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民的散文诗

2013-12-29 00:00:00刘向民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13年10期

春天,桃花盛开的方向

春天,爱情开始萌芽。

桃花盛开,痛苦开始萌芽。

折断一条树枝,鲜嫩的汁液发出清脆的声响。

春天,清亮亮的灿烂。

一只翠鸟,对着一朵桃花鸣叫,飘飘的羽毛闪烁明亮的光芒。

桃花绯红,流水绯红。

春清泛滥,漫上河滩。

春天,桃花盛开的方向,摇动草色的情绪。

歌声

高歌。一曲高歌。天籁之音。

风在奔。时光在呼啸。

春天的歌声泣血。鲜红的杜鹃迎风招展。

火光横溢。灰烬在嘶鸣。

雨声潇潇。深夜的花朵,倾听一只鸟飞翔。

冰冷的意念,发出寂寞的喉音。风穿过寂寥的情感,掠过春天的肩头,

春天的方向。

花朵

一片片的紫云英,一片片地自由开放着。

是一片彩色的云,一片如烟的云。

灿烂的面颊,是温馨的梦。梦的春天。

不能忽视任何开放的一朵花,那是飘逸的美丽和顺其自然的情怀。

当今天的花朵,已经成为往事,我不知道,是不是还有很多无法理解的情结,会成为永恒的记忆。

春分

这是季节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刻。

被严冬凝固的蹄声重新释放,沉睡的季节酣然而醒,孤独的牧人唱起牧歌驱赶孤独,驱赶无奈,在原野上伫立成风雕。有雷而来,种子孕育了一个节气;有雨而来,交错的草根上新生的芽苞正在萌起。我听到婴儿第一声响亮的啼哭,泪水浸湿了我的双眼。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轱轱的牛车辗过已经疏松的土地,在冬天里漂泊的游子,沿着车辙走进故乡,享受温暖明亮的情绪,满含泪水的双眼,切割每一缕风和每一寸田畦,弹响琴弦,使大地绚烂,爱情生花。越过凝固生命的季节,越过凝固情感的日子,此刻,我们的情绪格外兴奋,昂扬十足的喜悦,涤净已经逝去的陈旧和伤感,所有的幻想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的希望都将展现在无限的风景里。

所有的植物都窃窃私语,讨论即将发生的事情。麦子是植物的代表,挣脱沉重成冰的压抑,俯身而起,每一个拔节都渗入农人激动的情绪,每一片麦叶都因情绪激昂表现得很充分。

我们是麦子的一种,麦子也是我们的代表。我们的情绪高涨,渴望每一声雷,感受和充实空虚的灵魂,使生活厚实;渴望每一滴雨,滋润无奈的情感,使生命充实,我们走好每一步,我们珍惜每一刻,使每一个日子都很珍贵,使人生很富有意义。

春天:一场雨在赶路

一场雨在赶路。越过一座山,越过一条河,越过一个又一个村庄。

一场雨走过的地方,湛蓝蓝的天异常洁净:一地草芽萌生,鹅黄地让人心怜;一蓬蓬黄的红的花儿次第开放,一地灿烂无比耀眼。

风,尘世和缠绵,打湿了一畦又一畦春菜,扯来云朵亮丽远山近水。

一场雨正在赶路,匆匆的,要赶往更远的地方。

那雨后的天空异常洁净,雨后的太阳异常鲜亮,鲜亮的如一汪水。

感恩高粱

高粱是乡村很普通的一种庄稼。

还没有入夏的时候,村人就开始点种高粱了。家乡的地少土瘠,高粱是能种能活能长,能得到收成的庄稼,耐得住风雨、酷暑和饥渴,好养会活。终日与我们为伴,相依为命,与乡村一起在岁月里摇曳。

