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或者说,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1]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价值要在其方法的横向联系性和纵向发展性中得以体现和证明。当今世界,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程度的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最关键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实施思想教育过程中,开拓新思维,占领新领域,以创新求发展,以创新方法求实效。以心理疏导与心理危机干预法作为教育核心方法的心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些年的实践应用,越来越呈现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效果,彰显其不可忽视的实践价值。
一、 心理教育与传统德育的和而不同
一直以来,关于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有诸多争论,大致有五个方向的归类:最开始是“取代论”,此观点认为心理教育是德育创新和突破的一个新的出口,一经重视和发展,可以取代德育,成为大心理教育;随之而来的观点是“并列论”,认为不能过分夸大心理教育的功能和实效性,否定德育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两者要并行发展;还有一种观点是“异同论”,认为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有相对的一致性,但方法和途径有区别;再发展是“有机结合论”,就是提倡两者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实现育人的目标;第五种是“差异论”,认为两者的范畴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将心理教育放到德育范畴下,不仅泛化和扩大了德育,使两者的原有功能都可能被弱化,造成心理问题的德育化和德育问题的心理化,反而影响到问题实质的解决。[2]心理教育强调辅导理念,而传统德育的主要方式是训导。对此,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博士对两者做过比较表述[2]:
心理教育虽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其方法的实践价值并未被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理解和吸收。目前,心理教育更多的是以心理咨询的形式存在,从机制上也是各行其是。从人力资源上,并存两支队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交叉渗透的并不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吸纳心理教育方法之前要解决一个理念的问题。
二、 心理教育方法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价值
1.心理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建立良好关系方面具有一致性
心理教育方法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上才有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关系是心理教育的第一技术”。来访者对咨询者具有充分的信任,才有可能将问题全部呈现,并听从咨询者的引领,咨询和教育才有可能获得效果,而咨询者只有真诚的倾听和真实的共情才能对来访者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才能和其一道直面问题,共同探索。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对人的互动,只有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信任,教育者所传播的内容才有可能为受教育者所吸纳,进而内化。而心理教育在建立咨访关系上的谈话技术和资料收集等技术都可以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居高临下、单向、灌输式的关系模式建立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2.在帮助学生人格完善全面成长的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注重思想的改造,但当下思想政治教育也走在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的方向上,转而关注于人学角度的思考。诚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做人的工作,其方法必然要与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过程相适应,其操作层面的开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对受教育者辅之以感情,再配之以意志行为,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三者是辨证统一的,在整个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机结合起来。[3]心理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是教育的心理目的,吉林大学的车文博教授认为,心理教育宗旨在于开发潜能,促进发展,塑造人格,心理健康。因此在帮助学生人格完善的目的上两者具有一致性。心理教育中的认知培养可以对应政治教育方法的说理方法,心理教育中的情感引导情商教育可以对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方法,而心理教育中的意志训练可以对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激励方法(奖惩方法),心理教育中的行为矫正可以对应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管理。
3.在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教育内容上具有一致性
心理教育以预防危机,保全生命作为底线,以促进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心理发展为最终目标,为实现底线目标,从工作方法上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活动等形式开展了大量的有关生命视角的教育实践,并且其对生命的认识和引领更具有共鸣性,其对关乎生命危机的干预也更具效果。而生命教育课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目标、价值必然都要以生命的存在为前提,但方法上目前略逊于心理教育的早期探索,在这个方面,心理教育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应用性的参考。
4.在价值引导和价值影响的效果上具有一致性
一直以来,对心理教育有一个误读,认为心理教育延续心理咨询的价值中立的伦理立场,过度强调来访者个人感受,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如集体主义等引导不足,事实上心理教育者在实践中始终肩负心理老师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在方法上既兼顾来访者个人主观感受,又在不伤害咨访关系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地将主流价值体系渗透给来访者,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因此两者在价值引导和价值影响的效果上具有一致性。
5.在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最终要达到的一个效果是“助人自助”,既在先期对来访者采用咨询和教育方法后,引领对象领悟与超越,并且要能将正向体验泛化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于相似问题能自主调节和解决。并最终对其他问题也能类推解决。而自我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受教育者能在教育者的引领下逐渐主体化,开展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自由成长。因此在这个目标上两者具有一致性。
三、 心理疏导与心理危机干预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方法之一
1.心理疏导方法被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地采用
