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传达演讲者的思想与感悟,有效地调动起听众的情绪,或引起听众的共鸣。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沟通成为了一切的原动力。而演讲作为一种有效且强有力的沟通手段,在人们的沟通交流中起到的作用势不可挡。另一方面,英语作为一种准国际语言,也已经在中国人的学习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全民的英语水平,满足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外语能力的要求,形形色色的英语演讲比赛每年都层出不穷。笔者所在省份海南省对英语演讲赛事颇为重视,每年都通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层次进行演讲,一般都分为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成人组五个组别,以便选拔英语水平超强的选手,给予所有的英语爱好者展示自己风采的平台,并为其学习同伴树立榜样,以达到共同进步。在2012年海南省高中组的决赛上,笔者认真聆听并记录最终选拔出来的共29位选手的演讲。在聆听演讲的过程中,除了演讲技巧外,笔者发现学生的演讲稿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我们拷贝了这29位选手的演讲稿,并认真阅读后做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期许能对以后的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帮助。
一、英语演讲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题选择不恰当
在任何演讲场合,演讲者都要言之有物。演讲主题的提练应本着使听众获益之原则,因为空洞肤浅或主题拥塞的演讲容易令人生厌。演讲主题应是演讲者的真知灼见,才能吸引听众,使听众获益。因此,在下笔写作之前,学生应该多问问自己:“我要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信息?”“我传达的这一信息是否能让听众为之动容抑或是与我产生共鸣?”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资料的阅读,信息的收集,以及写作目的等各项准备工作。然而在聆听比赛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选手的演讲稿在选取题材方面太过随意,具体表现如下。
(1)所选的主题不新颖,听众不感兴趣
如果演讲者谈论的话题是听众没有预想到的,有趣的,或是很有创造性的,那么他就容易脱颖而出。这次比赛中,许多选手都谈了自信、勇气、信任、好奇心等大家都熟悉的话题,加之论述平平,结果很难说服听众。但有一位选手却写了“Fear”,这样的不按常理出牌却成功地让听众竖起了耳朵。
(2)所选的主题范围太大,不够具体
无论是什么样的演讲,演讲者都需要把题目缩小到一个足够具体的角度,以便能够在指定的时间内用充足的支撑材料阐述清楚观点。如在这一次的定题演讲中,有个学生就“Love is what we can’t afford to lose.”大谈特谈,爱自己谈一点,爱别人谈一点,爱自然谈一点等等,通篇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任何深入的阐述。
(3)所选主题不真实,没有深刻意义
优秀的演讲都有一个深刻的主题,并紧扣时代脉搏,甚至超越这一层面。这样的演讲主题才能对听众产生影响,并与之共鸣。如果演讲者尽说空话,或者大谈一些大道理,那就会让人觉得此番演讲不真实,没有深刻意义。例如有位选手谈及“Hope is what we can’t afford to lose.”,通篇谈论了“What is hope?”,“What kind of hope should we have?”,“The importance of hope.”等大道理,并没有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剖析和探寻。
2.稿件开头的技巧运用不够恰当
万事开头难,演讲稿的开头也不例外。好的演讲开头可以镇定纷乱吵杂的现场、集中听众的注意力,还可以导入主题、定下基调,把听众带入演讲者需要的气氛中去。此次比赛中,29位选手稿件开头的写法都不尽相同。9位选手开门见山直点话题,8位用问句引出话题,7位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出话题,3位引用名人名言引出话题,还有2位选手开篇制造悬念,待到聆听完毕方知其话题。虽然选手们都知道开头部分的重要性,并想尽办法用所谓的引言理论技巧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比如使用问句引发听众的思考;使用富于真情实感的亲身经历来打动听众;使用名人名言的名人效应增强说服力;使用旧事新议之方法赋予听众所熟悉的事物以新意激发起听众的兴趣;使用幽默风趣的材料使得寓教于乐,活跃现场气氛等等。但笔者仍然觉得有些同学运用起来差强人意,并不恰当。如:
(1)Ladies and gentlemen.It’s a great honor to be here and deliver this speech.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support and courage which would make me full of confidence.So confidence is what we can not afford to lose.
(2)Aristotle once said“Plato is dear to me,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By challenging his teacher,he formulated his own unique philosophy.His persistent craziness overturned the philosophical opinion of the day and created a new field of scientific research.Craziness is what we can not afford to lose.