高粱的个子都很高,笔直笔直的,层层碧绿的叶子,像一只只迎风招展的旗帜,哗啦啦地发响。我非常爱听高粱叶摇动的声音,经常坐在高粱地里聆听这美妙的声响,感受高粱带来的轻松感受。叶子轻轻摇动,划过我的面颊和手臂,如一只温暖的手与我交流心底的感受。当我拨开高粱叶子走出高粱地时,高粱已长得很粗壮很结实,开满了散发着清香气息的高粱花。高粱花散落了我一脸一肩一身,血性的高粱情感融入了我的性格,其实,接受高粱情感的方式不仅限于此,更重要的是我吃了红红的高粱米,高粱的品质就彻底地融入了我的身体,长成了高粱一样的骨架和品质。高粱的品性是一个烈性子。高粱最能酿酒,酒质醇厚清冽香味悠久,一点就着,腾的一下子就燃起蓝蓝的晶莹的火焰。这是高粱所独特的魂魄和个性,也是我所具有的魂魄和个性。家乡人管这叫做火性子、急性子,是与水土有关系的。

高粱是我们的食粮。没有高粱我们就会挨饿,空虚的胃和神经会使日子十分沮丧。我们爱高粱,高粱是我们的衣食所在。高粱养活了我们,也养活了乡村。乡村始终都在生长着茂盛的高粱。

高粱的形象,高粱就是我们的形象。

原野上的高粱是一棵骄傲的植物。

高粱挺身站立在原野上,一片青纱帐,一片豪情。

我在高粱地里,仰视高粱。高粱挺拔,直指蓝天,如一只只手臂举着天空。阳光从上面倾泻下来,一株株高粱,通体闪着耀眼的白光,形成一地热烈的伟岸,惊心动魄。

高粱的根,使我敬佩,它是庄稼中最强劲有力的根。高粱茁壮的根源于土地,土地的精神就沿着根蔓延了整个高粱地。高粱在风中的招摇,吸引了太阳永恒的光泽,给予生命确切的定义。那么,常年在高粱地行走的人们,脸庞和胸脯对阳光的感受,就是我们对高粱的感受。

高粱就是我们的形象。

高粱的壮观,应该是在秋天。

这时,高粱从根到茎到叶都抛弃了青春时的幼嫩,全身泛着金黄的色彩,长成一幅厚实的形象。

成熟的高粱穗火把一样地在原野上招展,招展成一地火焰。这是汲取大地营养凝成的,这是汲取阳光凝成的,高粱的气息才这么热烈,热烈成乡村特有的品质。

高粱是季节的使者,以无比耀眼的姿势感恩终日劳作的人们。高粱总是把未来和不断生长的叶子根须展现出来,裸露农人沉重的艰辛,所有的艰辛都形成沉重的幻想,让沉甸甸的高粱穗情真意切地压在手上,以理所当然的收获,回报辛勤的农人。我们感受到,在这丰收的狂欢节里,红红的高粱在村里红彤彤地铺开秋天所带来的欢欣。

秋天告诉我:高粱是我们的收获。

高粱的生长,离不开乡村,乡村是最适宜生长高粱的地方。

看似空旷的原野,寂静如夜,一旦播下高粱的种子,土地就势不可挡地繁荣昌盛了。土地向高粱敞开了胸膛。高粱是属于土地的,但最终还是属于村庄。高粱通过土地展示村庄永恒的生机,告诉人们村庄的存在和温暖。踏着泥土的农人,把祈祷传向土地,以诗意的感受倾诉对泥土的感激之情。

夜里,我在城市的光照下,望见乡村的高粱在勃勃地生长,听见高粱在声声的拔节,拔节的声音如我的关节发响时一样……

红红的高粱,昂起高高的头颅,这是农人的旗帜。

收获的季节莅临了。太阳明晃晃地照着,高粱如鲜红的鸽子飞翔着,无际的苍穹下,大地腾起收获的焰火。随风起伏的火呀,映红了高天上的云彩。我心中的高粱旗帜在火焰里滚动、咆哮,这是岁月雕塑的生命沧桑,演绎着茂盛的遐想。

