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当时最大的工商业资本家和全国首富,盛宣怀拥有的资产不计其数,如现在的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留园等,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曾获得一份特殊的资产,即得到慈禧太后赏赐的沿海三个岛屿——钓鱼台岛、黄尾屿、赤屿。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日中日钓鱼岛主权之争,使得慈禧赏赐盛宣怀钓鱼台三岛这段史实,成为我国专家和媒体追逐的焦点。
当年,首先向媒体透露此段历史的是盛宣怀的孙女,但她也讲不清楚祖父得慈禧赏赐三岛之原委,据诏书上讲,三岛给盛家药局采药之用,但经考证,盛家从未上三岛上采过什么药,后经媒体追踪,盛家其他后辈对此事也讲不出个所以然。
当年盛家虽为全国首富,但三岛对于盛家来讲,也算一笔不小的财富,盛宣怀为什么对后辈“保密”,难道有什么隐情么?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盛家秘而不宣的“不光彩”事,在另一家却被当做光耀家族的“得意”之作,口头传诵下来。
常州是个出人才的地方,一府两县境内,大户做官的“墙门人家”很多,俗称“三吴,九刘,十三张”。光绪年间,常州化龙巷北玉带桥畔“庆延堂”张氏旧宅里,有个名叫张成昭的书生。张成昭中秀才不久,科举就废除了。张成昭既不会做工,又不能务农,“穷归穷,家里还有三担铜”,仗着“墙门人家”的家底,他“待岗”在家,到处讲讲“三海经”,但日子一长,难免坐吃山空。
旧时讲究门当户对,“墙门人家”有互相联姻的习俗。大户异性子女之间通过婚姻这根纽带连接起来;同性别子女之间,通常让他们在一起玩耍,有感情之后,结拜为兄弟,讲究“有难同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一个家族“倒闭了”,但它的“足”(社会关系)还在,家族里的人利用它的“足”,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张成昭也是如此。他有个舅舅叫刘坤,原在京城做官,告老还乡后经营着好几家连锁典当。他素知张成昭有些才学,就劝他弃儒经商。在封建的家长制社会,如果一个家族落魄,这个家族的家长就由母系人员(舅舅)代替父系人员来担任。按当地的话来讲,天上老鹰大,地上娘舅大;饭是舅家香。张成昭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舅舅身上有父亲的严、母亲的爱,这样的靠山发了话,张成昭当然就答应了。
在那个年代,穷秀才们如果做不了官,往往开个私塾将就度日,不肯去经商买卖。何况还要去给人家当伙计,更是低人一等。刘某自己也是科举出身,自然懂得这些,因此就对张成昭说:“你如不愿在常州经商,给我去管扬州的两家当铺吧!”
扬州是座古老的名城,地处南北要冲,市面很繁华。张成昭来到这里,两家当铺的伙计听说是老板派了外甥管账来了,十分巴结,轮番请吃酒。还有的知道他是秀才经商,特地邀了些“名士”,去瘦西湖、平山堂等地游览小酌,吟咏一番。张成昭又免不得回礼应酬,日子倒也过得快活。然而好景不长,年底盘点结账时,他吓了一跳,原来买卖非但没有盈利,反而亏损了许多。同行中消息灵通,与当铺里素有来往的字号也挨个儿来结账了。张成昭一看苗头不对,年关难过,心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先回常州避过年关再说,向当铺里几个大伙计说要回常州向老板报告经营情况,便悄悄溜回常州。