这两位选手在运用引言写作技巧时运作不当,衔接勉强,逻辑不清,导致听众闻之不悦,更不会与之产生共鸣。
3.支撑主题的论据不够理想
一般来说,支撑论点的论据基本分为:实例(examples)、统计数据(statistics)、引语(testimony)三种。这里谈谈此次比赛中选手们对前两者的运用情况。实例一般又包括一语带过的例子(brief examples)和详细描述的例子(extended examples)。但不论是举哪种例子,都应该切合主题,并有效地支撑所述观点,而不应哗众取宠,为了举例而举例。如一位选手论述的主题是我们不可丧失好奇心,而他举的例子却不切主题:Last year,I dreamed to go to Tibet,the snowy mountains,the Potala Palace,and endless mysteries already touched my heart deeply.Due to lacking of time and money,but with a good deal of things to do,my curiosity disappeared. 此外所举例子还应尽量简短有力,有些选手用篇幅很长的例子来引出话题,把听众的耐心都耗尽了效果反而不佳。在支撑主题的论据中,有时适当运用统计数据能使听众感同身受,留下深刻印象。如这次比赛中有两位选手的主题均为中国的食品安全,两位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位就用了很具体的数字而另外一位却笼统地轻描淡写。试比较:
(1)In recent years,a number of major incidents in China have driven the food safety issue higher up the political agenda.
(2)Among those food safety cases, the case in which fake baby milk powder led to the deaths of 12 babies in Anhui province in 2004,and the case that Sanlu milk powder contained melamine in 2008 were the most notoriously affairs.
4.结尾段草草了事
一个好的演讲稿的结尾与一个好的开头一样重要。文章的结尾能使听众在心中强化演讲者的主题,留下甚为深刻的印象。笔者对这29篇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进行分析,发现很大比例的学生结尾写作欠佳。主要表现为:没有结尾段,听众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演讲便已结束;空喊几句口号,感情投入勉强;正文中提及的支撑点有三,结尾却只挑选其中两条进行重复;结束时话锋一转委婉提及所论述问题存在的缺点,大大削弱了稿件的说服力。比如一位选手的结尾为:Though sometimes there are some deficiencies in craziness, from Mozart to Monet,from Da Vinci to Darwin, from our earliest inventions to mankind's first steps into space,it is the passionate craziness that has helped human kind to move forward.这种写法在英语考试的作文中频频出现,为了不失公正,不走极端,学生喜欢在阐述自己的论点的同时提及该主题的正反两面。熟不知,这样的写法容易使所表达的观点不鲜明,给人以模棱两可之印象。
二、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1.学习方法
此次比赛折射出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出现较大的问题,而此问题也是有因可寻的。外语学习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尤其在基础阶段,即需要大量的背诵单词、固定短语、句型,甚至是优美的段落、篇章等。这就导致外语学习者无法太多地顾及到社会、人文、哲学、历史等知识的吸收,无形中把自己幽闭在狭小的语言模块里。久而久之则容易造成学生的知识面窄,思维危机等问题。因此,外语学习者往往记忆力都非常优秀,同时思辨能力却在久不使用中急剧下滑。
2.师资
每位选手都有各自的指导教师,演讲稿中出现的问题频频,指导教师却没有予以指正,这便从一侧面反映出师资的水平尚需提升。教师应该是“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人,英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而更需要努力钻研与英语息息相关的文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师们能够注重方法传授,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应用能力,那教学就不再狭隘,更不会在一篇演讲稿中让人觉得漏洞频频。
3.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在中国很多地区都只注重语言的输入与输出,重视卷面成绩,而对语言课堂的教学过程,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没有给予重视。因此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在写作方面,受这种长期的教学理念影响,不少教师重语言准确性而轻内容本身。学生所写文章的语法错误,固定用法搭配不当等都逃不过语言教师敏锐的眼睛,而文章的主题是否贴切,衔接是否恰当,论证是否有说服力等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殊不知,语言学习不仅是交际能力的提升,更是思维方式的拓展和人文知识的整合。
4.反馈机制
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师一直被视为是对学生所写文章最权威的反馈者。且不说教师在学生的文章中过多的关注语言表达本身,这种单一的反馈机制对学生思维的开拓并无益处。Keh认为写作教学中的反馈可分为同级反馈(peer feedback),会谈反馈(conferences as feedback)和批语式反馈(comments as feedback)。在我们平常的写作教学中,第三种反馈方式是大家所熟悉的,为何不在运用我们熟悉的方式的同时适当地结合前两种反馈方式呢?同级反馈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阅读同伴的文章过程中扬长避短,使之更有效地学习;而会谈式反馈能使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所有的困惑,而不仅仅局限于作业本上笔头的改错和简单的只字片语的教师评语。
英语演讲比赛是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全方位检测的一面镜子。有深刻意义的演讲内容,创造性的思维以及缜密的逻辑是我们英语教学应该追逐的培养目标。因此,对于英语教育工作者而言,更正传统教学观念,着重培养英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了。
参考文献
[1] Keh,Claudia.“Feedback in the writing process: a model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ation”.ELT Journal.1990(4).
[2] 韩红梅,王京华,杨馥卿.语篇思维模式与英语写作教学.教学与管理,2008(9).
[3] 黄源深.思辨缺席.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4] 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 宿玉荣,王帆,范悦.英语演讲比赛参赛指南.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6] 袁雪芬.英语演讲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
[7] 张民和.英语演讲.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赵锐.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反馈刍议.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