心理疏导,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围绕心理问题,相互理解、沟通、引导,达到消除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方式。[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是想解决受教育者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但有时,思想认识问题和心理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运用思想认识、人际关系、情绪调节等方法进行引导和解决,这种方法其实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在采用着心理疏导的一些理念和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以主动的指导性教育方式,采用讲授、解释、说服、辩论等方法来排除学生的非理性观念。[2]它揭示了观念与情绪的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当效果不明显时,可以帮助教育者识别哪些是由于受教育者的不合理信念造成,哪些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容、方法、手段的问题所导致,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实际情况中,因为受教育者在成长发展中所固化的一些不合理信念会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接受,即使教育者在方法和手段上努力调整也不能克服受教育者内在的阻抗。应用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先引领受教育者解决自身的信念问题,弱化囿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抗与困惑,有利于原本成熟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
心理教育中的行为矫正法是以帮助个人消除不良的行为或不适应的行为,学习和建立良好的新行为的一种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在行为管理模式以奖惩为主要手段,在个体的行为矫正上具有即时性、校内性、当面性、对象性,并不能泛化到受教育者稳定的行为习惯中,因而具有局限性和无力感。心理教育中的行为矫正法如果断训练法、塑造法、代币法等行之有效的行为矫正理念已经被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外在行为的矫正,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一步彰显。
人际沟通分析法以“父母式自我、儿童式自我、成人式自我”作为人格结构,发展完善人际需要使得这三个人格的不同功能能自我互相协调,相互补充并相互制约。而人际关系是受教育者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人际顺畅则促进学业等的发展,人际不畅轻则影响情绪,影响学业等发展,重则心理异常。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人际沟通分析法不仅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的自我观念情况,而自我观念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自我观念可以确认价值和尊严,帮助受教育者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有效提升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2.心理危机干预法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解决极端问题
危机如家庭危机、社会危机、疾病危机和成熟危机,是突然出现的威胁和中断人类和个体生活进程的事件。博尔诺夫认为危机不是一种偶然性现象,而是人生的组成部分,具有必然性。危机的概念较早是出现在管理学中,心理学视角主要用于个体和社会特定群体的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在做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危机的本质和意义,培养他们面对危机的勇气和克服危机的顽强意志,从而使他们战胜危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其作用在于只是一种客观外力,战胜危机要靠受教育者自己,而心理危机干预法的预防、应激管理等方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这种局限性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3.心理测试方法可以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测查和教育效果评估
受教育对象的人格结构和心理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等活动在开展前应该考察的软指标,其行为习惯的改变程度及日常功能的有效水平应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硬指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效果评估上多以问卷为主,实践中有一定的掩饰性,效度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而心理测试是心理教育中一个基础的工作方法,采用科学的心理测量,不仅可以描述个体或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评估其日常健康行为习惯和日常功能的有效水平。而个体或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心理基础,通过测查,可以有针对性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内容、手段;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的方法,检验受教育者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效果,以及教育活动在其日常功能的有效程度。
四、 心理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现状与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史,就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继承和创新的过程。[4]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要实现与时俱进,向现代化、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教育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实现更贴近人的需要和人的特质,大而空、高而远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势必逐渐被具体的、人性的、个性的、贴近的方法所取代,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学的呼声和探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吸纳以心理学为首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心理教育方法由于其独特的视角和实效性必然可以助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一臂之力。它将“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其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视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5]
思想政治工作借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可以给教育对象以启发和教育,排除他们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建立新的思维方式。首先,教育者可以针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传授一些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让受教育者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对自身某些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给予及时矫正和调整,以保持心理健康,这样才可能保证思想状态的稳定性和正确性。其次,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心理咨询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教育者要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就要从受教育者的心理入手。做思想政治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就可以掌握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和思想状况,掌握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需要等,这样既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又可以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的受教育者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孙少平.新时期学校德育热点问题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3] 刘成.从心理学视角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教育创新,2010(1).
[4]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