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同流派的美术教育理论的结论并不一致。在工具主义看来,普通美术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美术教育开启自由,以形成创造性的独立人格,“透过”美术来达到教育目的。
这样直接的“工具论”的提议,不免使很多人陷入了迷惑,他们指责这目的过于的空洞,担心这会失去美术教育的特色。相当普遍的现实观点则认为美术课就是教授美术,尤其是绘画的课程。他们都质问:美术课不教美术教什么呢?甚至一笔一划的绘画教学在广大的幼儿园乃至中小学中,仍然普遍的存在。难道不是吗?美术课总应该要教会学生“画”点什么吧。这样的认识如此的普遍,以至于我不得不从最根本的一些定义说起。
问题在于什么是美术?美术怎么定义?传统认为美术是指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与工艺四大门类。这种表述存在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学美术课本中。我姑且把之称为“旧美术”。显然“旧美术”主要指的是绘画和雕塑,以及部分设计与工艺等的内容。这就是传统中认为美术课“必须”教“画画”的认识源泉。但现在我们认识到“旧美术”指的实际上是视觉领域的“精致艺术”(Fine Arts),在后现代以来,新艺术层出不穷,尤其是视觉文化运动以来,“旧美术”越来越不能代表美术,尤其是不能替代整个美术的意涵,美术的传统疆界被不断打破。那么,美术这个词汇,现在看来有必要修正。
修正的办法有四种。第一种办法是将美术恢复到“五四”时期的“泛美艺术”,即指一切美的艺术,鲁迅、刘海粟等赞同过这样的主张。涵盖了音乐、文学等非视觉艺术的内容。但其指的是高技术性的“精致艺术”,缺乏美术的现代性包容。第二种办法是将美术恢复成英文的Art(艺术),这样也统合了各艺术门类,也符合教育改革统整的要求。但这种修正,统合了音乐与美术的视听觉艺术的分野,需要较大的手术。第三种办法,是“大美术”(Great Art),“大美术”明显意识到“旧美术”太小了,意图统合所有现代视觉艺术门类,但这个词汇一般仅存在于专家的讨论中,大众的接受度很低。第四种办法,是将美术修正为“视觉艺术”(Visual Art),统合视觉领域的所有艺术门类。在美术这门课程名称没有改变之前,我坚持美术的意涵为视觉艺术。
那么,美术就并不仅仅指“精致艺术”,它涵盖所有现代以来的视觉艺术门类。更关键的在于这将美术还原为与生活更为紧密的东西,和美本身更直接发生联系。美是生命力的共颤。美术和艺术在本质的情感运动性上得到沟通。去除遮蔽后,艺术的本质是情感性。美的本质是生命力。而技术性的“纯美术”仅是视觉艺术的一部分。
“美是存在本身发出的内在召唤”。我们的“美术”可以拓展的很宽,可以更紧密的和生活以及自然联系起来。美术并不仅是“艰难的”、需要高超技艺的纯艺术,它也可以是观赏风景、花艺、服饰、行为的研究、装置,乃至摄影摄像等。我们的美术需要走出象牙塔,它不应该以高深的面目呈现在国民的普及教育之中。相反,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让我们与自然亲近,与美共鸣,懂得生命的美好。它是和蔼可亲的。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美术。生命和世界呈现出的美好值得深深的记忆。在生活中呈现出美好的视觉性的东西,都是美术,美术走进了“生活世界”。这种教育吻合了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真正的现代公民教育。
从社会现实角度,“纯艺术”的“美术”也不是国民普及教育的最需要。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课的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未来的美术家。即使在专业的高等美术院校中,毕业后从事非美术职业的学生也比比皆是。而对于整体国民而言,专业美术家的比例,显然很低。那么,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显然不是专业高等美术院校的预科,其重点不在于教授美术的专业化的技法与知识。对于热爱专业美术的个别学生,可以在课外的专业小组中得到适宜的学习。而在普及教育的课堂上,我们“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的普通美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至于,专业美术的传承,本来就是专业美术院校所肩负的责任,这个责任不可能由义务教育所背负。在美术传承的角度,普通美术教育的角色应该是科普的性质。
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技术传授”的美术教学也存在问题。旧美术教学以传授绘画等技术性美术知识和技法为主,往往需要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临摹。事实上,这种方法尤其不适合儿童的教育。教师示范,一方面使儿童在潜意识上认识到自己“做不到”,专业教师的一笔一划,对儿童而言却是“艰难”的。在自认不如的心理下,儿童只能去模仿,模仿不了的时候,就只能表示“不会画”,这却是一种典型被干涉后的语言信号。即使勉强的模仿,学生作品也容易出现千篇一律。在“学会”画的同时,自己的表现探索被遮蔽。艺术的心灵被“技术”掩埋。事实上,当学生“学会”画一个苹果的时候,实际上扼杀了学生对苹果的千姿百态的创造。逐步毁灭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扭曲了学生的自信人格,以他我取代了自我。我们以成人的意识灌输儿童。儿童实际上是无法理解和做到的。