没有什么庄稼比高粱这么倔强,随风撒播一把种子,就能生长出一地青纱帐,在铁质钢质的锄头探寻和支持下,黄河的两岸茁壮了一望无际倔强不屈的精神,喂养着一茬茬娃子、一个个村庄、一段段沧桑岁月和一个不屈的民族。与高粱为伍,我们可以感受到风雨的呼啸和岩浆迸发的力量。

高粱是普通和朴实的,当我细细地打量手中一粒粒饱满的籽粒时,就能充分体会到它特有的淳朴和力量。在漫长的岁月里,在困苦的日子里,高粱饱腹充饥,成为我们力量的源泉。沧桑的高粱一直鼓舞我们向前。

高粱总是不畏艰难的生长,哪怕已经蛰伏倒地,也要沿着精神的方向无畏地攀缘。随风而来,随风而去。这是农人的品质。

我要寻觅我们已经丢失的高粱品质,用高粱的质地充实我枯竭而空虚的思想。

我们也要做高粱一样招展的旗帜。

玉米·我是一棵玉米

玉米,是诗经里的植物,是田野上的庄稼。

玉米伸出手,我们手拉手,就成了兄弟。玉米所给予的食粮,是我们紧紧的依靠。

风展天空,一株株玉米排成一阵阵潮汐。在某一个下午,纵横的根扎进我的脚心。疼痛,使我们相依为命。

时间的经历,连结过去、现在、未来,沧桑不语。粮与食,把爱与情诠释得有根有据。

谁能复制玉米的品质?我与玉米相撞的声音,与我敲打骨头的声音共鸣,响彻原野。

玉米是乡村中很普通的庄稼。

一粒种子下地,一场雨过后,一地嫩芽儿就齐刷刷地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里;一场风过后,就有了一地青纱帐哗啦啦地响动,发出幸福的呢喃,诱发了乡村兴奋的神经,发出布谷鸟幸福的鸣叫。

父亲总是喜欢坐在地头上,眯缝着眼,聆听玉米拔节的声音,与玉米窃窃私语,讨论秋天丰收的事情。土地是乡村的,庄稼是乡村的,更是父亲的。父亲总是视玉米为他的亲生儿子。没有了玉米,父亲会失去依靠,会饥饿无神,整个乡村也会无依无靠。玉米是他的依靠,玉米是他的希望,是他的未来!

玉米是乡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父亲总是站在玉米的高度要求我们,把我置于浩荡的玉米林里,视我为一棵玉米,叫我站成玉米的姿势,感染玉米的脾性,培育和渗透玉米的精神,长成颗粒饱满的玉米,成为支撑乡村辉煌的力量和精神。

我在努力成为一棵玉米。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荷锄走进玉米地里,渴望做一棵玉米的心情油然而生。

在这个世界里,任何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只要有生命的空间,就不虚度任何的日子,能顽强的活下去。做一棵结实的玉米吧,这是我最大的奢求。

把每一条根都扎进浑厚的土壤,这是我生命的血管。探寻远古以来的精神,这是生命的支撑。我要汲取充足的养分,茁壮我幼嫩的思想。我希望能够经得起任何的风雨,经得起任何的世俗。

承接太阳的光芒,舒展每一个叶片,我希望能承受太阳的分量。我愿意做一只火鸟,情愿把自己焚烧成太阳的姿势。我不奢求太阳的光芒。

站在粮食的高度,俯视土地。没有土地的恩赐,玉米无法茁壮成波澜壮阔的青纱帐,我也只能枯萎成一段没有价值的记忆,在一片凄凉的日子里,无法获取任何的收成。

所以,在一片土地的怀抱中,我渴望自己就是一棵玉米,在阳光的照耀下,开花,吐穗,长成一粒粒饱满的籽粮。

乡村风物(组章)

亲近麦子,我生命中的麦子

以一种很朴素的农民感情亲近麦子,渴望丰收的情感油然而生。麦子也以很朴素的情感,感染我们,我们的思想与麦子的思想水乳相融,我们就是遍地丛生的麦子。

麦子是一种很普通很朴素也很古老的植物,我们的祖先选育了她,淘金而出,生生不息。她却哺育了我们,喂养了我们,繁荣在我们手掌上,如同我们的母亲,一如不变地奉献着,给我们营养,使人类生生不息。

