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分析

2013-12-29 00:00:00王强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3年12期

一、引言

最先将自主学习真正引入外语教学的首推Henri Holec(1981),他认为学习者自主性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即学习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决定学习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的过程如节奏、时间、地点等,评估学习效果[1]。其他学者,如Allwright(1990),Littlewood(1999)也从不同的视角对自主性学习进行了界定[2][3]。培养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目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但其前提是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了解。根据我国的国情、教情以及高中生特点,我国高中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应该涵盖以下六个方面:强烈的学习动机;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监控与评估英语学习过程。就目前的国内文献而言,与大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相比较,针对高中学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的调查较少。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高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选择成都市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的195名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高中生英语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力图揭示目前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高中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设计分析

1.调查对象

为了使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选取了成都市三所不同层次学校的195名高二年级的学生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详见下表1)。高二学生有了两年的高中英语学习经历,基本上适应了高中英语学习,且相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压力较小,应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表1 抽样情况一览

2.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问卷

问卷的设计参考了徐锦芬等设计的“本科生自主性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同时针对高中生的特点进行了相应的改编,在进行大规模问卷之前,我们进行了40人的小范围的预测,并对试卷进行修改,得到最后的问卷。问卷的整体信度为0.8991,说明问卷具有较高内部一致性。问卷涉及六个方面内容: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3个问题);调查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情况(4个问题);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4个问题);调查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5个问题);调查学生对学习策略使用的监控情况(7个调查问题);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9个调查问题)。问卷采用了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的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

(2)访谈

我们从3所学校的有效被试中,每校随机抽取10位同学进行单独访谈。访谈采用采访者笔录的方式,没有录音。

3.数据分析

我们发放问卷共计195份,回收195份,剔除不合格的问卷(如漏选的答案太多,相同选项选得过多,重复等情况),共有181份试卷作为有效试卷供研究使用,试卷有效率为93%。我们采用SPSS11.5社会统计学软件包将问卷进行量化处理。其中将反命题第8、13、16、18、22、23、25、28、32题进行反转处理,得到最后的统计数据。

三、高中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结果分析

1.自主学习动机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广大学生有着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均值总体大于4),而且三所不同层次中学的学生在这一点上的差距不大,他们都渴望学好英语,这是他们自主学习的原动力。通过我们的访谈发现,95%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外部/工具型动机,他们英语是高考中分量最重的科目之一。只有5%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国外的文化,与外国人交流,提高自己的修养。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成绩,虽然这种学习动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是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问题则就值得商榷。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们对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感到厌倦,并渴望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这一点上三所中学的学生的态度基本一致,但是他们对自己进行自主学习的自信心不是很强(总体上均值小于3.5)。

2.学生对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的了解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学生们对老师的教学目的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总体均值大于3.5),而且各类型中学的差距不大。学生们也能较好的贯彻老师的教学意图,把老师的教学目的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的,清楚为了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进行努力的重要性(均值总体为3.64,总体标准差为0.97),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目的更为明确。访谈中,一名重点学校的学生认为“我的首要学习目的就是高考考出好成绩,考上名牌大学”。其他被访者也有相同的看法。可见“考高分,上名校”是学生们“明确”的学习目的。学生们能较好地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但是三所学校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还不能跟上教师的进度,处于被动状态(标准差在0.92-1.00之间)。

3.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学生们能够确定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标准差在0.88-1.09之间)。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们普遍没有自己明确的自主性英语学习计划,其中重点学校学生的计划性要稍好于一般学校的学生,但每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标准差大于1),说明不论是重点还是普通高中都有一部分学生还是有较为明确的学习计划。学生们大多能够较好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但是主动性和有效性不够(均值小于3.5),普通中学的学生的调整能力要弱于重点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时间的有效利用方面,重点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作的都不够。访谈中,9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学习目标主要是英语考试得高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成绩更好,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希望自己的成绩能更上一层楼,他们都期望自己能上一所好的大学。但是他们又反映,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就不知道自己应该作些什么,他们的计划就是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因此,他们能够根据老师每天布置的任务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计划,但却不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改变学习计划。可见,学生们的学习目标是建立在取得好成绩基础上的,是典型的工具型目标,由于长期养成的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使得学生们自己的学习计划定格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上。这样被动的学习自然不会有效合理地利用时间。

4.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对学习策略的了解不够全面,因此在听、说、读、写过程中策略的使用不均衡,策略总体上使用得不好,但各策略差别不是很大(总体均值在2.99-3.29之间),其中阅读策略使用得较好(总体均值达到3.29),听力策略次之,交际策略再次,使用最差的是写作策略(总体均值仅为2.99)。究其原因有四个方面,第一,由于高考阅读的分值是最重的一个题型,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对阅读十分重视。第二,由于高考增加了听力考试,广大教师和学生认识到平时听力训练的重要性,各校也相应增加了单独的英语听力课(1-2节/周),学生听力训练的机会多了,也就能较多地使用听力策略。第三,由于我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二语,因此“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外教交流。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英语知识主要用来应付各种考试,而这些考试大多只偏重于对语言知识的考查,忽略了对交际能力的检测。第四,虽然写作在高考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但是教师缺乏有效的训练写作方式和写作练习批改工作量大导致学生不愿意写,因为写了没有人评,等到高考前再突击,写作策略自然无从谈起。访谈的结果也验证了我们的分析:90%的学生反映他们的老师经常是把写作的题目布置给大家,但是基本上都不会批改。

5.学生对学习策略使用的监控情况分析

学生们基本上能在有限的听说读写练习过程中使用学习策略,但主动性不够(均值小于3.5),而且学生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差距。这说明,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学生们在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切合实际方面作的很不够,普通高中学生尤为突出,因此即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方法不合适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调整学习方法。访谈中,87%的学生反映,他们只知道跟着老师走,但老师基本上不给他们讲学习方法。可见,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教师们作的还不够。

6.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分析

学生们总体上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正错误,同时基本上能够检测自己的计划执行和对旧知识的理解,重点中学的学生比普通高中的学生作的好。但是,学生们普遍不能够利用各种机会练习英语(均值总体上小于2.5);学习资源的利用率不高;应用新知识的主动性不强(均值小于3);应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如焦虑、自卑等情感问题的能力不强;合作学习意识比较淡薄(普通学生尤为突出,均值小于3.5)。

四、高中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的启示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正值新课程改革的起始阶段,教学模式也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的形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摒弃过去那种教师主宰课堂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定的消化、吸收理解所学知识的时间,通过开展各种课内外活动,增加学生练习英语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方式,实际上它是一种集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独立学习,在个体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经过独立探究来解决;当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就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作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如利用role-play等活动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意识,进而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五、结语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结果发现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重点高中的学生要好于一般高中的学生,但是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外部动机驱动的成分较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长久保持;学生们有较为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此外,学生们在学习策略的了解和运用、监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们主动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为此,教师应当首先转变教学观念,通过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进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Holec,H.,1981,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

[2] Allwright,D.1990.Autonomy is language pedagogy A. CRIL E Working Paper 6. Center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C.University of Lancaster.

[3] Littlewood,W.,1999,Defining and developing autonomy in East Asian contexts,Applied Linguistics 20/1:71-94.

[4] 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