张成昭回到家里,过了几天,心想,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扬州当铺蚀本的事,不向舅舅报告也不行,于是硬着头皮前往刘府。见了舅舅,张成昭不知说什么才好。刘坤见他涨红了脸皮,窘态毕露,叹了口气道:“商业场中大有学问。我总以为你有才学,作个现成经纪人总还是可以的。谁知你人虽不笨,但脱不了书呆子气,不会圆转变通。尽管人家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似乎怪我用错了人,可是我却不认为是这样。年轻人没有经验,但吃一堑要长一智。来年扬州不必去了,你就在城里南大街上我那家估衣店里当管事吧。这次要争口气,不要把舅舅的老脸也给丢了。”
旧时的估衣店俗称衣庄店,出售的都是半新以上甚至全新的成衣。这些衣服的来源都是各处当铺里每年春秋两季“没当”后送到店里来出售的。刘家这家衣庄店有自己的几家连锁当铺做后盾,货源不绝,店址又在市面最好的南大街上,生意着实兴隆。不料,张成昭又整天捧着水烟袋,安闲地坐在衣店里同人谈古论今。这个样子不到半年,店里的风气就变了,伙计变成大爷,顾客买衣服挑几下、嫌几句,就给顾客脸色看。于是市面上流传着这家估衣店要改当铺的笑话,生意越来越清淡。
到了年关,盘点下来,又是亏损不少。张成昭带着羞愧找“东家谢罪”,可是刘坤却依然和气地说:“小店里的事不必提了。一则舅舅流年不利,要破些财消消灾,二则也是近来市面不景气。你是有才学的人,埋没在店里有误前程。考虑再三,只有帮你另谋出路。这里有私函一封、龙洋百枚,可待来年开春后去上海拜谒宫保大人。”
张成昭又羞愧又感激,拜谢了舅舅,揣上信和龙洋,告辞回家。
张成昭对宫保盛宣怀并不陌生。盛宣怀年轻时曾和张成昭的堂兄一同在城里私塾读书,二人结拜为兄弟。张成昭比他们小好几岁,大家都当他小兄弟逗着玩儿。现在盛宣怀已是清廷中炙手可热的大臣,在上海、北京等地都有洋房别墅。
张成昭想,既有了舅舅的推荐信,又有了盘费,还是去找找宫保看看。因此,一过了年,就到上海去投奔盛宣怀。
盛宣怀看了刘坤的推荐信,和张成昭闲聊了几句,收留了他,可是,并没有给他安排什么具体的事情,张成昭便成为盛府的一位清客。几个月下来,张成昭忍耐不住,鼓起勇气又去找盛宣怀:“我投奔宫保大人,原是想干些事业的。如今整天闲着没事,实在无聊,能不能派点事情让我做呢?”
盛宣怀说:“你老弟满腹经纶我是知道的,但我这里的招商、邮电、银行接触洋人多,一般职员都要开口‘洋泾浜’,提笔‘蟹行文’才能应付。要想吃那碗饭,光凭你现在肚皮里那点诗书琴棋是不够的,除非送你到我的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去‘回炉’一下,学点西文、西艺、西政、西技才行呢!”
张成昭心想,我如果听了你老兄的,到南洋公学去“回炉”一下,没有两、三年是“回炉”不出来的。再说,即使“回炉”出来,你又是南洋公学的督办(校长),我倒变成了你的学生,从平辈变成晚辈。你现在虽搞洋务运动,倡导西化,但盛氏家族这么大的业务,不可能全盘西化吧,总还要保留一点本土的东西吧!
张成昭知道,教“之乎者也”八股文在盛宣怀创办的“全盘西化”的南洋公学、北洋公学中是找不到岗位的,但你盛氏家族不是有医药局吗?医药局中不可能没有国粹中医吧!想到这里,张成昭开口道:“我想烦请宫保大人帮忙弄一张‘郎中照会’(即中医执照),好挂牌开业,自行谋生,不好意思一直在府上吃白食。”
盛宣怀沉吟到:“老弟能下棋作诗我是知道的,现在知道你又会做生意,可是你哪一天学过当郎中?你可能读过一些《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吧,可以开两味‘草头’,背几个单方。要给你在上海弄个开业执照不是办不到,就怕你万一失手,开方吃坏了人。正好前两天我办的善堂里的管家来说,现在天气渐热,看舍诊的病人多,原来那位老先生照应不及,这样吧,你到那里去帮帮忙,跟着老医生也可学点临床经验。再说,那儿是舍诊,不收人家的钱,切脉开方出了差错也不要紧,别人也难于说话,也用不着去领执照。至于薪俸么,我会关照善堂里按成规发给你的。”
张成昭就此将行李搬进善堂,终日在那里为人治病。因为这还是吃的盛家的饭,所以每月总还要到盛府去侍候一二次。
一次,盛宣怀从京里回上海,张成昭听说他有些小恙,便借此前去探望,见面后问宫保是否要开个方子调理调理。盛宣怀说:“我也没什么病,这次去京里,为了洋务上的几件事情奔波了一番,动了肝火,只消抽几口芙蓉膏(鸦片)调养调养也就好了。但你来得正好,正有事与你商量呢!”