技能的成长,来自于学生自己长期的练习以及艺术实践中的理解。无法理解的“教导”会使学生迷茫,使学生无法下笔,对技能的发展也没有帮助。难道我们辛苦的教育就是为了塑造“不会画”或者仅会“模仿”的儿童吗?据实验发现,儿童在没有接受成人的示范的阶段,儿童大多表现对绘画的强烈冲动,而在成人多次“好意”示范后,儿童往往反而放弃了尝试的愿望。因为成人的介入,娴熟的非儿童技法,使儿童在潜意识上认识到自己画的“不对”,丧失了自我表达的勇气。而儿童在没有遭受成人干涉或者暗示的时候,对表现具有与生俱来的自信,都“热爱”美术。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巩固这种表达的自信与“兴趣”,顺应儿童的天性施加教育,而不是相反以成人世界里美的标准去企图干涉。也就是说对待儿童的自我表现,我们应该表扬,正如国外美术教学中那样,表示“Good、太棒了”等。不断巩固学生的自我确认,在长期的自由的创造实践中,培养学生探索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技法能力等全面的发展。这种教育下呈现的美术创造以及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创造能力是我们长期束缚中的美术教育所无法做到的。
这也不是可以简单的形容为“启发”,启发性的教学固然好,但容易成为一个口号。儿童的创造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因为我们的启发而获得。事实上,我们作为现实情境下教育产品的成人普遍缺乏创造性,我们不压抑儿童的创造性就不错了。以学生的能力和情况思考问题,如果这样去做,美术课程就会发生改变,就会发现自己的无知,因为我们成人化的教育内容脱离了儿童世界。
在儿童的教育中,正如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主张的:教师首先是一个观察者与学习者。[1]观察儿童的行为,以及美术表现的内容,关注这些作品与儿童情感以及生活的关系,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而不是作为美术行为的指导者。这需要相当丰富的教育经验。教师的任务并非无所作为,他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设教育环境,设计与学生发展阶段相吻合的教育主题,鼓励儿童表现,尤其是自我的艺术表现,发展与学生彼此一种可信赖的关系,一种充满爱的关系。按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家范梅楠的观点就是发展一种“替代父母的关系”。这是我们教育者不断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的前提。这种教育需要高度的个体关照性。也就是说严密的教案、教材等的课程体系,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修正,以满足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教师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制定因地制宜的教学计划。
美术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往那种僵化的技术教学越来越少,开始关注学生的参与性。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真切的理解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懂得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我们“花样百出”的教学形式,也仅仅只能停留在皮毛上,以一种形式代替了另一种形式,对学生的素质发展的意义有限,学生并不能获得真正的创造力与成长。这就是美术新课改以来出现新问题的关键所在。新课改的意义并不在于鼓励各种“花哨”的教学方式,而在于将学生培养为“完整的人”[2]。其内在的动力源泉是完备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意识的输入。
正如罗恩菲德和里德等“工具主义”美术教育家的主张:美术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美术本身,不以学生如何获得美术的专业性的技法与知识为教学重心,不以学生作品纯专业角度的鉴别为评定标准。美术成为一种教育的工具,而不是作为教育的目的。[3]
如果我们对国民从小实施自由的教育,如果普通美术教育能够释放学生的创造,每一个人给予尊重,每一个学生情感得到发展,将每一个学生都视为一个尊重理性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具有自由意识的人。因自由而引发创造,因创造而成就繁荣。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真正的成功,我们因此将社会繁荣、人才辈出,国民乃至国家的创造就会不断的生发,从而构建起和谐的社会和具有意义的人生。普通美术教育成为现代公民教育的一部分,这才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育本来应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意]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任代文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钟启泉.课程的逻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王育德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该文为温州大学2006年度科研项目(2006S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