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挺起胸来:清华大学百年体育回顾(下)》,用来纪念丰富多彩的百年清华的体育历史,由叶宏开、韦庆媛、冯茵联合编著。这部书梳理了百年清华漫长而辉煌的体育历史,为我们展示了清华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揭示了清华人重视体育、强化体育、实践体育的奥秘,呈现了以此带来的健康体魄、运动极限和精神面貌的累累硕果。
百年清华与众不同之处不胜枚举,表现在体育方面,也是如此。
清华有着丰富多彩的体育历史,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清华大学把体育锻炼与智育教学、德育陶冶一同提到“关注教师和学生发展”目标这个高度,把它们作为全体师生打下扎实的立身之本的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百年来,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不管社会怎样动荡不定,清华大学巍然屹立,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实现着自己的诺言,奉献着自己的全部,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输送给国家,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学科建设以体育为先
清朝末年,清华大学草创于北京西北郊区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此时正值国家政治羸弱,列强虎视眈眈,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
但是多难兴邦,哪里有危险,哪里就生成拯救。
清华大学制定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把体育锻炼作为智育教学和德育陶冶的排头兵。校方认为,身体好虽然不能代替知识高和品德好,可是没有身体好这个前提条件,空有满腔抱负,也只能抱憾终身。
这样,清华大学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把锻炼好教师和学生的身体作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一开始就在制度上和时间上保证了体育锻炼的优势地位。
二、师生在体育场上同台竞技,这是清华大学独有的风景
从历任校长带头跑步开始,教师们走在了体育锻炼的前列。
师生在体育场上同台竞技,这是清华大学独有的风景。
每年学校的校级运动会上,教师们矫健的身影总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们以身作则,带动了学生们体育锻炼的热情。
就连老教师也不甘寂寞,多年养成的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让他们停不下奔跑的步伐,蒋南翔校长的名言就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蒋南翔校长的这个心愿,凭借的不仅仅是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执着,绝离不开体育锻炼带来的强健体魄。
三、学生成为体育锻炼的主力军
清华大学培养学生的原则是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体育锻炼、智育教学和德育陶冶三者不可偏废。
学生一入校,就要接受三个月的准军事化训练。10月,正是北京秋老虎肆虐的时候,军事教官和受训学生一起在烈日下整队报数、跑步、卧倒、匍匐前进。学生们训练得掉了一层皮,可是也训练出了坚强的意志和不畏困难的精神,为今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全身心地投入艰苦的学习提供了无穷无尽的能量。
四、运动会成为凝聚清华精神的盛会
在学校正确方针的指引下,群众性体育活动得以蓬勃开展。
运动会就是一年一度的盛会,所有清华大学的教师和学生都走到了一起,共同迎接凝聚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盛会。各系组织了高水平的体育代表队,经过艰苦训练后,在绿茵场上一争高下。这已经成为一个传统,大家对体育工作的感情,已经上升到一个高度的责任感,和培养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清华校友许积年、刘裕品访谈录中,我们看到了学校和教师对运动员的关心:“还有一个工作,就是我们对运动员的爱护和保护工作,我认为做得很好。我们的运动员上场的时候,每个班都有专门的人跟着,每个班的班主任、辅导员都亲临现场,安排好,专门有学生去做后勤服务,递水、拿衣服等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还有对困难时期大家苦中作乐的细节的回顾:“当时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组织每个班把废报纸收回,用回收废报纸卖的钱买巧克力发给运动员。就这么一小块儿巧克力,可怜得很。”
清华百年体育揭示了体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百年清华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及教育特色,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清华大学何以历经百年,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