所以,从我们的祖先到现在,到我们每个人,无不都怀着神圣的表情和虔诚的心情,感谢麦子,敬仰麦子,我想哪怕有一天,我们走进城市,站在始终不能生长麦子的阳台上,我们会很想念麦子,怀念麦子。

麦子始络以一种很倔强的性格生长在我们中间,从洪荒时起,就从来未祛惧过世俗的诅咒,以及寒冰冷雪。性格造就了麦子抗争的精神。

亲近麦子,感受麦子丰富的思想和深邃的情怀,使我心灵颤动,精神升华,于是,我也学着麦子的姿式生长在土地上,深深地感受阳光,感受五千年来精神的沉重。

我想,假如没有麦子,我们将会怎样呢?

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真正成了一株麦子,站立在丛丛麦子中间。

种子

我的父亲很看重种子。一辈子的农事,使他始终将种子视为知己,视为生命。

种子是农业中最重要的部分。一粒种子预示一个季节的莅临,一粒种子展示一种蓬勃的精神。缺少种子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依托。

渴望耕种的土地渗透着父亲的汗水,无论在哪一个播种季节,父亲总是小心翼翼地种下每一颗种子,那是他疼爱的儿女,那是他的希望和生命的延续。

父亲对种子的情感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时刻都希望成为一颗纯真的种子,在一个清晨或者傍晚深入温馨的土地,汲取大地的营养和精神,义无反顾地破土而出,长成一株骄傲的植物,扬花抽穗,在乡村的注视下走向成熟。

土地是我们的,土地更是牛的。牛与土地相生相息,牛是土地的风景,没有牛的土地就没有耕种和收获,土地就会黯然失色。

牛与我们相生相息。多少年来,我们与牛风雨相沐,紧跟牛的足迹走到今天。牛是我们的兄弟。如果没有牛,我们将无法耕翻每一寸土地和每一个季节,攥在手中的种子就无法下地。那些不能下地的焦灼、希望和爱情,都会远离土地枯竭而死。所以,我们始终以牛为楷模,妄想成牛。

虽然我们与牛相生相息,与牛一起交流,与牛一起耕作,也在努力与牛一样时刻反刍生活的困苦和艰辛,所有的眼神和举动也似乎与牛有关,但我们日益浮躁的情感,却无法触及牛的灵魂,无法深入牛的思想。我们更无法理解,牛吃的是草,骨头却很硬。我们对牛的了解的确太少了。

那么,就让我们与牛始终肩并肩拉犁向前吧,以风为食,以雨为食,以草为食,以牛的姿势穿越几千年风雨侵蚀的土地和时光,使繁荣昌盛的历史与牛始终紧密联系,与我们始终紧密联系。

但愿我们能成为牛!

家乡的犁

自从离开家,我就忘不了那架犁。

犁很寡言,一如我不善言谈的父亲,只知道终日在田地里侍奉庄稼,翻土、点种、除草和收获。这是一种很淳朴很高尚很优秀的品质。

我的父亲如牛,却是犁的性格,终日的劳作使他的身躯佝偻,就是一架犁的形象。他时时都深入日子,又极其善待每一个日子,对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很在乎,哪怕是一棵小苗的事情,他都要认真对待。他在默默地看守每一个日子,用心感受庄稼的拔节、扬花、吐穗和收获。

父亲和犁是一个形象,其实父亲就是一架犁,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风雨雨,痛楚很多,他却觉得没有必要抑郁。喜怒哀乐的心事已积蕴成火山,却没有任何的流露,被层层的淡漠包裹着。他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中生活着。

犁在泥土中,闪着耀眼的光芒,饱经沧桑的庄稼辉煌如日,我的父亲却一日日老下去。他耕翻了一茬又一茬土地,撒上一粒又一粒种子,收获一季又一季的庄稼,喜悦从心头一次又一次升起,我们也一天比一天长大。他精心伺候的庄稼丰收了,他很满足。

