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良好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睡眠好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高中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升学、竞争压力,睡眠已成为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研究发现,我国约有17%的高中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1],并且有上升的趋势。因此研究高中生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对于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长治市三所高中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三所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随机抽取35人,每所学校发放问卷105份,问卷中的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主观睡眠质量指数[2、3]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焦虑状况采用李茜茜等 (2006)的中学生焦虑敏感量表 (ASQ)[4]。三所学校共发放问卷315份,要求学生按统一指导语独立答卷,收回有效答卷288份,有效回收率为91.4%。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采用匹兹堡主观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测量睡眠状况。PSQI共18个题项,包括7个成分,分别是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白天功能紊乱。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计各成分的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将PSQI总分≥8作为判断睡眠质量好坏的标准[5],因子分≥2表示在该成分上的质或量较差或很差[6]。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国内外的测试结果均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再测信度和效度。
采用李茜茜等 (2006)的中学生焦虑敏感量表 (ASQ)测量焦虑敏感状况。ASQ共15个题项,由社会评价恐惧,生理唤醒恐惧和心理丧失恐惧等3个因子组成,用1-5计分法。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分半信度为0.82,重测信度 (间隔2周)为0.83。
1.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1)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的现状
表1 高中生睡眠总体性描述性统计表(n=288)
以8分为分界标准,高中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40.6% (117/288)。以因子得分≥2为分界标准,白天功能紊乱的检出率为45.1%(130/288);睡眠持续性不足的检出率为54.9%(158/288);主观睡眠质量欠佳的检出率为34.7%(100/288);睡眠潜伏期较长的检出率为22.6%(65/288);睡眠受干扰的检出率为14.3% (47/288);睡眠效率差的检出率为1.0%(3/288);催眠药物使用的检出率为11.1%(32/288)。各种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由高到低的前3项依次为: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和主观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的7个因子平均得分从大到小依次为:睡眠持续性 (M=1.750)、白天功能紊乱 (M=1.472)、主观睡眠质量 (M=1.420)、睡眠潜伏期 (M=O.951)、睡眠障碍 (M=0.778)、催眠药物 (M=0.379)、睡眠效率 (M=O.149)。
本研究的高中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40.6%,说明高中生的睡眠质量状况并不理想。长治高中生睡眠问题主要体现在睡眠持续性不足、白天功能紊乱和主观睡眠质量低3个方面。这与先前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
(2)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①睡眠状况的性别差异
为研究长治市高中男女生在睡眠状况总分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以及睡眠质量总分上,男生的得分略高于女生,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睡眠持续性、睡眠障碍以及催眠药物得分上,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男女学生都正值青春期,都面临着高考压力,因此都有差别不大的睡眠状况。
②睡眠状况的年级差异
为研究不同年级的睡眠质量总分及7个rNf/GdwV7JzzSq/0KbO7rH8DXi0MG4kUQc1alMNisR4=维度作为因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法进行分析,在年级这一被试特征上,在睡眠质量总分及其7个维度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然而李守龙等认为,高一学生的睡眠质量因面临适应任务而不如其他年级。该结果的差异可能与高三学生临近高考,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有关。
2.长治市高中生焦虑敏感的现状及差异分析
(1)长治市高中生的焦虑敏感现状
表2 长治市高中生焦虑敏感总体及其三个因子的
描述性统计表 (n=288)
高中生焦虑敏感得分最高为53.00,最低为0,总均分为 (31.649±10.033)。社会评价恐惧、生理唤醒恐惧和心理能力丧失恐惧各因子上的均分分别为(12.632±4.238)、(8.750±3.734)及(10.267±3.354)。比较各个因子所含题项得分的平均值发现,社会评价恐惧因子得分最高,生理唤醒恐惧因子得分最低。通过对长治市高中生焦虑敏感总体状况的描述统计分析发现,这一群体的焦虑敏感总体情况不至于非常严重,其得分处于中等程度。这说明焦虑敏感现象在长治市高中生中确实存在。
(2)长治市高中生焦虑敏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①焦虑敏感的性别差异
由上表可得出,在性别这一被试特征上,在社会评价恐惧、生理唤醒恐惧、心理能力丧失及焦虑敏感总体均无显著差异,显著水平均大于0.05。这与之前的有些研究结果相一致。如刘明艳、严由伟等的研究发现,高中生焦虑敏感得分不存在性别差异。
②焦虑敏感的年级差异
为研究不同年级长治市高中生在焦虑敏感总体及其各个维度上的差异,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法进行分析。在年级这一被试特征上,社会评价恐惧、生理唤醒恐惧、心理能力丧失以及焦虑敏感总体四方面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比较各年级在焦虑敏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可知高三焦虑敏感程度最严重,高二次之,高一最后。该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高三学生临近高考,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有关。
3.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和焦虑敏感的相关性
表3 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各维度与焦虑敏感
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为研究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对焦虑敏感的可能预测关系,本研究首先考察了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各维度与焦虑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焦虑敏感总分与睡眠质量7个维度以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生理唤醒恐惧与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白天功能紊乱6个维度以及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社会评价恐惧和心理能力丧失恐惧,与睡眠质量7个维度以及PSQI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4.长治市高中生睡眠状况和焦虑敏感的预测关系
为了进一步揭示睡眠状况与焦虑敏感之间的具体预测关系,分别以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催眠药物、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白天功能紊乱为因变量,以与其有显著相关的生理唤醒恐惧、心理能力丧失恐惧、社会评价恐惧以及焦虑敏感总分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焦虑敏感对睡眠状况的回归分析表
以焦虑敏感因子预测睡眠质量总分及其各因子时,进入回归方程的是焦虑敏感总分、心理能力丧失恐惧因子和生理唤醒恐惧因子。心理能力丧失恐惧因子成为睡眠质量总分、白天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睡眠持续性和睡眠潜伏期5个项目的显著预测变量,其解释量分别为53.2%,43.8%,46.2%,26.6%和42.8%。另外,生理唤起恐惧因子成为催眠药物的显著预测变量,解释量为51.3%;焦虑敏感总分成为主观睡眠质量和睡眠效率的显著预测变量,解释量分别为39.4%和17.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焦虑敏感可以显著预测睡眠,但是,暂没有研究发现焦虑敏感究竟是如何影响睡眠质量的。这可能预示焦虑敏感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可能十分复杂。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二者之间的内部作用机制,为提高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爱武,毕早斌,孟桂华,等.高中生478名主观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
[2] Buysse DJ,Reynolds CF 3rd,et a1.The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Psychiatry Research.1989,28:193—213.
[3]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王爱祯,吴宏新,赵贵芳,高春霓,李万顺.匹兹堡主观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和效度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6 (29).
[4] 李茜茜,郭兰婷,冯正直,等.焦虑敏感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 (10).
[5] 刘贤臣,唐茂芹,胡蕾,等.大学生焦虑、抑郁与主观睡眠质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 (1).
[6] 刘明艳,严由伟,陈芳蓉.福州地区高中生焦虑敏感与主观睡眠质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10,3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