可以看到尖尖的峰尖直耸入天,尖顶上渺渺停着白色的寺院。尖角台阁上烟云袅袅,美得动人心魄。老梁跟我已然按耐不住,争着就向顶峰攀爬。一边攀登石台,一边青草如茵,蝶飞蜂舞,有一只黄色翅子的蝴蝶还在我的肩膀停留了好久。石头台阶越往上越窄,一开始两腿并行,过一会儿就只能四肢着地,摸索前行。直到爬到拐弯处,石窟天涧环绕成一个幽深洞穴,洞中泊泊有瀑布流淌,所有攀山人都慌了手脚,有些进退不得的尴尬起来。恰巧此时山上的僧人路过,冲着我们喊道“各位施主切莫踯躅,上山之路不可半途而废。各位可在洞中瀑布下穿过,前方亦是柳暗花明。”经小师父一提醒,大家才发现水帘洞确有机关,便都迎着瀑布的大水流从下往上穿越而过。出来时人人淋得一身湿,但看到眼前如画美景,又都把刚刚的危险忘得一干二净。
从此开始,路越走越宽,毫不费力就来到巅峰。海云生处,青嶂连绵,远处东望,群山虽断实连,虽连实断,尽在股掌之间。我们从山侧往下走,这一段却是各种山花开的烂漫,几枝桃花袅袅婷婷的站在两边,花蕊间点缀着几滴水珠儿,石头上也滴水不绝,石下有像脸盆一样的水洼,我捧起一口咽了下去,只觉一阵清凉舒爽从丹田涌上,好甜的净水!
下山总要容易些,走了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下。重新坐上索道的时候,雨淅淅沥沥洒下来了。沿途匆匆在庙堂里拜了一忽儿,远远就看见老梁向我招手,我们要趁着雨还未大,赶紧坐车驶离。就这样,车子愈远,山峰也距离我们愈远,可是山海云深处,梵歌仍绕耳,青竹绿苑间,白鹤亦飞升。
我们的下一站是黄果树瀑布,来到黄果树瀑布才能真切体会为何贵州被称为神话的发源地。如果说梵净山是让人的灵魂向上提升,那么黄果树瀑布群区肯定是令魂灵向内探索。一入山中,我们便下到了石洞水潭里,清溪水面铺着矮石,人们一脚一步踩着湿滑的石头鱼贯而入。洞窟幽冥深邃,几只钟乳石横插斜溢,山石雄奇,筋骨突出的石壁上爬满绿色的爬山虎。树的样子也是奇形怪状,有一株美女树,其型与真实女子形体一摸一样,婀娜多姿风采卓越。各式各样的花也很盛大,一片连着一片,就像遗落山坡的红霞,微风阵阵,随风鼓荡,阵势浩大。湖水不比苏杭西子畔,却也是另一番动人景象,其静逸之姿别有风趣,倒更像女神的眼睛,深沉中带着神秘的幻梦。
在深潭中不断穿梭,忽然露出潭外,见阳光耀耀,繁花飘摇,栈桥草木新绿,内心别有惊喜。耳听宏伟澎湃之声,白涟近在眼前,木桥错综相连,几经周折来到亭阁,目力所在,大河之上,瀑布贴着山壁奔涌跌宕,人的五官已被直流而下的白浪填满了,人的耳朵也只有轰然鸣响的隆隆声,这样的雄健、伟奇却也还不及黄果树瀑布的千分之一。因为当我从索梯下来时,当我第一眼瞧见黄果树瀑布的时刻,我的肉身和灵感就被自然界震慑征服了。
黄果树瀑布的高雄壮大是人间的词汇找不到语言形容的。那与山脊一样挺拔的水柱,恰似宇宙中投射而来的一根银链。山顶的云蔼也要虔卑的匍匐于它雄壮的身形下,没有人能看到瀑布顶端,抬头仰望,是云雾蒸腾。也没有人敢看到瀑布低端,把头低下,魂儿就从肉身里掉出来,陶陶然不知所踪,神经和知觉都有些麻木,似是要跟着那漂浮上来的水雾成仙去了。瀑布从低到顶,斜斜挂着五色帆,这赤橙黄绿紫变成通天桥梁,闪着明媚的光。“一挂长虹锁晴川,碧涟如洗雾满面”被陶醉的我,不由自主编起诗句来。
吸引我的除了瀑布还有石栏,栏杆颇似贝壳的化石,一圈圈的刻印着螺型纹。摸着石栏杆往瀑布深处走去,跳进水帘子里,五光十色的洞庭就豁然出现在目前。七拐八绕摸着潭壁向前行,眼睛还没有接触阳光,耳边已早早听到一声声啼鸣,清丽婉转,破空而来。好似出谷之鹂,又若梵天弦音,头刚抬起来,五色花翎就扑扇在面前。落在身前的仙禽是一只浑身发出蓝色光耀的孔雀,它的羽毛如绸缎般光滑柔软,光焰的羽翅映衬着太阳的金光,玲珑小巧的头颅好奇的望着游人,突然挺直胸脯,啾啼一声,飞走了。我这才发现,此地河滩宽裕,山屏四壁,莲花形状的瀑布在河的中央吞吐。河中山地到处是孔雀,头顶上,还有的孔雀在空中自由飞翔,看着它们长长的翎尾,在蓝天海云间翱翔的宽大翅膀,阳光成为这些空中灵禽金碧辉煌的铠甲,我忽然有种错觉,感到也许万年前女娲就是从此处捏土造人,而这些孔雀就是凤凰的后裔。
这里的孔雀并不怕生,反而习熟了游人来此一样,照常聚集河上饮水,时而抬起脖颈,抓挠一下身侧的翎羽,悠然自得极了。也有些孔雀跟随在游人的身边,不时拍打几下翅膀,或者干脆张开殷红的小嘴,要讨饶些食物来咀嚼。孔雀的鸣声一响接着一响,仔细听着,感觉又如同婴孩或者幼猫的叫唤,但也不同,总之是神奇的很。
游览结束以后,所有人的心都换上了一种空灵的美感,人们脸上的笑容也亲切和暖了许多。老梁意犹未尽地提议,再去苗寨探索一遭,这一呼声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于是车子又载着游人向苗寨奔去。
我们来到苗寨时,傍晚也来临了,青黛如墨,橘色的光泽镀上白云边儿。随着苗人的一声呼喝,伴着号角呜咽地响起,我们每人都喝了一口苗家清酒。热情的苗族同胞跳起了回旋舞,迎着篝火,打起熟粘糕。所有人都跳起了舞,老梁和我在中间手舞足蹈的跳着,眼前快速旋转的扎染绣花裙翩翩飞动,苗人的靴子踏在土上扬起尘土,火光中是一个个欢笑的脸。我听到苗族朋友们欢快歌唱着:
白天想着你啊
圣洁的姑娘哟
弹奏多弦曲悠扬莱
晚上你的脸莱
映在我心上哦
如同那东山上升起的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