当我的父亲终于有一日不能与犁为伴了,他只能坐在村头上,远远地看着我们扶犁劳作。那刚刚被犁耕翻的土地,散发出醇如陈年老酒散发的香味,使他很惬意。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这犁是我的一生,我离不开犁。他视犁为命。他视犁为神。

父亲对犁的感情深深感染了我。当我有一天离开乡村,离开我祖辈钟爱的犁时,我真的难以割舍,尤其当我站在城市的阳台上遥望我的乡村时,我更想念犁。

所以,我终于在一个难熬的夜晚,走进了我难以忘怀的乡村,将犁带回我驻足的城市,认真地挂在我的房子里。我的目光时时能触及的地方,我日日能够抚摸的地方。

家乡的犁哟!

夏天激情

阳光的激扬触动了万物的思想,我的神经也感受到日子的澎湃。

曾经灰蒙的山岭,由鹅黄一下子变成了翠绿,这仅仅是一场雨的诡变。

鸟们很欢欣,抖了翅膀,从村中一跃而飞,作一个很美妙的姿势,展示给我们。

蝉的声音经过一场夜雨的洗礼,异常地茂盛,激昂的心情在此时上升的很高昂。

很玲珑晶莹的蚂蚱,在我的手心,小腿一弹,于我的面前划了个弧线,就站在那棵刚刚吐穗的谷子尖上。

爱情始终被茂密的枝叶覆盖着,当我揭起的时候,果实已经熟透。一枚红透的果子高高地挂在枝头。

以思念为舟,放飞阳光般心情,在夏天里我们都激情无限。

凝望秋天

透明的风,掠过阳光,走进即将收获的玉米地,与展示丰收姿势的玉米对话。茁壮的玉米,饱满的籽粒,使得原野异常的光彩,与玉米对话,空旷的手心倍感沉重,使得精神挂果,思想挂果。原野,在秋天里丰富了更多的内涵。

阳光照进心的深处,人们正在谈论庄稼,谈论粮食的丰歉,也无非是种子、肥料和劳动的内容,这些看似很轻松很随便的话题,其实是乡村最经典的事情。土地不停的耕作,使得土地有了牛一样奉献的脾性。种子的好坏是玉米丰歉的基础,农人从去年开始就一粒一粒地精心挑选,期望有一个生机勃勃的玉米林;不停的劳作,使汗水浸透了玉米的每一条根系,这也是玉米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们吃到纯粹的玉米时,你能感受到阳光的味道,体味汗水的浑厚。玉米是庄稼的一个代表,认识了玉米你就认识了庄稼,经历了玉米,也就经历了农人的艰辛。

玉米是秋天的尤物。玉米的枝叶已经泛黄,隐隐透出所经历的沧桑;玉米花也已经老去,细细的花粉撒落了一地,芬芬的芳香在秋天里蔓延,秋天沉浸在喜悦的酝酿中。没有什么庄稼比秋天里的玉米更加动人,更加丰厚。

秋天的脉搏已经激烈跳动,秋天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高远,玉米也已经熟透,正从容地等待收割,情绪一天比一天高涨,高涨的兴高采烈,一天比一天喜悦,喜悦地原野溢彩。秋天是玉米的季节,也是农人的季节。这个季节是丰收的季节,这个季节高过所有的季节。

冬天·雪

推开一扇半掩的门,冬天正在外面说着心事。曾经涉水的河,已经结冰,飘曳的雪花覆盖着愈升的雾霭,天已经冷却的很凉。我的影子已不能再现。

冬天却已到来,天下着雪,父亲仍在麦田里划锄,铁质的动作探进麦苗的根部,深邃的思想沿着叶脉生长得很茁壮,一任雪掩盖生命的光泽。

雪在父亲的眼里是一个季节的象征,没有雪的冬天是黯然失色的季节,所有的情节就不会生动如水。一辈子为农的父亲最理解冬天的雪了。他说,我们都是冒着冬天的雪花走进春天的。这是一句很有诗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