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动机研究现状概述

2013-12-29 00:00:00郭小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4期

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都备受关注。外语学习动机是指在特定语言环境下,学习者倾向于发现外语学习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使学习者产生足够的动力从而引发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一、 Gardner等人的社会心理模式

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最初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开始的,其中Gardner等人的社会心理模式对涉及学习动机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Gardner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始于1959年,是从加拿大对第二语言态度、动机与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开始的。在早期的研究中,Gardner等人认为融合型和工具型两种动机可以用来概括学习第二语言的所有基本动机。Gardner及其研究人员把融合型动机定义为“学习者个体由于希望和他认为的那个有价值的语言社区更好的交流而产生的强烈的学习愿望”。融合型动机和“对目标语感兴趣”、“对待学习目标语的态度”、“对学习环境的态度”、“对目标语社区的态度”和“目标语社区有交流的愿望”等因素有紧密的联系。而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完全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学习,比如通过考试、找到好工作等。

在此基础上,Gardner等研究者提出了社会心理模式,该模式关注的是二语学习动机在态度和学习成绩之间的重要中介作用,融合型动机在该模式中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学习动机。社会心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所有的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从实证研究中总结出来的。Gardner及其研究人员设计的态度/动机测验量表AMTB(Attitude/Motivation Test Battery),至今在外语学习动机研究领域仍然被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得到广泛采用。

随着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不断深入,Gardner等人的观点受到了诸多挑战。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心理模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局限性,在加拿大二语学习环境中进行的实证研究,经有关研究证明其结果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外语学习环境,AMTB量表也因为文化差异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有研究者逐渐发现在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之外的新的学习动机。另外,社会心理模式对教学本身的关注较少,缺乏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且很多研究者也意识到,鉴于学习动机的复杂性,仅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是不够的,因此主张结合质的研究方法。

针对上述质疑和挑战,Gardner认为因为学习环境的文化背景、语言学习的状况和学生的情况都存在差异,动机变量自然也会存在差异。1995年,Gardner和Tremblay提出了新的扩展动机模式,主张将动机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新模式在语言态度和动机之间增加了目标显著性、效价及自我效能三要素,以这三个要素与适应性归因和动机行为作为新模式的主体框架。

二、 D?觟rnyei的外语学习动机三层次说

不同于Gardner的研究环境,D?觟rnyei的研究针对的是学习者无法大量接触目的语的学习环境,即学习者把目的语作为外语而非二语。他在长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一个外语学习动机的三层面理论框架,从语言层面、学习者层面和学习情境层面三个维度来界定和测量外语学习动机。该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外语学习动机与教学情境进行了有机结合。

在D?觟rnyei提出的该模式中,语言层面上的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的二分法是对外语学习动机中所涉及到的社会因素的简单概括。学习者层面包括成就需要和自信心需要,他认为成就需要高的学习者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自信心需要涉及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即语言的使用焦虑和语言能力的自我评价。该模式最详尽的部分在于学习情境层面,其中课程因素指的是与大纲、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任务相关的因素,其中包含了学习者对该课程的内在兴趣、教学与学生个体需要及目标的相关性、学生对学好该课程成功程度的期望值,以及学生对活动效果的满意程度等;教师因素与教师的行为、个性及教学风格相关,其中包括学生取悦自己喜爱的老师的亲和动力、教师的权威类型以及学生动机的直接社会化(教师的示范、任务陈述和反馈是促使这一过程社会化的三种方式)等;学习群体因素与学习者所在学习小组的集体动力有关,其中包括目标定向、行为规范和奖励体系、群体凝聚力以及课堂目标结构。

D?觟rnyei提出的理论框架主要关注的是课堂教学,从社会、学习者个人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概括了学习者的整体动机状况。但是,除了语言层面和学习者层面中的自信心需要分别经过了Gardner和Clément的调查研究之外,框架中的其他因素还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较复杂,不便于进行实验测量,因此,该框架还仅仅是在理论上具有可能性,缺乏确切的可行性。

1998年以后,D?觟rnyei的研究主张将动机看成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循环过程,并于2002年提出的新的动机模式,其中保留了D?觟rnyei三层次框架的大部分内容,强调了动机的过程性与发展的时间概念,并通过动机的发展过程将影响动机的诸多要素结合在一起,使该模式具有了实际操作性,不过该模式仍需要实证研究的验证。

三、 国外其他学者关于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不断把心理学上的各种动机理论和因素引入到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来,开始从各种角度来研究外语学习动机。

Clément于1994年将自信这一因素引入到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来,认为自信是外语环境中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因素,并由此确定了一个三层次的动机结构:融合型、语言自信和对教室环境的评价(包括对教师、教材及学习集体的评价)。Clément认为自信是指学习者对自己有能力达到目标、完成任务的信念,由语言使用焦虑和语言熟练程度的自我评价两个因素组成。

Williams和Burden试图把心理学自我决定论的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引入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内在动机源于学习者对语言学习本身的浓厚兴趣,而外在动机则是源于外界的影响,他们于1997年提出的语言学习动机框架中罗列了大量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他们认为一开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受各种原因激发,可能来自学习者本人,也可能来自外界,而且学习动机各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还有些研究者从学生失去外语学习动机的原因入手进行调查,从而提出增强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策略与方法。如Chambers针对学生失去学习动机的原因,提出对学生进行肯定、奖赏和鼓励。McNamara认为外语学习动机重要的部分在于交际活动。Rossier也强调了交际愿望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交际的愿望,融合型动机就无任何作用。而Schumann则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持续性深度学习的模式,他认为大脑对所接受到的刺激进行评价,刺激评价五个维度的排列组合决定了语言学习动机的强度和性质。

四、 国内在外语学习动机领域的研究

最早关于中国学生外语学习模式的理论构想是由王初明提出的,他认为,工具型学习动机在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中占主导地位;华慧芳(1998)提出“证书型动机”对中国学生来说比融合型动机更加重要,绝大部分的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都属于“证书型动机”等等。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文秋芳、秦晓晴、高一虹等人的研究。

文秋芳和秦晓晴对动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采纳了Gardner的动机扩展模式的框架,选取部分动机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统计手段,检验假设模型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秦晓晴沿着相似的思路,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调查了不同的归因倾向对动机行为的影响,以及不同归因倾向的成因,结果证明归因和归因理解的差异直接影响外语学习动机,并且在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平衡理论、强化理论和归因理论等相关动机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吸收了应用语言学现有各种动机模式的合理因素,提出了包括个人需要、动机前提、情感中介、认知中介、动机行为和学习结果在内的英语学习动机概念模型。

高一虹的研究关注的是学习者动机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心理,针对一些“最佳外语学习者”,高一虹提出区别于附加性和削减性双语现象的“生产性双语现象”。“生产性双语现象”强调了母语认同的积极作用,强调不同文化认同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整合达到增值效果,学习者的整体潜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也强调了学习者通过外语学习进行自我认同建构的可能性与重要性。

中外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外语学习动机问题进行了探讨,国外的研究主要围绕理论建构进行,由于各研究者所处的文化不同,国家对外语课程的要求不同,研究对象也有所差异,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很难直接应用于教学,需要各国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需求来进行综合运用。虽然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激发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的策略,但一些策略仍然需要长期的实证检验。

参考文献

[1] 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2] 秦晓晴.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 高一虹等.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黄希庭.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