原来这次盛宣怀进京,慈禧太后特地单独召见了他,除了对盛宣怀办的洋务表示关切外,又谈及近来身体不太健朗。因为常州孟河名医马培芝曾进京为慈禧治好过病,这时马培芝已去世,所以慈禧就问盛宣怀是否还能在常州地区请个医生来京诊治,或者配制一些丸药服用。
盛宣怀回到上海,立即派人到常州孟河镇去找马培芝的子孙及其他名医,可是这些医生们都知道当年马培芝为慈禧看病的苦衷,没人愿意出头。那一次马培芝进京,虽然侥幸将太后的病治好,名声大震,回家后还特地写了一本《承恩记》印发,可是马老先生进京前后,着实下了辛苦——逐道打通关节,弄清慈禧真实病情,又呈送各位太医前评定药方,而在配药时又是如何另换上几味药,才使太后的“奇怪”病症霍然而愈。太后要他留京当御医时,马老先生又绞尽脑汁,运动各种关系代为说项,才得以“告病”还乡。临行时虽然获得一纸荣褒,然而就是这样的顺利差使,也使马老先生倒贴了不少银子。这种伴君如伴虎的情形,谁还敢再去尝试呢!
这倒真使宫保大人为难了。如何回复太后呢?总不能回答太后此事办不成吧!正好这时张成昭来了,盛宣怀灵机一动——能否叫张成昭“捣一下糨糊”开个方,把这事敷衍过去再说,于是就问张成昭是否能配制些成药进贡。书生气十足的张成昭过去虽也听说过马培芝进京为太后治病的故事,可是他根本未去考虑其中的利害关系,很爽快地应允了下来。他想,连几个丸药的方子都开不出,哪还像个郎中!我倒要显点本事给宫保看看。盛宣怀不放心,再三叮嘱他:“用药要以调理为主。宁可服用后效用不著,也不能使太后感到有丝毫不舒服,以免责怪下来,担当不起。”
张成昭回到善堂,心想慈禧毕竟上了年纪,不至荒唐,无非是养气健脾,滋补调理而已,就参照一些成方,配制了“回春万寿丸”,配上腊丸、锦盒,由盛宣怀进贡上去。
慈禧太后拿到盛宣怀呈送上来的“回春万寿丸”,一见药名,先有了三分欢喜,再看到呈上的服用说明上注明服药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起居珍摄等事项,就按方服用了。也许是药还不差,也许是这几日心里高兴,慈禧服药后觉得精神比过去好了不少。她很高兴,便宣召盛宣怀,询问这丸药是常州哪一位名医的配方,又是用什么名贵的药材配制,并准备召见这位名医。
这一下把盛宣怀吓慌了,他想,要是真让张成昭见太后,准得漏底——原来开方的并非什么世代名医,而是一个秀才出身的“三脚猫”郎中,此等“捣糨糊”之事定会惹得太后震怒,自己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吗?
