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013-12-29 00:00:00贾勇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4期

一、 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现实背景

语文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是为了便于区分学科研究性学习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组成部分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而提出的。它指的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一种类似项目研究的情境、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体验、发现,借以强化其收集、整理和输出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增进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

1.语文能力培养

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的语文教育在操作层面常被落实为 “模拟考试”,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往往就是将“标准答案”从教师布置的模拟卷到考场上的测试卷这样的运作过程,由此导致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没有实现。读的方面,学生常常是抱着备考的目的直扑“考试重点”,况且有大量的定论可供参考,其情感和思维很受“定向性”的局限,难以产生独特感悟和个性化体验。教师按照大纲、教学计划备课、授课,而且连教学过程、步骤等都是预先设定的,教师本身也似乎无需深入解读文本,难以和学生结成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尤其严重,不是“言为心声”而是“言为工具”,甚至有不少学生认为要得到高分就只能“言不由衷”。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由于我国的语文考试从来就不考听、说,学生因其“没用”而不予重视,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总显得“不务正业”。如此一来,语文学科的本来面目在教学过程中被严重扭曲。要改变这样的现状,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学生的内心世界,将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能只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作为关注和研究对象。

2.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学界将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式和发现式两种,而且各有其存在的价值,但在传统语文教学HBCPGPO78Dt2npPK/lhCHVQNLrY7UwZQtcfGyDUi898=中,接受与掌握表现过于突出,而发现与探究常被忽视,致使语文学习成为被动接受和死记硬背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倡导乐于动手、勤于提问、敢于质疑的语文学习方式,要求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强互动与交流。相应地,中考和高考命题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知识的网状结构和有机联系,突出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开放性试题。这显然是要引导语文教学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简言之,这就势必要改变过去单纯以备考为目的的语文学习方式。

提倡研究性学习,是因为它以激发求知欲为基点、以探究和发现为主要方式、以意义构建为价值取向,以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与作家、作品沟通情感、交流思想的切身体验;通过写作养成运用语言文字输出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通过和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对话,学会快速分析和重组他人言语等信息资料,同时学会分享与合作,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因而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只能是让学生通过感悟和体验文本加深对学习价值、生命意义的认识,借以升华其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从而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惟其如此,语文学习才能达致关乎生命意义的高度,也才能谈得上并体现出学习者的生命价值。

二、 语文研究性学习提出的历史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以前语文教学的理论依据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语文教学结构模式,发端于赫尔巴特的“四段论”,后因输入了凯洛夫的“五环节”而得以强化。 “四段论”和“五环节”的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对西方课程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于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之后占据西方心理学界的主导地位长达半个多世纪。它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确定为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言语行为(或语言习惯)。提倡根据程序教学原理编排教材内容,将知识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分解成一系列的知识项目(或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项目组合成一套前后衔接、逐步加深的训练程序,让学生按照这个程序循序渐进地学习每个知识项目;再通过学习情况的反馈和矫正补救,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有的知识项目,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行为主义者强调模仿练习和强化运用,必要的练习,包括重复性的机械练习,对于一般技能的简单学习是很有效的,然而对思维要求比较高的阅读理解和作文构思等高级智慧技能的学习,反而容易形成思维定势。于是,以“四段论”、“五环节”模式为蓝本的传统语文教学,到了20世纪80年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2.20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三个面向”的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改革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在诸多改革成果中,最具代表性、影响较大的有:“三主四式”教学法(钱梦龙)、“六步教学法”(魏书生)、“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黎世法)、情境教学法(李吉林)、点拨教学法(蔡澄清)等。语文教学改革的这些阶段性成果,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的“人性中心课程论”和认知学习理论的语文课程观。

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性中心课程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其语文课程观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既要对学生有个人意义,又要符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并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人生需求;将学习过程作为学习对象,让学生学会学习比掌握课本知识本身更重要。而认知学习理论的语文课程观可以归结为:语文课程目标应该分类设置;语文课程的实施应该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评价标准上,不必强调答案的唯一性,而应侧重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进行推理的过程。

事实上,“三主四式”教学法等改革成果,多半情况依然是由教师预先设定好一条自以为最佳的学习路线,然后引领学生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亦步亦趋地实施语文学习,最后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入“设计”之中,接受权威者的某种定论。它并未能根治传统语文教学的流弊。而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教学,理应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的素养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自主解疑,并在与他人的研讨中学会交流和表达,让学生的心灵真正得到解放。

三、 倡导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1.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时代意义的选择

语文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语文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的是学生通过阅读体验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感受,要求学生能从各种渠道去寻找理解文本内涵及相关知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并能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提炼,从中发现有益的、有价值的信息;能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和网络技术,并了解项目研究的一般流程及方法,尊重和欣赏前人的研究成果,感悟、享受文学经典与人性的光辉。语文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树立以研究学生的学为主、而非研究教师的教为主的观念,使自己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促进者、帮助者,使语文教学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可见,语文研究性学习价值取向的人本化涵盖了教师和所有学生,它能促使学生个体在“美的陶冶、智的启迪、德的养成”上获得全面和谐发展。

2.有益于和谐校园和优良校风的建设

学校要以语文研究性学习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就必须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展的空间,使教师能够发掘自身潜能,激发内部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转变教学观念,在改进语文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教师倘能关注、关照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课堂为主要平台和空间,以研讨和探究为主要形式,语文教学就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能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样就加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可借此张扬师生的个性风采,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和谐共进,进而将校风建设的目标指向“团结协作,和谐发展”。

3.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教师不再扮演知识的权威和传授者,而是“学习共同体”当中的一个参与者和指导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被动吸收,而是由听从教师指令、接受消化“已知”转向主动探索“未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语文研究性学习较以往的接受学习方式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它既切合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又顺应了信息化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跨文化学习的时代要求,在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改革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 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贾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教程.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张法琨.“五步法”与“四段论”简析.教育研究,1982(1).

[4] 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李雁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 魏书生.语文教学.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6] 吴文侃.当代国外教学论流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7] 王荣生.语文课程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