他只得胡诌说,开方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医生,派人去请他开方时,已因年老多病,卧床不起了,幸赖太后洪福,才得开出这张药方。如要他进京,谅已没有这种福分了。至于要他呈出这配料的药方,看来是能办到的。
盛宣怀一边搪塞慈禧太后,一边匆匆回上海找张成昭商量。张成昭听到这个出人意料的消息,真是又喜又惊。他想,如老老实实将原方送去,上面不过是几味滋补调理的常药,即使有些名贵的药材,但从宫廷看来也极平常,反而会引起太后怀疑,看来还得弄些玄虚才好呢!事情到这个地步,看来不能不再骗一次。他又想,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陆地上找得到的药材,你慈禧是不会希罕的!于是他就遍翻历代药典,找出几味陆上罕见、产于偏荒海岛的药材,作为该药丸配制中的主药,同时找来世界地图,在地图上很偏僻的三个海岛上画了一个圈——圈中三个海岛分别是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岛——把这三个海岛作为该方主药材的原产地,再加上一个奇怪的煎制方法——必须每天在子时生炉,午时熄火,使用文武火夹攻,阴阳木焚烧,无根水煎熬。
盛宣怀把这份“深加工”过的中药方呈送到慈禧太后手中,慈禧太后大为吃惊,暗自赞叹这位名医学识渊博——今天这张药方还真让她开了眼界,配制过程如此特殊,罕见的药材闻所未闻,就连药材的原产地地名也没听说过,也不知道是在天南海北,还是在国内国外?她马上找来宫中几位大学士把方子里的地名、药名研究了一下,地名是搞清楚了,它们是在台湾岛附近海上的三个荒岛——钓鱼台、黄尾屿、赤屿,属大清境内,但药名仍未搞清楚,因为翻遍医书,都没有发现有人上这三个荒岛采药的记载。这更让慈禧吃惊。她一面责怪宫中这几位大学士无能,一面感叹道:“今日看来,盛宣怀是不可少之人。”再次宣盛宣怀进宫。
慈禧对盛宣怀说道:“看来我大清天下,藏龙卧虎啊!只可惜见不到这位能人异士了。不管怎么说,也算你盛宣怀会办事,就给你记一大功吧!赏赐金银财宝给你,对你来说也没什么意义,这样吧,就把方子上你们采药的三个海岛赏赐于你,希望你们盛氏药局能够用这三个海岛上采的药,救治天下贫病百姓。”
不久,“圣谕”下来了:“皇太后慈谕,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采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堪嘉许。即将该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其深体皇太后又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钦此,光绪十九年十月。”
诏谕用棕红色布料,长59公分,宽31公分;上方正中盖有“慈禧皇太后之宝”御玺一方。朱文正方形,每边为11公分。在诏谕首行“慈谕太常”四字上,盖有一方周围盘有龙凤图案的腰园形朱文“御赏”二字的印章。该章高7.3公分,中部宽4.8公分。
盛宣怀靠了张成昭的一张“药方”,获得了慈禧太后赏赐的钓鱼台三岛,这真是份意外的资产。可是,回到上海,盛宣怀左想右想,觉得这事还不太平,万一张成昭这讲“三海经”的嘴把这事捅了出去,这种糊弄太后的事,可是杀头之罪啊!盛宣怀坐立不安,站起身来去找张成昭。
张成昭见宫保大人主动来看望自己,当然喜出望外,一番寒暄之后,共同商议了“攻守同盟”:一、盛宣怀支付张成昭一笔不菲的“封口费”。二、任命张成昭为盛氏集团“终身员工”,如不高兴上班,亦可提前退休,提前退休阶段工资不打折,每月到盛府领取津贴银元100枚,进出时增添了一辆人力黄包车接送。三、今后帮助张成昭的子女在盛氏家族所开的银行系统中安排工作。
在盛宣怀的妥善处理下,这段隐情,真的给“保密”住了。
盛宣怀没有食言,后来果真把张成昭的孙子张学宽(笔者的祖父)安排在上海交通银行做会计。在过去,祖辈就讲银行里的工作岗位是“金饭碗”,讲起这个“金饭碗”的来历,也就牵出了以上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